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笛卡兒:「廣延實體」與「思想實體」

笛卡兒:「廣延實體」與「思想實體」

置頂哲學園 好文不錯過

小編按:將笛卡爾與牛頓做一個對比是很有趣的。笛卡爾為一般民眾所知是作為偉大的哲學家,其在數學上的成就和對物理學的研究,大眾可能知道的並不多。而牛頓作為偉大的物理學家是家喻戶曉,但其哲學思想知道的人不多。伯特所著的《近代物理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與柯瓦雷所著的《牛頓研究》,都對笛卡爾和牛頓做了詳細的分析比較。對比他們的著作,我們可以從中獲得眾多的信息,受到很多的啟迪,讀起來是非常愉悅的。從今天起,會陸續從上面兩本書中摘錄其中章節,以饗哲友。

笛卡兒:「廣延實體」與「思想實體」

愛德溫·阿瑟·伯特 著

張卜天 譯

選自《近代物理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第四章

相關閱讀

沒有凡人比他更接近上帝---他是誰?

1619年11月10日深夜......影響至今的神秘體驗......

柯瓦雷:牛頓與笛卡爾

笛卡兒對物理宇宙的幾何構想

在伽利略那裡,數學自然觀與感覺經驗原則的結合使得感官的地位變得有些模糊。我們的哲學試圖解釋的正是這個可感世界,而且我們的結果需要通過運用感官來證實;然而當我們完成哲學時,我們發現不得不把真實的世界看成只擁有第一性質或數學特徵,而第二性質或不真實的性質則源於感官的欺騙。不僅如此,在某些情形中(比如地球的運動),必須把直接的感覺證據斥之為假,正確的答案只有通過理性的證明才能獲得。那麼,感官的地位何在?特別是,我們應當如何來處理那些由於感官的欺騙性而被置於一旁的第二性質呢?笛卡兒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是,擯棄經驗主義方法,在一種同樣真實但沒有那麼重要的東西中為第二性質提供一個避難所,這種東西就是思想實體。

在笛卡兒看來,我們的哲學活動所關注的固然是這個可感世界,[1]但正確的哲學程序方法絕不能依賴於感覺經驗的可靠性。「事實上,僅憑感覺我們感知不到對象(而只能通過把我們的理性運用於感覺對象)。」[2]「對於不涉及啟示的事物,過分相信感官或者過分倚重童年時期那種有欠考慮的判斷,而不接受成熟理性的命令……這與哲學家的品性絕不相符。」[3]我們尋求「物質事物的某些原理……不能依靠感官的偏見,而要依靠理性之光,這些原理將因此具有非常強大的證據,以至於我們無法懷疑其真理性」。[4]感覺被稱為「混亂的思想」,[5]因此感覺就像依賴於它的記憶和想像一樣,只能以某些特定的方式被用作理解力的輔助手段;可以用感覺實驗來判定由清晰設想的第一原理所推出的不同推論;記憶和想像則可以把具有廣延的有形物質再現於心靈面前,以幫助心靈對它進行清晰的構想。[6]我們甚至沒有必要總是從感覺經驗入手來充當一種有效哲學的基礎。當然,僅憑推理並不足以賦予一個盲人真正的色彩觀念,但一個人一旦已經感知到沒有中間色的原色,他就可能構造出中間色的圖像。[7]

因此,我們的哲學發現方法顯然是理性的和概念的,可感世界是某種模糊混亂的東西,哲學從這裡著手獲得真理。那麼,我們憑什麼相信幾何的第一性質實際上是對象本身所固有的,而第二性質卻不是呢?我們是如何認為,「所有其他東西都是由形狀、廣延、運動等等構成的,我們對形狀、廣延、運動等等這些東西的認知是如此清晰分明,以至於心靈不可能再將它們分解成為其他更明確認識的東西」的呢?[8]笛卡兒本人對這種說法的辯護是:這些性質比其他性質更永恆。在第二個沉思中,他曾以蠟塊為例進行說明。他覺察到,蠟塊保持恆定的性質只有廣延性、彈性和可運動性,這個事實是依靠理解力認識到的,而不是憑藉感覺或想像。既然彈性不是一切物體都具有的屬性,那麼就只剩下廣延性和可運動性能夠作為一切物體本身的恆定性質。只要物體仍然存在,這兩種性質就絕對無法去掉。但我們也許會問,顏色和抵抗力難道不也是物體的恆定性質嗎?的確,物體有顏色變化,也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但我們碰到過完全沒有顏色或抵抗力的物體嗎?事實上,笛卡兒的真正標準並非恆定性,而是可以用數學處理,認識到這一點對我們的整個研究至關重要。和伽利略一樣,從青年時代的研究開始,笛卡兒的整個思想歷程就已經使他習慣於認為,我們只有用數學術語才能認識物體。在他看來,唯一清晰分明的觀念就是數學觀念,以及給他的成果奠定更堅實的形而上學基礎的一些邏輯命題,比如我們存在,我們思考等等。因此,認為第二性質和第一性質一樣屬於物體本身所有,這在他看來必定是模糊而混亂的。[9]第二性質並不是一個可以作數學操作的清晰領域。這一點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儘管我們現在不準備在這裡停留。

但是現在,把以上這些邏輯命題添加到那些例證了清晰分明觀念的數學定義和公理之上就很重要了。這早在《指導心靈的規則》中就出現了,而且已經顯示出他那種形而上學二元論的端倪。作為知識條目,沒有哪個數學對象能比「我思故我在」更有說服力。我們可以把注意力內轉,從整個廣延世界抽離出來,以絕對的自信注意到存在著一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即思想實體。無論關於幾何領域的終極真理是什麼,我們都知道自己可以懷疑,設想,肯定,意願,想像和感覺。因此當笛卡兒集中精力構建一種完備的形而上學時,這種明確的二元論便不可避免了。一方面是物體的世界,其本質是廣延;每一個物體都是空間的一部分,是一個有限的空間大小,它與其他物體的區別僅僅在於不同的廣延樣式——這是一個幾何學的世界,只能通過純粹數學來認識,而且可以完全認識。渦旋理論毫不費力地處理了重量、速度等困難問題;整個空間世界變成了一部巨大的機器,甚至包括動物身體的運動以及人的那些不依賴於明確意識的生理過程。這個世界不依賴於任何思想,即使沒有人存在,它的整個機械裝置也會繼續存在和運轉。[10]另一方面則是內在領域,其本質是思想,其樣式是知覺、意願、感情、想像等輔助過程,[11]這是一個非廣延的領域,至少就我們對它的充分認識而言,它獨立於另一個領域。但笛卡兒對思想實體並不太感興趣,對它的描述很簡短,而且,就好像是為了在這場新的運動中完成對目的論的拒斥,他甚至沒有訴諸目的因來解釋心靈領域中發生的過程,那裡的任何東西都只不過是思想實體的一種樣式。

那麼,我們應該把第二性質置於哪個領域呢?答案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可以設想第一性質實際存在於物體之中,而第二性質卻不是這樣。「事實上,第二性質不可能代表存在於我們心靈之外的任何東西。」[12]毫無疑問,它們是由物體的那些無法感覺的微小部分的運動對我們感官的種種作用所引起的。[13]我們無法設想這些運動怎麼可能在物體中產生第二性質。我們只能把運動傾向歸於物體本身,一旦這種運動傾向與感官關聯起來,第二性質便產生了。我們無需猶豫便可知道結果完全不同於原因:

一把刀從皮膚上划過會引起疼痛(但並不會因此而讓我們意識到刀的運動或形狀)。這種疼痛的感覺不同於引起這種感覺的刀的運動,也不同於刀所划過的我們身體部位的運動,我們對顏色、聲音、氣味或味道的感覺也是如此。[14]

因此,我們可以把除第一性質之外的一切性質歸併在一起,將其指定為這種形而上學聯姻的第二個成員。當我們把疼痛、顏色以及其他諸如此類的東西徑直看成感覺或思想時,我們就有了對它們清晰分明的認識。但是,……如果認為它們是存在於我們心靈之外的某些東西,我們就完全無法形成關於它們的任何觀念。事實上,如果有人告訴我們,他看到物體有顏色,或者手臂感到疼痛,這就相當於說,他在那裡看到或感覺到了某種毫不知其本性的東西,或者說,他並不知道自己看到或感覺到了什麼。[15]

我們很容易設想一個物體的運動如何能夠引起另一個物體的運動,以及物體的各個部分在大小、形狀和位置等方面的種種不同,但我們完全無法設想這些東西(大小、形狀和運動)如何可能產生另外某種在本性上完全不同的東西,比如許多哲學家認為處於物體之中的那些實體形式和實際性質。[16]

但是,由於我們從靈魂的本性可以知道,身體的多種多樣的運動足以在其中產生它所具有的一切感覺,由於我們從經驗得知,它有幾種感覺實際上是由這些運動引起的,而且我們沒有發現,除了這些運動,還有什麼東西從外部的感官傳遞到大腦,因此我們有理由斷定,除非是作為能夠以各種方式發動我們神經的這些物體的種種傾向,我們絕不能類似地理解外界物體中我們所謂的光、顏色、氣味、味道、聲音、熱、冷以及其他觸覺性質,或者我們所謂的物體的實體形式……

這便是笛卡兒那著名的二元論——其中一個世界是一部有空間廣延的巨大的數學機器,另一個世界則是沒有廣延的、思想著的精神。無論什麼東西,只要不是數學的,或者完全依賴于思想實體的活動,就都屬於後一個世界,尤其是所謂的第二性質。

[1] Philosophical Works, Vol. I, p. 15.

[2] Principles, Part I, Principle 73.

[3] Principles, Part I, Principle 76. 亦參見Part II, Principles 37, 20。

[4] Principles, Part III, Principle 1.

[5] Principles, Part IV, Principle 197.

[6] Philosophical Works, Vol. I, p. 35, 39, ff. Discourse, Part V.

[7] Vol. I, p. 54.

[8] Vol. I, p . 41.

[9] Philosophical Works, Vol. I, p. 164, ff.

[10] Oeuvres, Cousin ed., Paris, 1824, ff., Vol. X, p. 194.

[11] 在其《論人》(Traité de l』 homme)中,笛卡兒已經斷言這些輔助過程可以由沒有靈魂的肉體來完成,靈魂的唯一功能是思想。參見Oeuvres, XI, pp. 201, 342: Discourse (Open Court ed.), p. 59, ff.; Kahn, Metaphysics of the Supernatural, p. 10, ff.。然而,他在《第一哲學沉思集》和《哲學原理》中表達的那些成熟觀點是像以上所說的那樣。例如參見Meditation 11。

[12] Principles, Part I, Principles 70, 71.

[13] Oeuvres (Cousin), Vol. IV, p. 235, ff.

[14] Principles, Part IV, Principle 197.

[15] Principles, Part I, Principles 68, ff.

[16] Principles, Part IV, Principles 198, 199.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什麼書讓比爾·蓋茨斥資千萬!
100集無睡意哲學,值得永久收藏!
趙汀陽:儒家政治的倫理學轉向
哲學家的世界:柏拉圖的逃亡
法大教授在女兒婚禮上幽默而又有深度的致辭:父親的壓力!

TAG:哲學園 |

您可能感興趣

重溫劉慈欣三體的思想實驗
原子鐘證實了愛因斯坦的電梯思想實驗是正確的
楊守斌:「兩山論」的思想意蘊及實踐路徑
還原真實的儒家思想
韓國文學廣場:如果我這笨拙的身體是思想—雜詩
「兩個和解」在馬克思恩格斯思想體系中的地位及現實意義
劉慈欣的思想實驗室: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蠟像與印象派 思想與實踐
尹智欣:身體,思想碰撞的
論「正確看法口吃」與「團體思想感情」的親密聯絡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現實意蘊
端正辦學思想方能根治實習亂象
周公他的進步思想和實施的治國
內向體證思維,道教思想運作之路
膨脹的思想與懶惰的身體
葉鑫: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智慧的邏輯進路
劉慈欣的思想試驗與集體性召喚中的「人」
「男尊女卑」思想的真實含義(圖)——道德真源
莊子自由思想的現實意義
總統的思想 普京為什麼想要阻止蘇聯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