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王陽明:天下任何真理都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王陽明:天下任何真理都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

GIF/159K

有弟子問王陽明:

"閑居無事時,我心中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和理論,在心中模擬遇到事情之後的解決方案,真是天衣無縫。但一碰到事情,即使這件事早就在心中模擬過,但腦子卻一片空白,無法控制事情的走向,這是為什麼呢?"

王陽明回答:

"那是因為你只在靜中修鍊自己,貪圖的是一種安逸的環境,最關鍵的是你沒讓自己在事上修鍊。這樣一來,你遇事就站不住腳跟。人必須要在實際事物中磨練自己,才能立得住。"

東晉時期,人人都是炒作高手。但炒作的方式大同小異,好比說,先以"清談"(滿嘴跑火車,就是不做事)亮相,接著僱人從四面八方熱炒自己是名士,最後突然隱居起來,成為隱士。這就是"名士+隱士"模式,在東晉,這種模式天下無敵,使用它的人從不會失手。

殷浩就是這種人,他年輕時到處清談,漸漸把自己弄成了"名士",然後跑進祖宗的墓園隱居起來,成為隱士。政府得到他的信息後,三番五次派人去請,結果,他三番五次的拒絕。

他越不出來,名氣就越響。最後,整個東晉帝國都流傳著"殷浩不起,當如蒼生何"(殷浩啊,你不出來,天下老百姓可怎麼辦啊)的口號。

殷浩見時機成熟,宣布迫於輿論壓力,只好出山。他出山的第一件事就是領兵浩浩蕩蕩北伐,結局是,一敗塗地,被人打的滿地找牙。

東晉政府轟動了,當時的實權派、很少滿嘴跑火車的大將軍桓溫咆哮如雷,上了一道奏疏,抨擊殷浩是個廢物。東晉政府立即撤了殷浩的全部職務,將他貶到一個小縣城,沒有政府命令,不得離開縣城半步。

殷浩住在荒涼的小縣城裡,每日煩躁的如同更年期。但他掩飾的特別好,和人見面談話,始終保持著名士的微笑。可如果獨處時,他就常常下意識的用手指在空中劃著"咄咄怪事"字樣。

也許他認為,北伐失敗就是咄咄怪事。他未出山時,曾多次在腦海中設想戰爭,每次都大獲全勝。但令他大惑不解的是,想像和現實居然差了那麼遠!

就這樣,愁悶了很久,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了桓溫的來信。

桓溫在絕對的大權獨攬後,立即想到應該樹立個愛護名士的標牌。當時的名士,所剩無幾,所以,他馬上就想到了龜縮在小縣城裡的殷浩。

但絕對不能讓他帶兵,桓溫說,就讓他做個高大上卻不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尚書令吧。

殷浩拆開這封信,迅速掃了一遍,核心字眼就進了他的心。他狂喜的險些沒有暈倒,手指因激動而顫抖,熱血直向腦門沖。他不相信這是真的,狠狠地抽了自己一嘴巴,很痛。這是現實,又去看手裡的信,信在。

他跑出房間,站在陽光里,一個字都不落地看了一遍,此時,他確信桓溫是要他出山做官。

他的心,五味雜陳。當初就是桓溫這禽獸把他弄到這個小縣城的,如今卻是這個禽獸要拯救他,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殷浩不知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他只知道一件事:桓溫請他出去做官。接下來的事自然就是,給桓溫回封信。

這封信其實很容易回,無非是感謝桓溫的賞識,然後謙虛一下,最後再說如果桓溫不嫌棄他,他願效犬馬之勞。

想起來簡單,做起來就比較麻煩。感謝桓溫的話不能說得太肉麻,否則就有失名士風範;謙虛的話要淺嘗輒止,千萬不能過了頭,讓桓溫誤會自己真不想出去做官;至於說犬馬之勞,那就更要萬分斟酌,他畢竟是個名動天下的人物,不能失了骨氣。

殷浩這樣一考慮,不由地患得患失起來,提筆寫信,每寫一句,就覺得不妥。於是,將寫好的信拆了又封,封了又拆,不斷修改,不斷重寫。如是反覆了幾十次。

這種神經質的行為,不可能成全好事,只能壞事。殷浩被自己搞的恍恍惚惚,物我兩忘。就在這種眩暈的狀態中,他把一封白紙封到信封,送了出去。

一萬分的謹慎和斟酌,換來的竟然是一封白紙的信,這讓人捧腹大笑的同時,更為殷浩感到悲傷。

桓溫接到那張白紙後,七竅生煙:老子我好心好意請你出來做官,你卻弄個"天書"作為報答,耍猴是這樣耍的嗎?!

自此,桓溫再也沒有和殷浩聯繫過,殷浩等了很多天,不見桓溫回信,不禁扼腕長嘆道:信中還是有不妥的言詞,我真是愚蠢啊。

他哪裡知道,信中就沒有不妥的言詞,而是根本就沒有言詞。

魏晉南北朝時期,尤其是偏安江南的東晉,這種"輕嘆"尤為盛行。所謂清談,就是上層社會以講玄學(佛道思想)為主,形式主要是開讀書會,搞論壇,弄演講大賽等。

總之,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清風徐來的窗前,滿嘴跑火車,說的越玄乎,離現實越遠,就越有聽眾,越受人尊敬。在這種氛圍下,東晉的官員們竟然都把處理世俗事物看作是最低賤的事。這樣的國家,不滅亡,是無天理。

人必須要在實際事物中磨練自己,才能立得住。王陽明的話可以當作人類的座右銘,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和世界發生感應,而感應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去做事,不是嘰里呱啦的說。天下任何真理都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你只有在事上磨練,遇事後才能方寸不亂,殷浩顯然就從未在事上磨練過,所以他一遇事,就手忙腳亂,帶兵如此,寫信也如此,最終把兩件好事全部搞砸。

心學門徒李贄評價一些人時說,(他們)平時只知"打恭作揖","同於泥塑"(理學靜坐和閉目反思的訓練),而一旦遇事,則面面相覷,絕無人色。

殷浩的故事就是最佳例證。

GIF/396K

二、最好的制度,就是逼人致良知

中國古代盜墓猖獗時,能買得起鏟子的人都去盜墓。但都是歡樂少悲傷多,簡單而言,就是緣於人性。最初,盜墓者有兩個。找到墓門後,一個先下去,把墓里的寶物放進包裹,上面的那個就用繩子把包裹提上去。

但經常發生這樣的事,上面的拉繩人拋棄下面的同夥而去的事。

於是有人召開全體盜墓者大會,會議規定,以後盜墓,同夥之間必須是親戚,最好是父子。可是,縱然是父子,也有兒子把老子拋棄在墳墓里的事發生。

懂人性的人最後規定:父子二人去盜墓,下去收拾財物的人必須是兒子。這規定出台後,就再也沒有把人丟在墳墓里的事發生。

乍一看,這是優良的制度設定。但制度設定的背後,其實就是人性。兒子對父親的愛遠不如父親對兒子的愛,人類所以能繁衍至今,就是因為這種上輩對晚輩的毫不保留的愛。

這就是王陽明所說的父親對兒子致良知。其實,制度的設計者就是讓父親向兒子致他本然的良知。

二戰期間,美國空軍降落傘的合格率為99.9%。從概率來就講,一千個跳傘的士兵中會有一個因為降落傘不合格而死掉。

美國軍方要求廠家必須讓降落傘合格率達到100%。廠家負責人無可奈何地說,我們真是到極限了,合格率不可能100%。

美國軍方負責人對他們說,肯定可以100%。這樣吧,以後你們送來的降落傘,我從裡面隨即挑出幾個,你們負責人親自跳傘檢測。

據說,奇蹟出現了,從此,降落傘的合格率達到了100%。

你也可以說,這是良好的制度設定。但它背後,仍是人性。人是趨利避害的,與生俱來。你若想他憑良心做事,大道理的作用微乎其微。只要盯准其"趨利避害"的人性,設計一種方式,他沒有別的出路,只能去憑良心做事。

1519年,王陽明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朱宸濠當初和中央政府的許多太監勾結,他被平定後,很多太監擔心自己的前途,於是慫恿皇帝朱厚照南下,並要朱厚照下聖旨,要他們去取朱宸濠。

兩個太監跑去王陽明處,要他交出朱宸濠。王陽明對他們說,朱宸濠我是死活都不交的,他雖然被擒,但黨羽仍在民間,交給你們,我不放心。

太監大鬧起來,王陽明安撫他們,"先吃飯,吃了飯再說。"

於是,他們被請到竹樓上,他們一上去,王陽明就命人撤了梯子。無論兩個太監在樓上如何喊叫,王陽明充耳不聞。

喊叫的累了,兩個太監坐在飯桌前歇息。飯桌上沒有飯菜,只有一些文件。百無聊賴之下,他們打開文件,才看了一頁,就魂不附體。

這些文件都是信件,是他們當初寫給朱宸濠的,裡面自然有阿諛諂媚,甚至有大逆不道的言辭。

當他們魂飛魄散差不多時,王陽明走上來,對兩人說:"二位還要不要朱宸濠了?"

兩個太監面面相覷,王陽明叫來人說道,"把這些文件都燒了吧,沒有什麼用啦。"

最後,太監沒有要朱宸濠,反而對王陽明感激不盡。

王陽明對太監,使用的就是逼他去致良知。良知,能分是非、善惡、利害。兩個太監面對一大堆信件,自然知道什麼是利什麼是害。知道了這個,自然就肯致良知了:不要朱宸濠了,只要老命。

這是制度設定的正念:如果你不主動致良知,那我就逼著你去致。

人類法律、制度的唯一目的或者說是終極使命,就是保護人的良知。行善有善報,行惡得惡報。制度應該是從人性出發,保護那些主動致良知的人,逼迫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非致不可。

本文系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編輯整理自度陰山(ID:duyinshanxin)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熱文推薦——

不丟傳統,不忘來路,不失本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平常心是道:簡單生活,不要辜負生命中平凡的日子
縣城再無清華北大
南懷瑾:僅僅四句話,可對治一切苦難!
金剛經秘要:性格的低級與高級
天下第一家族:歷15代,3900多人,332年聚族而居,被皇帝下令分為291支,後裔4000萬人,遍布海內外,影響世界

TAG:京博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孫中山問:這件事你們誰來做?眾人都不出聲,站出來的竟是她!
如果你說不出來,不是真的愛就是真的恨了
誰告訴你愛是睡出來的?愛明明是吃出來的
白起和王翦的命運,從君王給他們道歉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
女人說出這句話時,說明她真的是嫌透你了,你聽出來了嗎?
夜聽-明明是相愛,卻說不出來
有一種愛,不是嘴上說出來的,而是用行動證明出來的!
癌症,真的是吃出來的嗎?看完你就全明白了!
白起和王翦的命運,從君王給他們道歉的時候就看出來了
任何道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而不是靠自己在夢中等待來的
雷軍用七年時間告訴你,信念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這些果子是怎麼長出來的?天天都吃但沒見過,真是出乎意料!
主歌:人生最痛苦的就是,我看到了真相,也不能勇敢的說出來!
我的天,這怎麼可能?誰做出來的?
明星們的范,是這樣穿出來
趙麗穎演技不錯,但是為什麼到現在還是感覺不是爆款?她只是被襯托出來的?
《與神同行》:挺好看的,就是哭不出來
風起長林:邱瑩瑩,你的前後任都出來搞事了,還不過來收了他們!
最好的管理者,從來不是選出來的!
明星們罕見的老照片,你認得出是誰嗎?我就看出來個舒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