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放之路」上的金融供給側改革

「開放之路」上的金融供給側改革

來源

《金融&貿易》2017年第2期 於6月1日出版

作者:相均泳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李下蹊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實習研究員

要點:

1. 當前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與我國經濟發展程度長期不匹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選項。

2. 中國在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進程中仍任重而道遠。

3.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金融機構應抓住機遇,不斷拓展自身的業務機會。

4. 以綠色金融撬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是開放新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

「十三五」時期,中國的對外開放正在邁入新階段。我國各領域的發展正以開放為導向,以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對於金融領域而言,我國在開放新時期,在「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增加金融機構業務機會及創造綠色金融的發展機遇等層面有所作為併產生積極效應。

在開放中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與我國經濟發展程度的長期不匹配,是制約我國經濟、金融對外開放的重要因素。因此,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選項。

在對外開放中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與我國金融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相互促進、互利互惠、相得益彰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能夠有效推動我國與貿易夥伴之間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為促進雙方貿易、經濟、貨幣及資金的溝通提供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雙方互聯、互通的效率。如中國與哈薩克、烏茲別克等「一帶一路」國家的中央銀行簽署的雙邊本幣互換協定,在支持人民幣成為區域計價、結算及投融資貨幣的同時,還大力拓展了跨境金融交易管道,推動我國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計價及支付走進各國當地市場,也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為落實我國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保障。

為了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中國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法規框架,進一步優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跨境金融投資人民幣結算和商業銀行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等政策框架,圍繞「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推動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業務持續、健康發展;二是穩步、有序地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既支持優質的境外發行主體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也支持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到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同時便利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三是繼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建設,完善跨境人民幣的結算、清算安排。

在開放中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完善

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發展可以反映出其經濟水平。中國在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進程中仍任重而道遠。

從國內的角度考慮,當前,中國的資本市場依然處在以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為輔的階段。直接融資風險相對更大,而且限制較多,審核時間過長,監管也存在諸多漏洞,這給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造成了重重阻礙。因此,完善和豐富金融機構體系,降低融資門檻,推進民間融資陽光化,落實金融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從對外開放的角度考慮,中國還應抓好「一帶一路」戰略這一良好契機,在擴大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同時,加快完善資本市場的改革。「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鼓勵並歡迎其他國家與中國合作的直接渠道,也是進一步加強中國與其他國家資金融通的契機。「一帶一路」建設加強了參與各國的貿易往來,沿線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吸引了國內外的關注,吸引了大宗商品及能源商品的海內外投資,國外企業為了提升其在中國的影響力,更多地選擇與中國企業合作,也加大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需求量。這些都為我國在開放中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提供了必要性和機會。

為此,中國需要加大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力度來適應開放新時期的要求。首先,在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同時,應不斷完善和改革金融監管制度,做到權責分明,切實發揮好「一行三會」的監管及執行功能,有效地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其次,要建立與國際金融市場相適應的會計準則、監管規則和法律規章,提升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水平。同時,還要加強金融資本市場的相關立法制度及法律打擊力度,維護多層次資本市場秩序,保障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再次,要堅持在動態的進程中不斷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功能。除了滿足國內企業的融資要求外,還應以合格機構投資者和場外市場為主發展債券市場,形成包括場外、場內市場的分層有序、品種齊全、功能互補、規則統一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同時提升股票、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積极參与全球治理,以更加包容的姿態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此外,在開放新時期,中國作為第二大世界經濟體,需要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吸引周邊國家到中國上市,從而進一步擴大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推動我國金融資本市場的構建進程。最後,還應推動雙向開放的戰略合作模式,在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也應做好充足準備,迎接其他國家「走進來」。

在開放中拓展金融機構的全球業務機會

隨著新時期的對外開放,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金融機構不斷擴展國際版圖,為自身國際化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目前,應抓住這一機遇,不斷拓展我國金融機構的業務機會,進一步推動金融領域的供給側改革。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進入務實推進的階段,中國企業也將獲得更多的投資項目及對外合作業務,企業的融資需求上漲,我國金融機構的業務也將不斷擴展。而且,「一帶一路」倡議也加快了我國與世界經濟金融領域的合作進程,加速了利率、匯率市場化等金融體制的改革,這也為金融業的海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這種新形勢對我國的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等整個金融體系而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應不斷改革金融體系,完善包括業務創新、體系創新、功能創新等一系列的金融創新,在構建一個開放、多元、高效的金融體系的同時,也要改進金融治理體系,為我國的開放經濟體系提供長期的、市場化的、互利多贏的金融保障支持。

具體而言,對於中國的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一方面,在開拓對外業務的同時,要明確自身實力,了解總體政策框架,實現合理「走出去」的戰略。要切實提升自己的配套服務能力,合理布局境外網點,統籌國內外市場,增強運用國內外資源的能力,整合所服務企業的資源價值鏈。另一方面,在提升自身硬實力的同時,也應把握好走向全球的時機與策略。在選擇與境外客戶合作的時候,應明確對方的經濟情況、貿易政策及發展潛力,制定相應的對外政策,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在完善自身的多元化服務平台的同時,不斷地融入當地市場,拓展本地客戶和業務。

在開放中為綠色金融提供新機遇

推進綠色金融發展,以綠色金融撬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是開放新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

首先,可持續性發展的一個核心內容便是維持良好的全球生態環境,然而,全球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面臨著環境惡化、自然資本下降的趨勢。因此,要想持續、堅定地走經濟全球化之路,必須要讓全球的資金流向綠色產業,使環境的惡化程度得到遏制,從而加快可持續性發展的步伐。

其次,在金融供給側改革中,加強金融創新功能對推進改革至關重要,創新綠色金融、發放綠色信貸、推出綠色產品也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要求。綠色金融是要從更加環保、更加可持續的角度發展我國的金融項目。因此,提供投資周期長、穩定性好、成本低、能夠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及經濟發展轉型的綠色項目資金在金融市場上尤為重要。

此外,推進綠色金融發展,也是我國在開放新時期的國際責任。在開放經濟格局的合作模式中包括許多發展中國家,大多數還處於生態環境複雜、經濟發展對資源依賴程度高、經濟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因此,在同這些國家的開放合作模式中,要加強生態環保等相關工作,防止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保護失衡,更不能加重綠色發展與現代工業城市化進程的矛盾。我國建設「綠色絲綢之路」就是順應國際發展的趨勢,承擔國際發展責任,也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一致。

推動綠色金融發展,需要開放的環境和各國的協同努力。在我國,綠色金融的發展起步不久,建立完整的綠色金融體系的過程仍然任重而道遠。面對環境和氣候這些巨大的外部性問題,單個國家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需要中國加強同各國能源尤其是清潔能源的合作,加大相關項目的投資,促進綠色金融為其提供金融資金服務。為貫徹落實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需要各國之間的協同努力。比如,中國可以將綠色金融、綠色投資的原則融入其日益增長的對外投資之中;中國可以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路線,供其學習、利用;在參加國際主要論壇、參與制定全球金融治理規則的過程中,中國可以充分表達自己對綠色金融的承諾和推動力。

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中國逐步邁入開放新時期,中國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在這個進程中不斷發展。未來,我國仍需要進一步發揮我國在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優勢,加大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以及國際業務開拓能力,不斷強化中國金融在開放新時期的國際競爭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外匯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外匯 |

您可能感興趣

上海將推出金融開放項目
易綱:擴大金融開放不是「大爆炸式」改革
開放與獨到並存,供應鏈金融線上變革的掙扎與突破
中國金融開放走上快車道
史上最強金融大開放要來了 開放絕不是放開!
創新灣區金融 助力改革開放
金融委宣布,一大批金融對外開放措施在路上
外媒:中國將繼續推動金融改革和開放
易綱:中國金融業開放措施不是「大爆炸式」改革
易綱:金融開放不是「一放了之」
央行披露金融改革新動向,嚴守政策底線、擴大開放
金融開放將引領中國全面開放新格局
「貿易戰」之下的新開放,實體、金融、銀行都要做好準備
金融壹賬通推出金融業智能開放平台
落子頻頻 中國金融開放走上快車道
度小滿金融發布三大開放平台 智能金融進入規模化應用
用開放政策推動中國金融市場改革創新
互金巨頭轉型開放平台 只是因為金融強監管嗎?
「斗而不破」:中美貿易戰下的金融開放之道
從金融、溯源到開放平台,互聯網巨頭試水區塊鏈的五條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