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房價更現實的是,對孩子的財富教育早已拉開階層

比房價更現實的是,對孩子的財富教育早已拉開階層

還記得前幾年一本流行很廣的書,叫做《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用親身經歷的財富故事展示了「窮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和財富觀:窮人只想著為錢工作,富人想得怎麼讓錢為自己工作!

而在國內,很多時候,財富教育都沒有提上議事日程,甚至,談錢是可恥的,在西方,他們的財富教育從6、7歲就已經開始了。

文章來源:成長無國界

作者:Shasha,英國外交部志奮領學者。28歲獲英國記者協會紀實報道獎,32歲任華爾街投行項目經理。本科復旦,碩士英國,工作生活了3個國家6座城市,一路探索,一路成長。

人對於財富的認知差異,就像一線樓市和三線樓市的差距。

以我家為例吧。

我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

小時候他們教育我:好好讀書,考上好的大學,自食其力,就會有好的生活。

但當我考上名校,參與調研時發現:江浙一帶企業家能夠成功,並不是因為學歷怎樣,而是在對的時期,找對了行業。

機會不一定獎勵勤奮的人,但絕不辜負有眼光的人。

他們在90年代把錢用於投資,如今幾套房子一賣,下半輩子可以躺著了。而我家也曾經有過投資機會,但父母堅定的守著單位分的房子,以及銀行里的存款,現在想買房子已經買不起了。

當我跟長輩交流這些想法時,他們說:90年代,投資還不流行呢。錢不是人生唯一的。那些有錢人,可能沒時間陪伴家人,沒有和諧的心靈。

我覺得,有道理。

然而,當我來到倫敦,進入西方社會給頂尖投資人做諮詢時,我發現,那些本該心靈」不和諧「的西方富人,他們有文化,有眼界,思維敏捷,而且心態不錯。即使投資失敗了,依然頭腦清楚,沒有坐著抱怨,而是快速過濾負面信息,花錢(甚至借錢)解決問題,尋找下一個成功目標。

他們每天的信息處理量,是一般人的好幾倍。

他們的老一代致富時,往往跑在了政策紅利前面,甚至鑽了政策的空子,於是迅速起家。

縱觀他們的家族歷史,可以發現一個規律:不是時代辜負了誰,而是你辜負了那個時代。

和我們一樣,他們享受著陪伴家人帶來的樂趣,也要處理親人之間的各種矛盾。

不同的是,他們比絕大多數教育家對世界的發展和子女的職業,有更清晰更準確的判斷。

而我們,一邊焦慮100平米以下的學區房要貸多少款,不知該給孩子投資什麼樣的未來,一邊認為有錢人可能不太幸福。

這是哪裡來的自信啊!

歷經三個國家生活,見到東西方社會的真實差異,並有幸接觸了各個階層的人之後,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觸:

人永遠不要固執己見。在否定別人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別人,取長補短。

否則,你的精神成長,財富增值,以及下一代的階層狀態,都很可能原地踏步,甚至因為跟不上時代而倒退。

金錢和慾望,在人類歷史上造就過很多罪惡。

但同時,財富推動了行業發展和生活進步,讓無數夢想變成現實。

那些能把慾望在合法前提下變成現實的人,本身就很牛啊!

童年時,我們很少談論跟錢有關的話題。但成年後會迅速發現:

金錢是生存和夢想最無法迴避的東西。

為什麼要讓成長和現實脫節呢?

作為一個善於學習和反思的人,今天想跟大家討論兩個問題:

中國的階層固化了嗎?為什麼教育有可能改變階層?

西方的中上層精英,如何給孩子建立財富觀,我們可以學習什麼?

1. 中國的階層遠沒有固化,阻礙上升的,是知識和教育

微信朋友圈曾經有一篇很紅的文章,討論中國的階層固化。

裡面講到BBC拍攝的《人生七年》。那部片子跟蹤了20個七歲的英國孩子,每七年拍攝一次,一直到他們56歲。

讓人恐懼的是,不同階層帶給孩子不同的家庭環境,這決定了他們未來的人生階層。

文章預言,中國如今的學區房和教育現實,意味著階層已經分化,寒門再難出貴子。

但是,當我看完那部片子,我想說,中國的階層固化還早著呢!

感慨最深是7歲那集。裡面採訪孩子們業餘做什麼,中上層家庭的小孩說:我們每天看Financial Times (英國《金融時報》),了解併購收購和政府政策,關心家裡投資的股票。

而中下層小孩說:我們根據興趣看看書,做體育活動,僅此而已。

問到孩子們對於經濟政策的看法,上層家庭的小孩紛紛發表清晰的觀點,爭論的有理有據。

而中下層的小孩,無法形成邏輯清晰的判斷,對局勢分析各種模稜兩可,自相矛盾。

這些孩子只有7歲!已經像成人社會一樣,在知識和判斷力層面產生了巨大分化。

而我們國家7歲的孩子,是否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我們孩子的差距,主要在英語水平方面,而不是對於成人財富世界的認知方面。但語言只是財富增值的一部分,英文好,並不一定有更好的收入。

所以,為什麼說中國還達不到英國的階層固化?

首先,在英國,階層的固化首先是知識的固化。西方的上層教育,有一套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涵蓋了從科學,到經濟學、藝術和安全的各方面。而這套知識系統,歷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傳承。

比如,片子里孩子們提到英國《金融時報》(也是我的的老東家),它有超過120年歷史,一代代畢業於牛津劍橋等老牌名校的記者,傳承了它的報道和分析思路。

相比,中國擁有百年經典的文學作品。但經濟學領域,由於我們進入市場經濟的歷史很短,所以,歷經百年的政經和金融著作,還沒有形成。

我們的成年人,在財富和人生很多領域,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仍在一邊補課,一邊找思路。

在中國,還沒有什麼歷經百年,獲得富人們一致認可的知識品牌。

而昂貴的私立學校歷史也很短,教學質量千差萬別。

於是,即使身處同一階層,花同樣價錢接受教育的孩子,知識結構可以差別很大。

最終決定未來階層分配的,絕不是僅是學校和學區房,還要看父母的眼界,以及他們對於知識的選擇。眼界不同的父母,可以讓當下處於同一家庭條件的孩子,未來分流到不同的社會階層。

說到底,一代人致富,還遠遠談不上階層固化;只有富過三代,才有條件談階層、精英,價值傳承和固化。

其次,在中國,即使是富人家庭,也常常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談錢。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家庭。他們很困惑,該不該給孩子錢,買昂貴的東西?

教育思路不清晰,沒有形成系統的財富教育體系,如何保證財富傳承?

在中國,可以說階層的固化還需要時間。換句話,逆襲的機會是有的。

那麼,那些富過三代的西方中上層家庭,如何給孩子做財富教育?

2. 在西方,中下層告訴孩子,要通過勞動賺錢;而中上層教育孩子,要通過解決問題賺錢

這句話來自Steve Siebold,他調查了1200多位西方頂級富豪的家庭生活之後,寫了《富人是怎麼想的》,得出這個結論。

不無道理!

想想看,在真實的社會中,那些創造性為他人解決問題的人,往往是創造財富的人。而努力奮鬥不看路的人,除了工資,幾乎無法獲得其他收入。

在家庭中,西方的富人會跟孩子談條件。

比如,孩子想要一件什麼東西,超出了他平時獲得的零花錢,屬於額外開支,他們不會馬上順應,但也不會直接阻止孩子購買。

他們會讓孩子為家人或社區做一件事情,這件事必須能解決一些問題(比如幫父親篩選了有用的資料),那麼作為交換,孩子可以獲得額外收入。

平時生活里,他們會啟發孩子,比如,為什麼一棵檸檬變成檸檬汁,價格就翻倍了?把水果變成果汁,為哪些人解決了什麼問題?

我曾聽一個美國的企業家聊到他兒子,說這個13歲的少年看到家裡人愛吃披薩,就在家裡做好披薩賣給家人,並跟每個人推銷說,比他們常吃得口味好。

但這位企業家父親不買賬,說孩子賣貴了,兒子為此還真的去做了改良,調整了原料。

這個故事讓我覺得,孩子的創意靈感,往往來自家庭環境的引導。家庭的思路,決定了孩子的起點。

3. 中下層認為金錢是罪惡的,迴避和孩子談錢;而中上層認為金錢是生活的一部分,樂於和孩子談論財富

對於金錢的態度,也導致了階層分化。

Steve說,中下層往往認為,賺錢是負擔;而有錢人認為,賺錢是人生的一部分,是一種樂趣。

中下層希望通過賺錢,儘早實現財務自由,然後就可以躺著了,但這些人,往往從沒實現財務自由。

而富人們認為,從來沒有真正的財務自由,創造價值本身就是一場遊戲,比躺著更舒適高級,所以即使實現了財務自由,他們依然不會停止工作。

中下層的人,往往喜歡把賺來的錢,購買昂貴的消耗品;而富人卻善於看到一件東西的價值,而並非它的價格。他們善於把價格低廉的東西,變成別人樂意投資的奢侈品。

這點我有體會。

我曾做一個項目,研究義大利奢侈品的起步。發現那些昂貴的奢侈品,曾經就是村裡的手工製品,跟我們麗江的苗綉之類差不多。

但後來,因為被有眼光的投資人發現了,進行設計和市場推廣,於是,那些村裡的東西,變成了世界頂級的奢侈品。

這就是這個世界發展起步的現實。

西方人早早發現了這個規律,並在一代代的消費和投資經驗中體會到:聰明的消費,不等於省錢,而是善於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價值,做好投資。

中上層的西方富人往往很早就告訴孩子,這個世界真實的運作規律是怎樣的,為什付出同樣勞動,有的人把1元變成了100元,而有些人只有1元?什麼東西是值得投資的?股票交易是怎麼回事?

他們不會讓孩子生活在脫離實際的學術真空中。

我接觸到的西方精英家庭的孩子們,確實6、7歲就開始學習經濟學,懂得物品的價值和價格有什麼區別,懂得如何利用槓桿。

他們的聰明,是建立在對世界的充分認知的基礎上的。

可以說,西方能做到財富的代際傳承,富過三代五代,靠的就是系統的財富教育,從娃娃抓起,適應現實,思考現實。

當然,我們並不需要都變成有錢人。但是,還是那句話:

對於教育的最終檢驗,是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早一點建構對於真實世界的認知,早一點思考,會讓孩子的未來減少很多迷茫、恐懼和焦慮。

即使一輩子為富人打工,也是在認清世界後的理性選擇。不至於,一邊憧憬財富,一邊抱怨現實。

願每個人都幸福快樂!

十萬家長還在看:

1.【深扒】這些國際學校聲稱畢業生99%被美國TOP50錄取,是真的嗎?2.畢業生去向 | 這些上海國際學校真的人均4份世界名校offer?3.2017年北京30餘所中學高考成績大起底!4.家長親述|中考後選擇國際班最糾結的5個問題

5.家長親述|中考後上國際班,不要幻想兩條腿走路

6.家長親述|闖過公立國際班中招會面試進入複試,兒子下了大工夫!

順手做個滿意度小投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學校家長圈 的精彩文章:

教育的實質是什麼?這位資深國際教育從業者的近距離感受讓人深思

TAG:國際學校家長圈 |

您可能感興趣

教育的重點:不是把財富留給孩子,而是把孩子培養成財富
好的金錢觀教育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特權階層怎樣搞垮漢朝?國家的財富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樓市泡沫正在逼近,房子始終是紙上財富,房價或將一瀉千里
有教養的好孩子,才是最寶貴的財富!這些都是滿滿的正能量
孝道對孩子很重要,對他的前途,對我們的財富,健康,對我們整個生命都很重要
你買的這些爆品,不算真正的財富
真正的朋友,才你是一生的財富
一周之內身價倍漲的三大生肖,他們只為財富而戰 最近的目標就能實現
從現在開始,未來一年多的時間裡,必定會實現財富夢想的生肖
財富的價值比較——財富觀的基礎
真正的朋友,才你是一生的財富。
你的房間,暴露了你的財富值
教養,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值得一看
最好的財富是教養,最好的風水是人品
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財富,要用一生去珍惜
這位朝廷重臣留下的財富,比和珅的還要多,而且子孫現在都是富豪
廚房是財富的象徵,這6種格局預示著敗財不斷,不利財運的蓄積
留一套紅木傢具給兒孫,不但是物質上的財富,更是精神上的財富
厚道,就是你一生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