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打破慣性思維才會有科學原創

打破慣性思維才會有科學原創

打破慣性思維才會有科學原創

姜詠江

如何才能有科學原創?這是科學研究中值得思考的問題。科學知識的繼承應該說是一般科技創新的基礎。這就是科學研究中「不要重複發明輪子」的理由。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這是普遍適用的道理。但原始的創新僅僅有很好的繼承是遠遠不夠的,而必須打破常規的繼承模式,去尋求前所未有的理論和方法才能夠誕生。

教育最成功之處,就在於將人類社會成功的經驗以知識的形式快速地傳授給了學生。但對於原始創新來說,學校教育常常是無能為力。因為原始科學創新並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的,而是需要個人通過獨立地思考和實踐才可以誕生。自然,原始創新的人才需要很好地接受教育,不然會「坐井觀天」,會重複製造出「車輪子」,還誤認為是創新。現代社會,如果一個人沒有受到先進的科學知識熏陶,沒有掌握領域中最必需的理論和方法,奢談創新,基本上無疑是「痴人說夢」。反過來說,一個「學霸」,已有理論知識都掌握得很好的學生,將來就一定會成為原始科學理論或科學技術的創始人嗎?我想,多數人的回答是否定的。

什麼樣的人會成為原始科學理論技術的創始人?那就是那些能夠充分繼承前人或國內外已有知識技術,敢於破除慣性思維束縛的那些人。人類的科學歷史已經多次證明了這一點。想想,哪位科學的大師不是從循規蹈矩的思維模式之中擺脫出來的?

其實,學術和中國的武術一樣,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分離出許多學派。這種學派現象,實際上就是一種科學研究中的慣性思維模式。不是嗎?當一種新的理論或方法出來的時候,許多科學人都會拿出已有的理論或方法進行評論,進而產生否定或質疑,甚至嘲諷的聲音。這種現象的產生,多數是慣性思維的方式造成的。這種思維方式被「評審專家」使用,所造成的後果會可想而知。

如何對待「號稱」的原始創新?那就要認真地分析創他的概念、方法、邏輯推導過程、支撐創新的實例等是否真正正確可行,而不是對比以往的公認的科學結論,稍有偏差就立即槍斃。歷史已經多次證明,重大的原始創新,往往是在對已有理論和技術的否定基礎上產生的,這就不可避免的會遭到「衛道士們」的批判。那些衛道士實際上是科學慣性思維的犧牲品,其中不乏有自認知識全面的懵懂者。

一般來說,用已有的科學知識來指導我們的行動,多數情況下都是對的。由於個人生活範圍和能力的限制,沒有知識的指導,就肯定是一個低能人。但科學知識的發展前進,需要高智商的人去打破常規,去發現和創造新的能夠更好地解釋和替代已有的知識,豐富人類改造世界的理論和方法。這些創新者,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了慣性思維」的方式,敢於提出前所未有理論和方法,從而達到科學知識的新的境界。

我們國家經歷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表現是在已有先進科學知識的獲取掌握上,我們已經成為了世界論文發表大國,這就是成就之一。我們要真正成為科學技術強國,只發那些「跟風研究」的論文遠遠不夠。我們必須建立自信心,勇於打破科學慣性思維的方式,在掌握先進科學技術知識的同時,用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打破一切科研成果靠國外評價的落後方式,敢於掀起「國內研究創新,國內探討評判」的科學風氣。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快速地進入世界科技強國的行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博文精選 的精彩文章:

說說杭州錢江縱火案
學院派民科的最新動態――俺和侯沉合作,試試看能站起來不?
舊物重溫之三:《青年地理學家》
《細胞》:腸道細菌可拉酸或將成為熱點分子 精選

TAG:科學網-博文精選 |

您可能感興趣

影響數學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因素
設計需要創造性思維!
科學啟蒙——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和運用科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富有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可以幫助孩子塑造積極的思維模式
【孩子思維力訓練】我們的學生為什麼缺乏「創造性思維」?
創意思維訓練!打破桎梏
遊戲思維培養孩子學習會有奇效
心法!創造性設計思維
創造力越來越少,沒有靈感?——用占星和心理學提升創造性思維
培養想像能力,發展創造思維
你成功最大的阻礙,是慣性思維
任務型思維人士的科學之外的哲學思辨能力培養
一個家庭益智遊戲,簡單有趣,培養科學思維和創造力
易學思維須突破有形限制
開拓創造性設計思維!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鍛煉你的邏輯思維與數學思維
提升自我的創造性思維!
易學與人腦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