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創新劇場上演新能源技術「頭腦風暴」!聽眾感到「耳目一新」

創新劇場上演新能源技術「頭腦風暴」!聽眾感到「耳目一新」

科技日報記者 唐 婷 劉 垠

7日,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和第二屆創新使命部長級會議在京開幕。本次會議聚焦「創新引領、應對挑戰、能源轉型、共同行動」主題,內容囊括了部長級閉門會議、主題邊會,以及清潔能源創新技術展、創新劇場、公私合作行動高峰會等多場配套活動,討論推動全球向清潔能源經濟轉型。

佩戴著耳掛式的麥克風,西裝革履的演講者不再拘泥於講台的一角,而是在舞台中間信步自如,用通俗的語言和豐富的肢體動作,配合著身後大屏幕上的幻燈片,生動地描述一幅幅有關新能源現在與未來的圖景。7日,作為在京舉行的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的重要活動,「創新劇場」採用「路演」的形式,給聽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觀感。

「『創新劇場』的舉行是此次部長級會議『創新行動』最大的亮點。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新能源產業界、企業界的創新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期待通過今天的活動,聽到來自新能源各個領域的創新技術和最新思想。」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會上致辭時表示。

簡短的開幕式後,來自風能、太陽能等領域知名企業的領軍者們,向與會者奉上了一場知識密度高的新能源技術「頭腦風暴」。對風電技術研發者來說,如何讓風電設備準確地感知風的大小、方向,進行相應的工況調整是一個難題。「世界上最難感知的,除了你的戀人之外,就是包括風在內的自然環境。」金風科技執行副總裁吳凱開了個玩笑。

在吳凱看來,藍藍的天空下、廣闊的荒漠上,一台颱風機本身既是生產設備,更重要的也是一個感測器。「我們引入了北斗系統,從更宏觀的角度去感知、測試風機,同時還引入了在汽車行業廣泛應用的激光雷達技術,給風機裝上『眼睛』」。

隨著風機設備在更加廣闊的地域應用,風機廠商需要思考如何能持續優化運行維護成本。吳凱表示,運用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技術,能使整個運維服務更加智能化,有效提高風機運行時間。

傳統農業和新能源看上去似乎是兩個不搭界的領域。然而,在阿闊能源集團創始人埃里克·史科達的努力下,二者在留尼汪島實現了無縫對接。2010年,阿闊集團在留尼汪島實施了第一個「光伏農場」項目。

「我們在當地租了一塊地,起初是一半土地建光伏電站,另一半土地開展有機農業,後來為了節省土地,同時抵禦颶風對農作物的傷害,在耕作的土地上搭建了覆蓋有太陽能設施的堅固大棚。」埃里克·史科達說道。令埃里克·史科達感到自豪的是,在他們的大力推動下,目前留尼汪島上40%的供電量由可再生能源提供,他的目標是在未來能實現100%。

同樣是在太陽能領域打拚多年的尚德電力創始人施正榮,帶來了他目前所在團隊研發的一項新技術:太陽能皮膚。施正榮介紹,之所以稱它為皮膚,是因為這款太陽能電池很薄,厚度只有1—2毫米,重量只有傳統太陽能電池的20%,而且具有很強的柔性。

太陽能皮膚和不同的材料結合,可生產出新一代的太陽能建材,比如太陽能瓷磚、太陽能金屬板等等,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更贊的是,太陽能皮膚還提供了多彩的顏色選擇。「我們知道,設計師總是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希望設計的建築與眾不同,有不同的色彩方案可供選擇,我們可以滿足他們對色彩的需求。」施正榮說道。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這是要揭地球的「老底」!中國「馬溝計劃」瞄準海洋最深處
恐怖分子為何總製造事端:「腦迴路」和普通人不一樣
我國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方案首次公布
水未必不可或缺,尋找火星生命,不妨換個思路

TAG:科技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新能源創新也有「黑科技」
新能源汽車又有新風向
「新能源技術創新突出貢獻獎」背後的超威電池質量
黑豹 新能源的革新
重磅!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權威發布
為新能源發展帶來新思路,浙江糖能科技的這個項目值得關注
中國新核反應堆玲瓏一號技術研發成功,開闢了新能源研究新天地!
新能源·新零售·新思維——造車新勢力
新能源物流車市場,「風景獨好」的背後
「轉子風暴」未來轉子發動機將引領新能源?
氫能源發展有潛力,新能源制氫技術研發獲新進展
北汽新能源技術優勢發展近況
未來駕駛技術展落戶上海,聚焦新能源輕量化智能網聯三大領域
「新材料新能源可以顛覆我們的生活」
新能源第一股!北汽新能源擬借殼上市
新能源汽車賽拉力賽側記:倡導新生活,樂享新能源
新政為新能源車熱降溫
新能源火爆,造車新勢力為何蓉城集體「逃課」?
動力電池洗牌加劇 技術升級才是新能源發展王牌
新能源車發展不能靠忽悠,你掌握「三電」核心技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