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胡孚琛教授:《易筋經》含脫胎換骨、伐毛洗髓的絕學,可鑒定為丹道動功(二)

胡孚琛教授:《易筋經》含脫胎換骨、伐毛洗髓的絕學,可鑒定為丹道動功(二)

古本《易筋經》弁言(續)

胡孚琛

《易筋經》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傳自印度。其源流考證如下:

(1)秦漢時,方仙道的養生術中已包含有易筋經的原型。導引術由中國原始社會的巫舞發展而來,淵源甚古,至春秋戰國時期成為方仙道的一種養生方術。《莊子·刻意》記載:」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漢書·藝文志》載有《黃帝雜子步引》、《黃帝岐伯按摩》等篇章,說明漢代各類導引術曾在社會上興盛一時。湖北江陵張家山247號墓出土漢簡《引書》,其中的導引術已相當完備。特別是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導引圖》,其中有40多幅各種姿勢的導引動作。經分解這些姿勢,發現易筋經的基本動作可在《導引圖》上找到原型,這有力地證明了易筋經最初源於秦漢間方仙道的養生術。

(2)魏晉南北朝時期,方仙道的養生方術分別在道、釋、醫、武四家流傳。方仙道至東漢一變而為黃老道,至漢末演化為道教,道教中因此流傳有原來方仙道的導引養生術。自先秦巫醫分家後,漢末方仙道的醫和仙亦分家,方士醫學自此產生。當時,醫書稱為「方書」(如《五十二病方》、《肘後備急方》等),被收入《藝文志·方技咯》,學醫叫「為方」,治病有效稱「善為方」。魏晉時著名醫學家華佗被列入《方士傳》,《後漢書·華佗傳》說華佗「精於方葯」。所以方士醫家不僅治病,也傳承了原來方仙道的導引養生之術。《華佗傳》記載:「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頸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華佗這段話不僅說明方士醫學藉助五禽戲健身治病,也說明五禽戲來自「古之仙者」,即方仙道。易筋經和五禽戲、八段錦等功法同源,皆源自方仙道的養生術,同在醫家流傳。

醫術和方術分家,起自宋代,至金元時期四大醫家興起,才形成現代面貌的中醫學,方士醫學也逐漸融入道教之中。據葛洪《抱朴子外篇·自敘》記載:「又曾受刀楯及單刀雙戟,皆有口訣要術,以待取人,乃有秘法,其巧入神。若以此道與不曉者對,便可以當全獨勝,所向無前矣。晚又學七尺杖術,可以入白刃,取大戟。」從中可知,魏晉時期中國武術已成套路,且有口訣秘法,師徒教授承傳,形成了武術家的職業群體。由此,導引養生術在武術團體中流傳,亦順理成章。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初時依附方仙道,後依附神仙道教,在當時人眼中,佛教亦不過神仙方術的一種而已。六朝時佛教勢力膨脹,漸脫離道教而自立門戶,但僧侶們仍修習導引養生術以健身祛病。總之,魏晉南北朝時期,導引養生術分別在道教的道士集團、佛教的僧侶集團、醫家的方士集團和武術家的武師集團中得以流傳。

(3)唐代後期,《易筋經》開始了最初的創編,其雛形兼具佛道兩家特點。考《正統道藏》中《氣法要妙至訣》、《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以及《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中《修養大略》,都有「凡服氣者何求也,以其功至,則氣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髓。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脈,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發,九年易形」之說。這與《嵩山太無先生氣經》中《調護訣》所述「五年易髓,六年易筋」相同,嵩山亦為少林寺本山。以上書中所載資料皆唐代中期社會盛傳的功法,有些氣法書(如《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記有「天寶」至「大曆」年號,可見中唐以後社會上已盛傳「易髓」、「易筋」之說。

又考《易筋經》、《洗髓經》功法動作和孫思邈《千金方》中所載《天竺國按摩法》、《老子按摩法》的動作相似,可知《易筋經》功法的創編,乃是綜合此二種按摩法而來。《易筋經》、《洗髓經》兼具佛道二教的特點,與《千金方》中《天竺國按摩法》有淵源關係,這也是《易筋經》傳承託名達摩的根據。唐代佛道二教均較開放,但自武宗會昌滅佛,佛教受到極大壓抑。唐末五代時,社會優秀人才大量流入佛教,禪宗各門派非常興盛,禪定流行。而宋真宗趙恆繼位後假造天書粉飾太平,道教大興,內丹學南宗隨之興起,道家修鍊之術風格大變。據佛道二教鬥爭的形勢推測,考慮當時的社會條件和人文風格,《易筋經》的創編,可能在唐武宗去世之後至宋真宗掌國之前這段時間(約847—998年)。

(4)唐宋間,《易筋經》由少林寺的僧侶集團創編完成,至明代開始流傳於社會。《易筋經》自古與《洗髓經》並傳,有《伏氣圖說》、《易筋經義》、《少林拳術精義》等異名。《易筋經》功法本是由我國秦漢方仙道所傳導引術逐步創編而來,它的基本框架是道教文化。但經佛教僧侶集團託名改編後,揉進了不少佛教文化的成份。《易筋經》傳本有李靖之序,但語多乖誤,顯為釋子託名而作。李靖為初唐人,則《易筋經》由少林寺僧侶集團改編,當在初唐之後。此書傳本又有牛皋序文,考證者多以序文中牛皋自稱「目不識一字,好弄長槍大載」句,加之嵩山地屬金國等,斷定此序文也是偽托,這一論斷頗欠公允。古書文句,傳抄失真者很多,方術之書更難究詰其字句,若無確鑿證據,不應輕作否定之論。考查有關書目,宋代託名達摩的著述甚多,當時張君房奉旨編輯《道藏》,又有《雲笈七籤》、《太平御覽》等書問世,各種導引術流行於社會,且廣傳有通過修鍊可以易髓、易筋之說。由此推測,少林寺僧侶集團創編《易筋經》,不會晚於北宋初年。宋以後的導引類圖書,多夾雜「禪定」、「金丹」之說,此書無此類文句,亦可證明已於北宋前問世。又考唐代天寶至大曆年間,「易筋」、「易髓」之說始盛,故推定此書創編於唐末宋初,應較合理。牛皋的序文是否託名姑且勿論,序中稱《易筋經》傳自神僧,也不為無因。明朝天啟四年紫凝道人跋《易筋經義》,稱此書傳自「淄黃兩家」,《跋》中曆數「禪家」、「宗門」、「金丹」、「清凈」、「泥水」等術語,當為明人手筆。再者,明代周履靖在《赤鳳髓》中的《食飲調護訣第十二》中言:「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脈,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發,九年易形,即三萬六千真神皆在身中,化為仙童。」文中「易髓」、「易筋」應與《易筋經》有其先後聯繫。可見,至明代《易筋經》已開始流傳於社會。

(5)《易筋經》雖非達摩所創,但少林寺的僧侶曾改編《易筋經》、《洗髓經》用以健身,亦非空穴來風。中國的少林武術、《易筋經》、《洗髓經》,皆託名達摩所傳。達摩原為南天竺國(南印度)人,於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26年)來華,止於嵩山少林寺,為中國禪宗初祖。考《景德傳燈錄》、《高僧傳》等佛教典籍,皆不見有達摩傳《易筋經》、《洗髓經》,創少林拳法的記載,更無二祖慧可或般刺密諦翻譯此二經的證據。另外,印度的文化中,也沒有少林拳法及易筋、洗髓之類的導引術。考少林拳法,本是模仿華佗的五禽戲,後經金元時的覺遠上人、白玉峰,明代的李鏡原、滕黑子等人不斷完善發展而來。不僅《易筋經》、《洗髓經》所錄的基本動作源自秦漢方仙道的導引術,其中所載方葯,亦為唐宋以來中草藥方。由此可知,少林拳及《易筋經》、《洗髓經》皆非達摩所創,乃是後人託名之作。然而少林寺的僧侶曾習武健身,對《易筋經》、《洗髓經》的創編有歷史貢獻,也是事實。達摩所傳禪宗,以河南嵩山少林寺為本山。隋唐以來僧侶眾多,成為全國著名寺院。禪宗之修持多以靜坐為主,坐久則氣血淤滯,必須以武術、導引術來活動筋骨。河南嵩山一帶六朝至隋唐間盛傳武術及導引術,少林寺的僧侶集團取之以活動筋骨、習武健身,亦不足為奇。南北朝時期,佛道相爭甚為激烈。導引養生之術本來自道教文化,各有其師徒秘傳的套路。佛教的僧侶取以健身,為防止授道教以柄,須託名佛教祖師,並以印度佛教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公開傳授。考《易筋經》中之《膜論》、《洗髓經》中《四大假合篇》等,摻雜了許多印度佛教的成份,經文中除道教的長生之說外,又夾進大量佛教術語,可證其曾經佛教僧侶集團改編的痕迹。

綜上種種,《易筋經》本源於秦漢方仙道的導引術,被少林寺僧侶集團參照《千金方》中「天竺國按摩法」、「老子按摩法」創編於唐宋間(約847—998年),用於配合禪定而活動筋骨,在當時佛道鬥爭的嚴峻形勢下,託名達摩,定名《易筋經》,在僧侶集團中秘傳,至明代開始流傳於杜會,殆無疑義。

丹道之修鍊,要由淺至深,由易至難,先學養生安樂法門,保住身體無病而健康,再靠內丹改換人的體質,以臻仙境,故廣知眾術,養生卻害,為築基功第一要務。葛洪《抱朴子內篇·微旨》云:「蓋藉眾術之共成長生也。」老年人的養生保健,略有八條標準:腰腿活,體不肥,眼神旺,齒牙堅,脈平細,氣息勻,便路暢,居有常。中青年人之練功,不得一味靜坐,必須輔以動功,以舒筋活絡,調和陰陽,且在丹功中靈活運用之。其他還有鳴天鼓、叩齒、咬牙關、搓腰眼,搓腳心、兜腎囊、旋眼睛,其中以「咬牙關」和「旋眼睛」為丹法之要訣,「旋眼睛」可對著鏡子自行練習,其應用在丹道修鍊中非同小可。道家之功夫,關鍵在於會應用,其中之奧妙,須待師傳口授方知。

眼下社會上修習丹道的學者,大多築基階段即靜坐煉性,自稱得自龍門派或習《伍柳仙宗》,禪道兼融,如此坐上十多年不見效驗,這就是入手功夫不得法訣之故。蓋因當今社會已無有古人那種田園詩般的生活,全人類都被推入殘酷地激烈競爭之中,學術界的學者們也「日與心斗」,從性功起修往往十幾年仍無法達到「心止如水」,這就難怪朱熹嘆息「金丹歲晚無消息」了。因此築基功要和入手功結合起來,掌握正確的入手法門,方能收事半功倍、小往大來之效。

丹道築基功和入手功,其中某些關鍵法訣,為防止江湖術士竊為己有不得已而略去。據我所知,天下異人奇士甚多,高於吾者亦多有其人,學道者須虛心訪求真師,辨別真偽,接受指導。然而「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丹道法訣不能包治百病,而是僅能起到入門指路的作用。學道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修習丹道的「真師」是你自己!「虛寂恆誠」四字是丹道的總訣,有大行願,真心入道,你自己的「真意」會帶領你逐層深入,過關斬將。學道入門之前有秘密,進門之後則無秘密,丹道入手靠法訣,入手之後則可激發自己的靈性參考丹經狠力摸索,這就是丹道的真實內幕。國內外學道諸君子,在丹道門前切莫彷徨莫畏難,內丹學也並不神秘,只要我們將其搬進學術的殿堂,必然會使之成為造福全人類的事業!

以道學覓知音,以丹法度有緣,為學術進步拋磚引玉。自2012年春至12月底在家中辟穀320日並同時辟水8天,探索丹道修鍊奧秘,在實證中發現了很多秘密。然吾之未敢早務歸隱山林修持者,因平生有五件大事尚未及完成。其一為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已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轉到教育部,掛靠南京大學。需籌集資金將其重新啟動起來,並創建老子文化基金會,把老子學院推向全世界。現全國道學文化愛好者不下7000萬人,歐美等國家亦甚風行,此文化戰略關係著中華民族的命運,也關係著人類的和平大業。其二是我以30年心血調研丹道和佛密著成《丹道法訣十二講》,有兩種版本,一為80萬字版的三卷本;一為130萬字版的八卷禮品珍藏本。需有膽略善於發行書籍的企業家投資和出版社合作重新啟動起來,我僅為保存中華民族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已。[1]其三是整理出版先師陳國符先生的《道藏源流考》(再增訂版)[2]和張義尚老師的全部遺著[3],以為中華民族道學的研究開拓進展,我則僅為兌現承諾報答師恩而已。其四是重新修訂《中華道教大辭典》,使其成為道學領域一部經典的工具書,留傳後世,在此基礎上選編一部小型的《中華道教辭典》,以備普及和實用。其五為傾我畢生學力,取古今中外文化之精華,創立有時代精神的新道學,著成《新道學引論》一書。目前新儒學已傳了四代,新道學還沒創立起來,這一學術工程終歸是要人做的。

先師張義尚先生1937年至38年在復旦大學就讀期間,曾得涪陵黃克剛先生《真傳易筋經》之傳授,輯著有《易筋經真傳導引三十二式》由學校油印一百本,可惜在文革期間已蕩然無存。黃克剛,字楚湘,別號炳南先生,黃輿公山人為其遠世祖,所傳《真傳易筋經》為其家世傳輿公山人之遺意。濟一子傅金銓為《古本易筋經》題詞曰:「輿公秘傳易筋經,仙佛妙諦道難名。擇人而授光聖德,世守勿替衣缽存。」其《真傳易筋經》有外壯、內壯、動功、靜功、鍊形、鍊氣、煉意等不同。初功多是外壯鍊形之動功,次則是內壯外靜內動之呼吸吐納等練法,最後方是鍛煉意念,此中又有識神、元神、先天、後天及先天之先天等層次,到了最後則外形是靜,但已是靜中有動、動仍是靜、動靜無分,歸於自然之大道矣。《真傳易筋經》收入先師《武功薪傳》一書中已正式出版,讀者可自行索閱研究。

今清道光三年市隱齋刊傅金銓校正本《易筋經》整理出版,索序於余。近因繁冗纏身,故暫輯錄已發表之陳言以就教於高明!

胡孚琛

識於中國社會科學院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會長)

[1]《丹道法訣十二講》精裝八卷本,2013年8月已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2]陳國符《道藏源流考》(新修訂版),2014年9月已由中華書局出版。

[3]張義尚先生《丹道薪傳》、《武功薪傳》、《中醫薪傳》、《禪密薪傳》,2012年2—11月已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陸續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圓嶠仙島 的精彩文章:

胡孚琛教授:《易筋經》含脫胎換骨、伐毛洗髓的絕學,可鑒定為丹道動功(一)

TAG:圓嶠仙島 |

您可能感興趣

鳩摩智一心爭奪《六脈神劍》和《易筋經》,卻不敢染指這部絕學
致道絕學:放下是大成的關鍵,王者修鍊仁慈和霸氣
致道絕學:偷梁換柱謀略實戰應用,呂后未央宮斬韓信
金庸筆下一流的武林絕學「降龍十八掌」:郭靖、喬峰誰更厲害?
王重陽為何,不練武林絕學,九陰真經?
龍王傳說:唐舞麟施展唐門絕學,亂披風錘法配合紫極魔曈打鐵
鬼谷子絕學:孫臏與龐涓為何身為同門相互殘殺
《風雲》:斷浪的七大絕學,第五種太精妙,連風雲都想要!
饒宗頤教授千古:繼往聖絕學,執自家文化復興牛耳
五言冠冕開絕學,樂府昭明列文選
九陰真經作為射鵰第一絕學,為何郭靖不把他傳授給士兵?
九陰白骨在射鵰中只能算二流,為何到了周芷若手裡,卻成武林絕學
武林絕學,朱霞天羅漢拳十八手!
金庸武俠絕學《易筋經》真是達摩原創嗎?答案很遺憾!
當代絕學之契丹文字的研究
謹遵師命振門派《楊過與小龍女》絕學現世驚武林
大熊貓用頭掰竹子,網友:莫非這就是失傳已久的武林絕學鐵頭功?
千古絕學《止學》手抄(2)
盲派秘傳絕學《馬倒祿斜》斷生死心訣解密
鬼谷子:教你四招奸臣架空帝王的絕學,幫你從此掌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