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華容放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蒲松齡為什麼要翻《三國演義》的案

「華容放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蒲松齡為什麼要翻《三國演義》的案


真假三國縱橫談16:「華容放曹」究竟怎麼回事

「華容放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蒲松齡為什麼要翻《三國演義》的案

(華容放曹是《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

赤壁之後戰,曹操大敗而歸,華容道成為逃跑的必經之路。而「華容放曹」也是三國最為有名的故事之一。在《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中寫到,曹操大敗後,率殘兵敗將狼狽逃竄,被孫劉聯軍屢屢截殺。好不容易逃到華容道,正為自己能夠撿回性命而洋洋得意,笑周瑜和諸葛亮不會用人。然而就在此時,一聲炮響過後,關羽如天神降臨一般出現在他們面前,嚇得曹軍人馬魂飛魄散。曹操眼見性命難存,縱馬上前,和關羽論起昔日之情。關羽想起昔日曹操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以及過五關、斬六將之事,又見曹軍委實可憐,心中不忍,長嘆一聲,將曹軍盡數放過。

《三國演義》里的這一段也是全書最為精彩、最有戲劇性的一段。清初評點家毛宗崗曾說,《三國演義》有三絕,即曹操老奸巨滑,號為「奸絕」;諸葛亮神機妙算,號為「智絕」;關羽義貫千秋,號為「義絕」。這三絕都在此處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曹操的奸,諸葛亮的智,都是為了最終成全關羽的義。關羽為報昔日舊恩,不惜違犯軍令,不顧自己的生死,真可謂是「義貫千秋」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寫華容道上放曹操一節,則義勇之氣可掬,如見其人」(《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毛宗崗在此也不由得感嘆「拼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

「華容放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蒲松齡為什麼要翻《三國演義》的案

(關羽將曹操放走。)

但這段故事在歷史上卻是子虛烏有的。在《三國志》裡面的《武帝紀》和《關羽傳》里,都沒提到此事。歷史上的曹操的確是從華容道上逃走的,這在《武帝紀》注引的《山陽公載記》中有提到過:

公(曹操)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

曹操逃亡過程中慘不忍睹,一路上不少病弱士卒就被填了溝壑,還差點被劉備的一把大火給全部殲滅了。很顯然,這裡沒關羽什麼事。

到了元代,截殺曹軍的就變成了關羽。在雜劇《劉玄德醉走黃鶴樓》中,關羽追趕曹操,並沒有故意放走他,而是曹操自己在亂陣中走脫的。

《三國志平話》中的這段故事和雜劇中的過程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曹操從華容道撞陣逃脫,諸葛亮懷疑是關羽有意放了曹操,關羽為此大怒,要上馬追殺曹操,來洗刷自己的冤屈。

到了《三國演義》中,這一段故事就成了關羽義釋曹操。為什麼要這樣寫呢?筆者認為這是作者想讓曹操和諸葛亮在這裡斗一下智。兩人鬥智的結果,還是諸葛亮棋高一著,算準了曹操會從這裡逃跑,派關羽在這裡設伏,將他逮了個正著。這樣一來,諸葛亮的智算過人就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曹操也不能就此被真的被消滅,還得有一人將人給放了。這人的最佳選擇顯然就是關羽。於是就有了華容放曹這一幕,解決了這一問題。這裡還突出了關羽的義。關羽為報舊恩,不但放棄即將到手的不世奇功,還不惜拼上性命,真的是義氣干雲,難怪許多人都為關羽的義氣所折服了。

但也有不少人對關羽將曹操放走表示萬分遺憾。清初的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就對《三國演義》中的華容放曹十分的遺憾,於是便想到了將這段故事推倒重來、重新編排,於是就有了俚曲《快曲》。

「華容放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蒲松齡為什麼要翻《三國演義》的案

(蒲松齡。)

《快曲》是這樣描寫這段故事的,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後,諸葛亮布置在中途截殺其殘兵敗將。諸葛亮與關羽互立「軍令狀」,關羽於是派兵追擊曹操。但關羽最終卻被曹操對自己的知遇之恩打動,來了一個「華容放曹」,這些情節和《三國演義》基本相同。

但是,與《三國演義》不同的是,關羽並非是諸葛亮所設的最後一道關卡。在關羽之後,還有張飛!他攔住曹軍的去路,一聲斷喝「張翼德在此!老賊哪裡走?」不由分說,一矛刺了過去,曹操落馬。許褚見狀大驚,慌忙來救,張飛又一矛刺了過去,刺了許褚一個透心亮。然後,張飛割下二人首級,回大營報功。

諸葛亮大喜,擺宴慶功。酒宴上,諸葛亮下令樹起百尺高桿,把曹操的頭掛了起來,令眾將射擊曹操的頭助興。趙雲、關羽和張飛都射中了,糜芳卻射偏了,將曹操的一隻耳朵射落了下來。

劉備、諸葛亮等人酒醉散去之後,士卒們還在繼續喝酒慶賀,他們醉醺醺地痛罵曹操,還把曹操的耳朵加上姜、花椒、茴香等佐料,每人嚼一口,出了口惡氣,盡歡而散。

蒲松齡對自己的《快曲》是頗為得意的,在結尾處,他作詩一首:

華容一事千事悶,未斬奸臣老賊頭;不是一矛快今古,萬年猶恨壽亭候。

蒲松齡為什麼非得要致曹操於死地呢?他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呢?蒲松齡在《快曲》中說道「天下事不必定是有,好事在人做。殺了司馬懿,滅了曹操後。雖然撈不著,咱且快活口」。

由此可見,蒲松齡給《三國演義》中的這段故事翻案,圖的只是一時的痛快。民國的周大荒作《反三國志》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但僅僅是這樣,其作品的生命力註定是短暫的,所以《快曲》和《反三國志》很快就在讀者中消失了,再沒多少人去讀了,而《三國演義》卻是永放光芒!

「華容放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蒲松齡為什麼要翻《三國演義》的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讀古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關勝等朝廷大將面對宋江只有納頭就降的份?背後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另眼看神話傳說,也許不如我們想像中的美好
都是靠女人發家,西門慶為何會眼紅武大郎?潘金蓮究竟有著怎樣的美貌
劉備、關羽和張飛三英戰呂布的故事是怎麼來的?作者為何要著力渲染呂布的勇武
曹操有沒有刺殺董卓?他是怎樣逃離董卓的控制的?

TAG:慧讀古典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的魏延死因究竟是什麼?《三國演義》能信嗎?
為什麼要在七夕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的魏延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讓諸葛亮那麼「厭惡」?
曹操為什麼要殺華佗?這才是正解,不要被三國演義騙了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輕狡反覆,《三國演義》為什麼還要他做第一?
《三國演義》中曹操為什麼是奸雄?
《三國演義》蜀國後期為何人才凋零?劉備做錯了什麼?
你更喜歡《三國演義》中的曹操還是劉備?為什麼?
為什麼說三國演義關羽的實力不如趙雲呢?
為什麼說只知道《三國演義》而不讀《三國志》的人很愚蠢?
三國演義裡面單挑最厲害的是誰?這裡告訴你答案
呂伯奢要殺豬,還是要殺曹操?《三國志》和《三國演義》說法相反
為什麼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沒有對呂布形象直接描寫?
如果讓你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一下《三國演義》,你會怎麼說?
三國演義中,曹操為什麼這麼厚待關羽?原來沒有那麼簡單
三國演義里司馬懿的結局是什麼?
為什麼《三國演義》中一直貶低曹操?
《三國演義》的「三絕」是什麼視頻
張飛之死五大謎團 為什麼翻遍史書和《三國演義》都找不到答案?
《三國演義》為什麼要把劉備在討伐董卓時的官職寫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