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太極拳中肩、胯關節的脫開!沒有開也就沒太極!瞎站瞎打就是瞎松!

談太極拳中肩、胯關節的脫開!沒有開也就沒太極!瞎站瞎打就是瞎松!

GIF/60K

練習太極拳上盤(肩),要松沉。在盤拳架時,上盤始終要松沉、虛腋、與肘相隨,與頂勁配合,與開胸、開背協作。

肩(上盤)要松沉,就須虛腋,不虛腋,雙臂就會貼著軀幹,僵硬勁去不掉,使得內氣受阻。肩的放鬆,須與肘相隨;肘的屈墜,可以加大肩松的程度,使之達到松沉境地。

尤須注意的是,要與頂勁配合,與頂勁配合起來,才能體現出輕靈勁勢,否則,就會導致「上盤神不頂,一身難輕靈」的毛病。

這裡,要特別留神,頂勁時,肩不能相隨俱上(相隨俱上是拙力,或叫生活習慣用力);相反,肩要松沉,肘要屈墜勁向底下,這樣,有頂有沉、有上有下、對拔對拉,就出現一種伸展虛靈勁勢。

再就是與開胸開背協作好,因為,兩臂與胸背相連,與開胸開臂協作好,可增大兩臂的靈活性,增強兩臂的氣感。

在與開胸開背協作、並側重開背的同時,結合頂勁,「拔背」(一種勁道)的感覺,就明顯地出來了。這些與肩直接相關的部位配合得越充分,肩的作用就發揮得越充分。

談太極拳中肩、胯關節的脫開

脫開:

指肩根、胯根的脫開。脫開就是不搭界,軀幹的上下運動與手腳不搭界。

脫開就是捨去手腳與軀幹的原有連接方式,建立全新的連接方式,即入凖的對位方式。行話叫空肩懸胯。

脫開是無形的,開上和開下的脫開是有區別的。只有脫開了軀幹才會象門板一樣後貼,二手似有離心力貼牢球壁,別人搭手就是碰你球壁,控制住球軸便是。

脫開就是保持軀體紋絲不動而鬆開肩胯根的內動,關鍵是不動而鬆動、而鬆開。站樁就站脫開,沒脫開就沒球,沒球就沒軸,也就沒矛盾力,也就沒太極!瞎站瞎打就是瞎松!

前後勁是後天力,左右勁是技巧。上下豎勁是先天的內勁,故真太極不過上下一起貫串、開上開下而已。

松:

向後貼靠,拔直整個軀幹,使重心軸落於腳跟最後側點,腳掌有離虛之狀,軀幹有後倒之險,臨界點。拎直身體,此時若能呼吸順暢,一呼到底,一吸到背、手梢,這叫撥背不破壞涵胸,是太極拳的真松。

開上時,形態不變,放鬆小腹,使腰塌而獲命門後貼,放鬆胸口,使二肩根後塌,從而獲得背頸後貼,放鬆就是開上時呼吸隨心所欲,也叫涵胸不影響撥背!

故松就是能呼吸,兩個充要條件,一是平衡處於臨界狀態,這點功夫有深淺,同志需不斷挑戰。二是做函胸保持抜背不動,做撥背保持涵胸不動!

淺談太極拳中的開肩開胯

練拳的人經常會見到這種現象,很多練習太極拳時間比較長的愛好者依然沒有做到開間開胯,甚至可能沒有注意到開肩開胯這個問題。當然更不知道如何才能開肩開胯。也有人說開肩開胯是需要下苦功夫才有可能體會到的,其實不然,開肩開胯是練拳這基本的要求。那麼什麼是開肩開胯呢?開肩開胯,是說要松肩關節,松胯關節,使關節周圍筋腱、肌肉、軟組織、神經系統等放鬆,讓關節運動幅度加大,氣血暢通,氣機自然,內勁貫通無滯。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心無旁騖、心神合一,以意導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放鬆,讓動作自然流暢內勁不斷,達到練拳的效果。只有肩松胯松,肩胯才會自然相合為一,否則,永遠分離各自為陣甚至互相衝突,比如練拳經常出現的錯誤掀胯聳肩。兩者合為一,不扭不斜,胯平肩平,使內勁以最大效率得以施展。下面介紹下開肩開胯的小方法:

1、身體背靠在牆壁上,兩手握拳,疊在一起,頂在腰上,但臀部和背要貼在牆壁上,叫一個人把你的肩膀盡量壓到牆壁,這樣開肩最好。

2、扶著把桿(或是欄杆)打開雙腿下蹲,蹲的時候腿要盡量向兩邊打開,腳跟和腳跟併攏,最好呈「一」字型,這樣有利於開胯。

3、背朝牆站立,兩腳分開,寬於肩,兩臂向兩側伸展,手心朝下。下蹲和起立時軀幹盡量保持垂直地面,蹲起過程中盡量使後背均勻地輕敷於牆面。下蹲時吸氣,起立時呼氣。蹲起過程中,肩井有下沉之意,肩關節拉開,有向外伸展之意,手指有向上微挑之意,兩臂如垂繩,肘關節有自然下垂之意。髖關節盡量向外拉開,胯根抽住勁,下蹲起立皆是力起足跟。

「開肩開胯」中的幾個誤區

什麼是「開肩開胯」?開是鬆開,骨關節似有縫隙而周圍筋腱柔長之意。而這種開是建立在人體骨關節自然運動規律基礎上的。凡是使用拙力者(指局部用力),骨關節呈一種緊而閉合的狀態,關節周圍的肌肉、筋腱、神經系統也高度緊張,直接後果是氣血滯礙,內勁中斷。因此,開肩開胯是使內勁空通的法門。

然而,如何開肩開胯,論壇中術語連篇,有喜歡說半句話者(你那話不如不說而百百佔用了空間),有顧左右而言他者(立論而不論證轉移話題),還有喜歡有言辭攻擊者(漫罵年青後學,所謂五十步笑百步),真不知是何故?!

回到正題,說說誤區:

1、學運動員、芭蕾舞者開肩開胯。就是用物理拉伸筋的方法,加大關節運動範圍的方法。然而,有拉就必有反縮,來回折騰。實踐證明,這些人事後犯下了關節疼痛、關節囊腫,因為這是犯了「違人體自然」、拉伸過度之病。因此,我否定物理直接的拉伸之法。

2、學易筋經、洗髓經的功法。這些是什麼功法,本人十三年前就考證了,它們是宋末明初的文人教人練「性功」的修養之法。被金庸這樣的小說家神化為少林寺的武功秘絕。當然,這樣的功法等同於中醫的房事理論,對人類的性生活、繁衍或是「鐵襠功」(不如太監絕後來得有效)是有好處的。

3、學五禽戲、八段錦中「伸筋拔骨」法。有用么?有一點點幫助而已,它到底還是物理拉伸之法。五禽戲、八段錦講氣功方法,沒有內家整合的意念,沒有武技,只是一種養生的方法。

事實上,什麼是伸筋拔骨,伸是引長,拔是拉開。筋長勁大,骨關節鬆開,由於伸縮空間加大而加劇震蕩,有寸勁致內傷之功。

此法,能不能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拔骨了,骨頭可以在骨膜中脫開活動,關節脫了自動還原?

請問下醫生,有沒有這種理論存在?事實是,骨膜是保護骨關節不受細菌侵入而存在的,骨膜內沒有囊水沒有間隙,但骨關節內中自然有無菌之氣存在維持內壓平衡,怎麼可能人為地創造出一個骨膜間隙?天才么?

而如果骨關節脫了,會疼痛難忍,筋腱也易挫傷,只有人為從外部施力才能還原,且必須是筋腱沒有受傷,在關節囊沒有積水之前進行(因為脫出後人體自然的反應就是積生理水以維持內外壓平衡),外部施力之時應當說最好要進行冰敷以使氣血減慢。因此,江湖人士所玩的「關節脫了自動還原」不過是一個玩笑。

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開肩開胯方法?就是自然無意(意念放空)或意念轉移之法(不想它不著意於它,或想別處去)。請參考本人的前些日子所作的「開肩開胯」論述。

現在終於理解師父不再上這個論壇的原因了,就是爭吵太多,沒有什麼實效!!!看來,本人更不必著迷了。

最後回復你一下,可以說我們對太極拳的理解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

「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開肩開胯方法?就是自然無意(意念放空)或意念轉移之法(不想它不著意於它,或想別處去)。」你這種意是妄想,說的難聽一點是意淫。

太極拳的開胯園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這麼說,成人要開胯,如果訓練得當也需要至少1~2年的時間,不是想當然的妄想一下就可以的。

太極拳的意和神是非常重要,但是這是比較後期的東西。就比如我們開始學習毛筆字,你要首先開始描紅,然後踏踏實實的把字寫正,寫好。最後才是注重書法中的感覺啊,意境啊,神啊等比較高級的階段。很難想像一個連字都寫不好的人能有什麼書法成就。世間上很多東西道理是相通的。太極拳是要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按規矩去練的。

你到好,你直接就開始對初學寫字的人談什麼意境啊,神啊的東西,是非常誤人的,而且我個人看來你對太極意和神的理解有很多地方是有問題的。

你如果認為用你的神意很快就會開胯和開肩,我恭喜你得到了你認為的太極秘訣。反正我們這些人要開胯和開肩是要老老實實艱苦的鍛煉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全程還原!徐曉冬再戰太極掌門,臨打前被警方叫停!
辟穀耽誤煉太極拳嗎?
太極掌門「擊敗」歐洲MMA冠軍放狂言:和傳統武術差遠了!
太極圖可觀中醫相、內通中醫根
風波之後太極拳依然受歡迎 「家鄉之約」高手雲集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治療膝關節疼痛的開關,竟然在胳膊肘上,打開它,就好了
只有周身關節鬆開,太極拳的掤勁才能生出!
拍打解決膝關節冷、夜裡睡不著,嚎啕大哭打開心結!
跑步和久坐,哪個更傷膝關節?真相太出乎意料了!
緩解膝關節疼痛的一個大開關,竟然在胳膊肘上,趕緊打開它
跑步和久坐,哪個更傷膝關節?你猜不到!
膝關節疼痛?那還不趕緊打開看看
膝蓋疼的不敢走路?三白草的根莖這樣用,骨關節炎再也不疼了
別亂花錢了?僅需幾味葯,膝關節炎、腰腿痛再也不犯!大家都在用
讓它呵護你的膝關節,讓疼痛速速走開!
治療膝關節疼痛的「開關」,竟然在胳膊肘上,灸透它就行!
我都穿秋褲了,楊鈺瑩還在玩露大腿的戲碼,大媽不怕得關節炎嗎?
你如果彎腰或蹲太久就感到腰酸,有可能是你髖關節太僵硬了
訓練中常說的「打開你的髖關節」,應該怎麼做?
跑步和久坐,哪個更傷膝關節?真相太出乎意料了
讓肩關節更加靈活的捆綁練習,你還沒練啊!
哪些動作可以鎖死關節,哪些不能?你分不清楚,效果就打折!
不就扭了下腳踝!怎麼就變成踝關節不穩了?
崴腳,反覆崴腳!這都是踝關節慢性不穩惹的禍
從現在開始吃這種肉,冬天關節不痛、手腳不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