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畢業季系列觀察:跨媒體畢業生為何能「遠在底線之上」?

2017畢業季系列觀察:跨媒體畢業生為何能「遠在底線之上」?

畢業季,隨機採訪了近十位跨媒體方向的畢業生,只有一人打算做藝術家。這個結果有些出乎意料。巧合而已?還是現狀如此?其中牽涉的標準太多,也無孰是孰非的判斷必要,不妨先看一些案例,感受一下我們每天撲面而來的生活。

GIF/33K

「大學,是人生中的一段路程,而非終極目標。因此,我們不能把大學的教育簡單地等同於就業或獲利,否則,將失去大學教育的本質。」源自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管懷賓對「大學」的認知又表明,未來可能並沒有那麼糟。

第一個故事,關於一個女孩

廖雨澄(右 圖片源自廖雨澄微信)

有著一頭利落短髮的廖雨澄眉梢爽利,眼神清澈,是個自我意識頗為強烈的姑娘,坦承又熱情,很讓人喜歡。

從小到大,她都是乖學生,初中時,乖乖女想讓自己脫穎而出,計劃學點特長,「要不然學畫畫吧。」一開始純粹是興趣,不過卻因此知道,原來除了高考,人生還有另一條路。其實,當時的廖雨澄並不清晰長大後想做什麼,「那麼,當個設計師也不錯啊,做做方案,應該很酷!」於是從高一開始,廖雨澄正式學藝。一開始父親不同意,「但沒辦法,我硬著來。」雖不贊同,爸爸還是照樣給錢,只是有時候會冷言冷語以示不滿。不過結果不錯,因為文化課好,專業課也不錯,廖雨澄最後的綜合排名很高,很順利地一次就考上了國美。只是一開始廖雨澄想學的是設計專業,「我想當設計師,還是抱著最初的夢想。」後來,並不了解「跨媒體」的廖雨澄進入了跨媒體藝術學院,這是因為「其他如油畫、版畫、雕塑等我都清楚,它們肯定不是我要的生活,也不是以後的職業方向。」

不負所望,這次的結果依然很棒。「進來之後真是開闊了我的眼界,刷新了我原有的各種觀念和認識。」比如,先是一個多月的掃盲,專業里所有老師都來上課,講他代表的工作室是做什麼的,加上一些公共課,廖雨澄「掃描」完本專業後選擇了跟電腦有關的課程,「我當時覺得電腦、科技這種東西蠻當下,既然想表達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那麼誰都可以有想法,誰的想法又都不一樣,但用什麼形式去表達?有的人用裝置,有的人用架上繪畫,有的人用影像,我個人覺得這種視覺上的工作讓我更舒服。」

喜歡沉浸在自己小世界的廖雨澄很努力,大二時拿了一等獎學金,也逐漸獲得了爸爸的認可,「他覺得好象也可以」。大三後進入開放媒體系,「這也是我自己選的,大二時我認識了姚大鈞老師,想跟他學點東西。」

廖雨澄畢業創作《非歐幾何》 VR:此作品受啟發於M. C. Escher 的繪畫作品《Other world》,同時又有感於當今社會信息傳達的多重性,特此藉助Vitual Reality這種極具沉浸體驗的新型科技表現形式,在虛擬環境中構造出一個區別於現實的世界,同時也希望觀眾能真切體會到多重維度間切換的沉浸感。

2017年6月,廖雨澄畢業了,畢業創作是VR《非歐幾何》。畢業展示期間,觀眾絡繹不絕,但廖雨澄十分清醒自己的現狀,「我不知道怎樣用跨媒體這個東西去賺錢,你看,國畫、油畫的畢業生可以畫幅畫呈現自己的觀念,有收藏家想收藏,有畫廊想簽約,但很少會有人願意收藏跨媒體作品,影像、攝影可能會有,但像我在做的VR(虛擬現實),很少,其實對於很多觀眾來說,VR吸引他們的是這項技術本身而不是內容,這也是我們比較尷尬的一點。我們選擇VR,只不過覺得它能給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作品藉助這個技術或效果能更好地把內容傳達給觀眾,我們看重的還是內容。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觀眾其實對VR有先設認知:戴VR就是玩遊戲,很多人還沒看我們的作品就會問這是不是遊戲?好玩嗎?有沒有刺激一點的?我們也會比較尷尬。」

廖雨澄覺得自己還年輕,認識的人脈也不多,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想依靠新媒體創作維繫生存,也沒有想過成為職業藝術家。畢業後她選擇工作,「但我的工作可能是設計師。」她想讓自己純粹一點,「我用過硬的技術完成每個單子,它們不算創作,但可以賺錢維持生活,這樣我就可以用工作之外的時間做自己真心喜歡的東西。」大學期間,通過接散單,廖雨澄基本生活自理,不過,一旦要買大設備還需父母的援助,「自己多少也會承擔一點」。

第二個故事,關於一名男人。

1986年出生的宋戈文今年剛考上跨媒體方向的博士。

2015年,他獲得了羅中立獎學金金獎,作品被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執行館長看到,直接推薦給館長,館長看完後加他微信,對這個體系完全不了解的宋戈文糊裡糊塗加了,館長說想看他其他作品,他就發了,沒想到當天晚上館長就打來電話,問他要不要來北京做個展覽。「第二天我跟管老師(宋戈文的研究生導師管懷賓)一說,管老師就說你趕快做。」2016年,「無槳之舟:宋戈文個展」在798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開幕,C、D、E展廳呈現了他近兩年的裝置及架上作品。

「我算是比較幸運的那一批。」

2016年7月16日,由楊鑒策展的「無槳之舟:宋戈文個展」在798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開幕。此展也是「蜂巢·生成」項目的第二十一回展,展覽以C、D、E展廳呈現了宋戈文近兩年的裝置及架上作品。圖為開幕式現場

宋戈文在「無槳之舟:宋戈文個展」現場

宋戈文 《彼岸:無槳之舟》

宋戈文 《最初的儀式,最後的愛情》

宋戈文體形壯碩,身高近2米,猛一看以為是搞體育的。雖然父親從事藝術,但他從幼兒園起就開始打乒乓球,初中起打籃球,初三時他就竄到了1.8米,可以直接跳起來扣籃。「沒想到玩的太嗨,腳受了傷,那個時候不太懂,一聽要做手術打死也不肯,家裡人也沒太在意,到高二時就明白體育這條路算斷了。」他就想,自己從小也畫畫,就乾脆學這個吧。高考時報的是國美,專業分很高,但因為外語的原因,宋戈文進入了廣美。在廣美版畫系,宋戈文沉寂了四年,逐漸發現自己不適應某種固有的規則或狀態,「所有學科都在畫圈,裡邊的人不出來,外邊的人進不去。」雖然當時他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本科畢業後,宋戈文下決心改變,「既然這條路走不通,不如索性換個更徹底的玩法。」

他是從小就喜歡動手做東西的,空間想像力也極好。4歲時,宋戈文就能將一本厚厚的《摺紙大全》全部折完。6歲時,國內剛興起拼裝模型,媽媽買了個飛機模型給他,有一兩百個零件,「我媽說等你爸回來幫你拼,我等不及啊,一個晚上自己全部拼好,我媽簡直驚呆了。」

喜歡,是最原初的動力。「回到現在,我做裝置,基本上也是從『玩』里獲得靈感。」

一心求變的宋戈文與「裝置」註定相遇。他原本不認識管懷賓,沒想到兩人一對眼就感覺親近。「我們的髮型很像,當時一看我們都愣了,氣息對。」讀研最初,他依然沒有方向,導師重視自悟,一個偶然機會,朋友給了他一堆沒用的木條,讓他做點東西玩,由這堆木條開始,宋戈文從「動手」中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並逐步強化。

研究生畢業後,他本想找工作,機緣巧合,學校有個孵化項目恰好與其研究方向一致,因此他留了下來。「在我之前,單純做機械的人不多,可能會有一兩件裝置涉及,但運作方式還是先觀念再執行,我則是完全從動手出發。」

至於考博,他原先比較抵觸,因為覺得已沒有必要。但在家人的建議下,他還是邁出了這一步。「我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學校可以帶來更多資源,這個圈子的各方面都在供給,在國內是比較好的選擇。」

你必須去迎接撲面而來的生活

畢業後,生存問題很核心,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應對策略。比如,今年畢業的跨媒體學生段官來想考研,同時「打算繼續做作品。」因為沒有和畫廊打過交道,他覺得自己對市場的認識挺片面,「只是感覺目前裝置的收藏或購買人群應該挺少,不過那些能一定程度保持創作感受又可以滿足商業需求的作品應該有一定的市場。我感覺之所以大家會喜歡跨媒體作品,除了作品本身思考的問題外,更多的在於它有時代背景的痕迹,新的媒介和表達方式有很多可能性。新的東西應該是觀眾更喜歡的,市場也需要這樣的作品。」而另一位本科在雕塑系、研究生讀了纖維藝術的畢業生李同學打算先工作。在他看來,這類作品市場狀態一般,「我的作品還是比較自我,市場對我的影響不大。」他是北方人,感覺華東地區對裝置、新媒體等藝術形式的接受度比較高,「首先展覽非常多,其次人的認知也比較高。」同為纖維藝術系的畢業生高梓鋆計劃出國留學,她認為需求決定市場,「現在,跨媒體類作品更受歡迎,因為影像、互動、高科技等很有代入感,更能觸發觀眾,而跨媒體這種方式也更易於藝術家傳達與實現自己的想法,所以,對於藝術家和觀眾而言,『跨媒體』都是一種更適應這個時代的方式。」同系的蔣林娟畢業後則打算讀研,她同樣認為「跨媒體的盛行可以說是大勢所趨,人們很願意通過更多樣的傳播媒介去認識藝術品,而不單只通過眼睛看,而藝術家也可以有更多的表達方式向社會和體驗者敘述話語。」

段官來畢業創作:眾生相

作品數量:4件小品

作品尺寸:120x80x20cm/30x20x10cm/40x10x10 cm/40x30x30 cm/40x30x20cm

材質 : 聚氨酯鏡框 銀鏡 圓環標尺 水晶硅膠模型 石膏模型 鵝毛 刀片 減速電機 金屬零件

關鍵詞 :荒誕 調侃

簡介:眾生像系列之順耳、凱覷、妄念、澀噎/澀難,分別對應耳朵、眼球、五官、大腦四件。

蔣林娟畢業創作《攻》:「錫」這個材料,是經人提煉又合成的金屬,編織和捶打更是人為動作,「木」是自然材料,「鈍器」的屬性就是改變物的形態,每一個物都散發出特有的氣場,所以我只是將它們放在「自己的位置上」。說得更細緻一些就是,「木」作為自然它本身存在,我們在它身上建了一座城,再去改變它的形態。也許觀眾無法一眼看懂我心裡的劇場,但物散發的氣場是真真實實在那的,我希望大家通過互動能有些許觸碰到。

其實,現在他們遭遇的諸多問題二十多年前就已經撲面而來。

馮峰,現廣州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教授、系主任,26年前從廣美畢業並留校任教,月工資180塊,而他當時每月房租就要110塊,於是他便去做任何能夠遇到的工作:跑印刷廠幫企業做畫冊、跟拍電視廣告做現場美工、藥盒包裝設計、裝修工地的現場工程等。最多的時候,他同時進行8個不同的工作。

馮峰(中 圖片源自馮峰微信)

當年,他從學校宿舍搬出時,除了書,只帶了一床棉被。「那時候,我問自己:只有一床棉被的時候,你是否還可以繼續你的創作呢?」後來,他把那床舊棉被做成了一件作品,用它來回答自己的提問。畢業後粗糙卻豐富的生活經歷讓他學到了很多在校園裡永遠也學不到的東西,因此,他在畢業後的最初作品幾乎都和這些工作有關。「我最早的一件焊接的裝置作品,就是在裝修工地面對著一扇鐵門學會的電焊。那是一種非常有抓地感的生長,豐滿結實。」

等到90年代初,學校集資建房,但只把結構和外牆做好,裡面的部分全得自己做。當時馮峰剛畢業,資歷最淺,輪到他選房子時,只剩下沒有電梯的9樓頂層,又因為頂樓實在太熱,他開始在樓頂種植物,慢慢地就種成了一個屋頂花園。「我想,如果沒有我做屋頂花園的經歷,就不可能有後來我在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創作的公共藝術項目《時間中的宮殿》。」

在他看來,「要做一個純粹的藝術家,要堅持你的理想搞藝術啊!」是華而不實,「那不是堅持藝術,那是拒絕生活。你必須去迎接撲面而來的生活。」

身為老畢業生,馮峰十分理解學生的心意,但他還是「殘忍」地說「你們畢業之後,不一定都去做藝術家。」因為他相信,「我們之所以投身到實驗藝術當中,或多或少都是受到了『人人都是藝術家』這句話的感召,其實,幹什麼工作都行,無論幹什麼,你們在學校里形成的那種獨特的另闢蹊徑的工作方法都將終生伴隨著你們,無論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甚至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它都會起作用。那是你面對世界和自我學習的方法:一個勇於實驗,突破自己,和在實踐中學習,遇到什麼就創造性地使用什麼的工作習慣。今天的藝術可以藉助任何方式,也可以介入任何領域,可以以任何方式出現。只要我們相信實驗,相信想像力,相信用我們的想像力可以讓這個世界,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一點,藝術,就會在那裡發生。」

因為,藝術從來就沒有在任何時刻遠離過生活。

(此段文字改編至「致畢業生: 你必須去迎接撲面而來的生活」一文,作者:馮峰,原載《美術報》,本文使用已獲馮老師許可。)

廣州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2017屆畢業生李逸婷作品:《城中村對我來說是遊樂園》 裝置 2017年

廣州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2017屆畢業生屠若晗作品:《組裝一個屠若晗》 裝置 2017年

廣州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2017屆畢業生陳裕華作品:《倒帶9/22次》 DV裝置綜合媒材 2017年

廣州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2017屆畢業生林俊威作品:《再做一次小時候的玩具》 裝置綜合媒材 2017年

廣州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2017屆畢業生朱婉芳作品:《朱村鎮的地圖》 軟雕塑 2017年

(以上廣美作品圖均源自馮峰微信)

「他們遠在底線之上。」

就在上個月,「腦太空:科幻VR展」(Mind Cosmos :: Sci-Fi VR)在廣州二沙島風眠藝術空間開啟,這是國內首個VR藝術展,也是國際極罕的科幻主題VR藝術創作呈現,來自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開放媒體系 (Open Media Lab) 的23位「95後」青年藝術家的十餘件作品成為其中最耀眼的明星。「這些作品一方面體現了他們對VR技術的拓展應用,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他們的人文反饋與關注。」雖然近幾年新技術盛行,但管懷賓對其始終保持某種警覺性清醒:「VR是目前比較熱門的話題,這與它互動式、體驗式的優勢有關,但跨媒體藝術學院的VR有特殊性,它不只是簡單的互動或體驗,而是希望通過技術整合人文,以進入更深層面藝術敘事的思考。」因為在他看來,任何「新」技術都有落伍的時候,所以「技術」是暫時的,而「藝術家」是長久的,無論何種藝術,最終關乎的還是人的問題,而非簡單的技術呈現。

2017年5月6日,「腦太空:科幻VR展」(Mind Cosmos :: Sci-Fi VR)在廣州二沙島風眠藝術空間開啟,這是國內首個VR藝術展,也是國際極罕的科幻主題VR藝術創作呈現,來自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開放媒體系 (Open Media Lab) 的23位「95後」青年藝術家的十餘件作品成為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圖為「腦太空:科幻VR藝術展」展覽現場

對於畢業展及畢業創作,管懷賓十分清楚其重要性:優秀的畢業創作往往能將畢業生帶到更遠的世界,而很多優秀藝術家的畢業創作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也往往起了很大作用。這些年,跨媒體畢業展及每年一屆的跨媒體藝術節都受到各大院校、畫廊、美術館和社會大眾的關注,「尤其這兩年,合作比例逐漸擴大,在校生、畢業生與畫廊簽約的不是少數,這和跨媒體這些年在藝術界的狀態有關,它在藝術院校中引導的某些東西逐步輻射到藝術機構,並已成為常態。」

但這些都不是跨媒體藝術學院的終極目標。跨媒體整體對應的是國際目前媒體藝術發展最前沿的問題,這個「前沿」既包括媒體藝術,也包括社會現場。技術界面每隔三五年都會更替,必須用可持續的眼光看待它,這不僅是教育層面的需求,更需要學生自己建立這種意識。所以思想、判斷力、技術與表現等都是教育系統的組成,一定程度上更是某種拐杖。

「迷因城市」首屆跨媒體藝術節開幕式現場

中日跨國 audio-visual現場(圖/馬楠)

轉塘演出現場(圖/瀟洋)

實際上,跨媒體的畢業生除了部分繼續求學外,相當一部分會進入社會。與其他學科相比,這類畢業生特點明顯:綜合素質較高,遭遇社會、對應行業壓力的能力、對社會的感受力、敏感度和問題意識等都相對突出,這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他們各方面能力,生存能力也因此更強。

「他們遠在底線之上。」

管懷賓充滿信心:這與學院的課程設立、工作坊、藝術活動等有關,學院三個系各自基礎性的東西在本科二年級時就推給了學生,這些技術足以讓他們在基礎課程階段就能解決生存問題,早早進入藝術現場的他們經驗豐富,也就能很早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管懷賓

雖然國情客觀存在,跨媒體藝術真正進入國內大眾視野不到二十年,很多尚停留在精英層面,大多數中層的概念也很模糊,大眾又如何順利接受?曾有私人收藏家直言不諱地告訴某年輕藝術家:雖然你的作品很好,但我還達不到欣賞它的水平,所以不知道買回去的意義在哪裡,如果我要買,只能尋找跟我生活軌跡有關的記憶去歸納。如果找不到,我很難收藏。

然而,市場與藝術終究不是並行,二者雖會交叉,但總是各自精彩。對此,管懷賓認為需要重新界定「藝術市場」這個概念:藏家是一種市場,粉絲是一種市場,社會普遍關注也是一種市場,藝術教育應對「市場」有判斷,也要有距離,否則將喪失更持久的目標。「創作與市場是兩個並行的軌道,從教育角度而言,我們無法預設市場的發展,但並不能因此就以市場需求或當前眼光為目標,否則,藝術將喪失創造力與銳氣。」

現在,尤其是華東地區,在實體經濟和政策引導等綜合元素的刺激下,公共領域項目或藝術展覽的需求明顯提升。「去年單子很少,偶爾有人會問,但今年過完年後很多朋友都拿著項目來找我,是否靠譜暫時還不清楚,但至少這個動向讓我覺得挺好。現在媒體發達,好東西藏不住,你做的好,大家肯定都會看到。」

作者:鄒萍

編輯:張麗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陳設中國·晶麒麟獎揭曉7大獎項 一場關乎生活藝術的盛宴
對規訓說「不」 郭文昊個展「此在彼往」亮相成都域上和美藝術館
不涉開幕式展覽館之郭煌作品
從「奇境漫步」看藝術展覽的互動性
第14屆卡塞爾文獻展即將在「老家」拉開帷幕

TAG:雅昌藝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英特爾的10nm之路:2010至2019年|半導體行業觀察
2019廣告行業年中觀察
格芯7nm工藝2019年量產|半導體行業觀察
畢馬威:中國經濟觀察2019年三季度
十二星座2019年2月15日運勢:注意觀察大環境
CES 2019上發布的晶元匯總|半導體行業觀察
清眼觀察:2018年世界盃落幕,誰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法國隊」?
全球晶圓代工恐衰退3%,10年來首見!|半導體行業觀察
AWE2018觀察:健康將成家電行業下一個突破口
2019年第三場流星雨!全國可持續觀察兩天,峰值110顆流星
2019 半導體領袖新年展望(四)| 半導體行業觀察
每周科技觀察 2019,航天大年
股價五個月上漲178%,AMD重回2006年巔峰|半導體行業觀察
2019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趨勢觀察
華盛頓軍事觀察員:中國生產100架殲-20A之後,再生產400架殲-20B
藝恩:2018中國視頻內容付費產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609期內容,歡迎關注
2018年五月移動消費金融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603期內容,歡迎關注
日媒:JDI裁員1200人,CEO將離職|半導體行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