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書讀多了,自然能讀懂世道人心

書讀多了,自然能讀懂世道人心




July


11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書讀多了,見遠識微,見賢思齊,如水容萬物,自然百搭 。




作者丨李曉木




- 01 -




前段時間很有幸參加了一場線下讀書會,我注意到在會場有一位40歲左右的女人,纖細清瘦,妝容淡雅,梳著簡單的髮髻,穿著淡綠色絲質長裙,僅僅是站在那裡翻書,我卻感覺她是那樣地與眾不同,如同一幅水墨畫,由內而外舒展著書香。



那是一種羞澀、乾淨之下充滿內容的文雅,就是有一股讓在場所有漂亮的女孩都相形見拙的美。


她是當天讀書會的領讀人,她說自己是一位作家,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心中不禁感嘆文學熏染下的她,那份和軟如春風的書香魅力。



她說,當讀米蘭·昆德拉的《慢》,其中那一句:「樂趣不論平凡還是不平凡,都屬於感受到它的人。」是不是會讓你明白詩和遠方就在一朵花的駐足,一片雲的流連,一抹笑的心動,一滴淚的傷感……


當讀猶太詩人安米亥的《人的一生》,詩人說:「人不得不在恨的同時也在愛,用同一雙眼睛,歡笑並且哭泣。」你就會發現人們的心理總是善惡並存,哀樂連體,愛恨同在的。善可縱惡,愛能生恨,樂極生悲,而往往在這種矛盾卻展現了生命的本質。



……



她一言一行透出的那種靈澈,那種純粹,是無法分析的美。





  • 讀書不是不講良莠,更不是置珠璣於罔聞。真正的讀書需要心靜,斟酌內容,鏤月裁雲。以無用之心入有用之文,如此才是最美的讀書,靈魂才會得到滋養,達到「內有山水,外有書香」,美的蛻變。





  • 美感強度的體驗是的審美能力、知識和經驗的綜合。對美感的培養和教育,是精神世界成長最重要的組成。




就像畢淑敏說:「有一個最簡單的美麗方法,卻被人們忽視,那就是讀書啊!」



讀書,是鑒別美的途徑;書香,會擁有美的知性。





- 02 -



在一個讀書APP的廣告中,女孩在鏡子前試了好多套衣服,一臉嬌嗔對胡歌「抱怨」:「我怎麼穿什麼都好看啊!」胡歌目光爍爍地對著鏡頭說:「書讀多了,自然百搭!」



看著鏡頭裡的胡歌,發現他的帥早已不是當年單純皮囊的俊逸,而是飽含著故事,散發著書香的儒雅。



書讀多了,它會隨著時間的沉澱形成一股氣質,這股氣質就所謂的書香,是一種飽讀詩書後形成的雅緻。語出蘇軾《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現在的胡歌就是有一股「靜水深流」的氣場。



2006年的胡歌,憑藉「李逍遙」一角,一舉成名的他,就在當年遭遇了一場慘重的車禍。助手當場搶救無效死亡,而他的面部傷勢十分嚴重,縫了100多針,甚至面對有可能失明的風險。



原本搖扶直上的璀璨星途,卻瞬間跌入谷底。縫了針的眼睛不能哭,胡歌就把頭放的很低很低,讓眼淚掉在地上。自殺和自棄他都想過,而胡歌說,在那段最消沉最無助的日子裡,是讀書讓他挺過來了。



他甚至開始懂了那一段時間「殘破外表」下的意義,是恩寵也是勇氣,讓他從閱讀書籍開始,重新翻閱自己的人生。他說:「如果皮囊難以修復,我願意用思想,去填滿它。」



那些不演戲的日子,他會把自己丟進書堆里,在別人的故事裡沉浮,也參悟著自己。「繁華世界,越讀,越明白自己。」這正是他千帆盡處的感想。



被命運洗牌後,重新回歸的胡歌,再次紅到發紫。而面對榮譽,讀過的書都延伸在他的一言一行和氣質里,他謙卑又得體的言談舉止得到大眾的一致稱讚。他更加懂得如何去感恩、去尊重、去努力、去做自己。





- 03 -



培根曾說過一句話:「讀書足以怡情……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讀書不僅是獲取知識的手段,更可以完善人的內在格局。



當你用心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後,會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許多成功和優秀的人的背後,必然有偉大的品質,而這種品質的日臻完善,來源於讀書。



林則徐一生都在讀書。即便鴉片戰爭後,他被流放到新疆,他隨身帶著的七輛大車上,載運的都是書。



林則徐出身儒學世家,他的父親是當地教書先生,4歲的林則徐就被父親帶到私塾,教書時便將他抱在膝上,一同聽學,教他認字讀書。



後來,林則徐入讀福州書院,當時書院的主講人是敢於蔑視和珅、剛直不阿的教育家鄭光策。林則徐異常刻苦,專心向學,也是在鄭光策的影響下,寫出讀書札記《雲左山房雜錄》。



林則徐家裡一直貧窮,有人曾勸說林則徐父母,讓他們放棄林則徐的學業,學門手藝改善生活。但父親不許,他認為,從小就飽讀詩書的林則徐,少年便寫出「海到無涯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豪句,只要堅持讀書,必定有所作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的林則徐,正是「讀書」為他修身養性奠定了堅實基礎,使其人格能始終釋放正能量,成為流芳百世的榜樣。




在中國被稱為「東亞病夫」的黑暗年代,魯迅抱著醫學救國的熱情東渡日本留學。當他從電影中看到中國人被日寇砍頭示眾、周圍卻擠滿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後,內心受到極大的震動。



他覺得「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為不幸的」。他毅然棄醫從文。



多年讀書的經驗,他相信唯有讀書這個途徑,才可以改變國人的思想覺悟,自己站起來來反抗,才有得到自由,改寫命運的一天。



誠如古人云「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魯迅開闢了白話文的先河,是新文化運動是主將。他的雜文被譽為插向敵人胸口的一把匕首!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影響了幾代人!





- 04 -



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道:「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他來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和學習,才能使自己永保前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所以,讀書不是一時的,而是一世的。



書香採集於書籍,得益於孜孜不倦的讀書。它可以化濁俗為清雅,化奢華為靜泊,化促狹為寬闊,化腐朽為力量。



所以,讀書不僅讓人高雅,還可以按摩心靈。



白岩松在一次演講中說:「讀書意味著什麼呢?它就是在你的生命春天裡頭,不斷地去播種,讓你的這顆大樹長得鬱鬱蔥蔥,最重要的是不管讓一個個體還是民族,都有氣質。」




所以,這個氣質不僅是書香氣,這個氣質是通過讀書拓寬的眼界,從根本上打破思想的固化和差異,擁有廣博的格局。




李克強總理說:「書中能見山見水,見大千世界,見古今中外,見世道人心。」




所以,書讀多了,見遠識微,見賢思齊,如水容萬物,自然百搭 。




—THE END—


?

作者:李曉木,十點讀書籤約作者,白天職場,晚上寫作,願我的文,按摩你的心。公眾號:李曉木的心靈塗鴉(ID:lixiaomu0920)。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延伸閱讀


??一個人靠不靠譜,就看這三件小事


??在500強花了10年,學到的5個表達套路

??豆瓣9.1分!擊敗87%的紀錄片!這部良心紀實電影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看看

??你在酒桌上拚命勸酒的樣子,真的很讓人討厭

??廣電總局來了個freestyle!32位明星露臉,原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可以這麼弘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一家3個學霸, 她有全世界最忙的父母,卻享受最優質的陪伴!
贈書10本 | 極簡主義的7大理念:生活需要簡單,人生需要留白
人民日報、團中央媒體痛批!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
杜甫崇拜李白的故事,是你真正該喝的雞湯

TAG:灼見 |

您可能感興趣

你是不是讀書讀傻了?
叫我們要好好讀書的是你們,說我們讀書讀傻了的也是你們
你不是書讀得少,你是經典讀得少
不是你傻,是你書讀得少
經書讀不懂就不讀了嗎?我們為什麼要讀經!
他是中國最讓人失望的神童,讀書讀成了傻子,上大學吃飯還要人喂
你並不是書讀的少!
書讀完了就忘,那麼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書讀的好,而字寫不好的人有之,但決沒有不讀書而能把字寫好的
書讀得不多,道理還懂得不少
王蒙:為什麼不讀書的挺能耐,讀書讀太多反倒顯得傻呢?
比你出身好的人還比你努力,順治帝讀書讀到吐血,完了還要接著讀
多讀書讀好書
書讀得越多越明白:人不孤獨,難以深刻
為什麼我書讀得越多,越看不起周圍的人?
書讀得不多但想的太多
孩子書讀得少,可能是閱讀能力跟不上。教你4招,科學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讀書讀書讀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總怪自己詞窮,書讀得太少,多華麗的辭藻都表達不了它們的美啊!
世態人情,可作書讀,可當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