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濟洲:儒學經世的典範之作——評黎紅雷《儒家商道智慧》
黎紅雷教授的新著《儒家商道智慧》,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以知行合一的態度、中西合璧的視野、古今縱貫的思路,為企業儒學拓荒,全面建立了儒家商道的體系,本末兼賅、體用俱全、理事合一,可謂是儒學經世的典範之作。
《儒家商道智慧》
1
一、彰顯「小傳統」,提振文化自信
中國企業家靠什麼辦企業?這是黎著開宗明義提出的問題。中國的企業家,特別是改革開放早期的民營企業家,在他們創業的時候,基本上沒受過什麼現代管理科學的教育。那麼,他們靠什麼辦企業?伴隨著當代中國的經濟騰飛,這一問題不僅為西方世界所疑惑,也困擾著中國的諸多有識之士。可以說,「中國企業家靠什麼辦企業?」正是解開當代中國經濟奇蹟之謎的鑰匙之一。作者以其30年來對中國管理哲學的思考以及對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近距離觀察,對此給出了獨到精闢的答案,那就是「文化資本」,指的是幾千年來影響中國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
作者指出,在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資本」的積累,一方面是通過家風、家教、家訓等形式的家庭教育,由前輩(包括父母、祖父母和家族中的其他長輩)經過言傳身教而代代延續;另一方面是通過官學、私學的教育,並通過科舉考試的形式,而獲得社會的認可和制度化。前者可稱為「小傳統」,後者可稱為「大傳統」。在中國古代,「文化資本」的傳遞是由「大傳統」和「小傳統」共同促成的。近百年來,儘管其中的「大傳統」中斷了,但其「小傳統」卻依舊以口口相傳、代代延續的形式而頑強地存在,持續地發揮著影響。在作者看來,當代中國企業家的「文化資本」,實際上是通過「小傳統」所體現的「大傳統」,他們其實是在創辦企業的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踐行著儒家的思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許多企業以繼承「小傳統」的「星星之火」,點燃了儒家文化復興的「燎原大火」。從近代「反傳統」的思潮到當代「興儒學」的熱浪,我們實際在逐漸走出以西方文化為標準的「近代啟蒙」,而進入以中華傳統文化復興為標誌的「當代啟蒙」。今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這標誌著以儒學為主幹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正走在回歸的康庄大道上,而中國企業家憑藉自己數十年來的默默耕耘所創造的經濟奇蹟,儼然成為傳統文化復興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在古今之爭、中西之辨的當代文化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發現自己並沒有遠離祖先的文化傳統,傳統作為一種「文化基因」根植於每個人的心中。而本書所提出的「儒家商道智慧」,不僅直指企業家的內心之源,也化解了多年來困惑當代國人的「我從哪裡來」的問題。
《儒家商道智慧》內頁
2
二、界定新「儒商」,凝聚華商之心
關於當代儒商,學界至今沒有統一的定義。學者各抒己見,但基本上都是沿著明清以來傳統儒商的特徵而進一步發揮,強調其倫理道德屬性。毫無疑問,當代中國,在「社會迅速商業化和道德日益淪喪」和「呼喚商賈的道德和商業倫理,以重建以儒家價值觀為基礎的道德規範,促進商業和社會的良性發展」上,與明清之際有許多共鳴之處。但是,儒學不僅是倫理之學,同時也是管理之學。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當代社會,解決企業管理的問題,既需要技術上的手段,更需要文化上的智慧。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那些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進而運用儒家思想去組織、管理、經營、領導企業,並且成功了的企業家,這些切實篤行儒家思想的現代商人,是沒有理由將他們排除在「儒商」之外的。
因此,本書為「儒商」給出了一個新的界定,那就是「踐行儒家商道的當代企業家」,其行為包括:尊敬儒家先師孔子、承擔儒家歷史使命、踐行儒家管理理念、秉承儒家經營哲學、弘揚儒家倫理精神、履行儒家社會責任等。中外研究者多次指出,中國人本質上是儒家的信徒,儒家思想在中國綿延兩千多年,已經成為中國人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內在文化基因,融化在中國人的文化血液之中,成為所有中國人觀事明理、待人接物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中國企業家既然生長在這塊土地之上、活動在這樣的人群之中、在這種文化氛圍之下辦企業,就不可能不接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不可能不運用儒家思想來辦企業。只不過有的公開,有的不公開;有的自覺,有的不自覺;有的系統,有的不系統;有的有意識,有的無意識罷了。在這個意義上,當代中國企業家,特別是成功的企業家,他們都是儒商行為的實踐者。
《儒家商道智慧》目錄
這一對「儒商」的重新界定具有正本清源的意義,這種看似泛化「儒商」界限的方式,實際上最大化地將企業家在中國文化的基礎上凝聚起來了。 「儒商」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行為;不是一種榮譽,而是一種責任;不是一種境界,而是一種承擔。近代以來,我們對於「商」的定性,往往伴隨著「爭」的意蘊,在西方「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念下,競爭成為了最重要的商業思維。但是,儒家文化素有「義以生利」、「和氣生財」的經營理念,並確實引導當代企業家取得了企業經營上的成功。當代世界,「共享共贏」的思維是時代的主旋律,「儒商」的重新界定讓當代企業家在全新的時代明確了「我是誰」的問題。
《儒家商道智慧》目錄
3
三、用好「活」案例,引領時代風氣
《儒家商道智慧》總結中國企業家運用儒家思想經商辦企業的實踐,歸納出當代儒家商道的八大智慧,包括擬家庭化的企業組織形態、教以人倫的企業教化哲學、導之以德的企業管理文化、義以生利的企業經營理念、誠信為本的企業品牌觀念、正己正人的企業領導方式、與時變化的企業戰略智慧和善行天下的企業責任意識。這裡所凝鍊的儒家八大商道,將儒家思想之「道」與企業管理之「術」緊密聯繫了起來。以擬家庭化的企業組織之道為例,書中分析,受儒家思想影響,中國人十分重視家庭,人們圍繞著「家」衍生出人際關係和群體秩序,可以說「家」就是中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組織。中國當代企業家在承續傳統家文化的過程中,把公司當作「家」,把員工當作「家人」,自己則當一名盡職盡責的「家長」。在這樣的互動參與過程中,員工逐漸形成了主人翁精神,對企業產生了依戀和熱愛,使勞資關係更為和諧,企業氛圍更為融洽。這樣的「擬家庭化組織」,既維護了組織的秩序又滿足了員工的情感需求,超越了現代西方的企業組織理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作者對儒家商道的深刻把握,並不是要提倡一種儒家文化的復古主義,而是立足中國實情,反思西方的管理方法,總結儒家商道的經營智慧。在作者看來,當代管理學正面臨著根本的「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曾經引領風騷的西方管理理論,已經不能獨自應對當代世界經濟全球化、企業國際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網路化背景下的管理實踐要求,東西方管理理論的相互補充與不斷融合成為必然的趨勢。因此,中國企業家的儒商實踐及其理論升華——儒家的商道智慧,必將為當代世界管理學的發展做出獨特的貢獻。中國的智慧就是世界的智慧,以儒學為道,以西學為術,以儒學之道駕馭西學之術,採取中西智慧合璧的方式,必然為中國乃至世界的企業管理提供更好的思路。
《儒家商道智慧》目錄
黎著在創作方式上注重道理與案例的結合,每一個儒家商道智慧都分別對應著當代中國的一個成功企業,書中具體分析了蘇州固鍀、東莞泰威、海航集團、阿里巴巴、寧波方太、聯想控股、海爾集團、大連萬達等企業。作者用活生生的當代企業案例,詮釋出儒家商道的具體內涵。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發展,而企業的發展需要企業家理念的提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深度挖掘優秀企業家精神特質和典型案例,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示範作用,造就優秀企業家隊伍。在這個意義上,《儒家商道智慧》的出版正是應時代之需的引領風氣之作,儒家的八大商道,猶如八個坐標,指引著中國企業的前進方向,化解了中國企業家「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
「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本來是哲學的三個關鍵問題。本書作者黎紅雷教授本身就是一位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善於將高深的哲學理論化為日常生活智慧的大師。《儒家商道智慧》以縝密的邏輯、精巧的構思、詳實的論證很好地回答了企業儒學的「哲學三問」。 企業是當代社會最活躍的組織,也是當代哲學富有活力的生長點。企業家是企業的統帥和靈魂,也是改革創新的重要力量。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條件下,要完成國家經濟社會結構轉型的艱巨任務,必須以正確的理念引導企業家,發揮企業家的示範作用。相信《儒家商道智慧》的出版,能夠給當代企業家經商思維的升華提供巨大的幫助。
本文作者:鄭濟洲,男,1988年生人,中共福建省委黨校教師,中山大學哲學系博士,博鰲儒商論壇秘書,師從黎紅雷教授,2016年獲「英國牛津大學未來領袖獎學金」,2017年獲「廣東省優秀畢業生(研究生階段)」。近年來,在《河北學刊》、《福建論壇》和《鵝湖月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歡迎在文末發表留言評論,
也請別忘了動手點贊支持哦!
點擊展開全文


※中英對照丨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張學智:王陽明思想新論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TAG:大道知行 |
※楊肇中:論朱子禮學關懷與宋明儒家經世取向
※《紅樓夢》賈家三小姐的經世之道
※南宋浙東學派的經世哲學(三)
※周武 | 以史經世:史學良知的當代之旅——陳旭麓傳(節選)
※唐曉峰:經世致用的歷史地理學
※清博與華晟經世共建新媒體智慧學習工場 助力大數據產教融合創新
※何新:子夏與變法經世的「西河學派」
※學林書海,經世恒生
※講座信息|班瑪更珠:從融會貫通到經世致用:毛爾蓋·桑木旦大師的學術思想和文化遺產
※中國製造業等於美、日、德、韓之和,已經世界無敵了嗎?
※清代經世文類書代表《皇朝經世文編》如何編纂而成?
※《皇極經世》中說的「元、會、運、世」是指什麼?
※陶澍:林則徐的伯樂,清朝「經世致用」第一人
※就讓往事隨風,張檬劉雨欣已經世紀大和解!網友:李濛啥態度?
※作為清代影響很大的一部經世文類書,《皇朝經世文編》是如何編纂而成的?
※清代《皇朝經世文編》是如何編纂而成的?
※「以書經世」與「藏而為學」:管庭芬藏書思想芻議
※「新時代經世濟民的思想豐碑」等5則
※一校一書——經典、精讀、經世——第五屆全國悅讀中醫活動複評階段作品展示
※曾經世界的中心,千年古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