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生命中的有限與無限

生命中的有限與無限

生命中的有限與無限

文/陳先達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任何人都知道這一點,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意識感受到這一點。如日東升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不會想到這一點,而常想這個問題的往往是時間不多的老年人。倒計時的急迫感使他們不由自主地會想到生命的短促。哲學家勸人忘年、忘生死,真正能做到的不多。我想與其做把頭埋在沙堆里的鴕鳥,不如直面生命有限的客觀事實,從中引出必要的哲學結論。

時間是無限的,但生命是有限的。相對無始無終的時間之流,人的生命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間。人是唯一具有時間意識的存在物。只有人,才悲嘆人生短暫,譬如朝露。只有人,才如此為人類進入千年之交、世紀之交而舉世狂歡。儘管這個時間表上的刻度是人類自己刻的,是人類自己在無始無終的時間之流上留下不同的識別標記,但人類還是為每一特殊時刻而亢奮。

自古以來,面對無限時間中的有限人生,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

孔子站在岸上,看見不分晝夜奔騰而去的流水,聯想起時間,甚為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當然,孔子這樣的智者,絕不會認為,時間的流逝如身邊的流水,人可以依然故我。時間就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萬物的存在方式。萬物的變化就是時間的流逝,是人的衰老和死亡。感嘆時間,就是感嘆人生。孔子是個用世者,想有所作為,時不我待,總有種緊迫感。時間的流淌、生命的消失,使他深感不安。

莊子也感受到人生短促:「吾生也有涯。」但莊子是用相對主義觀點來化解這個問題的悲觀主義者。壽高八百的彭祖,比起神龜、比起大椿的生命是很短促的;而人中的殤子比起朝生暮死的小蟲還是長壽的。天下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既然如此,壽再長也用不著高興,再短也用不著悲傷。心理極其平衡,不會為這個最大的生死壽夭的問題而苦惱。

這兩種不同的時間視角,表現了兩種人生觀。孔子從用世出發,著眼於有限,著眼於主體,苦於生命太短。雖然時間是無限的,但生命是有限的。人應該把握住無限中的有限。莊子從避世出發,著眼於無限,著眼於宇宙自身。時間是無限的,在這無限的時間中,任何無限的東西都是有限的,它的比較是相對的。人應該把握無限,體會天道,而不能計較生命自身的長短。

無限性有兩種不同的含義。按黑格爾的說法,一種是惡的無限,或稱壞的和消極的無限,這是有限的反覆和相加。例如時間的無限,就是一分一秒不斷重複相加,以至無窮。這種無限性是時間無限的一種形式,但永遠是生命不可能達到的彼岸世界。追求這種與有限相脫離相對立的無限,就是追求長與天地同存,長生久視,永不死亡的神仙境界。這是一個幻想的世界。另一種是真實的無限或者說積極的無限,這是存在於有限之中與有限相聯繫的無限,是有限對自身的超越。生命的無限只能是這種無限。從它存在的時間看是有限的,但它卻可以包含著無限。這種無限當然不是生命的無限延續,而是在正確處理生命中各種矛盾的過程中獲得的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個人生命有限性與認識無限性的矛盾。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因此人對知識的追求就包含著對無限性的追求。在人的生命活動中認識是永無止境的。所謂「藝無止境」,所謂活到老、學到老都體現了這種無限性。恩格斯曾從個體生命的有限性角度論述過思維的至上性與非至上性問題。恩格斯從人的思維至上性中得出人的認識無限性的積極結論;莊子也承認認識的無限性,所謂「知無涯」。但他得出的是消極的結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樣,莊子否定有限生命中對無限知識追求的意義,從而貶低了人生的價值。

個人生命的有限性與精神境界提高的無限性的矛盾。人生生命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人生中,人的道德修養、人的品德修養、人的思想境界的提高是無限的。「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可什麼是至善,到什麼程度算是至善,這很難有個絕對的標準,這是個無止境的永遠的追求過程。

當然,人為了生存,首先必須有衣食住行等物質消費資料,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的發展和社會日益趨向公正,人的生活質量和消費水平也不斷提高,社會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消費品,這也是個無止境的過程。不能說,到某個時候,物質生產的發展完全停止了,這是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原則的,也不符合人類的歷史發展和現實。但是從人的生理角度看,人對物質消費品的需要是有限的。莊子說,「鷦鷯窠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中國人常說的日食三餐、夜眠八尺也是這個意思。這當然是農業社會小農的消費特點,不能作為任何社會的消費尺度。但是,從當代工業社會的現實看,過度消費、不合理的消費慾望和追求不利於人的發展。所以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就提出過人的需要和非人的需要的問題。儘管社會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有可能提供越來越多的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匪夷所思的東西滿足人的癖好,但這種消費不僅不是對人的需要的滿足,而是對人性的扭曲。因此人對物質產品需求的發展不是無限而是合理。我們應該提倡合理消費而不是無限消費,應該提倡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的需要。可人的道德水平、思想境界、人格修養的提高的確是無限的。對這種無限性的追求,不同於對物質消費品的無限追求,它有利於人的完善和真正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使人的生命在這種境界中得到升華。

個人生命的有限性與社會發展無限性的矛盾。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是無限的。恩格斯在批評黑格爾時說過,歷史同認識一樣,永遠不會在一種完美的理想狀態中最終結束;完美的社會、完美的國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東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歷史狀態都只是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無窮髮展進程中的暫時階段。有限的個人生命的延續只能在社會發展的無限性中得到實現。從古至今無數有限生命匯合而成的社會,在永無終點地不斷發展、不斷前進。西方關於歷史的終結的說法具有政治意圖的無知妄說。

在社會發展中,人,特別是那些站在歷史前頭推動歷史前進的人們把自己的生命溶化在歷史的進步中,成為永恆不朽的人。瞿秋白在一篇題為《兒時》的文章中說:「生命只有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眾的裡面,假使他天天在為這世界幹些什麼,那麼,他總在生長,雖然衰老病死仍舊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業——大眾的事業是不死的,他會領略到『水久的青年』。人們常說,有的人活著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仍然活著。這些死了仍然活在世世代代的後人中的人,就是超越有限,在有限中獲得無限的人。」

個人生命的有限性和文明積累無限性的矛盾。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個民族的文明的積累,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積累是無限的。那些以自己的創造,如技術、器物、典籍、傳世之作,即那些為一個民族的後人世代利用的東西的創造者,連同他的創造物一起永存。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留給後人的成果、他的貢獻、他的影響可能是無限的。任何人都可能在自己對人類的貢獻中無意刻上自己的名字。這就是生命的不朽。

中國古人有三不朽的說法,所謂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高尚的道德境界,足以垂範後世,永為表率;立功,就是為人民、為民族立下豐功偉績,它的成就變為歷史和社會的一部分;立言,就是以他的傳世之作和教導,構成人類和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永為後人所享用。這樣的人,都是死而未死,在有限生命中包含著無限。

這種人不一定都是名人。明人張溥寫的《五人墓碑記》,這是說明普通個人生命也可以變有限為無限的好事例。文章記載的是明熹宗時蘇州人反對魏忠賢的鬥爭,被處死的是五個普通老百姓。後來魏事敗,人們為這五個被草草埋葬的人在魏的廢祠址上重新築墓安葬,並立碑。文章說,從五個人被殺到重新安葬不過十一個月,「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況草野之無聞者歟」。而這普通老百姓得此殊榮,因為「五人之當刑也,呼中丞之名而冒之,談笑以死」。他們雖然是普通百姓,但「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歷史上多少達官貴人、名宦巨富、王子王孫,死了就「了」,而這五個人卻為人所景仰,原因也還在於他們表現了中華民族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臨刑不懼、視死如歸的氣節,足以百世流芳。

歡迎在文末發表留言評論,

也請別忘了動手點贊支持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夏日讀史,冬日讀經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在齊白石的筆墨之間,尋找生活的美感
曾國藩修身之道:敬以持己,恕以接物
古人八首怪異詩,令人拍案叫絕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有限與無限
生命有限,影音無限
有限和無限的界限
無限生命與無限宇宙
生命有無限的潛能,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人的痛苦在於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慾望
馬雲有限生命的無限遊戲
劉浩:文物「情緣」深,讓我有限的生命擁有無限的寬度
人生有涯而減肥無涯 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減肥
有限的生命,無限的收藏。撿漏吧第四期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早安,你的生命有無限的可能
從有限到無限
空間有限 · 創意無限
宇宙限度,有限還是無限?
生命的長度有限事實不爭,厚度卻無限可爭
無限生長的家
你的生命是無限的嗎?
中國依然擁有無限的潛力
每日一思,如何用有限的錢享受無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