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治療耳鳴耳聾醫案
其實耳聾耳鳴的治療方法有很多,這些都是對耳鳴的治療很有效果的,那麼這其中關於耳鳴耳聾的針灸療法就是其中一項比較好的方法,不會有太多的痛苦也不會什麼副作用,關於耳聾耳鳴針灸治療就是比較適合大多數人的一種治療方式。
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確定病變屬於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於表裡、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醫學認為:耳為腎之竅,為腎所主,又與其它臟腑有著廣泛的聯繫,因此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氣血失調皆可導致耳鳴。同時還把耳鳴分為實症耳鳴和虛症耳鳴。針灸療法是祖國傳統醫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深受人們歡迎,在促進民族繁衍、維護人民健康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一) 實證型耳鳴耳聾
1. 病因病機
如果伴有耳鳴如雷鳴或海潮聲,可以自行緩解,在惱怒後發生或加重,頭昏頭痛,口苦咽干,煩躁不寧等癥狀,為實證型耳鳴耳聾,本型耳鳴耳聾的發作和情志因素所致的氣鬱化火,飲食因素所致的痰郁化火等因素有關。
2.配穴
翳風穴(雙側):位於耳垂後的凹陷處。
聽宮穴(雙側):在面部耳前,張口時呈凹陷處。
俠溪穴(雙側):位於足背部,第4、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中渚穴(雙側):位於手背,第4、5掌骨小頭後緣之間凹陷中。
太沖穴(雙側):位於足背側,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3.原理
聽宮穴可以促進耳部氣血循行,治療耳鳴耳聾等癥狀;翳風穴與中渚穴是手少陽三焦經上的穴位,手少陽三焦經環繞耳後循行,可以治療耳部病症;俠溪穴為足少陽膽經上的穴位,太沖穴為足厥陰肝經上的穴位,可以清瀉肝膽之火。
(二) 虛證型耳鳴耳聾
1. 病因病機
如果伴有耳鳴常在勞累後加重,耳鳴如蟬鳴之聲,時作時止,或晝夜不息,夜間明顯,聽力逐漸減退,兼見煩躁失眠,頭暈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等癥狀,為虛證型耳鳴耳聾,本型耳鳴耳聾的發作和體質虛弱因素所致的腎虛等因素有關。
2.配穴
翳風穴(雙側):位於耳垂後的凹陷處。
聽宮穴(雙側):在面部耳前,張口時呈凹陷處。
俠溪穴(雙側):位於足背部,第4、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腎俞穴(雙側):位於人體背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即腰帶的位置,旁開2指寬處。
太溪穴(雙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3.原理
聽宮穴可以促進耳部氣血循行,治療耳鳴耳聾等癥狀;翳風穴是手少陽三焦經上的穴位,手少陽三焦經環繞耳後循行,可以治療耳部病症;俠溪穴為足少陽膽經上的穴位,可以清瀉肝膽之火;腎俞穴為腎臟的背俞穴,太溪穴為足少陰腎經上的穴位,可以起到滋腎陰、固腎氣的作用。
?


※耳鳴就按這裡,超有用!
※耳朵嗡嗡響只是上火?不一定!這幾種耳鳴很危險!
※脖子發出異響、頭暈眼花、耳鳴?千萬要重視!3個小動作幫你保護頸椎~
※頭暈、耳鳴、氣色差,睡不著,想不到都是一個原因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耳鳴
TAG:耳鳴 |
※針灸療法——耳鳴耳聾的治療
※中醫針灸診療案例
※醫案篇-針灸治療老人腰疼
※中醫針灸、刮痧治療急性胃痛方法
※醫案:頸肩痛的針灸治療。針灸與診脈
※馬金亮中醫治療之針灸針刺
※王新民中醫專欄 | 針灸中醫治療高血壓急症
※針灸療法——肥胖症的治療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中醫有話說!北京富添祥中醫針灸技術研究中心
※針灸治療無脈症
※常見疾病針灸治療
※地道美國醫生:我用中醫針灸治癒了癌症
※針灸治療溢淚症
※頸椎病的針灸療法
※針灸:「頸五針」治療頸椎病!新安家族
※針灸優勢病種簡介及中醫針灸療法簡介
※中醫針灸基礎內容:常用針灸手法及治療內容
※寧強縣中醫醫院針灸康復中心召開醫患聯誼會
※探索中醫傳統技法——針灸
※12大系統疾病治療,傳統中醫針灸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