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淮區的李白,建鄴區的辛棄疾,設計師眼中的南京唐宋文學

秦淮區的李白,建鄴區的辛棄疾,設計師眼中的南京唐宋文學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人的詩詞,就是一部朋友圈合集

GIF/1333K

據《唐宋文學編年地圖》統計

667-1279年

共有 59 位詩人曾於此地停留

有詩 592 首

玄武湖、台城、清涼寺、石頭城、朝天宮……如今來到這些地方,看到的都是一堆明清式的仿古建築或者幾個名人本人都沒擺過這種pose的名人雕塑,儘管景區規劃者們力圖通過這些方式,或是紀念或是引人遐想或是為了收門票,成就了熱鬧非凡的景點。

唐宋時期,南京城市地位衰落,但作為前朝舊都,仍有無數文青都在這裡追尋「舊朝遺風」,打卡留念。

古畫上的南京

但這些地方

確確實實地

興盛過,衰落過

從那個時代飄蕩過來的詩句

是最忠實的記錄者

In Nanjing,China

這一站,讓我們回到南京

根據唐宋文學編年地圖整理

本文介紹的地點

1.台城

2.玄武湖(後湖)

3.清涼寺、石頭城

4.朝天宮

5.賞心亭

6.鳳凰台遺址、瓦官寺、三山

台城

恢宏城規昔為建康都會,昨日煙柳今尋六朝博物。

台城是東晉至南朝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公元4-6世紀的建康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它的城市規模和市政設施都十分完善,御道旁還種有中國最早的行道樹——柳、槐與橘子樹。好到別國都派人偷偷來學習城市規劃,好到朝鮮人看到宮城外的雙闕被燒毀,都慟哭而去。

建康城平面圖

589年,隋軍攻入台城滅亡陳朝,將建康的宮苑蕩平。這種從最繁華到最頹敗的轉變,一下子戳中了廣大詩人的痛點,因此,台城興衰史成為南京的一個大IP,常被以各種方式創作。

其中,比較著名的有:

晚唐詩人韋莊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韋莊在寫這首詩的三年前,第二次高考失敗,又碰到黃巢攻打長安,在戰亂中與自己的弟弟妹妹失散。詩人本就敏感,面對人事已非、草木無情的景象,總是會多生幾分感想。

唐朝詩人劉禹錫的《金陵五題之台城》

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當然劉禹錫這組詩中更著名是《石頭城》、《烏衣巷》兩首。這組詩寫於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劉禹錫由和州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徑金陵的路上。藩鎮割據、宦官專政、朋黨之爭使得唐王朝風光不再,劉禹錫也是飽嘗貶謫之苦。

六朝博物館中的展示

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楊吳在建康故址上興建金陵城,台城遺迹就此徹底湮沒地下。明朝以後,台城多被訛傳為明城牆雞鳴山附近的一段(地圖中按此處標記,六朝博物館另作標記)。實際上,唐詩宋詞中的台城位於六朝博物館附近,緊鄰毗盧寺。

六朝博物館

六朝博物館由貝聿銘的兒子貝建中設計,貝式風格顯見其中。博物館系統地展示了六朝文化,有青瓷器、陶俑、建築構件、石刻、書畫等大量文物。負一層有一段六朝夯土牆遺址,整個六朝博物館也正是以此為依託,拔地而起。

玄武湖(後湖)

網紅李太白金陵嘆興衰,市長王安石圍湖引內澇。

且說當年著名流量擔當李白來到南京時,玄武湖還沒有二胡卵子的綠植雕塑,也沒有大黃鴨和到處拉客的遊船。金陵城在連年的戰火浩劫中只剩下了亡國的春草,再沒有百萬戶和夾道的朱樓,倒是老李的吟唱使得後世附會出了「後湖印月」的景點。

747年《金陵三首》其二

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

空餘後湖月,波上對江州。

玄武湖邊的李白雕像

七年之後的春天,李白陪南京楊姓市長再次游玄武湖,又發了條微信吐槽:以前有個光祿大夫,在這裡請客裝逼,我是比不上他了,這裡過去的宮殿,現在都只剩給人打柴割草的地兒了,所以啊,老楊啊,我們還是盡情地喝酒吧,別讓以後那些呆逼笑話咱們。

754年春《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

古之帝宮苑,今乃人樵蘇。

感此勸一觴,願君覆瓢壺。

榮盛當作樂,無令後賢吁。

今日玄武湖景色

時間轉到北宋,熙寧八年(1075)十一月,王安石擔任南京市長,給中央領導人提議案《湖田疏》,搞了個「泄湖為田」的政策,就是說把玄武湖的水都放跑,填了用來種田。

這固然出於為貧農考慮,以及發展GDP的需求,但也使得玄武湖一度消失兩百多年,甚至造成暴雨內澇的狀態,那狀況堪比每年夏天的南理工。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玄武湖邊的王安石雕像

那首著名的《書湖陰先生壁》就反應了當時的狀況:

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王安石的朋友湖陰先生正住在玄武湖邊,山南水北陽,湖陰,自然就是湖的南岸,兩山指的是鐘山和覆舟山(今九華山)。由於當時玄武湖被填,望出去,正是一片田野。

王安石曾寫詩回憶金陵:「覆舟山下龍光寺,玄武湖畔五龍堂。想見舊時遊歷處,煙雲渺渺水茫茫。」或許,他自己也是更喜愛煙斜霧橫、波光搖曳的玄武湖吧。

交織了人工改造和自然演進,如今的玄武湖周邊坐落著南京站,來到南京的人看到的第一個景點便是玄武湖。沒有了皇家園林的高貴,卻添了市民公園的人間味。

玄武湖邊遊人如織

清涼寺、石頭城

清涼主持多磨難,浪子和尚 :I don t care。

清涼寺始建於南唐,南唐領導人李昪曾來此處避暑,欽點改了個霸氣的名字「石頭清涼大道場」,在之後的時間裡,屢建屢毀,著名成語「解鈴還須繫鈴人」即出自本寺。附近的石頭城作為初唐新街口,也留下了「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名句。

作為名剎,自然少不了長老大V,這些得道高僧也吸引了不少文青拜訪,如蘇軾有《贈清涼寺和長老》,賀鑄有《答孫休兼簡清涼和上人二首》。而清涼寺曾經的一位主持,本身就是一位詩人。

今天的清涼寺

70後的惠洪14歲就失去了父母,過早的成熟使他看淡紅塵,毅然決定踏入佛門。他先是在家鄉學佛,19歲時成為北漂,但是寺廟不給解決北京戶口,他沒法辦理和尚身份證(「度牒」),只能冒用寺廟原來一位僧人「惠洪」的身份。

1109年秋天,轉運使請惠洪去清涼寺當主持,時年40歲,作為主持,他為廟中僧人講解過《楞嚴經》與《大智度論》。清涼山有古木深林,有溪水淙淙,日子本來應該這麼平穩地過下去,然而上任還沒滿一個月,他就因為假身份證被發現了,「為狂僧誣,以為偽度牒」,鋃鐺入獄。

民國清涼寺舊影

在監獄裡,他也不忘寫詩。剛進去時寫詩,開春患病給朋友寄詩,有朋友來探監開心了寫,做夢夢到十二面觀音像記下來,看蔡京字帖也要留個跋,生日的時候一口氣給自己寫了八偈……痛苦的時候,文字一定是最好的良藥。

在此後的歲月里,他仍是磨難重重,一生四次入獄。惠洪性情洒脫不羈,寫起詩來葷素不忌,因為一句「十分春瘦緣何事,一掬歸心未到家」被人稱為「浪子和尚」,而他自己則說自己是「余性喜笑傲,不了人之愛憎。」

惠洪去世後一個甲子過去,南京遊記達人楊萬里陪尚書來到清涼寺勸農,寫下《和余處恭尚書清涼寺勸農》,新的生機又開始孕育。

幽靜清雅的清涼寺

朝天宮

李太白欲購秦淮房地產,文天祥被俘夜宿朝天宮。

朝天宮也不是沒有故事的同學,卧薪嘗膽里的反派BOSS吳王夫差首先在朝天宮所在的冶山築城。之後千年里,一會建寺廟,一會辦研究所,好不熱鬧。

唐朝時期,此地既有名流之跡,又有道觀廟宇,成為一處寶地,李白就曾想在這買房(《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我來酌清波,於此樹名園。」)。及至宋朝,冶山建天慶觀,蘇軾、賀鑄、王安石、陸遊都曾先後遊歷此處。

雨後朝天宮

1279年,宋室已傾,文天祥抗元戰敗被俘,被押往大都,在朝天宮留過宿。彼時國破山河,南宋大勢已去,宮廷女官王清惠一首悲愴的《滿江紅》傳遍大江南北,引得回帖無數,文天祥也在悲憤中和過兩首詞。

這一年裡,文天祥的好友鄧光薦跳海,兩次都被元兵撈起來,於是和文天祥一起被押往北京,但因病重留在金陵天慶觀。離別之時,鄧光薦作詞送天祥,「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離開金陵時,文天祥寫道「從今別卻江南,化作啼鵑帶血歸」。四年後,他在北京柴市慷慨赴死。

雪後朝天宮

如今的朝天宮是明代遺存,作為江南地區文廟建築的典範,它基本上保留了明代宮殿式體制,是江南地區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組古建築群,作為博物館,它也展出了大量文物。明清時期,「金陵四十八景」中的「冶城西峙」即指朝天宮。

這組建築迎來送往了許許多多的人,但再也見不到它的李白和文天祥了。

賞心亭

辛棄疾拍遍欄杆不得志,楊萬里吐槽六朝假古迹。

賞心亭始建於宋代,高官丁謂或許是為了炫耀領導人的賞賜,專門在西水關建了一座樓,樓中設置了一個巨大的屏幕,懸掛皇帝所賞的《袁安卧雪圖》。由於這座樓的選址頗佳,樓下就是秦淮河,所以也有無數文人打卡。

蘇軾、范成大、張孝祥、陸遊都曾在此處作詩,其中最知名還要屬辛棄疾的那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賞心亭今景

辛棄疾出生的時候,北方已經陷落,南宋偏安一隅。他自小就有一種俠氣,二十一歲就聚集了兩千人參加起義軍。後來義軍首領被叛徒所殺,辛棄疾帶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還把叛徒活捉帶回建康,斬首示眾。

就是這樣一個英雄少年,在南歸之後卻不受重用。他在二十六歲時上《美芹十論》,提出抗金策略,卻不被採納。

1168年,辛棄疾28歲,在南京當一個小官。當時的南京城聚集了一路大官,他根本沒什麼說話的份,只能跟著大官們吃吃喝喝,吟詩作對。他在這一年留下了在賞心亭的第一首詞《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留守史致道》,在這首詞中,他感嘆:「我來弔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

登賞心亭

《水龍吟》作於六年後,他再次來到賞心亭,六年過去了,他雖然為當地留守葉衡器重,但仍然沒有實現「金戈鐵馬」的願望。只能獨自品著「無人會」的「登臨意」。

去年南京水西門廣場的仿古建築賞心亭開放,由6層仿古樓台和2層副樓組成,但是作為假文物還是遭到了不少詬病。說起來,對這種現象,楊萬里在遊覽南京時,早有吐槽:「除卻鐘山與石城,六朝遺迹問難真。」

鳳凰台遺址、瓦官寺、三山

李太白建鄴作詩懟崔顥,謝玄暉板橋三山別金陵。

瓦官寺始建於東晉,有一千七百年歷史,顧愷之曾在此處畫維摩詰像,留下了「點睛之筆」的成語。741年,41歲的王維王摩詰來到對面的瓦官寺拜訪高僧,留下「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的感慨。六年後,李白登臨附近的鳳凰台。

今瓦官寺

提到鳳凰台,那句「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就會不由自主地冒出來。

這要從黃鶴樓說起了,當年李白游黃鶴樓時,詩興大發,卻看到崔顥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一詩,瞬間被噎住,只得調侃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筆不寫了。要說這古人蹭流量的方式,真是絲毫不遜於今人,於是後來在黃鶴樓東側,就修了座重檐復道的李白擱筆亭。

古鳳凰台

之後,李白來到金陵鳳凰台寫下《登金陵鳳凰台》,仿照《黃鶴樓》,懟了回去: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當時的鳳凰台是一個登高之處,極目望去,能看到長江邊的「三山」與「白鷺洲」。

三山可不是三山街,按照今天的地址,它位於南京西南板橋鎮三山村的長江邊,是南北相連、三峰並列的一座山,是不是很像漢字「山」?除了李白之外,南北朝詩人謝眺被貶離開南京時,就在這座山上與建康城告別,留下了「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的名句,24歲的李白來南京學民歌時,用「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致敬心中偶像。

三山詩意圖

白鷺洲當然也不是夫子廟那個白鷺洲公園了,據《景定建康志》,當時的白鷺洲是長江中一塊長形沙洲,因為洲上常有白鷺,故名。不過隨著地理變化,今天已經與長江南岸相連了。

而鳳凰台,大約在今天的鳳游寺路花露崗南京43中校園內,對面就是瓦官寺,值得一提的是,校園內還有「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的衣冠冢。

除此之外,南京的山川水網、大街小巷,都遍布著各種各樣、或有名或無名的故事。

紫金山見證了蘇軾與王安石的合好,或許也見證了幾個大學生的友誼;棲霞山有「南朝詞臣北朝客」江總的黯然,也有普通市民秋遊的快樂;老山是張孝祥的魂歸之所,也是大師級建築群的所在之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附錄:來自《唐宋文學編年地圖》

南京667-1279年

59位詩人,有詩592首

(上下滑動)

667-675年,王勃,17-25歲。有詩 1 首

741年,王維,41歲。有詩 1 首

725-761年,李白,24-60歲。有詩 91 首

731年,杜甫,19歲

756年,蕭潁士,39歲

758年,劉長卿,40歲。有詩 1 首

815年,李賀,25歲。有詩 4 首

869年,貫休,37歲。有詩 2 首

883-886年,羅隱,50-53歲。有詩 6 首

863年,皮日休,29歲。有詩 1 首

866-867年,鄭谷,18-19歲。有詩 7 首

北宋

960-975年,徐鉉,44-59歲。有詩 44 首

1001年,寇準,40歲。有詩 1 首

1017-1019年,丁謂,51-53歲

1003年,林逋,35歲。有詩 2 首

1056年,包拯,57歲

1049-1050年,張方平,42-43歲。有詩 4 首

1068年,吳中復,57歲

1044-1046年,蘇頌,24-26歲

1060年,馮京,39歲

1052-1064年,程顥,20-32歲

1052-1054年,程頤,19-21歲

1084-1101年,蘇軾,48-65歲。有詩 28 首

1080年,孔武仲,38歲

1088-1090年,孔平仲,44-46歲

1080-1084年,黃庭堅,35-39歲。有詩 1 首

1092-1093年,曾肇,45-46歲

1076年,秦觀,27歲。有詩 2 首

1088-1096年,賀鑄,36-44歲。有詩 37 首

1099-1102年,晁補之,46-49歲。有詩 5 首

1103年,范廖,41歲

1100-1110年,僧惠洪,29-39歲。有詩 109 首

1103年,程俱,25歲。有詩 3 首

1118-1120年,曾幾,34-36歲

1118年,劉勉之,27歲

南宋

1128-1129年,晁說之,69-70歲。有詩 3 首

1129年,胡舜陟,46歲

1128-1129年,李清照,44-45歲。有詩 14 首

1128-1163年,釋宗杲,39-74歲。有詩 1 首

1145-1154年,曾協,26-35歲

1171-1173年,洪遵,51-53歲

1162年,王明清,35歲

1190-1192年,楊萬里,63-65歲。有詩 149 首

1148-1164年,張孝祥,16-32歲。有詩 5 首

1161-1163年,張栻,28-30歲

1166-1208年,丘崇,31-73歲。有詩 7 首

1161-1169年,唐仲友,25-33歲

1166年,呂祖謙,29歲

1162-1174年,辛棄疾,22-34歲。有詩 18 首

1206-1207年,葉適,56-57歲。有詩 2 首

1190-1201年,劉過,36-47歲。有詩 15 首

1194年,李壁,35歲

1217-1218年,戴復古,50-51歲。有詩 4 首

1208-1217年,王遂,26-35歲。有詩 1 首

1219-1221年,岳珂,36-38歲

1228年,嚴羽,36歲。有詩 1 首

1233-1249年,吳潛,38-54歲。有詩 3 首

1267-1274年,舒岳祥,48-55歲

1279年,文天祥,43歲。有詩 19 首。

- END -

阿客工坊編輯整理

圖片和資料收集來源於網路

編輯整理:漫溯路+Fred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客工坊 的精彩文章:

牽線哈佛,這位海歸建築師要將「高線公園」搬到山城重慶
細微之處看「建」日本

TAG:阿客工坊 |

您可能感興趣

建築大師張錦秋設計的陝西歷史博物館,一場雪後夢回大唐
俞源村,劉伯溫設計建造的中國唯一的太極星象村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周世宗督水軍親征南唐,太祖設計破唐軍大營,智勇雙全!
大宅裝修設計┃室內的蘇州園林,實現江南山水故鄉夢!
李瑋珉:蘇州仁恆棠北頂級別墅設計
王陶:往返上海、倫敦、紐約之間的女裝設計師
香港國際珠寶展上的才女,張柏芝最愛的珠寶設計師
藝術設計:山川風景之靈氣,風俗文化之精華,徽州園林的藝術美
「張飛列印,玩著玩著就走心了」 ——訪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王文毅老師
李寧,喚醒中國原創設計師的驕傲
新銳設計師張文
北京三區美術館設計,讓原有的建築空間極安靜與純粹
建築師借鑒中國「陰陽」概念,設計了適合德國郊區的房子
蛇形畫廊北京「夏亭」由劉家琨設計
馬西莫·羅伊:超越絕美之城,反觀建築設計的社會職能
張雲斐院長:中國傳統風水理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袁澤銘:他為北京、倫敦奧運會設計了上千枚徽章
《妖貓傳》中唐玄宗設計害死楊玉環,歷史中的唐玄宗其實另有所愛
一月設計師榜丨溥儀穿越到巴黎秀場,張韶涵、韓雪、辛芷蕾愛上同一個品牌
赫爾佐格-德梅隆設計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新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