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官員除了正式的官名外,還有很多別稱,吏部尚書最大氣

清朝官員除了正式的官名外,還有很多別稱,吏部尚書最大氣

清代的官員名稱特別繁複,職官都有很多的別稱,比如我要說總督大家都知道是個什麼官,那要是說「總制」很多人就不明白了,再如學政,若是說「大宗師」照樣很難理解,所以覺得有必要把清朝一些重要官員的別稱作一番介紹。

清朝官員除了正式的官名外,還有很多別稱,吏部尚書最大氣

清代中堂、相國、首揆、協揆,都是稱呼宰相的官員,清代主要是內閣大學士等。稱大學士為相國,是沿用前朝宰相的官稱,軍機大臣是類似宰相的職務,因而也以相國稱之。

宮保,是一個榮譽性的頭銜,沒有實權,主要是指三公、三孤,即太師、太保、太傅等,能得這類名號的不多,所以官場上以此稱呼表示對對其尊崇。

下面我們來看看清代的六部。

清朝官員除了正式的官名外,還有很多別稱,吏部尚書最大氣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又按天、地、春、夏、秋、冬名稱對應,吏部對天、戶部對地,禮部對春,以此類推。所以吏部尚書稱之為天官、禮部尚書則成為春官,我們在講到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這個歷史迷案時都會提到一句詩「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躬逢太后婚」,這裡的春官指的就是禮部長官。

當然六部的尚書還有一些別稱:

吏部尚書:稱冢宰、太宰;吏部侍郎:稱少冢宰、小宰。

戶部尚書:稱大司徒、大司農;戶部侍郎:稱少司農、小司徒。

禮部尚書:稱大宗伯;禮部侍郎:稱少宗伯、小宗伯。

兵部尚書:稱大司馬;兵部侍郎:稱少司馬、小司馬。

刑部尚書:稱大司寇;刑部侍郎:稱少司寇、小司寇。

工部尚書:稱大司空;工部侍郎:稱少司空、小司空。

都察院左都御史:稱憲台、總憲;左副都御史,稱為副憲。

通政司的長官通政使,別稱銀台。

清朝官員除了正式的官名外,還有很多別稱,吏部尚書最大氣

再來看看地方行政機構官職的別稱:

總督:又稱制軍、制台、總制、部堂等。

河道總督:稱為河台、河帥。

漕運總督:稱漕台、漕帥。

巡撫:又稱中丞、撫台、撫軍、部院、撫院、撫憲等。

學政:別稱學台、大宗師、學院、學憲。

布政使:又稱藩台、方伯、藩司、東司。

按察使:又稱臬台、廉訪、臬司、西司。

清朝官員除了正式的官名外,還有很多別稱,吏部尚書最大氣

道員:稱道台、觀察。

知府:稱太守、太尊、五馬、黃堂等。

知州:稱州牧。

知縣:稱邑宰、邑令、邑尊。

縣丞、主薄都是知縣的屬官。縣丞,別稱左堂、二尹、捕廳;主薄,別稱三尹。

典吏,是知縣衙門的首領官,品級很低,管理雜務,別稱有右堂、少尉、少府、少尹等。

上面的地方官尤其是地方長官的別稱大致就這些,當然也有很多不詳盡的地方,只供各位參考。

清朝官員除了正式的官名外,還有很多別稱,吏部尚書最大氣

另外,老百姓一般都有稱地方長官為「公祖」的稱呼,其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道員、知府都可稱為公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咸豐大喪曾國藩納妾,在一片唾沫星中,他說出了一個靠譜的理由
晚清封疆大吏要啥有啥,卻無人敢造反,因慈禧手裡有一張王牌
十三爺胤祥死後,子孫一代不如一代,王府被迫搬了三次家
紫禁城珍寶被盜無數,溥儀一怒之下,最後一批太監成喪家之犬
中國最重的一本家譜,重達90公斤,上面的人物極為顯赫

TAG:左都御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的官員上朝時都提心弔膽,而明朝的官員都很精神為什麼?
清朝的官員上朝時都提心弔膽,為什麼明朝的官員一個個都很精神?
身為清朝的官員,他敢戴明朝的官帽,誰這麼大膽
為什麼清朝的官員上朝時都表現的提心弔膽,而明朝的官員一個個都很精神為什麼?
清朝官員有一怪癖,導致貪官盛行,皇帝卻縱容,讓他們官越做越大
古代一種新的晉陞之路,雖然不是正式官員,但卻很容易就當官了
清朝官員清廉無人知,殺一太監反而成名,只因太監壞的太出名
清朝最清廉的部門,官員工資超三品大官,負責人還是外國人
明朝官員愛名譽,清朝官員只要錢!
雍正以後,很多清朝官員都不願當京官是為什麼?
為何清朝官員上朝都提心弔膽,而明朝官員都很精神?真相驚人!
古代有一種特殊職業,雖然不是正式官員,但卻很容易就當官了
清朝最腐敗的部門,眼看著官員貪污,皇帝卻是毫無辦法
古代有一類很特殊的人,不是朝廷的官員,但做的事卻是官員的事
唐朝官員請求陞官,被皇帝拒絕,官員很生氣:不陞官那我就稱帝
雖然說千里做官為了吃穿,但這幾位清朝官員的胃口實在太大了
如今太多藝術家的真正身份就是官員,陞官、賣畫是最大壓力
清朝最惹人非議的大官員,他的總家產超過整個大清朝的財富
古代最特殊的一類人,他們雖然不是「官」,但卻做著「官員」的事
明朝官員最怕的一種懲罰,做夢都會被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