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製造」到「智造」:風口下的中國製造應該如何變革?

從「製造」到「智造」:風口下的中國製造應該如何變革?

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Made in China」的標籤貼滿了歐美人里的每一個角落。不過對於一直以來「大而不強」的中國製造業來說,光有變革的決心遠遠不夠,僅僅依靠政策的利好也只能是「空中樓閣」。製造業的發展必須要用好信息技術這一「推進器」。

至頂網個人商用頻道 06月07日 北京消息(文/黃噹噹):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Made in China」的標籤貼滿了歐美人里的每一個角落。與此同時,以《中國製造2025》為代表的政策「緊鑼密鼓」,國家推進中國製造業創新和變革的力度和決心令人振奮。

當然,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並不是「紙上談兵」的討巧。這背後需要政府、有關部門以及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但作為製造企業本身,如何讓製造業真正「脫胎換骨」,就需要回歸到根源:生產能力、技術、流程。

從「製造」到「智造」:風口下的中國製造應該如何變革?

事實上,目前很多中國製造業企業不乏生產能力,也不缺少好的生產技術,但是他們沒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概念,不太重視產品為什麼要生產,也不太重視產品被用戶購買後的反饋。他們缺少信息化手段對產品設計、製造、流通、消費全流程進行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決策,並將結果用於生產。

「中國製造」正面臨的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從所有的製造數據中提煉價值?換言之,就是利用IT,將傳統工廠升級為數字化工廠,讓傳統製造與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技術緊密結合,進而加快從「製造」向「智造」的轉變。

轉型風口:製造業如何用「賦能技術」扭轉被洗牌命運?

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呂政曾用12個字概括,從1949年到2049年,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大到強」,中國無疑將成為「世界工廠」。按照這個思路,留給中國製造的時間僅剩32年,但好消息是,被稱為智能製造關鍵的「賦能技術」正來勢迅猛。

Forrester物聯網研究的調查顯示,製造商認為最重要的物聯網賦能技術排列如下:54%工業用無線網路、51%實時定位系統、49%安全感測器、44%條碼、35%被動式RFID。

這一數據背後也說明,這種更加創新和智能化的方式運用物聯網,正在受製造商們熱力追捧。並且可喜的是,越來越多「數字化工廠」如雨後春筍,急速擴增。他們通過不斷提升在整個供應鏈上更精準追蹤存庫以及最大化實時員工指示和通信效率的能力,讓製造流程的每個環節都處於可控、看得見的管理之中,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比如:

自我優化生產:聯網工廠和生產基地可以採用物聯網技術進行生產流程的實時監測和優化,自動進行調整來提升質量和增強效率,並減少浪費。

自動化庫存管理:物聯網可以讓企業對於庫存和供應鏈的狀態有更深入的掌握,跟蹤庫存地點和狀態(包括溫度、濕度和損壞情況等)。企業在具備了整個供應鏈上監測產品的能力後,可以增加處理和響應時間,減少缺貨和庫存積壓的情況,並改善適時生產流程。

追蹤和回溯:物聯網感測器可以用來增加任務完成的透明度,提供相關信息來幫助減少工作站的傳送時間,還可以用在裝配區域,以便幫助識別產品狀態,及定位工具、配件和原料,實現生產流程比以往更高效運行。

從「製造」到「智造」:風口下的中國製造應該如何變革?

這是一條「智能」業務流程線上的細小環節。對於很多傳統製造商來說,企業要實現由「製造」 向「智造」的轉型,把生產線變為機器人不失為一種捷徑,但要走得通,還需要雄厚的資本能力,況且這種一夜之間「鳥槍換炮」的做法並不現實。

反觀,通過對老舊的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並使用信息化的手段,例如管理系統整合底層生產線、條形碼、RFID等,逐步建立數字化工廠更可靠。

應對挑戰:從「製造」到「智造」,可視性開出一劑良藥

作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業正處於提升轉型的關鍵點,雖然有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日本精益製造的成熟經驗做參照,但企業切勿盲目「照葫蘆畫瓢」,「中國製造」還須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但這絕非是一道簡單命題。首先,產品創新需要利用先進位造技術(IT技術、自動化、機器人等)提升工藝(提高產品吸引力)。其次,內部優化則要使用精益製造的模式,讓IT環境適應從研發,到製造,再到後期運維,甚至產品(智能化產品)帶來的彈性業務,高密度計算和全程數據可視化

從「製造」到「智造」:風口下的中國製造應該如何變革?

面對中國製造業在創新和變革中所遭遇的困擾,斑馬技術也開出了適合中國當前國情、製造業企業現今特點、與目前IT進程相符的「良藥」:從移動數據終端和掃描器到專用印表機、RFID、軟體及服務,斑馬技術提供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可廣泛用於製造業中的各生產作業流程。

正如上文提到的「智能生產線」,其實,它們正是「賦能技術」工業用無線網路、實時定位系統、安全感測器、條碼、被動式RFID的最佳實踐。並且,這一切通過斑馬技術提供的可視性解決方案已經實現。

斑馬技術使製造商能夠充分利用技術,並獲得實時的運營可視性和信息,從而幫助簡化工作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倉庫的生產效率及製造質量卓越的產品,比如:

自動化和追蹤技術:班馬技術的自動化和追蹤技術可以讓製造公司從實時的企業資產智能化獲取更大的競爭優勢,幫助企業簡化運營、縮短流程、降低缺陷率、提高工作安全、削減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

條碼與 RFID 標籤識別組件:斑馬技術提供的條碼與 RFID 標籤識別組件和產品的企業級設備,能更高效率的平視操作,可減少工人不斷「掃描和傾斜」以核對數據的不必要動作。機器可以自動從基礎設施中的每個設備採集、分類和分析數據,幫助企業利用程序和流程智能化。

智能驅動解決方案:斑馬技術的智能驅動解決方案,可幫助工廠採用人機介面 (HMI),以支持使用實時提出生產線效能報告的技術。斑馬技術的機器學習專業度有助於優化以演演算法為基礎的解決方案,檢測超出參數範圍的產品,並立即同步發送告警信息至控制室和工人的移動設備。

數字化革命下,製造行業正在經歷一場重新洗牌。要真正擦亮「中國製造」這張名片,答案仍舊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創新。如何藉助於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信息交互來提升生產質量,如何藉助於物聯網來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風險,這些探索都是中國製造業企業當前所缺少的,但卻是斑馬技術這類行業解決方案提供者的孜孜不倦與默默奉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D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聚焦HPE Discover 2017大會上的10大伺服器和存儲技術
創業者來畫:Windows 10+Azure讓創意與創新齊飛
混合雲需要一個怎麼樣的存儲基礎?一起來看看IBM如何應對!
電視看久了視力下降?酷開用「防藍光」開啟護眼模式

TAG:ZD至頂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站在新零售的風口 農產品供應鏈如何擁抱變革?
舉國造芯,新風口下的狂熱
從債務到風口:變局下的「巨頭們」
AI時代風口下的奇瑞將迎來怎樣的變革?
站在「新零售」的風口 區域連鎖如何擁抱變革?
知乎高贊:真正能改變命運的窗口,都在社會巨大變革的風口上
風口上的「AI+智造」:真實的繁榮 or 泡沫破裂前的狂歡?
中國製造業下一個風口
最新定位!馬鞍山迎來產業轉型風口,將打造特色機器人製造基地!
雲九資本王京:風口從來不是人為創造的,而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寫在「新造車風口」終結之前
謀變與沉澱:新零售風口下,直銷行業的「攻守道」
如何把風口上的豬救下來?
美聯儲發出最強貨幣轉向信號,繼樓市後,下一個造富風口或將到來
風口浪尖上的智能門鎖,真的完全不可信嗎?
風口上的崇禮:如何打造「東方達沃斯」?
太空開發,會成為新風口,造就新一代富豪嗎?
張勇最新演講:如何成為創造風口的人?
BATJ去金融化的風潮下,如何才能把握新金融的風口?
風口上的區塊鏈,微眾銀行如何讓技術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