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食用貓狗產業鏈調查報告之3:危機中的中國農村狗只

中國食用貓狗產業鏈調查報告之3:危機中的中國農村狗只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用事實說話!

今天給大家導讀報告的第三份:

亞洲動物基金委託廣州零點市場調查公司

在國內多個農村地區開展了

《中國農村狗只生存及丟失現狀調查》

因狗肉消費而導致的狗只被偷搶毒殺問題嚴峻,中國農村狗只生存狀況令人堪憂,而食用狗肉也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安全隱患。

調查報告簡介:

2013年春,亞洲動物基金委託廣州零點市場調查公司在國內多個農村地區開展了《中國農村狗只生存及丟失現狀調查》,以了解農村狗只的生存現狀及面臨的問題。該份報告是亞洲動物基金關於中國食用貓狗產業鏈的四份系列調查報告之三。

我們歷時四年開展的系列調查研究全面揭示了這條充斥著違法犯罪和殘忍虐待的產業鏈其背後的種種問題和真相。因為食用貓狗問題目前在中國並非最緊要的社會矛盾,所以以往在這方面並沒有太多的研究和調查。為了更好了解該產業鏈的情況,亞洲動物基金從2011年開始展開了一系列的針對中國食用貓狗產業鏈各方面問題的全面調查。在長達四年的時間裡,我們開展了多次深入的暗訪調查、市場調研,並與當地動物福利組織、社區村組、政府人士及專家、以及產業鏈業內人士進行面談對話。在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對調查所得信息進行彙編整理後,我們最終完成了中國食用貓狗產業鏈系列調查報告。

本報告主要針對農村狗只,調查的內容包括:

? 以何種方式飼養狗只;

? 狗只的生活條件;

? 狗只絕育以及疫苗注射情況;

? 丟失以及被盜狗只情況;

? 買賣狗只用於食用情況。

本報告調查覆蓋全國771個村莊,28個省、 自治州及直轄市:

調查以村小組為調查單位,受訪者均為農村的村組長、村幹部、長者等對村裡狗只情況較為了解的本地人士,大部分都是從小一直生活在當地的村民。訪問方式為面對面問卷訪問。訪問採用讀錄法,即由訪問員讀出問題及選項,由受訪對象回答,由訪問員填寫。本次調查共回收了來自全國28個省、自治州及直轄市的771個村莊共1468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經零點調查公司的統計分析後得出了相應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主要內容:

特別說明:

1. 除特別標示的情況以外,本報告中的樣本量n指受訪村組的數量。

2. 調查題目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兩種,文中和圖表處都已加以註明,多選題中百分比之和會超過100%。

3. 受訪對象的回答和選擇不是從個人情況或個別情況出發,而是針對其所在村組的各家各戶綜合情況所得出的判斷。

為什麼飼養狗只?

被調查區域的農村養狗戶佔比約為37%,平均每戶養狗數為1.5隻。在養狗的村民中,不以盈利為目的養狗的村民占絕大多數(99.6%)。(附圖1,多選題)

附圖1 以不同目的養狗的比例

(n=1432,多選題)

以盈利為目的的養狗:

以盈利為目的養狗的養殖戶佔比不高只有7.3%(附圖1,多選題)。而其中的7成以上飼養數量少於5只,2成以上為飼養6-10隻(附圖2,單選題)。推算可知以盈利目的養狗的數量有限。

附圖2 以盈利為目的每戶飼養狗只數量比例

(n=戶數1514,單選題)

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養狗:

村民養狗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看家護院(93.6%),其次是養狗作伴(45.1%)。(附圖3,多選題)

附圖3 村民養狗具體目的的比例

( n=1454,多選題)

目前村民養狗的方式還是以散養(72.5%)結合拴養(71.1%)為主(附圖4,多選題),散養方式給予狗只更大的活動空間, 但也更容易導致狗只丟失。

附圖4 村民養狗方式的比例

( n=1458, 百分比 , 多選題)

註:

1. 拴養:用繩子拴住或用籠子養;

2. 散養:狗只完全沒有束縛,可自由在村落遊走;

3. 圈養:狗只在院子或屋子裡放養,且沒有使用繩子或籠子。

狗只是否都做過絕育手術?

八成以上村落狗只100%未做絕育。給狗只進行絕育的做法在農村地區基本空白,導致每年產生大量的新生小狗。

狗只疫苗注射情況如何?

農村狗只注射狂犬疫苗比例總體偏低,六成受訪村組狗只疫苗注射比例低於10%,其中38.9%的村落狗只完全沒有注射過狂犬疫苗(附圖5,單選題);村民對於狗只疾病防疫意識薄弱。 當地政府有統一安排為狗只注射狂犬疫苗的比例只有32.1%(附圖6,單選題),可見多數地方政府對於狗只衛生醫療方面的重視程度不足。

附圖5 注射過狂犬疫苗的狗只比例

( n=1453,單選題)

附圖6 當地政府是否有統一為狗只注射狂犬疫苗的比例

( n=1416,單選題)

村民不給狗只注射狂犬疫苗前三位的原因分別是:「覺得沒必要」 (56.8%),「嫌麻煩」 (52.6%)和「不知道去哪裡打」 (28.7%)。政府部門宜加強對村民關於狂犬病防疫知識的宣傳和倡導。(附圖7,多選題)

附圖7 村民不給狗只注射疫苗的原因比例

( n=1346,多選題)

近5年農村狗只丟失總體情況

2008-2012年農村狗只丟失情況總體趨勢接近,有70%的村組有狗只丟失情況發生。

狗只丟失原因:

75.9%的受訪者認為「狗只被盜、被搶、被抓走用於食用」是農村狗只丟失的最主要原因。(附圖8,多選題)

附圖8 狗只丟失的原因比例

(n=1072, 多選題)

狗只集中丟失情況:

? 近四成村組出現過集中丟狗現象(註: 集中丟狗是指某特定時間段持續丟了多條狗,或一晚就丟了多條狗等。集中丟狗極大可能就是人為故意偷狗抓狗導致。)

? 冬季及夜晚狗只集中丟失比例最高。73.6%的集中丟狗發生在冬季,其次是秋季(31.2%),秋冬季節正是吃狗肉的主要季節(附圖9,多選題);狗只被盜的高發時段是夜晚(晚20點至凌晨2點)以及凌晨時段(凌晨2點至6點)。(附圖10,多選題)

附圖9 狗只集中大量丟失的季節比例

(n=436, 多選題)

附圖10 狗只集中大量丟失的時段比例

(n=416, 多選題)

盜竊手段:

近七成受訪者認為集中丟失的狗只是被使用了毒藥或麻藥而抓走的。(附圖11,多選題)

附圖11 狗只集中 被盜的方式比例

(n=433, 多選題)

惡性事件:

發生過暴力搶狗事件的村組比例為3.5%,但偷盜者為了偷搶狗只而暴力對待或暴力威脅村組成員,手段殘忍,影響極其惡劣,嚴重危害村民人身安全!(附圖12)

附圖12 部分村民對惡性事件的描述

丟狗後採取措施:

只有22.6%的村組有採取一些應對措施(包括報警、抓賊、改變飼養方法等);多數人不會去尋找丟失狗只,62.1%認為找不回,58.1%不知道去哪裡找;狗只找回比例極低。

狗只丟失後報警處理:

九成村組完全沒有村民會去報警(附圖13,單選題)。不去報警的主要原因是:覺得沒必要花費時間精力去報警(56.9%),嫌麻煩(50.7%)以及覺得警察不會管這種小事(48.8%)。

附圖13 狗只丟失後報警村民的比例

(n=1061,單選題)

丟狗對村民的影響:

1. 狗只丟失後,對六成村民生活產生影響,最主要是心理上造成的不利影響,傷心氣憤(42.1%),而且狗只主要是用來看家護院的,沒狗看家,家中的財產、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提心弔膽且睡不安穩(35.5%),沒狗看家導致家裡都丟東西了(21.5%)。(附圖14,多選題)

附圖14 狗只丟失後,對村民產生影響的情況比例

(n=1083,多選題)

2. 狗只丟失後,還會繼續養狗的村民占絕大多數(88.9%)。(附圖15,單選題)

再養原因:83.1%的村民因為還是需要狗只來看家護院,53.2%的村民因為習慣了狗只作伴。(附圖16,多選題)

不養原因:主要是丟怕了,怕再丟(47.7%)和怕再丟狗又要傷心難過(39.1%)。

附圖15 狗只丟失後,村民是否繼續養狗的比例

(n=1081,單選題)

附圖16 狗只丟失後,大部分村民還會繼續養狗的原因比例

(n=897,多選題)

村民對偷搶狗只行為的態度:

92.1%的村民認為偷狗搶狗行為應該受到法律懲罰(附圖17,單選題)。因丟狗感到氣憤和痛恨(63.4%),但無奈沒有好的解決辦法(53.6%)。

附圖17 村民對於偷狗搶狗行為

(n=1075,單選題)

如何解決狗只丟失問題:

48%的村民認為改變狗只豢養方式,不散養,自家加強防盜能夠減少丟狗;38.2%認為如果大家不吃狗肉了,就沒人偷狗了;希望警方能下功夫改善農村治安問題,大力打擊偷狗行為的比例為27.7%。(附圖18,多選題)

附圖18 村民對於如何減少丟狗現象的看法比例

(n=1060,多選題)

丟失狗只的去向:

八成以上丟失狗只被運往外地消費。

狗只丟失情況嚴重的村組有162個,食用狗只比例較高的村組有54個,162個狗只丟失嚴重村組中只有22個村組有食用狗肉的習慣,佔比僅為13.6%(附圖19)。由此可以推斷,大部分地區的丟失狗只將會被運送到狗肉需求量更大的地區進行宰殺和銷售,而並非主要在當地消費。

附圖19 狗只丟失嚴重村組與有食用狗肉習慣村組比較

村民賣狗的情況:

村民願意賣狗給收狗人的比例很低,都不願意賣的村組佔比三成(33.7%),只有小部分人願意賣的村組佔比五成(53.8%)。

村民不願意賣狗是為了留著狗看家護院(73.%)以及有感情了,不捨得賣(71.0%),可見狗只不僅有幫助人類生活的實際功能,同時已經在人類心理情感方面有一定地位,具備了家人和朋友的屬性。(附圖20,多選題)

附圖20 村民不願意賣狗的原因比例

(n=1419,多選題)

主要研究結論:

1. 農村絕大多數村民養犬不以盈利為目的,九成以上養狗為「看家護院」,村民願意賣狗給收狗人或以盈利為目的養狗的數量都非常有限。

2. 農村狗只絕育率和狂犬疫苗注射率「雙低」,大量農村狗只未注射狂犬疫苗。這些都嚴重加劇了狂犬病等人犬共患病在狗只被抓、運輸、販賣、屠宰,到最後送上餐桌的整個過程中的傳播風險,特別是跨地區傳播。

3. 要改變「雙低」現狀,需要政府部門衛生組織進行大量積極有益的動物健康衛生知識宣傳,也建議政府為農村狗只提供統一的狂犬病強制免疫,改善狗只生存及健康現狀,有效預防狂犬病。

4. 近年來農村狗只丟失情況嚴重,偷盜手段惡劣,七成村民認為丟失狗只被用於食用。

5. 調查顯示,從2008年至2012年,七成以上地區有狗只丟失情況。而狗只大量集中丟失是導致狗只丟失情況嚴重的最直接原因,集中丟狗多發生在秋冬季和深夜,可以推斷很可能是團伙作案,只有團伙分工合作才可以在短時間內盜取大量狗只。

6. 由於狗只的警覺性,且喜歡對陌生人吠叫,偷盜者主要會採取「用誘餌藏毒藥和麻藥的方式引誘狗只,或者用弓弩將毒藥和麻藥射狗只方式來偷狗」,或者是「用套」、「直接抱走」,甚至「直接把狗打死、打暈然後抓走」,無論何種方式,都是典型的違法犯罪行為,性質惡劣。而且有時會發生「偷狗人與養狗人的暴力衝突事件」,更是嚴重危害村民人身安全。

7. 因為「需要狗只看家護院」、「與狗只有感情不捨得賣」等原因,大部分村民並不願意賣狗。因此偷盜成為一個很主要的獲取狗只的來源。

8. 狗只丟失對六成以上村民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心理上的「氣憤」和「傷心」。同時缺少狗只的守護,也給村民帶來了對自家財物、人身安全的擔心和各種生活方面的不便。

9. 狗只丟失後,因為認為很難找回,九成村組沒有人報警。

10. 關於如何解決狗只丟失問題,超過九成村民認為「偷狗搶狗行為應該受到法律懲罰」。

11. 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人不去找狗,大部分狗只找不回。而因為「需要狗只看家護院」和「作伴」,狗只丟失後九成村民又會繼續養犬。而丟狗現象也仍然繼續發生。

12. 近五成村民認為「改變狗只豢養方式,不散養,自家加強防盜能夠減少丟狗」。近四成村民認為「如果大家不吃狗肉了,就沒人偷狗了」。同時也有近三成村民希望警方能下功夫改善農村治安問題,大力打擊偷狗行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寧領養日 的精彩文章:

TAG:南寧領養日 |

您可能感興趣

尋路中國系列:變化中的中國人
被中國養大的韓國遊戲公司,中國成了「奶媽」?
正宗中國菜vs老外眼裡的中國菜,網友:外國中餐和中國國內沒法比
民國時候的中國
中國之聲《國防時空》
中國的禮兵槍
美國實踐告知-中國「房企毒藥」是
中國人的酒局
在美國開餐館的中國人
實拍國外中餐館的招牌中國菜
在傳統紋飾中管窺中國
中國人的庭院
在中國挖過煤的美國總統,騙中國央企上億,回國當總統被痛罵
德國軍艦被拒收,欲求中國提供關鍵技術相助:這技術中國最棒
最受中國觀眾喜愛的「日本鬼子」,娶中國老婆,女兒入中國國籍
中國生物製藥業繁榮吸引國際人才 英媒:到中國工作更有前途
美國國防戰略報告稱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 國防部回應
中國物流之都
美報告稱中國為美國戰略競爭對手 國防部回應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