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孩子的媽媽更需要懂得情緒管理

帶孩子的媽媽更需要懂得情緒管理

關注後每天閱讀媽媽刊物!

照顧孩子很消耗耐性。不知媽媽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有時因為孩子的鬧騰,一整天下來,又累又煩,自己的事沒幾樣能完成的。越想越氣,情緒越來越不穩定,然後一時沒控制住將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再然後孩子不安地哭了,再再然後媽媽又不再耐煩。這彷彿一個魔咒,情緒失控的媽媽在一個死循環里轉著。

孩子沒有獨立的認知,很多行為都是憑本能活動。他們自身尚未完善的自控能力,容易讓媽媽情緒波動。照顧他們需要媽媽更多的耐性,所以媽媽更需要懂得情緒管理。

1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因為壓力過大,經常處於焦慮、抑鬱狀態中。在陪伴孩子時,哪怕孩子一丁點小吵鬧都可能引起他們情緒不穩定,進而將孩子作為自己情緒的發泄出口。對孩子大吼,咒罵,甚至有過激的肢體動作。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年輕的媽媽在寶寶滾落到地上後,立即用腳狠狠踢孩子的背部,腳踢動作力道很大,毫不留情。隨後,這位年輕的媽媽用力拎起孩子,對其施展拳頭,同樣拳拳用力。

看完視頻第一反應:是親媽嗎?

最後警方通報,是親媽來的,那位媽媽有一段時間精神狀態不佳。一時控制不住自己,對孩子動手了。

那麼小的寶寶,被打還不會叫痛,怎麼能下得了手呢?

是呀,怎麼會下得了手呢?

我一直都堅持認為,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你說那個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嗎?肯定愛吧。怒氣發泄過後應該也很後悔吧。

既然會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控制住呢?是情緒,不穩定的情緒戰勝了理智。

嬰兒時期的寶寶無法懂得媽媽的言語。這個時期的寶寶跟母親的交流更多是通過聲音,表情和肢體動作。所以母親說話的語氣,肢體行為和情緒很容易的影響到自己的孩子。

如果母親是一個情緒化的人,時而暴躁易怒時而對孩子和顏悅色。小小孩子會感到無助,缺乏安全感,這樣的孩子,是無法健康成長的。

2

父母有時情緒不穩定源於對孩子有一種控制思維,一旦孩子超出我們可控制的範圍,就會焦慮。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時刻,明明剛剛收拾好一切,才轉身功夫,彷彿暴風過境,一片狼藉。想想沒涼的衣服,沒拖的地,沒來得及收拾的廚房,感覺自己快要瘋掉了。

我有!

一歲多的弟弟很頑皮,日常他所看到的接觸到的東西,能扔的輕鬆地扔掉,不能扔的也毫不猶豫地摔壞。玩具永遠被撒得到四處都是。

某天,在陽台涼衣服,想著弟弟怎麼那麼乖,沒來搗亂。進屋子一看,手提電腦上的鍵一個一個被扣掉,撒得滿地都是;還有不知何時找到姐姐的水彩筆塗得到處都是。我明顯感覺到一股怒火從胸口往喉嚨竄,咬牙切齒,親子衝突即將一觸即發。

條件反射轉身走入房間,關上門。

是的,我需要冷靜。

父母對孩子有一種控制思維,一旦孩子超出我們可控制的範圍,就會焦慮。

每每弟弟搗蛋打亂我日常計劃,就會忍不住大聲呼喝,怎麼那麼頑皮,就不能消停一會,或者做出激烈的肢體動作,在短短几秒鐘之內,我從一個和藹可親的媽媽變成一個暴怒的陌生人。

一歲多的弟弟看著生氣的媽媽,那樣的媽媽很陌生,他很害怕,然後會哭。

事後非常後悔對他發火,很內疚,還暗自下決心,不會再有下一次。然而每次都覺得自己耐性比上一次增加了,然後又再發現自己的耐心還是不夠的。

孩子當然無法了解父母的日常,孩子按著自己的意願活動,只不過同時打亂了父母的日常計劃。當一切超出父母的控制,事情無法達到預期,大人就因自身的壓力而責備他。

對於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往往缺乏耐心,帶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耐性。

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是孩子成長初學的開始。今後他的思想,性格,處事方面都來源於今天的你。

今天的你,對於無法掌控事情,容易情緒失控。孩子長大後也無法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緒。一旦事情超了他可控制範圍,就會失控。

3

一個內心平和的,輕鬆的、快樂的媽媽,養育出來的孩子多會陽光,活潑的。相反如果媽媽經常情緒不穩定、易怒、整天扯著嗓門對孩子吼,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缺乏安全感,長大之後也註定無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婷婷媽媽的不穩定情緒籠罩著婷婷整個成長階段。媽媽的負面情緒影響著她以後的人生。

當四歲的女兒將碗里的飯不小心倒在地上,婷婷本能地咬牙切齒,狠狠地將手裡的碗筷摔到桌子上,拿起女兒的手用力地「啪」「啪」。旁邊的老公趕忙護著女兒:你瘋了嗎?老是這樣,你能不能控制下自己的情緒。

情緒稍得平復的婷婷懊悔地看著女兒紅透的小手,想伸手去牽。女兒本能地避開:媽媽是壞人。

聽到女兒的話,婷婷轉身跑進廁所,眼淚止不住往下流。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她彷彿看到了母親的影子。那個她無論如何也愛不起的女人。

童年,婷婷父親長期在外工作,媽媽負責在家照顧她們。記憶中,媽媽稍有不順意,就會對著她們發脾氣。婷婷聽得最多的是「滾,我不要你了」,「你再這樣,我就踩死你」。發起脾氣的母親,言語一句比一句惡毒,肢體動作一次比一次激烈。

所以自小婷婷學會了看媽媽臉色,小心翼翼地討好。

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即使看過很多書,走過很多路,最後發現就算你很注意,但在成長歲月里母親刻在自己身上的痕迹在自己以後的生活里總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

想要改變的你,在努力改變的成長過程中,自我性格完善的修行之路會更長更坑窪不平。別人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你卻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做到。

4

父母不穩定的情緒對孩子有很大負面的影響,如果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發展出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礎,媽媽們需要懂得調節自己情緒。

適當示弱

「媽媽應該竭盡全力讓孩子過得好」,所以很多時媽媽即使累即使忙不過來,也拚命去做。這種過於拚命的行為會令媽媽們心裡的委屈不斷擴大,負面情緒越積越多,一朝爆發,會將孩子傷得體無完膚的。屆時你的「想孩子好」反倒變成了「讓孩子過得不好」。所以,累時,不想做時,偶爾甩手讓別人代勞,也是可以令媽媽們心情得到舒暢的一種方法。

自我排解情緒

在想對孩子發火之前,可以通過深呼吸來試著讓自己的心情得到平靜。很多時大人暴怒是一剎那觸及自身負面情緒的臨界點。過幾秒,只需忍幾秒,你會發覺剛才自己的行為很不可理喻,自己明明不想如此對待自己的孩子。

如果多次深呼吸不行,可以試著找些事情做,轉移注意力,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過一會再回到孩子身邊,會心平氣和很多。

給自己打預防針

計劃好需要完成的事,如果讓孩子打亂了。可以適時給自己心理暗示:不是什麼著急的事,晚點完成也可以。通過這樣的心理暗示,你會發現下次孩子再打亂你的計劃時,你只會無奈地笑笑,等下再做。而不是掄起手想打人罵人。

做個好媽媽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哪個女人天生就應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我們能給予孩子最大的禮物應該是我們陪同孩子一同學習一同成長。

媽媽指南,媽媽專屬貼心指南公眾號

於千萬人之中,有幸遇見你,等你來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媽指南 的精彩文章:

寶貝,待你長發及腰出嫁那天,還記得粑粑給你編過的辮子嗎?

TAG:媽媽指南 |

您可能感興趣

媽媽比孩子更需要滋養
孩子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媽媽的愛
比孩子更需要富養的,是爸媽!
世界上不需要全能媽媽,只需要做自己的媽媽
女孩子們在感情里最需要的是什麼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
自尊自愛的摩羯座再苦也不訴苦,不需要你同情的眼神!
冬天孕婦媽媽需要注意這些事情,能讓肚子里寶寶更好生長!
想要多肉養得更好,這些小技巧你需要知道
父母支持孩子的夢想固然重要,但同樣需要他們能夠肩負起家庭的責任與目標
挽回│想要挽回愛情,你需要保持這些心態
孩子最需要的,是願意為他們托底的父母
情感實錄:想要讓女人嫁給你,需要做好這些讓她暖心的瞬間
想做好一個背奶媽媽,你需要掌握這些常識
孩子需要媽媽這樣做,育兒路上不要太聽從長輩們的經驗
你需要這樣的愛情嗎?
其實他不壞,只是需要你的管理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什麼都不管不問,這些和女孩兒交往時候你需要注意
孩子,我不需要你背負親情債
致所有媽媽:你比孩子,更需要富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