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國書法文化
在中國歷史文化長河,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獨樹一格。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書法始終伴隨著中華文明共同發展。 縱觀世界只有中國把能把寫作發展成為一種藝術形式,個別漢文化圈也有書法藝術,都是起源於中國漢字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書法具有很深的內涵,那是中華文明五千年發展而來,歷史悠久。 起始於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隸書,再到魏晉時期,草書、行書,到後來唐宋時期的楷書,書法的字體以及規則、筆法基本成型。
王羲之《蘭亭集序》
每當有人揮毫潑墨時候,我總是帶著艷羨的目光看著,如痴如醉一般,忘乎所以,書法散發著的藝術的魅力,為歷代人們所熱愛,這也是書法和書法藝術文化幾千年來長盛不衰的緣由。
《地黃湯貼》王獻之
靠毛筆運動的靈活多變和水墨的多樣性——這就是書法的筆法和用墨,留下橫豎點撇折,在白紙面上形成以為深刻的黑白架構,一撇一拉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中國方塊字是象形文字,書法是組成式的藝術;筆延伸了書家的思想、心境,有隨意而為,有「劍拔弩張」,有「飛揚跋扈」,有雋秀清雅,更有端正莊嚴,都是書家情感的自然宣洩和真情流露,毫無半點矯揉造作,不然你去看《蘭亭集序》那是王羲之酒到酣處隨性而為;再看懷素《千字文》其用筆圓勁有力,圓轉如環,
《宣示表》鍾繇
奔放流暢,神采飛動,一氣呵成;還有鍾繇《宣示表》質樸渾厚,雍容自然,字體端整古雅。
《快雪時晴帖》王羲之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每個歷史朝代欣賞水準各不相同,因此每個時代有自己的書法特點,由於當時士大夫階級的清閑雅逸,因此晉代書法飄逸瀟洒,這是一種隨性美。唐楷法度嚴謹、氣勢雄偉,看上去像是整齊劃一,十分呆板,實則體現出唐楷的力度美。我最喜歡唐楷,也常練唐楷,尤其喜歡柳體的骨力遒勁。宋代雖然國家多難但是文運卻不衰,其書法沉著,注重意趣,強調主觀表現。元、以來社會發展相對停滯不前,書法尚學古人,相對唐宋時期較平庸。
《赤壁賦》趙孟頫
三千年書法發展,可以看到社會的發展以及反映出人們的精神風貌,書法文化是一顆藝術瑰寶,當今也有各個年齡階段的朋友們練習書法,有軟筆書法也有硬筆書法。書法文化慢慢在大眾普及,也愈受到大家的喜愛。
懷素《千字文》局部
《玄秘塔碑》柳公權
然而現在還一類被稱為丑書的藝術行為,「丑書」這名字一點沒取錯,得其所哉,書法是一件極好極好的事,享受書法過程,欣賞書法結果,修身養性,但沒有哪位書法名家在書寫工具上別具一格,嘩眾取寵。然而,丑書家偏偏就要這麼干,他們不會享受過程,不愛欣賞結果,更沒有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境界,他們真的只會嘩眾取寵,企圖用奇葩的書寫工具引起人們的關注,從不注重書法過程和結果,卻把重點放在書寫工具上,唐長老都看不下去了,甚至要爆粗口:F...... 如此博大精深的藝術文化千萬別讓這些沽名釣譽之徒玷污了,抵制丑書從我做起。
來,欣賞一下什麼是丑書,簡直辣眼睛。有些圖片尺度大的我都不敢放上來了,好奇心重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網上找。
歡迎朋友們留言討論。


TAG:傑053 |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國的書法
※書法與中國文化
※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漢 郃陽令 曹全碑》
※中華文化之中國書法文化
※中國書法的人文精神
※中國文藝、中國書法的精神內核是什麼?
※中國書法文字與藝術
※孫中山書法里的博愛與他中國傳統文化「博愛」精神
※文化志: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藝術的起源——甲骨文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之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將為中國文化爭得最大榮譽和最廣泛的尊崇
※書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弘文拾級」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師生書法作品展
※中國歷代書法大家·文徵明
※專訪中國著名書法家、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主任劉恆先生
※中國書法的文化核心價值
※中國書法歷史
※大國工藝——書法
※國畫大師李可染的書法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