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守兒童安全感缺失易患「心病」

留守兒童安全感缺失易患「心病」

製圖:趙春青

「爸爸在外面打工,媽媽不要我了。」提起父母,10歲的涵涵眼淚直打轉。跟涵涵類似,同為留守兒童的小樂看上去總是心事重重,性格孤僻,不願和小朋友一起玩……

近日,《工人日報》記者在吉林省一些村小採訪時發現,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溫情,留守兒童易出現感情脆弱、多疑、脾氣暴躁等「心病」,他們的心理健康需要更多關注和幫助。

父母陪伴缺失易致「心病」

「班裡的靜靜,在課堂上幾乎從不發言,還經常走神,即使被提問,她也只是點頭或搖頭,課外總喜歡獨來獨往。」長春市某村小的段老師告訴記者,因父母長期在外打工,靜靜僅由外婆照顧,這種孤僻的狀態讓她十分擔憂。

為了生存或為家庭創造更好的經濟條件,很多農村父母不得不背井離鄉,將孩子託付給隔代老人或其他親屬照顧。

「姐姐長年在外打工,將孩子寄養在我這。時間一長,我發現孩子性格越來越敏感,平時跟她說話輕不得重不得,真不知道該怎麼管才好。」劉先生無奈地對記者說。

「看到別的孩子能在父母懷裡撒嬌,心裡有種很涼的感覺。」今年12歲的小凱告訴記者,他最愛做的事就是看書,因為每次考試成績好,在外地打工的爸媽特別高興,還會在電話里對他說「你真棒」。少了父母的陪伴,很多留守兒童都會缺乏安全感,容易走向兩個極端,要麼過分懂事獨立,要麼孤僻或淘氣。

吉林通化市某村小的高老師在多年執教中發現,留守兒童無論在品行、自覺性等方面,與其他學生相比或多或少存在心理缺陷。如果監護人和老師不採取有效措施幫助他們矯正負面觀念,將對後續教育和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我們學校有52名留守兒童,因缺少父母關愛,造成這些孩子膽小、不合群、情緒消極、自私冷漠等,表現在學習上就是進取心不強,不願意參加活動。」長春市農安縣華家鎮中心小學(以下簡稱華家小學)德育校長黃月輝告訴記者,這些留守孩子需要特殊的關注和幫助。

隔代教育不得其法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大都是隔代老人。受文化水平和教育理念所限,老人們很難有能力恰當輔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致使其無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還在其次,更嚴重的是可能對他們的人格、性格塑造產生負面影響。

「考慮到父母不在身邊,老人們或會產生不能讓孩子受委屈的想法,要麼對孩子言聽計從、過分溺愛,要麼就放任自由。」一位老師告訴記者。

東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劉曉明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留守兒童從2005年前後開始被關注至今的十餘年間,相關研究得出統一結論,即留守兒童因受監護和教養方式不當等因素影響,其社交焦慮、抑鬱水平等會高於非留守兒童。

「孩子說不愛寫作業,老人就會覺得『行啊,不寫就不寫吧』。學校找老人溝通,有的老人甚至乾脆告訴我們,他家孩子不用管,學習好壞無所謂。」黃月輝說,學校的老師與老人溝通起來困難重重,有時還不得不將孩子父母當成中轉站,先與父母溝通,再由父母與老人溝通,效果大打折扣。同時,因老人不會使用網路、微信等通訊手段,學校組織的安全教育、問卷調查、德育教育等活動也很難開展起來。

「個別不聽話的孩子老師管不了,老人也管不了,等能管事的父母從外地回來,好不容易與孩子團聚也是匆匆忙忙,也不知道他們怎麼跟孩子溝通的,反正到了新學期,這些孩子原來啥樣,現在還啥樣。」一位村小老師無奈地說。

解決問題須組合發力

為了有效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華家小學的老師們可謂絞盡腦汁。

「我們建立了三對一包保責任制,簡單來說就是每個留守兒童都由學校領導、教師和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共同包保,時時關懷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狀況。」黃月輝告訴記者,學校還對留守兒童實行「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各種活動優先參與,學校圖書、音體美資源優先享用」四個優先政策。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華家小學一半以上留守兒童在學習和文體活動中表現優異。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光是在出現問題後才想辦法解決。」劉曉明對記者說,「應更重視對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正向引導和積極影響,防、治並重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劉曉明建議可以有效藉助社會上的心理教育和諮詢資源,來彌補學校本身資源的不足。他認為,提升留守兒童監護者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調解素質同樣非常重要,可以將心理教育內容融入學校家長會和社區活動中,並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能夠在社區搭建平台,把相關的志願者隊伍變成正規軍,藉此力量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每個家庭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人日報 的精彩文章:

班組文化牆凝聚正能量
覺華島菩提文化旅遊節舉辦
周知|中國最難認的36個「三胞胎」漢字,讀對6個以上是高手,不信你試試!
給哺乳媽媽當顧問
搖搖晃晃的人間啊,來日方長

TAG:工人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愛情里女孩自我安全感缺失的幾個表現
疑病導致失眠,睡眠缺失、焦慮、抑鬱、情緒不穩定,我的睡眠經驗
安全感的缺失,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缺乏安全感的人都有哪些特徵!
成龍私生女失蹤後落魄現身:父愛缺失母愛畸形的孩子最不幸
三招克服安全感缺失帶來的戀愛危機
安全感缺失的五種表現,你缺失啥?
醫生拒絕為艾滋病患者進行手術,這是不是「醫德」的缺失?
董潔被問介意兒子缺失父愛嗎?她的回答讓人心酸又無奈!
被關注缺失,兒童忽視,自寵需求受損
留守兒童《缺失的愛》:每一個孩子都該被父母關愛
找尋缺失了的環境保護教育
信任缺失是病,得治
給孩子安全感的7個原則,安全感缺失的孩子,這一生都不會幸福
從小缺失安全感,長大後常常自我懷疑,惶恐不安怎麼辦?
追求完美養育的父母,更容易養出幸福感缺失的孩子
孩子有多少玩具最好?父母的溺愛,讓孩子缺失生活幸福感
拿什麼治癒你 缺失的幸福感
單顆牙齒缺失有哪些危害?
當心 寶爸經常對孩子說這3句話 會讓孩子丟失父愛甚至心理缺失!
情感性缺失,是你挽回失敗的致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