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才是微積分的「剽竊者」,牛頓與萊布尼茨的「戰爭」幾時休

你才是微積分的「剽竊者」,牛頓與萊布尼茨的「戰爭」幾時休

《誰是剽竊者:牛頓與萊布尼茨的微積分戰爭》

〔美〕傑森·蘇格拉底·巴迪 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7年6月出版

微積分是最重要的數學發明,極大推動了科學的進步。但在兩位最偉大的科學巨匠——牛頓和萊布尼茨之間,卻爆發了激烈的微積分發明權之爭。在各自擁躉的支持與攛掇之下,他們相互發難,指責對方是剽竊者。這場曠日持久的微積分戰爭,是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損失無法估量的悲劇。

這場漫長尖銳的微積分戰爭長期被塵封,因為它泄露了牛頓和萊布尼茨最差勁的一面,暴露了各自幽暗的人性。本書作者打破禁忌,第一次用極為詳實的史料,完整的講述了微積分戰爭的故事。

綠皮作者簡介

傑森·蘇格拉底·巴迪,美國科普作家,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分子生物學(1998年)、科學寫作(2001年)兩項碩士學位。曾在美國宇航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科學機構從事專職寫作與編輯工作,現任美國物理研究所新聞主任。除了本書之外,還著有《第五項假定:破解古老的宇宙之謎》。

精彩書摘

無論是我們的項目取得進展,還是科學取得進步,都無法讓我們逃脫死亡。

——萊布尼茨,1696年寫給托馬斯·伯內

萊布尼茨生命中最後的日子是在漢諾威度過的,而這段時間喬治和他的大臣們則一直待在英格蘭。也許這說明喬治疏遠了萊布尼茨,至少是不那麼支持他了。發生在1711年的一件事或許更能說明他們之間的關係。這一年萊布尼茨不慎摔傷了。他已是一位體弱多病、身有殘疾的老人。據說喬治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關心,甚至把這件事當成一個笑話。顯然喬治對一個長期為其家族服務的老人缺乏應有的同情心。

萊布尼茨

這次受傷只不過是萊布尼茨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所要承受的一長串傷痛之一。萊布尼茨患有痛風症,這是一種給人帶來巨大痛苦的關節炎症,會引起關節發炎和錐刺般的疼痛,這種痛苦往往要好幾天才能減緩。在萊布尼茨生命的最後關頭,他的痛風症愈加嚴重了。萊布尼茨於1715年寫道:「我的腳經常疼得難以忍受,手有時也會脹痛。但感謝上帝,我的頭部和胃仍然是健康的。」

到後來,或許是缺乏運動的緣故,萊布尼茨的右腿上長了可怕的膿腫,這使他無法正常行走。不過,萊布尼茨從未屈從於疾病。為了對付痛風,他讓自己平躺在床上,用木頭鉗子緊夾發炎的關節。不幸的是,這種做法明顯對他的神經造成了嚴重的損害,最後不得不長期卧床,幾乎喪失了行走能力。

1716年11月13日是一個星期五,萊布尼茨卧床八天後,終於同意接受一位名叫塞普的醫生的治療。史料記載為我們留下一幅有趣的畫面:塞普醫生髮現自己遇到的病人是一部「活的百科全書」,對藝術和醫學應用都有深入的了解。這位病人不顧自己脈搏衰弱、病痛纏身,仍和前來看診的醫生大談鍊金術和歷史。萊布尼茨的額頭冒著冷汗,身體無法抑制地抖動著,周圍放滿了書籍和筆記。雖然還想工作,但此時他已經連筆都拿不起來了。

醫生對萊布尼茨病情的預測是悲觀的:他不可能再康復了。醫生開了一些葯,萊布尼茨勉強撐過了第二天。1716年11月14日,這位聞名於世的萊比錫之子在他長期居住的漢諾威的寓所與世長辭了。

萊布尼茨的計算器

萊布尼茨並沒有為自己的後事做過多的安排,棺木要臨時購置。他的秘書艾克哈特訂購了一副裝飾華麗的棺槨,上面有賀拉斯的詩句以及數學與重生的符號。幾天之後,萊布尼茨的遺體被轉移到紐斯塔德特教堂,並在此舉行了葬禮。萊布尼茨被安葬在紐斯塔德特教堂之內,在當時這是一種普通人享受不到的殊榮。

萊布尼茨去世以後,他的聲望越來越大。在十八世紀,萊布尼茨就公認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學者。1780年,人們為了紀念他而專門建立了一座紀念牌。這是另一項不是貴族的人難以享有的殊榮。萊布尼茨的紀念牌被設計成一個圓形神廟的形狀,神廟的中間樹立著他的白色大理石半身雕像,上面刻著他的名字「奧薩·萊布尼茨」。另一件事也可以反映出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多年以後,當人們翻修紐斯塔德特教堂時,教堂內其他人的遺骸都被搬遷到了別處,唯有萊布尼茨的遺骨被保留了下來,重新葬在了翻新的教堂之內。

儘管如此,許多歷史學家都注意到了萊布尼茨有些寒酸的葬禮。約翰·克爾,他是克斯蘭德人,在萊布尼茨去世的那天正好來到萊布尼茨居住的小鎮。他驚奇地發現當地人對萊布尼茨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他這樣記述萊布尼茨的葬禮:「顯然,人們更像是為一位尋常的小偷,而不是為一位給他們的祖國帶來巨大榮耀的人舉辦葬禮。」

當時,喬治一世及其大部分朝臣都待在倫敦。國王是在王宮附近狩獵時聽到萊布尼茨去世的消息的。歷史記載,儘管整個宮廷都被邀請出席萊布尼茨的葬禮,但宮廷中最尊貴的人物,喬治一世本人,卻沒有到場。

由於萊布尼茨在歐洲享有的巨大聲望,他去世之後,人們發表了多個訃告。《學者》雜誌於1717年詳細介紹了萊布尼茨的死訊和葬禮。1718年海牙的一份刊物登載了以「紀念歷史性的萊布尼茨」為題的文章。1717年法國科學院在巴黎召開了大會,在會上科學院秘書長親自誦讀了致萊布尼茨的悼詞。

萊布尼茨雖然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但皇家學會並沒有特別關注萊布尼茨的逝世。一個更大的侮辱是柏林科學學會沒有任何紀念活動。要知道,萊布尼茨是柏林科學學會的創始人和首任主席。

牛頓雕像

萊布尼茨去世後不久,孔蒂神父寫信給牛頓通知這一訊息。「萊布尼茨先生去世了,」 孔蒂在信中寫道,「你們之間的爭論終於可以結束了。」但對於牛頓而言,這場爭論並沒有結束。

當牛頓得知萊布尼茨的死訊後,他再次出版了拉夫遜的著作,並在重版著作中插入了自己對萊布尼茨來信的回應。甚至在萊布尼茨死後,牛頓對自己主要競爭對手的惡感也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弱。萊布尼茨過世兩年之後,牛頓寫了一篇長文,文章的主旨是以得意口吻誇耀,在自己有力的詰問下,萊布尼茨是如何變得理屈詞窮的。萊布尼茨去世許多年後,牛頓仍在寫針對他的挖苦信件和文章。當然,這類信件都是牛頓的私人物品,直到他去世十年之後才被人發現。

牛頓的微積分手稿

牛頓去世之後,他私藏的信件揭示了整個事件(他和萊布尼茨的爭論)讓他覺得有多麼委屈,他認為自己遭受了萊布尼茨不公正的對待。牛頓堅稱,萊布尼茨一直到死都是一個強盜和攻擊者,而他自己,牛頓,才是學術抄襲的受害者和正當防衛者。牛頓堅持認為,任何事情都只能有一個真正的發明人——即使有人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該發明。

圖書簡介

偉大的數學發明

發明權之爭

幽暗的人性

《誰是剽竊者:牛頓與萊布尼茨的微積分戰爭》

〔美〕傑森·蘇格拉底·巴迪 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7年6月出版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被掌控的人類生活:誰主宰了你的「自由決定」
何玉興: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把錄取通知書交到媽媽手裡的時候
去巴西高考吧,因為除了作文,剩下的都是選擇題……

TAG:社會科學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從阿基米德到牛頓,那些駕馭微積分的天才們
不停做微積分函數才能通關的遊戲,開發者是魔鬼嗎!
如果說中國的漢朝的時候,已經懂得微積分,會不會嚇到你了
為何一些人連微積分都不懂,卻去談論宇宙盡頭之類的話題呢?
很多人一輩子都用不上函數和微積分,學習它們不是浪費時間嗎?
一張照片的故事微積分老師的背影
糟糕,我學了假的微積分!
學點微積分,炒股都可以炒得更好!
什麼是微積分?創始人是誰?
微積分-究竟是誰先創立的?
玩遊戲也可能會智商不夠,這幾款燒腦手游中,最難的要會微積分!
想徹底搞明白廣義相對論,必須看一遍微積分嗎?
微積分課堂上來了個借讀生,這認真的模樣,讓很多學生自愧不如
幼兒園就會微積分、懂核反應堆,我還有什麼臉自稱是寶寶?| 精選評論
丁小平和微積分的故事:我們離「數學強國」有多遠?
辛迪克勞馥的女兒,10歲童模出道,還是微積分學霸
那些幼兒園就學微積分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獨角獸的微積分技術
某大學高數課,阿黃在認真聽微積分,老師學生都稱讚學霸狗
網紅數學家傳奇人生:從不懂微積分變身斯坦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