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我大陝西咥面吧!

來我大陝西咥面吧!

從最日常的饅頭、鍋盔、麵條,到肉夾饃、羊肉泡,再到花樣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陝西這個麵食王國難以撼動的基石。陝西麵食缺的不是實力,而是有實力的推手去推廣,小夥伴們怎麼看呢?

葫蘆頭

據說這葫蘆頭跟葯聖孫思邈還有著莫大的關係,且不管傳說如何,但這葫蘆頭的香味確實饞翻了不少人,肥而不膩,味道醇厚,又在近些年發展了不少新品種。

臘汁肉夾饃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在陝西有臘汁肉夾饃、臘牛肉夾饃、粉蒸肉夾饃等等。最出名的還是這臘汁肉夾饃,幾乎和涼皮、泡饃等成為陝西美食的代名詞。

三鮮煮饃

三鮮煮饃裡面配料非常豐富,有響皮、丸子、五花肉、木耳等,饃煮好後,往上面蓋上一層現炒的蓮菜肉片,在西安有吃家把這東西叫做「猴戴帽」。

鹹湯面

在陝西銅川耀州人的飲食中,最以咸(han)湯麵、蕎面餄餎和窩窩面久負盛名,被譽為耀縣「三面」。和名滿三秦的岐山哨子面比起來,鹹湯面則知名度小得多,只在當地受歡迎,並沒有打出銅川,走向三秦。據說,老舍先生當年途經此地,吃了鹹湯面,盛讚「小小耀縣,竟有北京飯店」。如今,外地人盛傳「不吃三碗面,不算行耀縣」。

小炒泡饃

小炒泡饃是泡饃的一個變種或者說一個分支。泡饃一般是湯的,而小炒湯少是乾的。在用料上,小炒增加了黃花菜、木耳、青菜、豆腐乾、雞蛋等配料,加上切成小塊的牛肉,直接用油潑辣子和醋一起炒制。小炒的味道既有泡饃的濃郁厚重,還有酸辣爽口的獨到滋味。不能吃辣的筒子們一定要提前交待服務員。

蒸餃

西安的蒸餃大多以坊上回民做的居多,又以韭黃牛肉餡的最好吃。

酸湯餃子

餃子湯汁酸辣鮮香,有蝦皮、香菜、牛油等佐料,很是講究,而餡料則麻味出頭,咬起來很是筋道。

鍋盔辣子

「陝西八大怪,烙饃像鍋蓋」。這如鍋蓋一般大的饃,就是陝西著名的鍋盔,在陝西人眼裡,鍋盔和辣子是天生的一對。

戶縣擺湯麵

戶縣擺湯麵有點像過橋米線,但只是看著像。一碗擺湯麵的好壞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湯,越是陳年的越好,黑黑的醬油色,上面漂滿切碎的韭菜葉。吃時,夾一小箸麵條,放入湯里擺一擺,然後再吃,故名「擺湯麵」。戶地民間有樸素而又形象的歌謠形容擺湯麵:「下到鍋里蓮花轉,撈到碗里疊絲線,吃到口裡嚼不斷,咽到肚裡香半年」。

攪團

真正的吃貨都應該知道「攪團要好,72攪」,可見攪團是非常費勁的一個美食,力道和火候到了,才能保證絕佳的口感。當然,做成攪團後也可以不吃攪團,而再做成漿水魚魚,咱老陝也有叫「蛤蟆骨斗」的。

金線油塔

據傳金線油塔是唐代做過丞相的段文昌家中的一位廚娘創製,後來才傳入民間,因為層多絲細,提起來像金線,放下像金塔,所以取名叫金線油塔。

藍田餄餎

藍田當地非常有名的美食之一,一般用苦蕎麥做成。有人說只有藍田的水、玉石和鄉黨,才能做成「藍田蕎麥餄餎」。

老鴰撒

老鴰(wa)撒(sa),這三個字要拆開來看,「老鴰」本來應該念lao gua,在這裡讀成lao wa(讀一聲),意思沒變,就是指烏鴉,撒(sa 讀二聲),其實不是這麼寫,應該是左邊一個「月」字旁,右上一個「天」字(就是蠶的上半部),右下一個韭菜的「韭」字(即天字的下面),合起來就是sa字,這字怎麼打出來滴,會五筆的同邪可以試下。

想了解更多美食商家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饕餮西安 的精彩文章:

TAG:饕餮西安 |

您可能感興趣

山西VS陝西,到底誰的面更好吃?
古來宦官哪家強?中國陝西找大唐!
你去過陝西的小江南嗎?
陝西為什麼又叫「三秦大地」,很多陝西人也不知道三秦大地的來歷
去陝西,三大必吃麵食!
陝西,陝西!
盤點陝西境內十大名山,你都去過了嗎?
山西VS陝西,到底誰家的面更好吃?吃過的都說陝西好
山西陝西一字之差,你是四大古都,我是龍興之地,到底誰厲害
為什麼陝西看起來像三個省?
甘肅慶陽為什麼像個大拳頭砸在陝西腰上?
陝西八大碗
山西VS陝西,兩個相鄰的麵食大省,到底誰的面更 好吃?
陝西人可知道陝西各個市縣名字的來歷?來看看你的家鄉地名由來
關中八大碗,看完決定去陝西走一趟!
陝西,我們一起去逛逛
我在台北吃了一頓陝西菜
吃完陝西駐京辦這碗臊子面,北京再沒有臊子面能打動我了!
陝西小伙刨地發現青銅器,專家很快趕來,原來地下住著皇帝親姐姐!
想在倫敦吃到陝西肉夾饃?來這裡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