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書評:北京摺疊

書評:北京摺疊

往期推薦:散文:寫給自己

閃小說:楊寡婦和她的鄰居(外三章)

【作者簡介】張嵐,綿陽師範學院在校大學生,四川成都彭州人。文靜又活潑,靜中有動。喜歡聽音樂,關注體育項目,尤其是乒乓球,是張繼科的小迷妹。喜歡用文字來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以此感悟生活的美好。

書評:北京摺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郝景芳,第一次聽說她的名字是在一個公眾號中,文章說她於2016年8月21日,憑藉小說《北京摺疊》(FoldingBeijing)獲得第74屆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這也是繼劉慈欣之後,又一位中國科幻作家獲得雨果獎。我滿懷著好奇心繼續瀏覽文章,了解到郝景芳居然是一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理工科的高材生。她從小對寫作有著非凡的熱愛,讀高三那年,郝景芳獲得了全國中學生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之後更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之後繼續攻讀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在這期間她更有著「文學女神、清華金融女」等稱號。讀到這裡,對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下定決心要去讀一讀這部獲得雨果獎的《北京摺疊》。

這是一部科幻文學作品,隨著文字的深入閱讀,這座繁華的北京城在我的眼前翻滾摺疊,變化萬千。不同的時間呈現出不同的景象,也就是書中提出的摺疊城市的三層空間。何謂三層空間?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間,五百萬人口,生存時間是從清晨六點到第二天清晨六點。空間休眠,大地翻轉。翻轉後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間和第三空間。第二空間生活著兩千五百萬人口,從次日清晨六點到夜晚十點,第三空間生活著五千萬人,從十點到清晨六點,然後回到第一空間。當一個空間生活的時候,另外兩個空間的人就將進入「催眠膠囊」來休眠。時間經過了精心規劃和最優分配,小心翼翼隔離,五百萬人享用二十四小時,七千五百萬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時,一個周期四十八小時就這樣被三個空間劃分。

書評:北京摺疊

老刀,故事的中心人物,住在擁擠、嘈雜、庸常的第三空間,是個垃圾工,做著垃圾回收與分類處理的工作。老刀是個老實人,他質樸、善良,在一次處理垃圾的過程中,撿到了一個被人丟棄的小女孩,老刀看她可憐,便收養了小女孩,並起名為糖糖。老刀這次決定冒著危險穿越空間給人跑腿帶信也都是為了糖糖,他想讓糖糖進入好一點的幼兒園學唱歌,跳舞,讓糖糖開心。就這樣,他在好朋友彭蠡的指導下開始了他的穿越之行。

第二空間和第三空間的距離沒那麼遠,它們都在大地的同一面,只是不同時間出沒。轉換時,一個空間高樓折起,收回地面,另一個空間高樓從地面中節節升高,踩著前一個空間的樓頂作為地面,經歷了一番周折,老刀終於來到了第二空間,這裡有著與第一空間完全不同的環境,老刀吃驚地看著這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景象。他小心翼翼地來到了秦天的學生公寓,他的跑腿工作就是幫秦天把信送給住在第一空間的女生依言,從而從中得到收益。拿到了秦天給的信後,老刀繼續等待轉換的時機,晚上十點,他回到了第三空間,繼續自己的工作……

第一和第三空間之間沒有連通的垃圾道,第一空間的垃圾經過一道鐵閘,運到第三空間之後,鐵閘迅速合攏。老刀不喜歡從地表翻越,但他沒有辦法。他在呼嘯的風中爬過翻轉的土地,抓住每一寸零落的金屬殘渣,找到身體和心理平衡,最後匍匐在離他最遙遠的一重世界的土地上。他被整個攀爬弄得頭暈腦脹,胃口也不舒服。他忍住嘔吐,在地上趴了一會兒。總之,天翻地覆後,他在大地的摺疊中總算來到了這個人人日思夜盼的第一空間,這個五百萬人口享用二十四小時的第一空間。這裡科技發達,智能機器人代替了傳統的傭人,在生活、工作中給予這一空間的人莫大的幫助。老刀剛一過來,就看見了依言,由於一些隱情,他和依言約定在一個超市見面,他將秦天的信交給了依言,依言同時也通過老刀向秦天表達自己的心境與處境……老刀在這一空間中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他小心謹慎地行動著,將自己隱藏得很好,他知道自己不能被別人發現,否則別說得到錢了,自己還會去蹲大牢呢,想到這兒,他不禁打了一個冷顫。不幸的是,天有不測風雲,第一空間的科技太發達了,老刀誤打誤撞,居然被機器人抓住了,這可怎麼著呀!別著急,他不會去蹲大牢的,因為有一位人解救了老刀,他就是老葛,出生於和老刀一樣的第三空間,經過拼搏奮鬥,終於躋身於第一空間。老刀得到了老葛的幫助後,在這第一空間也發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書評:北京摺疊

最後,老刀順利回到了屬於自己的第三空間,一切恢復原樣,他照舊上班……

這是一部科幻作品,文中對於細節的描摹讓我印象深刻,我認為是很精確細膩的,尤其體現在大地的翻折這一層面,如,「晨光熹微中,一座城市摺疊自身,向地面收攏。高樓像最卑微的僕人,彎下腰,讓自己低聲下氣切斷身體,頭碰著腳,緊緊貼在一起,然後再次斷裂彎腰,將頭頂手臂扭曲彎折,插入空隙。高樓彎折之後重新組合,蜷縮成緻密的巨大魔方,密密匝匝地聚合到一起,陷入沉睡。然後地面翻轉,小塊小塊土地圍繞其軸,一百八十度翻轉到另一面,將另一面的建築樓宇露出地表。樓宇由摺疊中站立起身,在灰藍色的天空中像蘇醒的獸類。城市孤島在橘黃色晨光中落位,展開,站定,騰起瀰漫的灰色蒼雲。」在閱讀這些文字的同時,我彷彿置身高空,正在觀察北京這座城市的翻轉,變化,期待著它展現全新的面貌,這些文字帶給了我很強的視覺衝擊。

除此以外,讀完這部作品,我更多感受到的是真實感和現實感。《北京摺疊》中設定的三個互相摺疊的世界,三個截然不同的空間,實際上隱喻了現實生活中上流、中產和底層三個階層。每一階層的人都有著自己的生活,低一級的人渴望進入高一級。有一點我認為此作品很巧妙,即看似《北京摺疊》中三個空間的人生活的時間是不同的:第一空間是凌晨六點到第二天早上六點;第二空間是早上六點到晚上十點,第三空間是晚上十點到次日六點,這就是一個周期四十八小時。實際上這種充滿科幻的生活空間也折射出現代生活中每一階級的身份與地位的差異。底層的人大多做著艱苦,甚至黑白顛倒的生活,而高階層的人便可以盡情地同時享受美好的白日和寧靜的夜晚。但是我們必須明確的是正因為有了底層階級的勞苦工作,整個社會才能平穩地運轉。正如書中所描寫的,老刀等幾千萬人做著垃圾回收、分類、處理等工作,才使整個北京有了更和諧、生態的發展。

與此同時,整個作品將北京這座城市的時間和空間都進行了雙重摺疊與分劃,恰恰映射出當代社會中人們對於階層割裂趨勢所表現出來的深深的擔憂和焦慮。將人們引入到探討現代社會問題的本真上,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和本土主義,不愧為當代中國科幻的最佳範本之一。

書評:北京摺疊

(圖片來自於網路)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散文:杜鵑花開滿山谷
遊記:穿行溫宿大峽谷
微型詩:四季
小說:西門慶地獄法庭受審記(下)

TAG:作家薈 |

您可能感興趣

書評:《京華煙雲》
《戰慄》書評:咀嚼
書評:呼蘭河絕唱
《四季書評》讀書訪問:盧德坤
《四季書評》讀書訪問:張永宏
書評:《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書評-簡評】絲綢之路
【書評】板橋雜記
書評 《舊地重遊》
書評 《烏合之眾》
書評︱《國粹:人文傳承書》
《梁武帝書評》董其昌
書評《西雅圖酋長的宣言》
霍金新書《十問:霍金沉思錄》書評
書評影評劇評串燒
《中國通史》書評
《曾國藩家書 上卷》書評
呼嘯山莊微書評
書評與書話
四月影評/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