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法華經》中「如氂牛愛尾」的譬喻,該如何理解呢?

《法華經》中「如氂牛愛尾」的譬喻,該如何理解呢?

宗立法師

有居士問:「《法華經》中說:『著於五欲,如氂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這裡的「如氂牛愛尾」應該如何理解呢?」

我們先來看看,其他的經中是怎麼說的。

《佛說解憂經》中說:「若人生貪愛,孰知貪火燒,如彼氂牛身,愛尾遭人殺。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說:「氂牛自愛尾,貪惜喪其軀。

由此可以知道,「如氂牛愛尾」的引申義是指氂牛為了愛惜自己的尾巴,而導致喪失了自己的生命。

那《法華經》的這句經文具體應該如何理解呢?

我們來看看窺基大師的《妙法蓮華經玄贊》中的解釋:「世間氂牛由自愛尾藏身護尾,人貪其尾遂殺其身。眾生亦爾,貪著五欲以自藏身,遂以貪愛而自弊敗,反自弊困墜墮惡道。」

這就是說,那世間的氂牛非常愛惜自己的尾巴,如果一旦尾巴掛在荊棘上的話,它就會為了尾巴不受傷害而停在荊棘叢中。

而獵人熟知氂牛的這個特性,所以往往偷偷尾隨氂牛,等它的尾巴被纏繞的時候,就出來取它的性命。

可憐氂牛為了愛惜尾巴,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凡夫也是如此,貪著五欲,甚至因為貪著五欲帶來的微不足道的快樂,而遮蔽了自己的慧眼,讓自己陷入生死輪迴的深坑之中,甚至墮入惡道之中。

這就是《法華經》中「如氂牛愛尾」一喻的含義。

當然,在戒律中「如氂牛愛尾」,還有其他的含義,那就是另外的文章的討論範疇了。

微信公眾號:念念觀自在

ID:nngzzai

GIF/7K

開通頭條號(念念觀自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藥師經札記(六)
一樁因荔枝而流傳在禪林中的佳話
他得蒙韋馱菩薩加持,擺脫了日本人追殺,脫險後卻目瞪口呆
美色當前時,佛弟子應該怎麼做呢?
出家人是如何看待淫慾的?和在家居士有何不同?

TAG:念念觀自在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是覺】佛法講求事理圓融,在說到華藏世界的宇宙觀時用到了「因陀羅網」的譬喻,請問要怎麼來理解這樣的世界呢?
佛為了說明這種道理,舉出一個譬喻法華經淺釋
為什麼佛陀說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呢?
醍醐僅僅是奶製品嗎?它所譬喻的佛法深義你知道嗎?
張煜:《長阿含經》中的譬喻、故事及其他
一文讀懂:佛經中為什麼有各種不可思議的譬喻
《妙法蓮華經 譬喻品第三》
【如是覺】佛經中用「盲龜浮木」的譬喻來說明人身難得,請問人身為什麼很難得?還有生而為人有什麼可貴之處呢?
102.佛用譬喻講說這個道理,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法華經淺釋
佛經中關於「人身難得」的譬喻
《雜譬喻經》失去的不會再來
法華玄義 |(220)借三譬喻,正顯偽真
法華玄義 |(244)圓不圓詮,問答譬喻
蠟燭之光的譬喻
譬喻經故事系列——信心的力量
《佛學譬喻集3.問路》 雷澤漁父
18 《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03)
《佛學譬喻集5.達摩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