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法大家也會犯錯!古帖中的那些錯別字你發現了嗎?
漢《張遷碑》隸書
《張遷碑》中「爰既且於君,蓋其繵縺。」顧炎武《金石文字記》:「而又有雲『爰既且於君』,則『暨』之誤。」王念孫《漢隸拾遺》:「『爰既且於君』,義不可通,明是『爰暨於君』之誤。《魏元丕碑》:『爰暨於君』,即其明證矣。」是說原文「既且」當為「暨」字,書碑者誤將一字上下分離為兩字,遂成「既且」。
徽姑娘 毛筆 狼尾小楷筆 狼毫 紫毫宣筆 楷書毛筆 小楷書法 抄經毛筆 文房四寶
¥79
京東
購買
《墨緣》點評:「兩位學者的考證,鐵證如山!」
唐《文賦》行書
陸柬之《文賦》有多處硬傷:「物昭哲而牙進」,「牙」字應該是「互」字,《昭明文選》此句即作「互」。如果把「牙」字寫成「互」的俗字,那麼一撇必須寫成一捺。「於是沉辭拂悅」,拂悅,《昭明文選》作「怫悅」,「拂」為「怫」之訛。
《墨緣》點評:「陸柬之抄寫這通《文賦》,態度好像有點,不嚴謹!」
唐《倪寬贊》楷書
褚遂良《倪寬贊》中,「奮」下「田」寫成「臼」;「舊」下「日」成了「田」。
《墨緣》點評:」該寫的沒寫,不該寫的卻寫上。該怎麼說好呢?」
唐《陰符經》楷書
褚遂良所作《陰符經》,乃楷書經典之作。行筆極為靈活,點畫、轉折有行書筆意,部分重捺筆畫還有隸書意味,輕重與虛實結合得很好。筆勢縱橫清晰,天趣自然。然而其中也有一些錯別字。
「執」字「丸」多一點。「私」字「厶」成了「么」。
「瞽」字左上成了「幸」。「故」字右部成了「久」。「殺」字多了一個「×」。
《墨緣》點評:「臨習時可以『照搬』,創作時切忌出錯。」
宋《新歲展慶帖》行書
蘇軾《新歲展慶帖》「試令依樣造看」中的「樣」,不知所宗。
《墨緣》點評:「像『樣』又像『朴』,其實都不像。臆造!」
宋《赤壁賦》行楷
徽姑娘 毛筆 翰墨宣筆 書法專用毛筆 純羊毫短筆 行書練習 文房四寶
¥69
京東
購買
蘇軾書「凌萬頃之茫然」的「凌」寫成「陵」;帶「癶」的字,多數寫成了「祭」的上部,如《赤壁賦》中「登」,《西樓蘇帖》中「燈」等。
《墨緣》點評:「大家之錯,亦無風度!」
宋《西樓蘇帖》及其他楷書、行書
蘇軾《西樓蘇帖》中,「體」字寫成「身本」;「媳」寫成「女悉」。
《墨緣》點評:「蘇大才子,真有想像力!」
「敖」字左側部首,應是上「土」下「方」,蘇軾作品中則多寫了一橫。且所有帶「敖」的字,如《洞庭春色·中山松醪賦》中的「熬、螯」,《赤壁賦》中的「遨」,都多寫了一橫。
《墨緣》點評:「『真是橫』空出世!」
宋《諸上座帖》草書
黃庭堅的草書經典《諸上座帖》,有一段出錯很多,接連打上墨點。
《墨緣》點評:「按照時下展覽的標準,是要靠邊站的。」
宋《閏月帖》行書
米芾《閏月帖》中第二列首字「孰」字「丸」部中多出一點。
徽姑娘 宣筆 加健大中小白雲毛筆 學生毛筆 套裝狼羊兼毫筆 國畫書法 文房四寶
¥39
京東
購買


※在齊白石的筆墨之間,尋找生活的美感!
※余秋雨PK賈平凹,誰的書法更好?
※瀟洒飄逸藝術家孫紹波作品賞析
※也許你知道王大令,但是「王小令」的書法你見過沒?
※劉園集帖第20卷《趙子昂七種》精品書法 欣賞
TAG:齋軒堂 |
※這些楷書不是錯別字?
※有哪些錯別字引發的笑話?
※這些楷書不是錯別字!
※書法作品就沒有錯別字嗎?如何看待書法作品中的錯別字?
※這些真不是錯別字!
※劉燁曬諾一寫的古詩,卻被網友發現好多錯別字
※古帖中的這些錯別字,到底有意還是無意?
※故宮匾額上為什麼會寫一個錯別字?還有人因此掉了腦袋,你知道嗎?
※人為什麼會讀錯別字?
※古人寫的錯別字就是通假字?
※古人寫錯字叫「通假字」,為何如今寫錯字就叫錯別字,有什麼區別
※潮汕這個宗祠的牌匾居然寫了「錯別字」!還是故意寫錯的!
※葉羅麗:王默給媽媽的信竟然有多個錯別字,細心的你發現了嗎?
※玊丠亖乜亼:這些字真的不是錯別字!中華漢字真是博大精深!
※玊乜亼丠亖:這些真的不是錯別字
※為什麼魯迅的病句就是不矛盾,錯別字就是通假字?
※聽說「假借字」實際上就是古人無意中寫出的「錯別字」?
※記住:隸書這樣寫,不是錯別字!
※故宮門匾上的錯別字,「門」字沒勾?寫法錯誤,幾百年來無人敢改
※書法豈是尋常事?主席又寫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