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人性認知進化史
昨晚失眠到三點,一路亂夢六點多的時候就再也睡不著了。頭腦清醒地爬起來在書房抽了好幾支煙,開始讀書。
認知語言學之父喬治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隱喻只是一種修辭,無關緊要。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隱喻是我們思想和行為所依據的概念系統本身的基礎,無處不在。」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同樣的意思在眾多的哲學和文學表達里被提及:語言的表達是我們思維的邊界,語言充分地參與了我們思維的構建。
此前的人類學和社會行為學甚至是心理學更多是在現象與原理的範疇里做出闡釋,更多時候,如果想在書里得到關於情緒和認知的答案,它們並不能很好地從根兒上給出令人平靜的回應。
如果人感受的第一性定義在物理客觀存在本身,那神經化學和認知語言學大概是我目前所知接觸到知識里最能令人安慰的學科答案。
為什麼不是物理學?因為它過於冰冷,它無法回答我們迄今為止未能證明是否存在的靈魂之問。
對我而言,那會指向進化無意義,存在的意義不是我賦予的,是基因複製子和載體之間的戰爭,我和草履蟲本質上沒有區別,如果如此,那我可以就無需把自己當一回事,因為人,人只是進化中的一種演算法過程,一個演算法過程僅僅是一套形式步驟,用以解決一個具體問題,進化只是一種在自然界中而不是在計算機上執行的程序。
我一直懷疑如果這些認知被驗證是對的,數萬萬人會選擇自殺離世。
因為,長久以來,我們觀念里「人的特殊性」、「靈魂」、「自由意志」等等這些,都將不復存在。
這就好像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像路邊的隨便一個垃圾桶、或是電線杆子本質一樣,那拿什麼來支撐生命意義的哲學基礎?
不需要有哲學,物理學就夠了。
轟然倒塌。
我想我自己絕對是受不住這樣的衝擊的,所以我比較積極地開始構建作為個體我存在的基礎認知:拋棄掉慣有道德、觀念、認知。
熱烈而渴求地從各類最新的學術進展中的認知獲取我願意或是不太願意buy in的觀點。
事實上,它起到作用了。
舉個例子:關於道德。
道德本身是因人而存在的,而不是人因道德而存在。
縱觀人類千年的發展史,道德的定義和標準一直在發生改變,很多時候甚至是反覆,道德作為一種工具本身,用在2個人以及2個人以上的社會關係的約束與平衡,大白話就是如果世界毀滅,只剩下一個人類,道德將不復存在,但如果還剩下兩個人,道德就會存在。
人們不僅是被道德提出要求的對象。人們不禁被道德要求限制,需要被告知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現實生活中,取決於個體的突破程度差異,道德被遵循的程度有各層不同,比起道德給我們帶來的痛苦追責,另一面的愉悅和榮譽顯得微小而艱難,然而即便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倫理學中說這個位置才是道德的主題,人在其中只是客體,有意思吧?
換言之就是你以為你在思考,你在遵循,你做出了一個在道德範圍內「對」的選擇,然後很遺憾,不是你,主體不是你,你在社會給的一張卷子上,痛苦不堪地做了一個關於「道德正義」的選擇,真相是它只是給你了一個看起來你是你的存在感,並且再在其它方面的平衡上,給你一些糖果甜。
認知語言學是很好地解釋這一現象的終極學科,我很感謝當年考研的時候接觸到了語言學,籍此讀了大量語言對於人的影響作用。
語言(辭彙)的應用和傳承構建了我們大部分的日常概念系統,我常常持有的幾個觀點「自由是不存在的」、「自我也是不存在的」,原因並不是基於現世里各種兩難或是多難選擇,也不是世界給予你的約束,不是道德、不是法律、不是他人、不是家庭、不是利益。
而是:我們一旦出生,我們就開始使用千年演繹後傳承的辭彙,這些辭彙里含著大量蘊意豐富的內容,我們一出生,就裝在了籠子里,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沒有絕對的自我。它不存在,它無法被逃脫,甚至極難被對抗。
這很殘忍,但是如能正確地認識到現在,便有可能像《機器人時代—在達爾文時代找到意義》一書中作者在試圖建立一套載體和複製子對抗賽里的基礎假設一樣:我們有可能去博弈,並理性地佔到主導。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便很有意識地謹慎思考我所接受的道德概念,並且儘可能獨立思考地在其中選擇出我所需要的道德辭彙,以及其所象徵的事物和含義;與此同時包括是責任、個體意義和價值等的思考。
我不願庸常地接受被定義好和邊界好的規則,我要重新構建自己的一套體系。所以到今天,階段性成果就是我開始能夠自己定義並且認知客觀現實,並且能夠大部分地以自己的邏輯去理解它。
不過依然並不是很顯性,我想我還需要更多經歷與時間。
——只要我不放棄思考的話。
神經化學則被我用在了關於情緒和感受的解釋上。
它對我來說,太性感了。
真真兒是一塊新大陸。
好,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巨大的喜悅和幸福瀰漫了你。然而神經化學會告訴你:「所有的心理狀態(包括主觀幸福感)並不是由外在因素(例如工資、社會關係或政治權力)來決定,而是由神經、神經元、突觸和各種生化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催產素)構成的複雜系統而定。所以,不管是中了樂透,買了房子、升官發財,或是找到了真正的愛情,都不是真正讓我們快樂的原因。我們唯一快樂的原因,就是身體內發出快感的感官感受。所以那些剛中了樂透,剛找到了真愛的人,之所以會快樂地跳起來,並不是因為真的對金錢或是情人有所反應,而是因為血液中開始流過各種激素,腦中也開始閃著小小的電流。」
是不是很絕殺?你以為你在相愛,而它們一臉認真地告訴你:嗯?什麼愛?
我不知道有多少偉大的詩人當他們認知到這個的時候,是否還能寫出那些情緒飽滿的篇章,歌頌愛情、為愛情而痛苦、享受愛情的眩暈與痛苦,但如果事實是這樣的,他們該如何歌頌,又或是反而能激發寫出更加令人沉迷的篇章,而這個篇章會不會根據血液和電流的運營邏輯來重新組織語言表達的形式和用詞選擇?
我看到人的神性、人性在被學科發現開始被削減,物理動物性的認知被科學從各類學科、交叉學科里被挖掘出來呈現,我有時候會毫無理由地相信,這100年和接下來的100年,2個世紀里,人類賴以生存的哲學基礎,將被重新構建和闡述。
但是神經化學可以提供的闡述,可以解釋客觀成因,卻無法對此進行治癒。所以我在前文說,它目前智能給予撫慰,讓你覺得,這還好,生理的物理反應,不是時間治癒一切,是物理反應總不能在一個高點,這不符合世界運行的樸素規則,所以,冷靜地等待就好了。
如果我們能夠接受並理解這些知識,在其中或是在其外的時候,我們能終成地遵循新的第一性原理,並且像一種非常感性化的認知一樣:將你的情緒調到常溫,以一種溫和的姿態,待人接物。
儘管到如今,我依然無法很好地解釋和處理很多事情,但是這些知識在年月里一點點地滲透並且參與到我的世界構建中,結果是我已經沒很難地欣賞各種詩歌、很難沉淪地聽流行音樂里的情緒,沒很難地讀常規的心理學論著和觀點,而它們曾經很好地治癒過我。
我的人生開始走向無趣,然後我又開始尋找那些自身沒有被賦予過多意義的有趣,並且在每一天里奮不顧身地認真生活,這就好像,趁我還傻,趁還沒有轟然倒塌,趕緊去享受你還有作為「人」的認知和存在基礎邏輯存在的每一時刻吧。
如果心裡還有什麼火在燃燒著,那就盡情燃燒吧。
末日情緒。
無論我會在變化里如何用各種來闡述自身,但是永遠改變不了的便是:悲觀的積極主義者。
看吧,我是不是,超可憐的,所以請打賞吧,因為:
「喝酒是我的一部分-----用莫利的話說:這麼說吧,她對命運相當地重視。」


TAG:春醪集 |
※新研究顛覆人類語言進化認知
※女性擇偶標準進化史
※認知進化的源代碼
※「吃人」的歷史——嚴嵩「奸臣」進化攻略
※你的臉其實是從魚臉進化來的!揭秘人類進化史上你不知道的真相
※挪威王儲妃確診患有慢性肺病 人生是現實版「灰姑娘進化史」
※牛魔王夫人進化簡史
※人類的進化方向你知道嗎
※細說:人民幣特殊進化史
※菊的進化史
※漢字揭秘——女王大人進化史
※進化論的進化
※人類進化史:遷徙強化
※你對進化論的認識是錯誤的
※「人渣」張二果的進化史
※竊聽進化史
※醜女進化史,這化妝技術堪稱整容
※比比誰更「黑」 魔性「黑科技」寵物用品進化史
※論男人的進化
※精緻女孩進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