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屬於吃貨和小清新的檳城

豆瓣日記:屬於吃貨和小清新的檳城

本文作者「Megan」,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CITY IN 24 HOURS|PENANG

圖 | 文:梅小根

鄧麗君的《南海姑娘》大多數人都聽過,但是《南海姑娘》所描寫的地方就不一定有很多人去過了。

「椰風挑動銀浪,夕陽躲雲偷看」, 這歌詞所描繪的地方便是馬來西亞的最具文藝氣息的小鎮 - 檳城了。

大多數來過檳城的人可能都會有同樣的感覺:來了,就不想走了。

雖然沒有壯麗的風景,也沒有熱鬧的海灘,更沒有像吉隆坡大都市的燈火燦爛,但檳城似乎有種魔力,時間在這裡都慢了下來,彷彿一首慢調Jazz,每個人都不知不覺放滿了自己的腳步,享受起了檳城節奏。

━━━━━━━━━━━━━━━━

用街頭藝術探索老城

穿越霸氣的檳威跨海大橋,便是檳城的老城區George Town。

在這裡,不用費神循著地圖一個個劃掉列出的景點,只需要租一輛自行車,或者乾脆憑著雙腳,漫步在老城裡,因為整座老城就是最完整的別處生活體驗。

隨處可見的潮汕建築,南洋風格的商鋪,傳統船屋的姓氏橋,浪漫到極致的愛情巷,詭異到極點的Blue house,當然還有街頭隨處可見的逗趣溫馨的壁畫和鐵線畫。

所以,如果你一定要參考某份路線指南,倒不如循著Marking George Town (標記喬治城)的街頭藝術來探索這座老城吧。

據說,故事是這樣的:

五年前,一個立陶宛小哥旅行來到了檳城的老街巷,起初那只是一趟漫無目的的背包旅行,但沒想到古老的街巷和異于吉隆坡的慢節奏反而賦予了他創作的靈感。他的名字叫Ernest Zacharevic. Zach說他後來留在檳城,公開或者偷偷地在George Town街頭搞破(chuang)壞 (zuo),將老城的生活片段用詼諧或者溫馨的方式畫在街頭巷尾,這些畫沒有畫框的限制,而是和周圍的環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散發著本土的人情味,而這些畫作也反過來讓檳城有了更加鮮活的生命。

Zach在檳城共創作了8幅壁畫,可以試試看你是不是能把它們都找到。

Jimmy Choo 開始製鞋生涯的蓮花河巷,JIMMY CHOO 1961年喬治市出生,是檳城的驕傲。

這幅鐵線畫解釋了愛情巷名字的由來,原來這是有錢的華人的金屋藏嬌的地方。緊緊抓住窗子的半裸肥

在愛情巷有很多老房子改成的家庭旅館和精品酒店,比如這個「5星快捷酒店」,哈哈。

一腳踢,描繪的應該是「河東獅吼」或者「包租婆」吧,但據說一腳踢在粵語中意為非常能幹,一手菜

這幅畫講的是華人與英國人通商貿易的情景,一團和氣。

噠噠面,過去的流動麵攤兒,老闆敲出噠噠的聲音吸引顧客,而顧客可以直接從樓上吊下籃子買面,充

這幅更有意思的本土咖啡文化,去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同學都知道那裡管咖啡叫Kopi,畫里的老外一

這些還只是George Town街頭藝術的一小部分,更多有趣的故事只等你自己去尋找了。

━━━━━━━━━━━━━━━━

姓氏橋

Clan Jetty

姓氏橋就是沿海而建的高腳木屋村。每個姓氏代表一個家族,一個家族擁有一個片村。而現金保存最好的就是「姓周橋」。

「姓周橋」的建築年代為十九世紀,總長度有300多米,79戶人家,周氏橋的周圍還有王氏橋、林氏橋、陳氏橋、李氏橋、楊氏橋和雜姓橋等十餘座橋。這些橋的建築都是先在近海中立樁,初時為木頭,後來用的是水泥柱,樁上再鋪設木板,木板上架梁蓋屋。至今仍然是活著的村莊。人們仍然生活在這裡,出海,打漁,勞作,休息。

Tips:

姓氏橋在檳城碼頭以南,村子裡還有人居住,所以參觀時請尊重當地人,注意不要打擾村民生活。

另外,姓周橋是電影《初戀紅豆冰》的外景地哦!

━━━━━━━━━━━━━━━━

張弼士故居(藍屋)

Cheong Fatt Tze Mansion

說起張弼士,估計沒多少人知道他是誰,但是提到張裕葡萄酒,大家都不陌生。張裕葡萄酒就是張弼士投資創辦的產業之一。

總體來說,張弼士作為一個早早下了南洋的苦孩子,完全是娶對了老婆,攤上了一個有錢的老丈人,加上自己聰明會周旋,亦官亦商,居然做到了南洋首富。

宅子無數,老婆無數,子嗣卻不旺盛,最後宅子也只剩藍屋這一座,是東南亞現存的最大的清代中國園林式住宅。但在1961年張弼士去世之後,其子女疏於照顧,1989年被古籍保護人士買下全面整修。

有人說,張弼士故居是整個大馬風水最好的宅子,可是給我解說的比利時老頭兒說這房子經常鬧鬼,其中一部分改成了精品酒店,全世界探索鬼宅的的冒險分子都會來這裡住住。早知道我也住這裡了。

地址:14 Lebuh Leith, Georgetown, 10200 喬治敦檳城馬來西亞

開放時間:需要跟導覽團,導覽團(英語)時間為11:00,14:00,15:30。

門票:16馬幣/人。

━━━━━━━━━━━━━━━━

聖喬治教堂

St George』s Church

建於1818年的聖喬治教堂位於Jalan Masjid Kapitan Keling,是 馬來西亞最古老的英式教堂,由一批在當地傳教的英國教士所建。

它的白色建築式樣典雅美觀,其尖頂巍然聳立,裝飾華美,建筑前 綠草茵茵,獨具一番英國風情。此外教堂還建有紀念法蘭西·萊特 的小亭子。

地址:1 Jalan Lebuh Farguhar,10200 Penang

開放時間:但是開不開門就看運氣了。通常來講周日8:30-10:30開放。

門票:免費。

━━━━━━━━━━━━━━━━

孫中山基站 - 裕榮庄

Dr Sun YatSen』s Penang Base

裕榮庄曾在1909年至1911年期間作為孫中山先生的基地,以及東 南亞海內外參與反清復明使命的「洪門會」私會黨聚首地。

1910年12月20日,孫中山委派胡漢民、汪精衛等人在馬來西亞檳城創辦了《光華日報》。創辦初期,《光華日報》是中國革命黨在馬來西亞最重要的機關報,擔負起號召海內外華人大團結,推翻封建社會的使命。

地址:120 Lebuh Armenian Georgetown, 10200 George Town,Penang

開放時間:9:30-17:30

門票:成人5令吉;學生3令吉

━━━━━━━━━━━━━━━━

吃貨天堂

檳城美食

檳城是名符其實的美食天堂。

到達George Town後,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遊客中心拿了一份美食地圖。在檳城,茶室和餐館遍地都是,但是都想吃遍,還是很困難的。在檳城的慢節奏里,這裡的食物也保持著最傳統的味道,就連和我一起去的廣東同學都說,如今在潮汕地區都不一定能吃到這麼傳統的味道了。

在這裡推薦大家不可錯過的當地特色:

伍秀澤文昌海南雞飯

這裡的雞是菜園雞,肉質不是飼料雞的那種肥肥的 口感,菜園雞的雞味十足,肉質也好。雖然是很簡單的做法,只是用 豉油,但是簡單的味道卻非常下飯。飯里有著濃濃的雞湯味,配的雞湯也是味道濃郁,很有火候的煲湯,就是鮮甜。

汕頭街新月宮茶室福建蝦面

在檳城有很多茶室,各種小吃攤租借茶室門口用來擺攤,而茶室呢,利用小吃攤吸引顧客來茶室坐下吃東西,這樣茶室就可以出售他們的菊花茶,薏米水,咖啡啦~。

在新月宮,有一位老奶奶擺的福建蝦面最好吃了,豬骨和蝦熬出來的湯汁不濃不淡,麵條爽脆,料也很豐富,面一端上來,蝦米和豬油渣的香氣撲鼻而來,重點還有面上撒的炒蒜沫,小小的一碗面里融合多種食材,鮮香至極。

極樂寺下面的雲吞面

檳城大部分不是清湯的雲吞面,是由豬油、麻油及曬油拌出來的干撈麵,加上菜心、雞絲、叉燒及雲吞而成,那麼一碗香Q彈牙,實惠既美味的雲吞面便會呈現眼前。

椰腳粿條湯

又是一間有幾十年歷史的店,只是專註做粿條湯,就連檳城的首席 部長和行政議員們也是這裡的粉絲,很多次都被人拍到他們前去用 餐。粿條湯勝在清甜簡單卻富有傳統味道。相比之下,這裡的粿條 湯簡直在同類中是豪華級別的。這裡的粿條湯有分煮水(湯的)和干撈 (煮熟了瀝干水,加醬油)兩種,配有老闆手工製作的彈牙有咬勁的鰻 魚魚丸、鮮嫩滑軟的肉碎片、蔬菜和炒蒜米;湯頭鮮甜,是由豬 骨、全鴨和全雞熬煮幾個小時而成的;粿條滑口,每樣配料簡單但 又很好吃,而且全是店主手工製成,只此一家。如果還要更豪華的 粿條湯,還可以加料,比如加入豬腸和鴨犍,更加好吃。

叻沙 Laksa

到了大馬怎可能不吃叻沙,檳城的叻沙以酸辣為主,配上咸香的蝦膏,味道濃郁。叻沙是一種類似米線,但是更有 嚼勁的面,煮在濃濃的魚湯里,配上沙丁魚塊、菠蘿、洋蔥、蔬菜 和薄荷葉等,超級開胃,讓人慾罷不能。

檳榔律潮州馳名煎蕊

裡面有紅豆,椰漿,冰沙,還有綠色涼粉類的東西,味道是甜鹹的。

檳城的美食地圖:

1.汕頭街(lbh.kimberley):

離光大不是很遠,走幾分鐘就可以到了,白天基本沒有什麼的,晚上6點鐘左右,開始擺攤,有著名的天皇雞腳(雞腳很爛,咬下去馬上脫骨,他家還有其他的滷製品,雞腸啊,雞胗呀,雞肝,還有蛋),新月宮的炒粿條,福建蝦面,新月宮旁邊的四果湯以及杏仁茶配油條

2.lebuh chulia:

晚上6點以後,會有很多小攤,離愛情巷不遠,特別推薦一對老夫婦賣的薄餅,特別特別好吃,很小的一個攤位,薄餅裡面有叉燒,還有豆沙餡的,好像有4,5種,都很好吃。這條街還賣雲吞面,咖喱面,沙爹。特別青天旅社下面的燒臘飯,只有中午才開門的。特別提醒,檳城很多好吃的店都是做中午或者晚上那一會做生意的,不是吃飯的時間就關門!他家的脆皮燒肉很香,很多當地人中午都會去吃~

3.Food court

新關仔角 (gurney drive) 和姓周橋馬路對面。

很大的 food court,裡面有林林總總的小吃,遊客多一些。

檳城有很多food court,以上只是離市區或者景點近一些的地方,其實味道不會差的特別遠,我覺得不必遵循誰的口味,到了那裡,看見誰家人多,那麼選擇一定沒錯。

━━━━━━━━━━━━━━━━

個性咖啡館裡的慢時光

在愛情巷有很多個性咖啡店,小小的店面,就開在古老的 店屋內,裡面擺著各種老物件。

每家店都只有寥寥幾張座椅,但是在炎熱的午後去坐坐,嘗嘗老闆的特別調製的飲料,聽聽老城的八卦和故事,卻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閑。

V Café by Sekeping Victoria

這間咖啡廳和隔壁的Awesome Canteen 共享空間,保留了George Town老城中老建築斑駁的牆壁和古舊的氛圍,同時和工業設計搭配的一點都沒有違和感。

地址:164 A-B, Lebuh Victoria, Georgetown, 10300 Pulau Pinang

The Alley

位於觀音亭旁,非常的低調,這家店原本是吉祥香庄,依舊保持著店家的老招牌,第一次來的人都以為自己進錯了店。這家店算是3C-coffee shop(茶餐室),cafe, clothing,這裡有好吃的Churrows和Cornuts。先忘記卡路里吧。

地址:5, Stewart Lane, 10200 Georgetown

━━━━━━━━━━━━━━━━

檳城旅行Tips

旅行季節

馬來西亞終年炎熱,只分旱季與雨季。4、5月和10月旱季,而11 月到次年3月是雨季,幾乎天天下雨,每次下雨通常持續1小時左 右,這段時間出行需常備雨傘。檳城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比吉隆 坡還要熱、還要曬,所以更要做好防晒措施。而且最好穿人字拖或涼鞋,可以散熱也不怕淋濕,去海灘也 不用擔心。

語言

當地華人多是講普通話和閩南語,而且非常熱情友好,所以不需要擔心英文不好。

交通

檳城往返吉隆坡

Sungai Nibong Bus Terminal距離喬治市市中心約為12公里,去 往吉隆坡的巴士都從這裡出發,到達吉隆坡的Kl Sentral或者是 Puduraya車站。檳城距離吉隆坡車程約5個多小時,反之可由吉隆 坡富都車站搭乘前往檳城的巴士。

車站地址:Jalan Sungai Dua,Kampong Dua Bukit,11900 Gelugor,Pulau Pinang 到達方式:可選擇從光大大廈搭乘CAT至Jetty,換乘301或303路 至巴士站下車,車程約為2小時。如果不是在交通高峰期,可以打車 過去,只需10多分鐘。

檳城往返馬六甲

市內交通

建議租自行車或靠雙腳走,城市很小,慢慢走更能發現驚喜。

紀念品

豆蔻是當地的特產之一,可食用,對於喉嚨痛、咳嗽祛痰很有效; 另外還有可以用於外塗的豆蔻油,作用很神奇,只是擦上去,就可 以治肚子痛、燙傷、燒傷等,這裡的豆蔻油很正宗,價格也不會太貴,100毫升大概30多令吉。推薦可以購買極樂寺下面的鐘金泉豆蔻油。

- THE END -

about CITY IN 24HOURS

沒有必須打的卡,也沒有所謂的經典線路

擺脫千篇一律的旅程,發現你自己的城市

一輩子太長,24小時足矣

不希望你把它當做guidebook √

只希望能成為你打開屬於自己的城市旅行的inspiratio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我的中國式親戚
斷網記
Home-made
陳粒:在歌里遊走時空的精靈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小菜園日記,秋種黃瓜的經驗和小竅門
茶葉日記:普洱茶的山頭與樹齡,正視普洱茶
蘑菇の日記:春天的秘密
谷曙光:浦江清的曲人鴻爪——民國教授日記中的聽戲、拍曲、論劇
豆瓣日記: 老商的紅燒肉
豆瓣日記: 養一盆葉矮花多的水仙
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鎌倉四姐妹的暖心治癒和若有若無的小津
小清新壁紙收藏中…《森林女孩日記》
玉溪旅遊日記:孤山島
阿湯:日記中的羅春梅
齊白石的北漂日記
春:閑趣日記(五)
豆瓣日記: 長安的胡姬酒肆賣的什麼酒
小貓的尾巴日記
張大明紫砂的青春日記
菜園小日記/婆婆和女兒種土豆
曲兒的日記 癌、念、痛
愛的藝術:旅人日記 《新山海經》
繪本分享 《大馬熊和小睡鼠》、《袋熊日記》、《假如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是誰把太陽叫醒的》、《犟龜》
熊博士的美食日記(三)杯子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