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宮頸癌三級預防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香港宮頸癌三級預防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編 者 按

2004年1月,著名藝人梅艷芳的葬禮在香港舉行。梅艷芳被媒體譽為「香港的女兒」,卻因罹患宮頸癌,在40歲時告別人世。同年3月,香港衛生署開始正式推行 「子宮頸癌普查計劃」,以期提高當地人口篩查的普及率,減少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如今,十多年過去了,香港的宮頸癌預防推廣得如何,是否有我們能借鑒的地方呢?

宮頸癌在香港的統計數據

根據香港衛生署公布的數據,在2014年,子宮頸癌在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中,位列第八,新發共有472例,占所有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3.3%,患者確診的年齡中位數是52.5歲。在2015年,子宮頸癌於本港女性致命癌症排第八位,死於此癌症的女性人數為169名,占所有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2.8%。圖示近10年來香港宮頸癌發病率與死亡率的變化趨勢。

(圖片來源:香港衛生署)

香港的普查計劃

香港的子宮頸普查服務開始於1970年4月,由當時醫務衛生署家庭服務部管轄的香港母嬰健康院提供,並逐漸發展到更多的母嬰健康院。九十年代起,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亦開始提供這項服務。為了保證宮頸普查項目的質量,1999年,香港婦產科學院發表了有關子宮頸細胞檢驗的程序、普查的間隔時間及處理異常結果的指引,香港細胞學學會則發表了《子宮頸細胞學檢查技術指引》。但對於當時的香港來說,其子宮頸普查是以隨機的方式進行的,目標對象(尤其是高風險的婦女)的覆蓋率較低。轉折點出現在本世紀之初,為解決這個情況,政府經過審慎的考慮,於2001年12月成立子宮頸普查服務專責小組,負責計劃的策劃及推行,並任命時任衛生署署長為主席。最終,2004年3月8日,子宮頸普查計劃正式開展。

(視頻來源:香港衛生署)

計劃的目的在於提高公眾對宮頸癌普查的關注,提高普查對象的整體覆蓋率,對其進行公平及有效的檢查,在給予私營醫療機構支援的條件下,建立質量保證及後續治療的機制。

政策鼓勵年齡在25歲到64歲間並曾有性生活的婦女,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細胞學檢查),並建立了一套包含募集與教育、質量管理、普查資訊系統、公營與私營部門合作在內的完整體系。普查計劃的目標是達到與時下覆蓋率最高的國家相當的水平,約80-85%,但國際經驗顯示,這需要經過多年的努力。

對於公眾來說,對普查計劃的接受程度主要受到知識、觀念和費用的影響。為此,在當年專責小組建議的基礎上,製作了一系列能被本地文化所接受的健康教育資料,並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推廣。

(圖片來源:香港衛生署子宮頸普查計劃)

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在25-64歲年齡組別的香港女性人口中,已登記子宮頸普查計劃婦女的比率由2004年的3.6%上升至2016年的20.1%。按年齡組別比較已登記的婦女相對女性人口的比率,最高登記比率的首三個組別分別是40-44歲(25.6%)、45-49歲(25.0%)及50-54歲(23.8%)。

儘管本計劃的覆蓋率對於當地的人口來說依然有限,但政策推行十餘年間,政府及相關組織仍然不遺餘力地進行宣傳工作,包括舉行抗癌研討會、香港癌症日等活動,並定期公布統計資料,以便於公眾與專業人士關注工作進展。

(圖片來源:子宮頸普查計劃2016年統計報告)

撰稿 陳旭豪

編輯 謝通

校對 李旭

審核 陶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守護女性宮頸健康 的精彩文章:

一路的陪伴讓我們都不再孤單

TAG:守護女性宮頸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宮頸癌的「三級預防」措施
最新宮頸癌的篩查與預防
預防宮頸癌的雙子星
肺癌的早期發現和預防
肝癌系列之二級預防:早期發現
腎炎的早期癥狀 五大表現提前預防
宮頸癌的發病機制及其預防措施
預防趁現在:肺癌早期的五大癥狀
上海市抗癌協會發布乳腺癌篩查和預防推薦
美國科學家研發一種免疫「凝膠」 可預防腫瘤複發和擴散
化學預防乳腺癌的最新研究
痔瘡十大併發症的預防和治療
肝硬化的病因、併發症、預防
腸癌的早期癥狀與預防!
乳腺癌的提早觀察和預防
肽與癌症的預防
該怎麼預防子宮肌瘤的發生
預防宮頸癌之HPV疫苗
宮頸癌預防與HPV疫苗
肝癌系列之三級預防: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