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學天天問:論語自相矛盾嗎

國學天天問:論語自相矛盾嗎

今天是劉館長陪伴你的第400天

高紅穎提問——

劉老師,孔子說「君子不器」,但為何在《論語·公冶長》中,有這樣一番對話——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這是否自相矛盾了呢?

1.紅穎是我們國學教師培訓班的學生,能問出這樣的問題,證明她已經開始認真去讀《論語》了,這著實讓我感到欣慰。對於才接觸國學的學員,我一直主張先搭建起關於國學的體系框架,這一點我們通過六天的國學特訓課程已經解決;接下來,就要靠大家去自覺地研讀經典了,而且要善於在學習經典的過程中提出各種問題,這樣你的學問才能日有所進,才能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學教師。下面來回答你的問題。

2.其實,這兩個章節並沒有自相矛盾。在《為政》一編中,孔子講「君子不器」,其實是說自己的人才觀,他要求學生們要做通才,不做專才。因為通才通用,最適合為政做官;而專才專用,做管理工作往往處處受限。而在《公冶長》一編中,孔子與子貢進行了一番對話。子貢問老師自己怎麼樣?孔子回答說「女器也」,也就是說「你是專才呀」,顯然離孔夫子的要求還有差距。子貢又問自己是什麼「器」,孔子回答說是「瑚璉」,瑚璉是古代祭祀時用的禮器,屬於很重要的廟堂之器,也就是說,孔子肯定了子貢的才能,認為子貢是一個能夠給國家天下派上大用場的人物,但離通才還有很大距離。你看,這兩個章節又怎麼會自相矛盾呢?

3.其實,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理解「君子不器」。在《周易·繫辭傳》中,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樣的說法,這世界上但凡有形有體的都叫器,夫子說君子不要做器物,因為功能單一嘛!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應該進入「道」的層面,要無形無質與天地同參,要洞悉生成天地萬物的那個本源的道,這樣才能按照道的規律做事,才能獲得大自在和真幸福,所以孔子才說「憂道不憂貧」,這不正是儒家內聖外王的大境界嗎?

(end)

感謝大家收聽國學天天問。如果您喜歡這個欄目,請多點贊、轉發支持;如果您熱愛傳統文化,請在文末留言處留言,貢獻話題、參與討論。

戳關注劉館長的最新視頻直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館長說 的精彩文章:

國學天天問:國學包括算命嗎
國學天天問:中年學道怎麼學
每天一句學論語邦有道,就可以放開手腳大膽說話做事嗎?事實上,那些直言正行之人大多數都沒有好結果

TAG:劉館長說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學 | 半部《論語》治天下?
【國學】詩意春天
國學經典 論語
丫丫的國學之旅——鬍鬚爺爺說《論語》
【國學小知識】論語
《論語別裁》:國學堵門書
日本人提了個問題,在場中國學者無人能答,郭沫若一語道破天機
聞道國學:「天干通根」與「地支透干」
讀國學:《論語》學習筆記
聞道國學:天干通根的四種關係
天天講國學卻連這些常識都不知道?100個國學常識讓你了解國學
國學經典▎宋詞里的冬天
當代國學領軍人物,將在健康中國論壇告訴我們國學裡的醫學道理!
《國學經典》論語5
傳家國學·課堂之九 天地明鑒敬畏之心不可無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茶道哲學與自然國學的合奏
《禮行天下》——我們一起學國學
半部《論語》治天下,學會這100句經典,你就是國學大家!
探索國學人物:客觀討論中國國學大師排名前十的是哪些人?
一步登天學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