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讀書感受

《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讀書感受

在對的時間讀到一本對的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這是我近期讀《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這一書的一個感受。雖然本書的作者在第一章就開宗明義,「殘酷」的告訴我們:「你的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但讀完這本書還是讓我感覺很幸福,我也很慶幸在這個對的時間讀了這本書。為一切事物賦予意義的人是你自己!作者之所以說人生沒有意義是為我們開啟一個看到意義的全新角度。意義不是人、事、物內在的屬性,而是我們自己主觀賦予的一種屬性,這個觀點我在讀《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的時候也深有感觸。人們自己賦予事物意義並依此做出選擇,因此人們去採取有用或者有礙的行動。如果你相信這點,那就意味著我們可以轉變認知,修正那些讓人消極的認知,加強的些有益於身心的認知。決定你的人生質量的不是外在因數,而是你自己。我們給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賦予的意義,那麼其實我們就有權利選擇什麼時候結束這場遊戲。無論你多麼正確或者他人錯的多麼離譜,一旦糾結對錯,你就已經輸了。作者和斯坦福大學的設計學院

伯納德·羅斯是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的聯合創始人,他開設有「社會生活設計師」的課程,這門課程的宗旨是鼓勵學生審視自己的生活,進而掌控自己的人生。學生們在這門課上最重要的收穫之一:學會了從心裡深處真誠的對待自己。我們不妨也來思考一個作者很喜歡給學生提的問題:「到底是誰抑制了他們實現理想的腳步」。學生們會給出很多答案,比如會說:父母,愛人,子女,同事,老闆等。似乎所有的人都在阻礙他們的實現理想,但這些他們認為的阻礙其實都是他們自己的借口。深挖原因就會發現,阻礙成功的罪魁禍首都是他們自己。設計思維

關於什麼是設計思維和設計思維原則的解釋,作者只在引言部分簡單的帶過,可能作者是想用後面章節的實例和思考的過程來解說,但總覺得對設計思維沒有解釋的很好。設計思維幫人們「擺脫困境」,找出阻止自己實現目標的障礙,並幫助人們重構面對的問題,使它們更容易解決。設計思考者會關注在設計思維的五個步驟:第一步是「移情」 - 知道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接下來,「定義問題」 - 一個讓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任務。第三步是「創想」 - 頭腦風暴,進行列表,寫下來的想法,併產生可能的解決方案。第四步是建立一個原型或創建一個計劃。最後一步是為了驗證這一想法,尋求他人的反饋。自我意象

你的一生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自我意象,比如你把自己看做敢於冒險的冒險家或實幹家,你就更有可能承擔風險並付出實際行動。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謹小慎微畏首畏尾的人,那麼你離成功也就變得遙遙無期,泥路上將會步履艱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幅關於自己的圖景,統稱為自我意象。我們在身體、情感、行為以及思想方面對自我意識意象進行解讀,這種解讀最終成就我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們的那些特質。但我們的自我意象往往跟真實的情況相差極大,用蘇格拉底的話說就是人最難的就是認識自己。大部分人的自我意象都不完全真實。你可以通過書中列出的審視自我意象的辦法列出你的特質,通過我是誰的提問方式來獲得對自己更深刻的見解,如果是兩個人,你還可以兩個人相互問對方一個問題,然後轉換問題就可以變成「你是誰」。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種可以改變自身行為的有效方法:積極主動的改變自我意象,同時讓自身行為與自我意象保持一致。書中也列舉了一些改變自我意象,一個很有效果的方式:利用自我意識獲得看待問題和生活的新視角。可以從新思考一下一個你想要在生活中擺脫的問題,看它是否真正是你生活中徹底想擺脫的問題,那麼剩下的事情就容易了,就是要警覺所有與之相關的事情。你要平靜的觀察周圍發生直至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安然接受所發生的一切的狀態,進入這種狀態有助於你獲得洞察力和自我覺知。最好做一下書中提到的引導想像的練習,讓你獲得新的視角看待這個問題和你的生活。好的理由與借口

在現實世界裡沒有人會跟我們一直作對,阻止我們實現目標,如書中提到了一部英國電視劇《囚徒》。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把自己「囚禁」起來,感覺全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對。然後,我們總能心安理得的從自身以外找到好的理由和借口,自己也就可以坦然面對失敗,沉醉在消極的思維和行為習慣當中。我們不能完成某件事情的最大借口就是時間不夠用。每人每天都擁有24個小時,可是愛因斯坦、比爾蓋茨卻能用同樣的時間完成比我們成就更多的事情。其實不是他們擁有額外的時間,而是因為他們比普通人更有更強烈的意願和專註,在一個特定的問題上。如果你把生活中的某件事情當成第一要素,你就會衝破一切阻礙完成它。比如回到家來個葛優躺,誰能阻止你呢?行動勝於理由,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找理由。現在社會有太多所謂瑣事,新聞八卦會榨乾我們的時間,千萬不要讓自己深陷其中。找到自己專註要做的事情,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實現目標。問題和解決方案

作者提到設計學院的一個例子:某學生自己選了一個如何改善其睡眠質量的課題作為他在設計學院的作業。他在第一周向教授彙報的時候就說找不到合適的東西固定床架,第二周他彙報的時候說找不到合適的工具,第三周他說找不到小彈簧。最後教授失去了耐心說「你再不解決這個問題就不及格」。第四周,這位學生說他解決了這個問題:買了一張新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常常犯了一個錯誤,本末倒置,把答案當成問題去解決。這位學生浪費了三周的時間在他該如何把床修好這個問題上,但其實他的實質問題是「如何能夠獲得良好的睡眠質量」。那麼換床相對修床來說就更容易解決這個問題。得不到答案往往是因為沒有問對問題。我們為了某個問題夜不能寐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們自己認為在處理問題,其實我們是在處理一個與實際問題並不太契合的答案或者解決方案。所以作者在書中也教了我們在最初的問題上怎麼進行提問,獲得一個更高層次的問題,然後再對這個高層次的問題進行提問,以獲得一個更高層次的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問出一個正確的問題,而且這個改換問題的過程在讓你找到滿意的問題解決方案之前,就足以讓你之前的重重困難煙消雲散。舉個例子:我們有一個問題是怎麼樣才能找到人生伴侶?對還找不到人生伴侶的人來說,我們不妨可以換一種思考方式找到人生伴侶能給我們自己帶來什麼呢?我認為找到人生伴侶會讓自己得到陪伴。那麼找到人生伴侶的問題就轉化了,變成「我怎麼樣才能得到陪伴」。相對於你怎麼找到人生伴侶一籌莫展,那麼怎麼樣才能得到陪伴的方法就多了,比如網上交友、上課養寵物、參加俱樂部等等。那如果要在這個問題再深入一層的話,我們可以問「如果我得到了陪伴,他能給我帶來了什麼?」答案可能是緩解生活的無聊,獲得視覺上的激進,不再感到寂寞,更有安全感。我們選擇一個更有共鳴的答案「不會再感到寂寞」,然後轉換一下,我就得到了一個新的問題「我怎麼樣才能不再感到寂寞」。現在回過頭來看他和我們最初的問題「么讓我才能找到人生伴侶」已經相去甚遠。許多已婚人士依舊會感覺到寂寞,很明顯就算解決了原先找個伴侶的問題也並不能真正解決感到寂寞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學會放下問題,把最初的問題放下,然後去發掘深層次的需要或者問題,最後著手解決真正的問題,而不是要在最初的問題浪費過多的時間。因為你即使把最初的問題解決了,你實際的問題並沒有得到緩解,你仍然會陷入一個無限的惡性循環當中。如何改變我們的行為

當我們意識到生活中的意義是我們自己賦予的,而且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這個賦予的意義,我們的生活更加積極。我們要改變我們的行為,首先要改變自我意象。正如卡羅爾·德韋克在他的《心理定向與成功》這本書中寫道:你選擇的觀念將對你的生活方式產生深遠影響,它決定你能否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人,能否得到自己真實的東西。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支持了重建標籤能夠改變行為的觀點。比如號召人們投票而呼籲人民行使選民的權利,會更吸引到更多的人來參與投票。強調自我意象比強調其行為更能喚起人們的關切。採取行動的一個有效手段是我們首先要正視我們自己,不要有太多的違心之言。我敢肯定每個人都曾講過違心的話,我們要承認這一點。我們最關心的人永遠都是我們自己,正如我們不斷說服自己,讓我們相信我們的行為都有純粹的動機。你不妨做一下下面這個練習,在你談及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動機時,在大腦中將它們顛倒一下,做一個轉換。如我把其他同事對A的負面評價告訴了A,這是為A好,並不是為了我自己。讓我們顛倒一下就變成這樣:我告訴A別人對他的負面評價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不是為了他好。你往往會發現,這才是你的真實動機。忠實於自己的想法,關注自我意象和實際行為之間的差異。正視這些真實動機,才更利於我們改變自我意向。關於成功

作者把成功定義為擁有美好的人生,成功是用一種令自己滿意的方式生活,並激發自己及身邊的人的生命力。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培養一定的自主能力,來處理生活和人際關係的難題,找到一些和自己生活相關的事情來做,讓我們樂在其中,並從其中獲得正反饋。取得成功,可以增強你的自信心,如果成功來得早一些,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你未來人生的方向。作者描述了一他在讀初中的時候製作切屏器的事。那是他記憶中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做出一件東西,然後發現自己可以為這個世界創造出真實有用的東西,會讓自己的心情得到極大的增強。讓自己了解到自己的價值,他為那次小小的成功意識的生命的滿足感來自於自力更生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點如果你仔細體會就是發現,自己很多時候沒有自信往往是因為我們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有太多的資源可以利用,有太多現成的東西讓我「安然」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最會發現我們唯獨沒有獨立的自我創造過程。結束

這本書的書名讓人一看就覺得像雞湯,不過當你翻開第一頁時就知道自己錯了。這是近期我讀的一本很受用的書,書里並沒有太多的篇幅,但每一句話都值得細細去體會。希望感興趣的朋友也去體會一下。達成目標是我們追求的,但這個事情一直沒有付諸行動或者沒有成為習慣,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如果你也在思索這方面的原因,那麼《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這本書正好可以幫到你。

IOS讚賞通道,隨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droid面試啟示錄 的精彩文章:

面試解惑:沒有技術深度的苦惱

TAG:Android面試啟示錄 |

您可能感興趣

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
如何讓你的年度目標更容易達成?三分鐘快讀《微習慣》
想你,已成習慣
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
重建閱讀習慣 別讓《紅樓夢》成為死活讀不下去的書
堅持成了習慣
讓攝影成為一種習慣
當手機閱讀成為日常習慣
習慣成自然,你得知道這幾個NBA不成文的規矩
練習毛筆字更容易養成好習慣!
如何簡單有效的養成看書習慣?
讓努力成為一種習慣
當健身成為習慣
養成習慣 成就未來——家長會發言稿
如何養成讀書的習慣:(4)養成習慣的幾個小方法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養成好習慣難,養成壞習慣易,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
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看看這5點!
別讓無意識的習慣,成為捆綁你的標籤
如何讓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