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採用林下仿野生栽培猴頭菇 提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採用林下仿野生栽培猴頭菇 提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採用林下仿野生栽培猴頭菇 提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猴頭菇對生長環境要求嚴格,轉化率較低,因此目前栽培量較小,尚未形成產業化大生產。近年來,猴頭菇的市場價格不斷上漲,市場前景廣闊。

採用林下仿野生栽培猴頭菇 提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1 菌種及菌棒生產

1.1 菌種生產

猴頭菇菌種母種是遼寧省新賓縣野生品種分離的自製品種,其菇色、菇形及品質優於市場常見品種。

配方:闊葉樹細木屑70%、麥麩20%、粉碎玉米芯(秸桿)9%、白糖石膏粉1%,含水量60%~65%,pH 值6.0~6.5。母種、原種、栽培種的生產技術具體按NY/T528-2010執行。

1.2 菌棒生產

菌棒為出菇生產的培養基棒。菌棒生產的備料時間可在11 月至翌年2 月。具體按NY/T 5099-2002執行。

配方:闊葉樹粗木屑69%、闊葉樹細木屑15%、麥麩15%、白糖石膏粉1%,含水量60%~65%,pH值6.0~6.5。

按照配料稱重→干拌→濕拌→裝袋扎口→滅菌→冷卻→接種→發菌培養與管理的流程進行菌棒生產。將主料和輔料按比例(約5∶1)拌勻後裝入17 cm×33 cm 低壓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厚0.05 mm)筒袋內,經滅菌、接種後放入發菌棚中進行發菌管理,達到菌棒成熟標準。

在菌棒生產中發菌棚的管理是林下猴頭菇栽培成敗的關鍵。重點做好發菌棚的消毒與環境管理。發菌棚在使用前,首先按200 g ·m-2的要求,在地面撒上石灰,然後使用氣霧消毒劑(菇寶)進行消毒,使用量為4~6 g ·m-3,消毒時間40 min,消毒期間發菌棚密閉。

棚內溫度保持在18~24 ℃、料溫24~25 ℃為宜,高於28 ℃應翻堆刺孔以利通風降溫。整個培養過程需倒垛3 次,結合倒垛進行3 次刺孔,以利散熱增氧。菌棒呈「井」字型擺放。每次刺孔倒垛後,隨著刺孔次數的增加,菌絲生長速度加快,菌棒自身熱量增加,菌棒的擺放層數逐漸減少,菌棒層數的多少根據菌棒堆溫不超過28 ℃而定。避光條件下,菌絲長滿塑料袋需要50~60 d。

棚內的濕度控制,發菌期間,微噴早、午、晚各1次,每次15~20 min,空氣相對濕度65%左右為宜。棚內光照條件,應暗光培養,防止形成菌膜,脫袋前10 d,適當增加光照,促進脫袋後轉色。

如果出現雜菌,要及時處理。菌斑在5 cm 以內,可切除感染部位後噴福爾馬林再重新封袋。菌斑超過5 cm要及時移出發菌棚,燒掉或深埋。

採用林下仿野生栽培猴頭菇 提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 林分選擇與準備

林下栽培食用菌要選擇遠離污染源、水質清潔、排水良好、地勢平緩、管理方便的林地。林地位置應避開自然保護區、天然林區、國家級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重點保護的林地,不應對現有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託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正常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林分類型選擇,鬱閉度為0.6~0.8 的針葉純林、針闊混交林、闊葉純林猴頭菇轉化率、優質菇率較好;選擇針葉純林或針闊混交林其轉化率、優質菇率更好。因此可選擇落葉松、紅松、楊樹、遼東櫟、核桃楸、白樺等純林及各種針闊混交林。

3 林下栽培與管理

林下栽培是充分利用林地條件,在不破壞其環境的情況下進行猴頭菇仿野生栽培的作業方式。主要環節有林地清理,林地畦床準備,林下栽培與出菇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

在選擇好的林下做畦床,畦床寬為80 cm,長度隨地形而定,扒開林地地被物即可。畦床間留出80 cm作業道。畦床消毒用石灰粉,均勻撒施,用量為200 g·m-2,並澆透水。

畦床上搭建高60 cm的拱棚,上覆塑料膜、遮陽網。塑料膜採用聚丙烯,厚度0.04 cm;遮陽網遮陽率50%~75%。

將成熟菌棒運至林下進行擺放,在拱棚內沿棚兩側平卧順次擺放,接種點朝下。

出菇管理首先進行催蕾:連續6~12 d,覆蓋薄膜控制溫度18~22 ℃,菌棒濕度保持65%,促進菌絲相互交織成放射狀組織,周圍菌絲會不斷輸送營養和水分,放射狀組織不斷膨大,菌棒表面呈膠質狀原基聚集,菇蕾逐漸形成。將菌棒翻轉,接種點向上即逐漸出菇。其次進行保蕾成菇,即出菇過程式控制制溫度、濕度和光照。溫度控制在15~25 ℃,通過通風強度和噴水調節林內溫度。出菇期間,每天早、午、晚各微噴1 次,林間濕度達到80%~90%,菌棒濕度達到65%以上,如果有白色菌刺生成,長度0.8 cm時停止噴水,2 d後可以采菇。

林下猴頭菇栽培很少見病蟲害,尤其是在畦床上搭拱棚,基本阻擋了蟲害的發生。首先掌握好各生產環節的消毒技術及管理好衛生條件,會大大降低其病蟲害的發生率;其次物理防治的方法可以基本解決病蟲害的問題。

採用林下仿野生栽培猴頭菇 提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4 採收與儲藏

採收是食用菌栽培的最後環節,為了保證食用菌的質量,採收就要做到「適時」。採收可分為3 潮菇。菌刺長1~2 cm,手感富彈性,菇形飽滿,直徑8~10 cm即可採收第1 潮菇;第1 潮菇採摘後,減少噴水,使菌棒濕度保持55%~60%為宜,促使菌絲恢復生長。將菌棒側立,接種點朝下,5 d 後進行補水,每天早、午、晚各微噴1 次,每次15~20 min,30 d 左右子實體直徑達8~10 cm 採收第2 潮菇;第2 潮菇採收後,因夏季高溫菌棒停止生長,每天早、晚各微噴1 次;約45 d 後,將出現菇蕾,及時微噴補水,每天早、午、晚各1次,30 d左右採收第3潮菇。

猴頭菇產品可以直接銷售或冷藏保鮮、冷凍儲藏或製成干品。冷藏保鮮方法採用容量在幾噸到幾十噸的中、小型冷庫,冷藏保鮮溫度為1~4 ℃,一般保鮮時間為20~30 d。冷凍儲藏時,鮮菇預冷後進冷庫保存,冷鏈運輸,以免產品受到2 次污染,冷庫溫度為-18~-20 ℃。干制可晒乾或烘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黑青楊繁殖技術 黑青楊怎樣育苗?
金葉白蠟繁育技術 金葉白蠟怎樣育苗?
石斛只生於野外或大棚栽培作商品出售,並沒有成熟、實用作盆景的栽培技術

TAG:青錢柳 |

您可能感興趣

運用木質化棗吊生產技術提高棗樹產量和效益
稻漁綜合種養,讓生態、經濟效益好上加好
朝陽縣運用木質化棗吊生產技術提高棗樹產量和效益的方法
台灣泥鰍效益好嘛?台灣泥鰍高效益養殖技術
農業種植技術:火力楠的栽培技術及經濟效益
中草藥防治兔病,無抗生態養殖效益高
青海光伏產業:經濟和生態效益雙顯現
羅馬甘菊高效種植技術及社會效益分析
稻田裡這樣養蟲種草,能讓水稻穩產優質,經濟效益大幅提升!
野兔肉兔雜交生態養殖,野兔肉質味道好效益佳!
農田養雞也不錯,生態養殖新理念,效益更加有保障
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助力雙創
雲付通生態圈日益完善,經濟效益逐步提升
養殖奶山羊效益好 奶山羊高效養殖技術要點值得收藏
效率、效益是質量和首創精神的前提——全球工作效率PK
黃精市場效益及種植技術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農民自家養出生態雞,雞小价格高,經濟效益好
山西經濟發展質量效益雙提升 消費不斷升級優化
吉林農業:動力足 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