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和寫字有區別嗎?有,一個強調變化,一個強調標準化
有書友說:不懂什麼叫書法之前,往往把寫得工整,規矩,好看漂亮的字,說成是書法,把寫這些字的人,也就叫書法家,後來才明白書法和寫字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八十年代,我在縣城讀書,在縣城十字有一個帶著眼鏡的白鬍子老頭,給人代寫書信,「代寫書信」書信四個字寫得中規中矩,就像印出來的一樣,當時我很崇拜。
過了幾年,這個老人被請到學校寫字,疊好格子後先在格子里用鉛筆填好每個字,然後很自豪地說:我可以不按照《沁園春.雪》的前後順序寫,可以任意填寫任何一個字;同事們佩服的不得了,我心中暗暗地說:原來是個字匠!
那些字寫得好的,很正規的,很好看的,還不一定能叫他為書法家,有的不過只是一個「書匠」,一個「寫字匠」,所謂「教書匠」,一樣的意思。就是他們都只有軀殼,而沒有自己的思想,字寫得好,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脾性。所以不能成為「家」,而「家」與「匠」的最大區別正是這裡。
「家」是有自己思想的,「匠」是沒有自己思想的,就像一個木匠一個瓦匠所為。他可以複製、重複,他是製造,但不是創造,而複製的只能叫科學,如那些鉛字都可以複製,那些美術字也是可以成批覆制,所以那些可以「化身千億」的刻板的美術體字也不叫藝術,不叫書法,只有不可複製的才叫藝術。
趙之謙魏碑
陶濬宣的魏碑
魏碑美術字——新魏體
沒有思想或者思路不對,學什麼書體都有可能寫成匠體。
明清時為了追求整齊,把歐陽詢趙子昂的楷書寫成了館閣體,把變化無常的王羲之行書寫成了平庸的院體行書。
清末的 趙之謙和陶濬宣是同鄉,都學魏碑,趙之謙用用毛筆之柔化刀刻之剛,成了魏碑大家;陶濬宣亦步亦趨模擬刀刻,筆法結體板滯僅僅和魏碑美術字一部之差。
書法、繪畫,特別是富有創造的、富有獨特個性的東西才稱得上「家」,「個性的東西就是美的」——羅丹的話再次在我們耳邊響起。
王羲之的楷書
王獻之的楷書
王羲之的行書
王獻之的行書
王羲之的草書
王獻之的草書
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王鐸、八大山人,這些人歷史上留美名,就在於他們的書法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不重複古人,也不重複自己。
王羲之古質內擫,王獻之學其父而外拓華美;顏真卿在楷書及行書中引入篆籀氣息,在二王之外獨開一門;米芾集古字博採眾長……
顏真卿的楷書
顏真卿的行草
米芾行書
王鐸的行書
寫字強調的是易識美觀,越標準化越好。
書法,在不違背文字意義前提下,可以有充分可變性的表現力,可以虛實伸縮、疏密、奇正、歪斜、鬆散……通過毛筆的提按,頓挫,緩急,節奏快慢而產生優美的韻律,通過點線,形式支配,左右上下的牽側斜正,均衡,大小,錯落,動靜,收放,以動態的、靜態的表達,顯現出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互相映襯,彼此呼應,相生相剋的「道」的深意來……
書法,它和寫字的概念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王獻之為什麼能與父親並稱二王,附玉版十三行及手札墨跡本
※王羲之換白鵝《黃庭經》到底好在哪裡?
※歐陽詢人丑字不醜,《九成宮醴泉銘》外表平正暗藏機巧,不細察還真看不出來(二)
※舊王孫溥心畬寫的菜譜,在北京保利拍賣拍了52萬人民幣
※用筆渾圓朴茂、結體留白誇張的八大山人書法,主要學王羲之一路
TAG:晉堂書法 |
※書法和寫字有區別嗎?有,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強調變化,一個強調標準化
※書法一味強調臨帖是一種誤導
※一味強調臨帖是一種誤導
※多次強調:體檢前一天有「三不做」,關乎健康指標
※太極拳對於中的強調,有著怎樣的解釋?
※曾明確反對整容,強調自己是原裝臉,但這些年她的變化也挺大啊!
※翁志飛:片面強調書法個性,這種成功沒有意義
※強調書法個性沒有意義
※博人傳一再強調這個細節有何玄機,木葉最強的當真是下忍嗎?
※翁志飛:片面強調個性,過度創作,形成習氣,這種成功沒有意義
※為了控制尿蛋白和肌酐,醫生強調的三個細節,你注意到了哪個?
※再強調一次:穿大衣不要搭裙子,巨丑!瞧下面這麼穿,個頂個的美
※為什麼有韻味的太極拳總強調松沉?
※過分強調個人努力——一種時代的悲哀
※這幾天,詹姆斯、科比都在反覆強調一個詞,它為什麼如此重要?
※一天吃多少個雞蛋比較合適?再次強調:不要超過這一量
※強調、強調再強調、繪畫步驟的重要性
※我們一定要強調書法是一門獨立的藝術
※鹽是「百味之王」,中醫強調:鹽有這幾種功效!
※反覆強調:每天這樣做,或能有效減少血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