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鐵夫:錚錚鐵骨中淬鍊出至真至純的藝術

李鐵夫:錚錚鐵骨中淬鍊出至真至純的藝術

被孫中山稱為「東亞油畫巨擘」的李鐵夫,1887年開始在國外學習美術,是中國油畫第一人。評論界認為,他比後來的徐悲鴻、林風眠更早從西方學回了完整的油畫語言。狷介孤僻的李鐵夫一生未娶。在藝術中,他刮垢磨光,兀兀窮年,樹立了中國人現代油畫創作的一個高峰。百年中國畫壇的眾多藝術家之中,李鐵夫野逸曠達的氣質,讓他顯得格外特別。一個大時代的翻滾下,他在藝術中參透人生浮名,將自己寄放其中。他生前留下的作品可謂件件是「絕塵之作」,儘管他在身後的半個多世紀里聲名寂落,但他和他的藝術,如雲中鶴、岩上松,曠達清高。

李鐵夫(1869—1952),廣東江門人。原名李玉田,號昭龍。16歲隨叔父到國外謀生與求學,為第一個出國學習西方油畫的中國人。1905年結識孫中山,參與革命活動,成為孫中山最早的支持者之一。1930年回國,曾在廣州、上海、南京、四川等地遊歷、辦展覽、搞創作。1937年應徐悲鴻之邀,與王少陵、余本往桂林寫生。1950年,李鐵夫回廣州,任華南文藝學院教授、油畫系主任,當選華南文聯副主席。代表作品有《音樂家》《未完成的老人像》《黑髮女郎》《老教師》《老醫生》等。

「不隨時俗任孤行,自喜年來筆墨真。寫到靈魂最深處,不知有我更無人。」百年後回望李鐵夫,他至真、至純的藝術人生留下一個美的範式。

少年遠赴海外學西畫,嶄露天賦

1885年,年僅16歲的李鐵夫離開故鄉廣東鶴山遠赴加拿大,依靠旅居那裡的叔父謀生。兩年後,他考入加拿大的阿靈頓美術學校。及至30年後,被當時上海《申報》稱為「中國公派留學美術第一人」的徐悲鴻才負笈歐洲求學,這時的李鐵夫在美國、英國等地已學成爐火純青的西畫技巧。

在國外,李鐵夫先在加拿大阿靈頓美術學校求學,後赴美國紐約美術大學學習西方繪畫、雕塑,之後曾被選派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深造,這期間他多次獲獎,嶄露了一個東方人學習西方油畫的天賦。1916年,他入選世界最高畫理學會,技巧已不遜色於當時歐美畫家。

李鐵夫《老醫生》(油畫)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19世紀後半葉,李鐵夫所踏入的歐美畫壇波譎雲詭,傳統古典寫實主義與印象派正在交鋒。這之中,李鐵夫遇到了兩位讓他膜拜的大畫家——英國畫家薩金特和美國畫家切斯。在他的名片上赫然印著「薩金特門徒」的字樣。

薩金特是英國肖像畫大師,他私淑古典巨匠西班牙肖像畫大師委拉斯貴支,直接在畫布上對人對景寫生。李鐵夫師從薩金特等人沿襲了這一體系,展示出一位東方畫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造像天賦。

這一時期他創作了一批精湛的人物肖像,如今經歷歲月侵蝕,精湛的細節仍可感受。20世紀初,遊學於印象派風行的西方畫壇,徐悲鴻避開了西方風頭正盛的現代派,選擇將古典寫實主義帶回中國。同樣,具有東方文化背景的李鐵夫在繪畫中,選擇了一條介於古典寫實與印象主義之間的「折衷之路」。

李鐵夫《瓶菊》(水彩畫)1933年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李鐵夫早期的繪畫,流露出強烈的東方審美意趣。他畫中的色彩沒有以明麗鮮艷為主,也沒有選擇印象主義的自然外光,他讓人物肖像處於一種幽暗色調之中,筆下人物肖像的身體輪廓,總「時隱時現」於幽暗背景。他的筆觸著重於人物內心的探求,從老教授的淵博深沉、音樂家的活潑歡悅,到鬥牛士的彪悍開朗……

李鐵夫的油畫在美國屢獲殊榮,其「作品入選美國國際畫院廿一次,為東亞畫家所未有」。有評論家認為,李鐵夫探討西方藝術的途徑和他筆下所掌握的西畫精神與內質,是稍晚幾位留學西方的名畫家所沒有觸及的。而他的油畫造詣,在中國現代第一輩的油畫家之中,幾乎無人可與之比肩。

視藝術與革命為人生兩大使命

除了繪畫,李鐵夫的人生還有另外一條隱線——他生前曾自豪與友人談起畢生兩大愛好:一為革命,一為藝術。

自1885年踏出國門到1930年回國,四十餘載客居海外,留下了不少與辛亥革命有關的事迹:據資料記載,從19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李鐵夫把大部分時間用於革命活動。當時孫中山經常到英國、加拿大和美國的華僑中進行革命宣傳和組織工作,李鐵夫追隨孫中山,成為一位活躍的革命家。他先在英國組織興中會,1908年又隨孫中山由英國至美國,籌建同盟會紐約分會。他還擔任同盟會紐約分會書記達6年之久。他甚至還將40餘年的大部分作品(近百幅)賣出,籌資以助革命,但始終過著「既無官祿,又無家室,也無財資」的生活。

李鐵夫《劉素薇肖像》(油畫) 1942年廣東美術館藏

與他早年快意追求革命理想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他後來對國內政治的心灰意冷、決意離開。這像一個巨大的諷刺,激發了李鐵夫藝術中遺世獨立的氣格。

回國之初,李鐵夫曾夢想創建一所完全西式的美術學校,曾致信孫科陳述自己要創作四十幅辛亥革命和孫中山生平史畫的宏大計劃,但空無迴音。他眼見權貴魚肉人民、官僚爭權奪利的民國社會現實,深感早年的革命理想早已破滅。

這一時期,李鐵夫為老朋友、著名畫家馮鋼百創作的《畫家馮鋼百》(1934年作)堪稱其代表作。這幅作品中,李鐵夫一改早年遊學歐美時理性精巧的畫風,筆觸中展示出東方美學的奔放恣意。可以說,這幅作品是最接近他理想中的作品。

李鐵夫《馮鋼百像》(油畫)1934年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有人回憶了李鐵夫作畫時的情形。創作時,李鐵夫動作幅度之大如同擊劍一樣。他先在畫布上揮動肘臂,然後猛地退後,再往前用力在畫布上補漏,完全不像其他油畫家那樣精雕細琢。而他的油畫筆觸又好像用中國書法的大筆觸「寫」出來一樣,一氣呵成。

中年全然退守藝術

孫中山曾贈李鐵夫「東亞畫壇第一巨擘」的題字,並與黃興等聯名在報章稱讚他:「在各地賽會中均名列前茅,洵足與歐美大畫家並駕齊驅」。但他回國後,卻似乎處處碰壁,特立獨行。他不單我行我素,對官僚、軍閥公然表達不屑,還甚至不顧基本的人情世故,一直游離於民國的主流政治文化圈之外。

上世紀40年代,他在友人的幫助下在重慶、南京等地舉辦畫展,因而酬酢不斷,李鐵夫感到與官場人的格格不入,甘願獨自去登峨眉山。舉辦畫展時,徐悲鴻、呂斯百、沙汀、鄧初民、端木蕻良、廖冰兄等數十人到場祝賀,他卻疏於應酬。南京舉辦畫展時,李鐵夫更加對官場氛圍深感厭棄,為躲避應酬一個人跑到上海。

李鐵夫《革命烈士蔡銳霆就義》(油畫),1946年,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他逐漸脫離各種世俗應酬,全然退守到藝術中。他甚至跟朋友這樣說,娶妻成家都是浪費生命之事,藝術成為他後半生的全部依系。他以一個藝術家的浪漫情懷,在現實中屢屢碰壁,磨礪出藝術中的錚錚鐵骨。

沒有了可靠生活來源的李鐵夫,在清貧寂寞中過著「簞瓢屢空」的生活。他意識到惟有藝術是自己不得背棄的依託,索性將多年積累的數十幅創作卷在一起,裝於麻袋隨身攜帶。

1946年,已是76歲高齡的李鐵夫在南京舉辦畫展時,展出了一幅作品《二次革命失敗蔡烈士銳霆就義時寫實》,堪稱其晚期的一件代表作。其中可以讀到他仍未熄滅的革命激情。李鐵夫根據見諸報端的一張照片完成這幅作品,蔡銳霆是武昌起義新軍將領,後因擁護孫中山反對袁世凱稱帝,被袁誣殺。畫面中,這位身著黑衣的烈士斜躺在荒灘上,雙手被銬著,鮮血在流淌。

畫面中,李鐵夫採用了一種直接處理遺體的手法,在中國繪畫中並不多見,畫中烈士就義後空洞的眼睛、冰冷的面孔,讓人不寒而慄。時過境遷回頭來看,整個烈士的遺體如一條死魚般擱淺在河灘。這個死魚的意象後來經常出現在李鐵夫的畫作中,意味深長,似乎隱喻了他革命理想的幻滅。

晚年遁世絕俗,魂歸藝術故里

1947年,對民國政治深感無望的李鐵夫,隻身一人到了香港。此時他已經80多歲,在香港過起了居無定所的生活。弟子高謫生在土瓜灣為他租下一間小屋,他與友人在此談藝論畫,他自嘲為「任瓜棚」

這時期的李鐵夫更加野逸遁世,甚至被人稱為「畫怪」。人們時常見他衣著隨意地出沒在香港油麻地一帶的茶樓,用過午餐後,閑雲野鶴地不見蹤跡了。因為買不起顏料,他索性更多地創作水彩畫和書法,直接畫在報紙上。有時,他乾脆直接在茶樓里作畫,然後送給接濟他生活的朋友們。

李鐵夫《盤中魚》(油畫) 1941廣東美術館藏

晚年李鐵夫的藝術風格更加超然絕俗。他的水彩畫和書法,格外揮灑自如。他既可以寫出「松柏老而健」那般穩健堅實的風格,也可以寫出「射門無俗客」那樣蒼勁飄逸的氣度。他晚年創作的《四川峨眉山》被認為是其水彩畫中的傑作,他已不是在畫,而是用中國書法在「寫」,氤氳濃重,氣魄雄渾,形成了極具中國民族藝術的風格。

從油畫、到水彩、再到書法,晚年的李鐵夫把東方美學的情思意趣注入到西方技巧中,老辣但不猙獰。他推崇書法家傅山所說的「寧拙勿橋,寧丑勿媚,寧支離勿輕滑,寧率真無安排」,藝術上更洒脫恣肆,出於自然又不做作賣弄,返質樸,歸天真。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李鐵夫晚年常作水墨畫,以抒發他未酬的壯志,筆下常見的是逡巡的猛虎、振翅的雄鷹或自由翻飛的鴻雁,氣勢猶如初生牛犢般旺盛。

1950年,年逾古稀的李鐵夫被人民政府從香港接回廣州,他欣然接受了華南文聯副主席之職,擔任華南文藝學院名譽教授,生活由政府照料,終於安頓下來。兩年後,他病逝於廣州,跟隨其顛簸了大半生的作品,留在了廣州美術學院。

李鐵夫《未完成的老人像》(油畫)1930年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位幾乎被人們遺忘的畫家,才終於有了一兩本畫冊問世,他重新出現於美術史研究者的視野里。他生前孤獨求索達到的藝術境界之高,讓後來者為之驚嘆。也不免讓人感慨,在藝術的世界裡,有一桿無形的天秤,它公平地丈量每一位畫者,褪去功名,不掛虛名。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所有生的孤獨、離的苦楚、死的寂寞、別的憂傷,都幻化為藝術里永不磨滅的幽光。一切都歸於平靜,回到原點,指向永恆。

作者 李 培

編輯 宋金緒

策劃 李 培

圖片 廣東省美協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藝見 的精彩文章:

TAG:南方藝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史上最硬的漢子:鐵鉉被朱棣虐殺,堪稱鐵骨第一人
鐵骨錚錚顏真卿
真正歷史中的秦檜,也曾「鐵骨錚錚」
他就是現實中的李雲龍,骨灰中挑出34枚彈片鑄就錚錚鐵骨!
吳冠中:飛向天堂的鐵骨風箏
最正宗的少林寺鐵砂掌傳人,一身銅皮鐵骨,在航母上留下鐵掌印
甄子丹,錚錚鐵骨真硬漢,連世界拳王都讓三分
《過武松墓》:到底是一條鐵骨錚錚的好漢
錚錚鐵骨:以美為皮、以善為筋、以真為骨
陸遊與唐婉:錚錚鐵骨與小家碧玉的愛情
鐵骨錚錚傲岸屹立的胡楊
奸臣秦檜的後代有鐵骨錚錚的抗金英雄
錚錚鐵骨和鐵漢柔情 三款軍用腕錶推薦
鐵骨冰魂——苦鐵道人梅知己的梅花詩與畫
絲絲入骨丹青大唐雄風 錚錚鐵骨狂墨黑馬厚土——畫家李國選
最佛系的健身肌肉男?傑森斯坦森,鐵骨錚錚的光頭大硬漢!
鄧鐵濤的「錚錚鐵骨」:用40年,證明「脾主四肢」的理論正確
靈山奇緣魂印系統 輸出系:錚錚鐵骨
傳奇《亮劍》,李雲龍的鐵骨柔情!學會一、兩樣,你就是鐵漢!
鐵骨錚錚,于和偉是當今娛樂圈最年輕的老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