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前世今生的明代青花陶瓷器的特徵

前世今生的明代青花陶瓷器的特徵

出身

明太祖朱元璋繼位第二年,就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專門為宮廷和上層人物燒制青花瓷器。明代青花瓷分兩種,一種是官窯青花瓷,一種是民窯青花瓷,官窯瓷器工整精細,民窯瓷粗獷豪放。明代青花主要分為三個時期,洪武至宣德為早期(1368-1435年),正統至正德為「空白期」至中期(1436-1521年),嘉靖至崇禎為晚期(1525-1643年)(其中包括南明時期、弘光、隆武、永曆、昭武、洪化,到1682年康熙20年明朝徹底滅亡)。明代早、中、晚青花瓷色彩鮮麗宜人,因施色多為釉下工藝而永無褪色,紋飾採用傳統國畫技法描繪。

工藝特徵

明代瓷器裝飾技法以青花為主,器型上,歷年明瓷交易以碗居多。縱觀明瓷交易,成交價排行榜前10中青花包攬了7席,明成化青花宮碗奪得榜首,據悉,眼尖的行家發現此件天價拍品曾見於交易,1981年5月20日在香港蘇富比交易會上以400萬成交, 1997年佳士得香港以800萬成交,與如今的1.4億相比,可謂是前十六年翻一番,後十六年翻十五番。

生存時代環境

明朝是青花瓷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發展了元青花的技術,並不斷加以改進,使其在明末清初達到巔峰,並在康雍乾時期繼續發展。作為中國瓷器的代表,帶有明代文人精神的青花瓷在交易市場中才剛剛顯露出它真正的歷史與審美價值。藏家翟健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前明代瓷器一直被市場低估,但將會是市場下一個重點。

當代風土人情

明代,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民族統治的封建王朝,其審美文化在文學、藝術、工藝,及衣、食、住、行,乃至哲學、美學思想上均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觀。它體現了原來相互排斥的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和市民階層的審美趣味開始向著各自的對立面過渡,也就是市民階層的審美趣味由粗俗、質樸、世俗向典雅、華麗、純藝術方面發展;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要求思想解放,打破理學的一統天下,從空中樓閣回到現實世界,他們的詩文書畫中原本具有的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則由展示人的精神世界向描繪世俗的人情物理的方向發展,從貴族文藝向市民文藝靠攏。

身價成就

明成化青花宮碗,1981年5月20日在香港蘇富比交易會上以400萬成交,1997年佳士得香港以800萬成交,與如今的1.4億相比,可謂是前十六年翻一番,後十六年翻十五番。

身前身後,二十年之別,凸顯出清華陶瓷器的異樣風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欣國際拍賣公司 的精彩文章:

明清瓷器市場升值空間及走勢情況?

TAG:永欣國際拍賣公司 |

您可能感興趣

青花釉里紅的前世今生
十代王朝青花瓷:造極於陶瓷史黃金時代的青花瓷!
元青花瓷器和明早起青花瓷器的青花發色
何種青花,明代清代青花瓷器,鮮艷明亮
明代青花瓷器之首——宣德青花
青花織夢青瓷傳情,古瓷的今生遺韻我來說
元代青花瓷的發現和產生
青花五彩、青花紅彩及哥釉青花三種明清時期青花瓷的衍生品種特點
龍紋青花盤瓷器中的一顆明珠藝術珍品
明代兵荒馬亂「空白期」的民窯青花瓷藝術特徵
明代青花的代表——永樂、宣德青花
元代青花瓷器的認識
這種顏色的瓷器比青花瓷珍貴多了! | 明代御窯1
元代民窯青花瓷與官窯青花瓷的差異
明代嘉靖瓷器上青花發色特點
繁花似錦的清乾隆青花瓷器特徵
青花瓷器的鑒定
明朝時期的青花瓷
崇禎青花瓷器的九個特點,明末瓷器精品也多
清代承前啟下的真正民窯青花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