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閱讀一場追憶與往昔相交錯的夢

閱讀一場追憶與往昔相交錯的夢

進來的都是小仙女

人生苦短,而應讀之書太多。人生到了一個境界,讀書不是為了應付外界需求,不是為人,是為己,是為了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吾故曰:讀書樂。我想起英國十八世紀詩人一句詩——

「Stuff the head

With all such reading as was never read.」

大意是:「把從未讀過的書籍,

趕快塞進腦袋裡去。」

————梁實秋

木木的五月書單

這個月一共讀了6本書,看書時間其實是今年以來最長的一個月,因為看了很多關於閱讀與筆記相關的書,所以相對來說較之前看的更慢更仔細。

越來越覺得選書是一件很關鍵的事情,這個月翻了很多書,一本比一本精彩,其中6本是讀完的,還有好幾本讀一半,所以先分享六本讀完的給大家。

《如何閱讀一本書》

《讀書毀了我》

《人獸鬼》

《包法利夫人》

《怎樣讀書》

《我們這些流浪的中國人》

1

《如何閱讀一本書》

編者著:[美] 莫提默·J·艾德勒 / 查爾斯·范多倫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2004年1月

閱讀方式:紙質書

時長:兩周

與市面上一般的閱讀指導類的書不同,這本不再是表面上的泛泛而談。如果真心希望通過閱讀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跟對事物的看法的人,此書絕對是值得一買的。

雖然題目是《如何閱讀一本書》,但是整本還是比較著重於講論說性,社科類書本的閱讀方式,文學小說類的只是用了小幅的篇章帶過而已。

此書首版發行於1940年,在1972加入了一位作者然後進行了一次改編,這本中文版就是根據1972年的英文版翻譯的。雖然過了40多年,但是對於閱讀這件事,此書做了非常深入跟全面的研究。把閱讀分了四個層次,從書的框架到字的字意都做了系統性的講解。

我讀這本書收穫特別大,而且也改變許多自己讀書觀點。在選書上,以及看不同的書花費的時間上都做了適當的調整。書中闡明,不同的書需要有不同的閱讀速度,有些需要精讀,細讀,反覆讀,有些可以粗讀略讀甚至於沒必要讀。這樣才會不浪費也不錯過。同時,書中提到我們閱讀的三個目的:娛樂消遣,吸收資訊,增加理解力。其中,增加理解力是閱讀的最高目標,而能用到這個目標的書又少之又少。當然,這本書也在一開始就說明,如果你的目的是前兩項的話,那這本是不需要讀的。

蒙田說:「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 閱讀,是跟著一位缺席的老師在學習,只有知道如何讀,才可能真正讀懂。

所以,我也是花了這個月的主要時間在看這本,算是我近十年來看的最認真一本書。雖然很枯燥,但是大量的知識點跟觀點帶著我慢而穩的讀完。非常受用,也同時豁然開朗了不少。此書穩居暢銷書排行榜幾十年也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買了這本,其他的閱讀方面的書,真的不太需要再買了。除非你想重點了解的是虛構文學小說方面的閱讀技巧。

2

《怎樣讀書》

編者著:胡適等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年:2012.10

閱讀方式:紙質書

時長:5小時左右

我是個民國痴迷狂熱分子,關於那個年代的點滴我都想了解,所以讀書這件事當然不可錯過。眾所周知,那個年代出來了一大批如今看來非常傑出難得的文人學者,那時的時代特徵給予了他們出國留學看世界的機會,也讓他們肩負改變國家命運,救國圖強的重任。此書就是這批參加過五四運動,出過國,喝過洋墨水,支持白話文反對舊教育的學者們寫的關於讀書方法的大合集。一共25篇小短文,我熟悉的學者有:胡適,朱光潛,林語堂,豐子愷,蔡元培等。

由於當時的社會恰逢轉型期:西學進入,現代學堂興起,學術方式改變,這些使得有志青年渴望讀書根進步的知識,「讀書法」在那時興起,各種文章圖書蔚然大觀。此書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目的是把主流的讀書經驗彙集起來,供讀書青年參考。此書於1936年發行首版,距今已有80年的歷史。

即使過去了八十年,人們對於讀書選書,方式方法,目的作用的大致觀點還是一致的。特別是在強調有選擇的閱讀,系統的整理筆記以及帶著懷疑的眼光閱讀等幾個大觀點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可見,閱讀的根本方式目的手段是沒有因為科技的發展而大改變的。

不同點也有,當時的學問對於讀書閱讀更為的嚴謹與嚴肅。如今我們大部分人看書閱覽更多的是為了放鬆娛樂,是消遣的一種手段,同時也可吸收新資訊。而在那個年代,讀書是閱讀加學習的意思,他們提倡的,追求的,不僅僅是心靈的愉悅,更多的是對於

讀書之後的思想

在我看來,如今我們處在知識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快速更新的信息使得我們的閱讀途徑更加便捷跟多樣化,但缺點是我們幾乎對於認真閱讀然後自己思考這兩件事做的越來越少,我們越來越沒耐心,越來越讀不了長篇的東西,閱讀越來越功利與被動,一篇文章十分鐘讀完沒有得到新信息,就會覺得浪費時間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標題黨跟只為吸引眼球的但是泛泛而談的文章書本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雞湯類的書很容易引起共鳴,但不解決問題,暢銷書百本講的都大同小異,千篇一律,沒有靈魂內涵。

所以我在讀這本書時,看著前輩們當時閱讀的經驗分享,他們為了讀書吃的苦,花的時間跟努力:豐子愷,朱光潛都提到為了讀外文書再去學一門外語;胡適出門永遠帶著一支鉛筆只要有時間就翻兩頁,劃線做筆記或者重要的頁折角,等到家在填寫;林語堂出國白天打工晚上抽時間讀書買書;還有為了存錢買書詳細記錄省錢方法的王雲五,為了買書,寧願少吃一頓飯。。。。。。。再看看如今我們的閱讀心態,不禁自慚形穢,感慨萬千。

當然時代不同了,我覺得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收穫就是學習他們的閱讀方法,了解那段歷史背景,讓自己在閱讀上更加的主動跟合理的閱讀。所以,若是對民國文人的讀書經驗感興趣的人,或者是希望在閱讀上有所動力跟成長的人,可以買來一讀。

3

咋一看書名,大家一定以為又是一本關於讀書方式的書,其實不然。這本書的書名特別容易迷惑人,讓人以為是寫關於讀書壞處的,殊不知,此書的另一個名字叫做《書之愛》,作者王強,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之一,三大神級導師一員,同時他也是個愛書成痴的人。所以,《讀書毀了我》記錄了王強關於尋書、購書、讀書、藏書的故事,是 「一個戀書狂關於書世界的漫遊奇境記。」

堅信文字只可能呈現出兩種存在——「有力量的」存在和「沒有力量的」存在。「有力量的文字」必然蘊含著「摧毀一切」的能量,無論這能量試圖摧毀的目標是「感知的愚鈍」,是「詰問的蒼白」,是「想像的匱乏」,是「思想的偏狹」,是「道德的偽善」,還是「自我的陳舊、獃滯、局限」。這是王強在開篇的序中的一段話,我特別喜歡。整本書一共四大章,每章以8,9篇短篇散文構成。這四章分別說的是,書,寫書的人,書中物以及書房。幾乎每一篇都是圍繞一本特別珍貴尋的藏書所展開。

讀此書有兩大體會,第一,更加堅定了我買買買書的勇氣,肆無忌憚的買買買,(貌似也不是啥好事) 。第二,感慨自己的無知淺薄,裡面書也好,提到的作者也好,哪怕是句中的引用人物也好,我別說熟悉了,好多都沒聽過。讀完此書,的確對於書本有了新的認識,知道原來二手書店是寶藏,知道不同的版本好壞差這麼多,知道原來得本好書是那麼不易,知道那麼多好的作者好的書,知道王強那麼有才,那麼學識淵博,更加知道了,在王強身上,博覽群書後的文字的謙卑跟洒脫。

真是很喜歡這本書,我是一開始在微信閱讀上看的,沒看完就買了紙質書,前後連續讀了兩遍,同時還列出了好多他無形給我安利的書。推薦給所有人,觀點深刻但幽默,符合我們現代人閱讀習慣,不會覺得難懂艱澀。說不定讀了這本,大家也會愛上閱讀。

4

《人獸鬼》

編者著:錢鍾書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年:2002年05月

閱讀方式:紙質書

時長:4小時

這本書是錢鍾書先生的一本中篇小說集,裡面收錄了四個中篇小說。《上帝的夢》、《貓》、《靈感》、《紀念》 。看這本書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貓》這篇文章,從發表至今一直極附有爭議。學術界也好,民間也好,都指說錢老的這篇關於未成型的婚外戀小說,諷刺的是當時民國一個很有名的才女,林微因,順帶的連同那時北平文藝界名流,包括蕭乾、梁思成林語堂、周作人、徐志摩、羅隆基等人都一併諷刺了進去。

我上月看了李舒的《山河小歲月》一直沒過癮,所以在月初就一口氣讀完了整本。

在我看來,儘管錢老兩口子完全不承認是在諷刺,包括楊絳先生在此書出版前寫序上也再次強調了這個是本虛構的小說集,沒有要諷刺誰的意思,但是,我來回讀了兩遍,連帶著百度了一張一對一人物譜,覺得這個寫的也著實過癮。當然我這個方式是不對的,按理說應該在不堪任何評論前去閱讀,然後做判斷。

但是由於我是看八卦的心態,加之對林微因本人也不感冒,所以就看的特別入戲。說真的,要說罵人不帶髒字,錢老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裡面的句句帶著嘲諷,說他刻薄也不為過。然而閱讀還是很主觀的,他越看不慣當時的客廳聚會,字句刁鑽毒辣,讓人似懂非懂,我越喜歡他。這樣的文人唇槍舌劍的真是殺人不流血。可見言語的魅力跟毒性威力巨大。

看錢老的文章,一看其比喻諷刺,二看其觀點視角。除了大名鼎鼎的貓,另外三篇也很精彩。因為他寫這些的時候也是年輕時,所以字詞用句難免張揚。但是他對於世情世故的老練精準把握度,還有對於女性心裡的熟悉度真是令人驚嘆。真是為啥那麼了解婚後女人的心裡呢。

總之這本算是錢鍾書所有書里最易讀可讀的書,我喜歡這本多於喜歡《圍城》。不過讀圍城時年紀也太小,沒有太深的感悟。這麼書推薦給喜歡讀中短篇小說的人,以及民國愛好者,八卦愛好者。

5

《包法利夫人》是從上個月就開始讀的,陸續的看了三個版本的翻譯。也是因為這本書,我才有了寫出版社合集的念頭。有兩本是在微信讀書上看的,一個版本是免費版,我已經不記得譯者的名字了,但是免費的就那一本。特別爛!前後步相接,不連貫,翻的莫名其妙,屬於看不懂系列。第二本是我在微信讀書上花錢買的,許淵沖的版本。比過才知道差距,第三本是買的紙質書,上海譯文的。是周克希翻譯的,也很精彩。

因為很喜歡這個故事,所以才想說如果是兩個翻譯家都很有名,那麼對於翻譯同本書,看看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點。讀完後發現,拋去個人的語言風格,好的譯者首先在翻譯時考慮我們中文的用詞造句的習慣,主謂賓之類的,所以兩本讀著都很順暢,語句也不彆扭,沒有特別濃的翻譯感覺。對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許淵沖的。這個是個人閱讀喜好,另外李健吾版的也很有名,所以想讀的這本書的人,他們三個人隨便選一個都是可以的。

說回本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這本是世界名著,小時候很怕讀名著,因為讀不懂,獨步懂到底為啥好,為啥能流傳那麼久。覺得是自己笨,理解不了。長大後再次讀才發現,不同的年紀經歷的事情思想認知對於閱讀的重要性。再讀艾瑪,更多的是理解跟包容體諒,知道她是那種活在理想愛情里的人,她是虛榮是拜金,但是她對於愛情的奮不顧身和一廂情願更令人唏噓不已。傳說當時福樓拜寫艾瑪中毒身亡那段自己哭成淚人,友人問說,你就不能不寫死她嗎?福樓拜說,不行,她非死不可,因為她沒有活路了。的確,艾瑪就是為愛生為愛死的女人,她淺薄她無知,她的一生在福樓拜的筆下是悲劇但也給人一種無法恨她的感覺。特別是那段她第一次參加舞會後回家,失魂落魄,恍然若失的情愫刻畫的真實極了,知道她拜金,典型的小姐的身子丫頭的命,便更加的同情。

福樓拜借著艾瑪的命運,以及旁人的形象,深刻的批判了當時法國現實社會。被認為是繼《紅與黑》,《人間喜劇》之後,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的最重要的傑作;同時被認為是「新藝術的法典」,一部「最完美的小說」,「在文壇產生了革命性的後果」。

真的特別好看,經典的小說適合重複閱讀,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體會。強推。不過我覺得小朋友真的沒必要讀,我那時記得是初中在學校圖書館借的,完全讀不懂好在哪裡。這種還是需要有一定閱歷才能讀的。

6

老實說,這本書一般,但是我喜歡梁實秋。因為這本書就是把他之前的一些散文小品拿來東拼西湊的又出了本合集。而這次的主題是說關於中國的。所以整本書呢,所選的文章都是要麼是關於祖國,要麼是提到祖國的。我覺得出這麼一本沒啥特別之處,不像另外的《槐園夢憶》,還有他的雅舍談吃那麼經典跟深入人心。

我超級喜歡梁實秋,原因在於他不僅是個吃貨,而且是個有才華能寫文章的吃貨。所以他筆下的小吃食物,真的是,不誇張,我什麼時間點讀都狂流口水。因為吃被圈粉,所以開始關注他的一些散文議論文,越來越愛。喜歡他的文風,他的淡定從容,喜歡他當老師時穿長袍,喜歡他在美國跟聞一多寄宿在同一個家庭里,描寫的生活讀書瑣事,更喜歡他對亡妻的深情。所以我買了他的全套散文集。整套沒有全系統的讀一遍,但是裡面大部分的文章都是看過的。

我在這裡不推薦這本書,但是對梁實秋感興趣的話,可以從他的《雅舍談吃》開始讀起。他的文章,除了吃的,都是耐讀到不行的,清新雅緻,但內涵深意。一直覺得我喜歡的作家都是一類人,跟最近在讀的蒙田做對比,我覺得他們兩個挺像的。沒什麼咄咄逼人的文字,不張揚,生性淡泊,性情也是豁達的。讀他們的文字,心裡特別的平靜溫暖,特別舒服。

推薦給吃貨跟想要讀一些散文小品的人。我的閱讀選書有時候就是很主觀,因為喜歡梁實秋,所以我最近買了本聞一多寫的書,打算一讀。愛屋及烏,既然是室友好朋友,就想順帶著了解聞一多一下。

共讀一本書

我在微博上搞了個線上打卡的活動:

每兩周共讀一本書

有興趣的可以一起讀,讀完願意發讀書筆記的,可以at我,以及新的tag#木木的閱讀團伙#,我會選一些在總結時發出給大家看 (微博名:大頭雨木木)

- 第一期的書是我去年讀過的,最近還想再讀一遍的楊絳先生的這本《我們仨》。今天開始到6月18結束。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跟我一起讀,什麼方式都可以,寫了讀書筆記和讀後感記得at我哦!

end

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weibo:@大頭雨木木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肥瘦菜狗 的精彩文章:

TAG:肥瘦菜狗 |

您可能感興趣

韋莊一首詞追憶美好往事,情意纏綿,才讀一句就感懷不已
韋莊這首詞追憶美好往事,情意纏綿,才讀一句就感懷不已
回憶童年陪您追憶我們逝去的童真
一桌一凳、一茶一坐,追憶我們消失的中式生活
隱山棲居,追憶往昔一抹白
跟隨香港經典影視 來場追憶青春的情懷打卡
大朋友、小朋友們,兒童節一起嗨!追憶我們逝去的童真!
王祖賢曬舊照追憶往昔,原來她未出道的閨蜜比她更美
這個情人節,一起去追憶舊時光那些暖心的愛情吧!
一起來追憶我們的奧特曼!
「此情可待成追憶」反映了人世間最重要的不是愛,而是這一情感!
雙碑樓及相關往事追憶
即將『』消失『』的孔浦帶你追憶過往
隨著時光的流逝,淡化淡看,就讓這些成為美好的追憶
19年,舊愛醒悟,追憶往昔,兜兜轉轉,再次與前任在一起的星座
追憶時光,那些塵封已久的香港愛情電影,總有一部讓你動容
往事成追憶,如今只在回味里甜蜜
《後來的我們》 所有深情追憶,都是邪風十里
6月,追憶往事,重聚舊緣,再度相愛,與對方重新和好的星座
一年比一年更順利的3大屬相,過去不必追憶,未來前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