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工程師和皮膚醫師都一言難盡的皮膚學「盲區」

工程師和皮膚醫師都一言難盡的皮膚學「盲區」

這個問題一直考慮了很久,也查找了很多很多資料,並且在身邊的朋友和醫生取了一些經驗@毛博士@徐博士@李醫生,因為不是自己的領域,寫起來難免有些錯誤,希望大家看到可以指出:

什麼是美女?

我常常會吟一句:所謂美女,應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這就是我常說的芙蓉面,冰雪肌。詩經有云: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不要問我她是誰,我不會告訴你的

正常的健康的皮膚是什麼樣的?

有人說那是要白,一白遮百丑。這種說法怎麼也是美而不是健康吧?反而是小麥色的肌膚常常給人一種運動健康的感覺。

瀟哥覺得健康的皮膚應該是

一要緊緻有彈性,不能鬆弛下垂;

二要細膩有光澤,不能粗糙晦暗;

三要紅潤有活力,不能幹枯蠟黃。

可能種族不同,可能膚色不同,但是健康的肌膚總是能夠一眼看出來,那種給人以愉悅的美感。

GIF/1K

但是瀟哥發現越來越多的都市女性,皮膚越來越不好。即使lamer,蘭蔻,sisley天天用還是沒有辦法解決自己的皮膚問題,有人說這個要去醫美才能解決。

瀟哥說醫學對,但是醫美,我們還不能這麼輕易就說行。如今醫美之發達,確實可以快速解決面子上的很多問題,但是,就如同中西醫的差別一樣,醫美只能解決一時的面子問題,而無法改變身體內潛藏的危機。因為多數皮膚問題其實十有八九也是自己身體的問題。

就拿吃來說吧。

很多時候嘴巴和腸胃是格格不入的天敵,嘴巴很多時候喜歡那些能夠刺激自己味蕾的食物,比如啤酒,比如火鍋,比如燒烤等等,但是這些東西對於腸胃都是巨大的負擔。

胃腸的意義,其實絕不僅限於容納食物。

飲食的意義,也絕不僅僅是飽腹和滿足口福。

如果腸胃有問題:身體機器運轉效率低下,表現在臉上,就是臉色灰黃,斑痘叢生,粗糙乾澀,或者鬆弛起皺。

費了這麼多口舌,然並卵的是很多女生都很自以為是的覺得自己胃腸功能很正常,認為只要胃不疼,肚子不疼,沒有便秘,就意味著沒毛病。但是,吃點什麼就胃脹不消化;吃土豆就脹氣難受;經常噯氣打嗝,或者經常輕微乾嘔;喝碗小米粥都反酸;吃點水果就感覺想要腹瀉;飯前不想吃東西,飯後很快覺得餓;不吃也不覺得餓,吃多了也不知道飽......以上列舉這些情況,你有沒有中槍?

GIF/2K

其實這些都是胃腸功能不正常的反映。而據我的了解,很大比例的年輕女性的皮膚狀態糟糕,和胃腸功能差有密切關係。

就中醫來講,胃和脾聯繫最緊密,脾胃屬土,是消化食物、為人體提供精微(能量)、化生氣血、賴以生存根本,根本不足自然會對整體有影響;

此外,胃在經脈上與肺互為表裡,聯繫密切,相互影響,而肺在中醫的體系里是主管皮膚和毛髮的,因此,胃病會引起許多皮膚上的表現,比如胃的經脈不通暢,會引起面色黧黑;脾胃虛弱,會引起面色萎黃(黃而沒有光澤);胃中有寄生蟲,臉上會有蟲斑;胃火熾盛,會導致粉刺(青春痘)、面游風(脂溢性皮炎)等等;胃中濕熱太重,會引起濕瘡(濕疹)等。

總之,胃病能引起許多不同種類的皮膚病。

換個角度,從西醫來講,也有理論表明胃腸的健康狀況會對皮膚產生影響。

首先,胃腸亞健康或病症會引起各種營養物質吸收障礙,營養不好自然皮膚也會受到影響,比如失去彈性、光澤,紋理加深等等,甚至會因為長期缺乏某種影響物質而產生一些特殊的皮膚病。

其次,研究表明胃部的感染性疾病(如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和蕁麻疹、濕疹等皮膚疾病有關。再者,胃部的腫瘤有時也會引起一些頑固的皮膚病變。另外,胃病患者大多數情緒都會受到影響,許多皮膚病會因為精神-神經系統的作用而加重。

然而,據我不完全的統計來說,皮膚和腸胃的關係,很多資深的護膚的工程師都是一臉茫然,即使問皮膚學的醫生,他們都說這個是很難僅僅通過面部問題來判斷是否是腸胃引起的。這就顯得很尷尬了。

GIF/1K

再深入一點,我還可以用研究數據來解析這一問題。

有研究發現:痤瘡患者皮膚表面的痤瘡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的維生素B12的生物合成通路顯著下調。維生素B12都是由微生物合成的,並且需要腸道分泌物的輔助才能被人體吸收,而B族維生素缺乏會導致潰瘍、口角炎和皮炎等皮膚疾病,同時影響精神狀態;眾所周知,研究還發現,腸道與皮膚具有一致的免疫因子IgT (immunoglobulin T), 能引發類似的免疫反應。

看到一個研究,成年過敏性皮疹患者糞便中腸道微生物狀況與病情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患者糞便中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及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的數量明顯少於對照組。研究還發現,益生菌對該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從而推測腸道微生物可能是發生濕疹的重要影響因素,

Noverr等人於2005年提出腸道微生物引發過敏性疾病的假說,認為腸道微生物對宿主免疫系統的發育成熟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維持黏膜免疫耐受方面作用顯著。

從頭疼到濕疹,從鼻子咽喉粘液堵塞到莫名其妙的發胖……這都可能是所謂的「慢性食物過敏」癥狀。當身體的某個部分不能正常工作的時候,除了就醫,最重要的是反思自己是不是做了對它不利的事情(比如,飲食、作息等方面),然後向利於它的方向努力,從根本上養成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

說了這麼久,瀟哥就三個意思:

1.皮膚問題不僅僅是皮膚的問題,除了外塗也要注意內養。

2.年輕不是作死的理由,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要自己作死然後又去罵醫院。

3.護膚品不是萬能的,工程師也不是醫生,長時間的皮膚問題還是建議去醫院,護膚品並沒有治療的作用,只是輔助的作用。

參考信息:

Rosenthal M, Goldberg D, Aiello A, et al. Skin microbiota: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potential association with health anddisease. Infect Genet Evol J Mol Epi Evol Genet Infect Dis, 2011, 11: 839–848

Chen Y E, Tsao H. The skin microbiome: Curr perspectiv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J Am Acad Dermatol, 2013, 69: 143–155

Kong H H, Segre J A. Skin microbiome: Looking back to move forward. J Invest Dermatol, 2012, 132: 933–939

Chen S, Xiong L, Dai Y L, et al.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cial seborrheic dermatitis severity and the amount of sebum overflow and the malassezia (in Chinese). J Sichuan Univ: Med, 2012, 43: 125–126

Zhang H, Yu L Z.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seborrheic dermatitis patients』 normal fecal microtioba (in Chinese). Int J Dermot, 1999, 32: 339–340

Luo J, Li W, Duan Y F, et al. Host discriminates between probiotics and pathogens: Impact of toll like receptor 5-flagellin interaction and evolution (in Chinese). Microb Chin, 2014, 41: 1368–1375

Xu Z, Parra D, Gómez D, et al. Teleost skin, an ancient mucosal surface that elicits gut-like immune respons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3, 110: 13097–13102

Yang F L, Zhao Y.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and allergic diseases (in Chinese). J Clin 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4, 28: 351–355

Halkjaer L B, Loland L, Buchvald F F, et al. Develop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during the first 3 years of life: The Copenhagen

prospective study on asthma in childhood cohort study in high-risk children. Arch Dermatol, 2006, 142: 561–566

Guo Z, Dai J B, Jiang Y L, et al. Correlation analysis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and atopic dermatitis disease degree (in Chinese). Shandong Med, 2014, 54: 86–88

Wei J J, Shao J, Li Y Z, et al. Meta analysis: The function of probiotics in atopic dermatitis prevention and cure (in Chinese). J Clin Pediat, 2008, 26: 433–437

Xian L J, Tang Y. Progr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bacteria microecological and human diseases (in Chinese). Prog Microbiol Immu, 2015, 4: 75–79

Noverr M C, Huffnagle G B. The microflora hypothesis of allergic diseases. Clin Exp Allergy, 2005, 35: 1511–152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膚 的精彩文章:

楊冪鄭爽宋祖兒皮膚這麼好,可是她的化妝包里最便宜的竟然只要10元?
細數葡萄籽的功效與作用!可以美容保健,保護皮膚
沒有好皮膚怎能有好妝容?輕鬆get明星護膚小妙招
皮膚黑的男生咋變白?五招教你比古天樂帥!
夏日皮膚「油田」怎麼破

TAG:皮膚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護膚,更懂你的皮膚的護膚方法
科學治療皮膚頑症「牛皮癬」
怎樣科學護理虛弱敏感、逆光疹子皮膚
自然與科學 護理皮膚
普通皮膚和油性皮膚的區別 你的護膚品真的適合你嗎
包裝 自然與科學 護理皮膚
化妝師的秘密:如何照顧油性皮膚
皮膚上的守護神——皮膚菌群
肌膚護理秘密:女性的皮膚如何保養
貴賓犬皮膚病塗什麼葯 貴賓犬皮膚病治療及預防
14個皮膚護理技巧皮膚科醫師自己也在用
陰陽師妖琴師新皮膚雪映金松 百繪羅衣作品皮膚
科學護膚:認識皮膚的乾性與油性
荒漠的皮膚
敏感性皮膚怎麼修復 改善敏感肌膚的護膚方法
皮膚變好的秘密——敏感性皮膚的冬季護理
皮膚護理的高科技
混合性皮膚如何來護理皮膚?
保養皮膚的一些飲食規則,如何根據皮膚選擇食物!
皮膚管理:你的皮膚為何需要去做皮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