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徽貞:後窪紅色基因解碼

張徽貞:後窪紅色基因解碼

編者按:創作源泉在基層。「七一」前夕,《滄州日報·人文周刊》與青縣文聯組織我市部分作家,到青縣曹寺鄉後窪村採風。後窪村,地處黑龍港河畔,青縣西北邊緣,曾是抗日戰爭時期的紅色堡壘村,老八路王汝喆,曾經在賀龍元帥的警衛連工作,多次營救賀龍元帥和八路軍高層幹部。近三年來,村黨支部書記王洪彥一邊籌建「後窪革命老區紀念館」「革命老區紅色大舞台」;一邊發展「千畝富硒產業園」「紅色旅遊」等,並有意讓傳統農民轉變為新農民,使這個曾因地處偏僻、地勢低洼而貧窮的村莊,正在快速崛起。作家詩人們經過一天的採風,寫出了大量的文學作品,現選發部分精品力作,以饗讀者。

後窪紅色基因解碼

張徽貞

對於後窪,並不陌生。然而,聽聞與走近,感覺大不同。

當我觸摸斷壁殘垣的磚土,當我仰觀五百年的古槐,當我與89歲的王汝奎老人面對面攀談,當我摩挲著那些在地里挖出的刺刀、子彈,這個革命老區的滄桑傷痛,如同一部5D電影,我置身其中,能夠感受到煙的味道,血的味道,能夠感受到抗爭的力量,不屈的靈魂。甚至,真實的疼痛,撕心的疼痛,那一刻,我與他們,在一起。

他們,是後窪慘案中的死難者。

抗日戰爭中,後窪村周圍全是炮樓據點,鬼子搶糧抓丁,抓捕抗日軍民,無惡不作。百姓恨死了這些鬼子漢奸;而村中的抗日力量,為村民們出氣辦事,深受擁戴。那時的後窪,各家地道相通,保護抗日幹部,是著名的堡壘村。

於是,後窪成了敵人的肉中刺。1942年,鬼子三次到村子燒殺。最後一次是十月。天才亮,村莊就被包圍。夢被驚醒。村民被刀槍逼到場院。百多名青壯年被趕到四間房裡。房屋被點著。一片火海。18人犧牲,22人燒傷,全村318間房被燒得一間不剩。

烈焰中的村莊,燃熾著這個民族的恥辱傷痛,也激揚著這個民族不屈的精神。這個十月,在親歷者的講述中,成為後窪人永遠的傷痛,也成為後窪凝聚的人心。

村西的老棗樹,軀幹斑駁龜裂。一位村民曾被敵人弔死在這裡。這個不大的小村,出了七位烈士,卻不曾出過一個出賣者。

後窪的血性,剛強,豪俠,仗義,是骨子裡的。

一進村大路左邊,是紅色文化長廊,「學習傳統文化,重溫革命歷史,傳承革命精神,發展紅色旅遊」,從南到北,一排紅色大字赫然醒目。身材魁梧、性情沉厚的村黨支部書記王洪彥說,我們從小聽著爺爺奶奶講後窪的故事長大,後窪人不能忘了這段歷史。

軍人退伍的王洪彥,其實是個家裝設計師,有自己的公司,還是八極拳高手,常拿冠軍,又喜歡書畫愛好文化,在外面的世界,可以有很精彩的人生。三年前,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是因為他覺得作為革命老區的後窪,不該這麼窮,百姓應該過上好日子。毅然捧著一顆心回來,當了一位新農人。家裝公司顧不上打理,賠了三年錢,里里外外損失自不必說。他說,為了後窪變個樣,值得。

他心心念念的,是建一個後窪革命老區紀念館。時光流逝,歷史的印跡越來越模糊,親歷者都已去世或高齡。他想要留住這段歷史。有些事不能等,沒有錢,他先建了一個小型的,自己設計裝修,把搜集到的器物資料放進去。他為慘案倖存者錄音留影建檔,想等有了資金建個更大的紀念館,還要為烈士們塑像,讓後窪的紅色血脈在子子孫那裡傳承下去。有些東西,不該忘,不敢忘,不能忘。

來到文化廣場,南面是後窪紅色大舞台,吸引了不少志願者團隊來演出,人們覺得到這個村演出是一種榮耀。平時,村裡武術隊的孩子們也常在這裡表演,王洪彥義務教練,願把自己一身武藝傳授給年輕一代,他覺得,這樣能夠延續這個村莊的血性和剛勇。

廣場北面,悠悠荷香,一池清荷正盛開。舒展的荷葉,溫柔的曲線,清碧的池水,幾隻白鵝浮游其上,划出道道波痕。想不到,這裡曾是一個垃圾坑,在王洪彥手裡,卻變成如此美麗的鄉村景緻,讓這個村莊在凝重之外多了些柔美。紅色的內涵,綠色的希望,是後窪的鐵血柔情,更是對幸福的最好詮釋。

所以,王洪彥把自己的農莊起名「硒旺」,寓意希望。富硒農產品,做的是品質,他沉下心來,做實實在在的好產品。他要搞「農莊+合作社+農戶」,讓村民土地入股,讓每一家都有收入,讓所有的人都能過上好日子。這,是他的後窪夢。

有人這樣解讀後窪——「後來居上,窪聚元氣」,貧窮了多年的後窪,或許現在還算不上最美的村莊,可是,這塊鮮血染紅的土地,處處正能量,凝聚淋漓元氣,升騰無限希望。後窪,是向上生長的。同行的人們都有這樣的共同感受。

幸福觸手可及,寫在人們臉上,溢在人們心裡,美好而生動。

一個地方的幸福指數,必是體現在老人孩子身上。狹窄的街道寬了,變成平整寬闊的小廣場,小孩子騎著童車來回飛奔,老人們在健身器材上抻胳膊拉腿,一派安寧祥和。

經歷過戰爭的嚴酷,後窪人慣看風雨,悟透生死,活得滿足平和,村裡九十多歲的老人有許多。街道盡頭是巨幅的中國夢宣傳牆,大紅色的背景,正像是這個村莊的底色。

王洪彥指著一條路說,這裡,要修一條十米寬的紅色大道,街兩邊遍植山楂樹,做成紅色宣傳畫廊,讓人們走到這裡,就能感受後窪的紅色氣息。

問王洪彥,紅色歷史帶給這個村子的,究竟是什麼?

他說,是精神。

這精神,我們看到了,書記主任雙雙道德模範,不只為本村謀福祉,還在社會上廣泛救助捐款,參與志願活動;退休老教師義務修電器,整理七萬多字的村莊革命史,寫出上百首教育兒童的詩歌;村莊建設中,後窪人齊心攢足了勁,為的是讓後窪成為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有人說支書一句不好,老人挺身出來維護;村裡的武術隊一次次捧回冠亞軍獎盃……這精神,是這個村莊血性的復活,是英雄氣魄的回歸,是一場生生不息永記初心的奮鬥。

因了這精神引領,因了這紅色基因,這個普通的小村莊,必會是一隻浴火重生的鳳凰。後窪,中國地圖上這個小小的圓點,其實就是我們民族的一個縮影。

你的歷史裡,藏著你的未來。

離開後窪時,天清氣朗,沃野遼闊,像後窪帶給我們的希望和暢想。

2017年6月29日《滄州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滄州日報副刊 的精彩文章:

TAG:滄州日報副刊 |

您可能感興趣

解碼北京莊園貴族基因
解碼小紅書:繁榮下的隱憂
王戰:解碼江南文化
凱特王妃優雅示範王室紫著裝,宮斗不露痕迹,解碼生三胎瘦身秘訣
解碼神秘漢文字:天
用突變基因,解碼蛋白質結構
磚塊解碼
冷暖自知艱辛求子路,基因解碼祈好孕
第一個古老的梅毒基因組被解碼
高顏值的背後:解碼遠方的美人窩「桿洞苗寨」
基因解碼:預防癌症的疫苗了解一下
隕石是解碼宇宙奧秘的鑰匙
解碼城市:遂寧,遂水而寧
王衛現身!解碼順豐未來
解碼《人生若如初相見》:韓東君孫怡斗轉星移 奈何情深
解碼小紅書 小紅書開啟「種草時代」的背後
從特色小鎮到地球文明 80後韋傑解碼城市意志
一瘤二麻三鬼臉-解碼海南黃花梨
解碼亞馬遜帝國:別和貝佐斯作對
碎花洋裝、楔跟草編涼鞋配大捲髮,凱特王妃夏日經典穿搭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