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就這麼過去了二十年嗎?是的,真的過去了二十年

就這麼過去了二十年嗎?是的,真的過去了二十年

這是新世相的第392篇文章

Sayings:

說起1997年,你可能會也這樣一愣:就這麼過去了二十年嗎?是的,真的就這麼過去了二十年。

幾天前,看到一位讀者留言說「1997年出生的人都20歲了」時,我就是這個感受。

如果不是因為電影《夏洛特煩惱》里又用了一遍群星演唱的《公元1997》這首歌,如果不是因為韓劇《請回答1997》的播放,如果不是因為大家開始集體討論「香港回歸20年」……我們很少會突然想到20年前。

如果不是聽人們講當時的故事,我們也很少想起流行小說《花季雨季》、恨不得全中國的女孩子都在學的 left right 「兔子舞」、韓潮的第一次流行。《快樂大本營》在那年7月開播,小孩子們那天都守在電視面前;那年滿大街放的「你總是心太軟」。

畢竟,每一個用「 20 年前」開始開始的對話,都是有點殘酷的:那年出生的人已經進入花季雨季了,韓流都有點要過時了,快樂大本營的主持人換了一茬又一茬,而你,雖然夜深了還不想睡,但早已經心硬如鐵了吧。

你的1997年發生過什麼事?你的20年前發生過什麼事?那時候看的電影聽的歌,那時候陪在身邊的人,現在你還偶爾會想起來嗎?

為什麼人們會忽然懷念起 20 年前的1997年?

電影甲方乙方是那年歲末的賀歲片。電影末尾,葛優說:「1997 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那時候聽到這句話,很多人只是平平淡淡的。那時候人們整體上充滿抱負,充滿堅定。

但現在看來,那一年,以香港回歸為標誌,發生了很多對社會影響深遠的事。香港回歸後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晚會上,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四大天王、譚詠麟、林子祥、王菲同台獻唱,留下了很經典的一幕。

他們改編了很多經典歌詞,其中有一句是:面對後世萬重浪,定要俗世流芳。

印象里還有這麼一句:從明天起,前途無量。

我的 1997 年

自述:新世相的讀者們

採訪、整理編輯:Cassie

《花季雨季》、《少男少女》、《快樂大本營》

@寂寞蒲公英 31 歲

那年我 11 歲,父母訂了一本雜誌叫《人之初》,我基本上當成小黃書在看,但它也幫助我完成了性啟蒙。最常看的是《少男少女》,這本雜誌設計為少男從一面開始翻,少女要從另一面開始翻。我每次都會先看少女的部分。

《花季雨季》熱賣,香港回歸前一天下午我還在家看,後來拍成了電影,裡邊還有李晨(猛然發現李晨居然已經出道二十年了)。7 月 1 號,我們全家坐在電視機前看交接儀式,討論的是「英國人的制服還挺好看的」這種話題……

隔了一周多,《快樂大本營》開播,本來每天放學都會和一群小夥伴一起玩,直到媽媽在樓上大喊回家吃飯時才散,但開播那天,我們都沒有去玩,放學就直接回家等節目了。

那年還有件大事就是重慶直轄,我們的生活並沒有因為直轄馬上發生巨大改變,但印象很深的是,郵政編碼是 630000,直轄後改成了 404000,電話前的區號以前是 0811,後來改成了 023,當時覺得這個數字加上去真的很酷。

街上還有「面的」的北京

@靜 31歲

97 年小學升初中保送了,我媽一開心獎勵我去北京玩了一個多月,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那麼寬闊的馬路和那麼多汽車。

那時姐姐不肯回秦皇島,堅持要當北漂。她當導遊,姐夫開旅遊車,做涉外旅遊,條件已經相對不錯了。但她住的那個半地下室還是讓我印象深刻,窗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採光不太好。我姐那時懷著孩子,大家都很單純,笑容很多,都熱火朝天地努力掙錢,感覺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

那時候北京天好藍,早上一起出去吃豆腐腦,街上還有面的(di),就是北京的的士,麵包車,最便宜的。離開北京時那個面的司機可熱情了,一路上都在說開車的生活,那時候大家都情緒高漲,非常開心。夏天的大太陽曬著也覺得沒什麼,沒有那麼多物慾,人與人之間的對話、談資更多的是生活本身。現在卻常常離不開錢車房。

後來大家都散了。有離婚的,跑路的,有賭博被抓進去的

@盧秋 31 歲

1、

90 年代經濟蓬勃,也是我家最富有的時期,爸媽做五金生意,一個月能賺好幾萬,在那個一塊錢能買 5 根羊肉串的物價年代,我基本是要什麼有什麼。2000 年之後經濟就不好了。

97 年我上五年級,那時我們都流行說「酷」、「帥」,那是韓潮剛刮進中國的一年,有次我考了全校第一,我媽送了我一個隨身聽,店家送了幾盤磁帶,其中一個就是 HOT,頓時覺得「哇,太酷了哎」,紅頭髮好厲害!最喜歡張佑赫,逃了課去籃球場聽歌,覺得自己特牛逼。

有次我在學校 4 樓頂做值日生,聽到 3 樓半的男生哼哼一首歌,「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他說那是最流行的,任賢齊的《心太軟》,我回去就買了盤磁帶,聽來聽去都覺得沒什麼調。我還是最喜歡 HOT,We are the future !那個 MV 的舞姿太有魔性了。

2、

我們班裡有個女生媽媽喝農藥,爸爸跑了,跟奶奶生活艱難,後來學校組織看《媽媽再愛我一次》時,她在影院嗷嗷哭,我們也都跟著哭,哭得都不記得演了什麼。回家我媽聽我說這事,讓我給那姑娘送了一大包蘋果,還有 100 塊錢。那時候工人一個月工資也就三五百。

3、

那時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差異都沒那麼大。我們整個樓都會在一起過春節,現在的人可能很難想像七八家人在一起包餃子做菜的場面吧,都開著門做菜,孩子亂串,然後去其中一家吃年夜飯。

後來大家都散了。有離婚的,退休的,有賭博被抓進去的,還有一個年入千萬被牽扯進金融詐騙。都隨風飄散了。

我現在突然很懷念那時候,想起來,父母也就我現在的年紀,一群同齡人,帶孩子一起過年,嬉笑打罵。現在很難再有這樣的生活場景。

那時候的洋氣更像一種雄心

@Yamagashi 24 歲

97 年我只有 3 歲,那時我爸周末會帶著我去跟他朋友們打撞球,旁邊有遊戲廳,那年應該拳皇制霸了街機廳,裡面有小夥子在抽煙打遊戲,牆上貼著香港電影的海報。

走在北京的路上沒什麼綠化,一股塵土味,但路上能聽到非常響亮的蟬鳴。那時候家裡的磁帶有鄧麗君也有beyond。我表哥會彈吉他,而我只會把磁帶里的磁條扯出來。

周末的時候,我媽把頭髮夾卷,帶我去團結湖公園玩,不光有白鴨子船,也有大象滑梯。對我來說那是最好的年代,因為 97 年我被鄰居家姐姐送了一整套機器貓的漫畫書。

一切都很洋氣的感覺,那時候的洋氣更像一種雄心,我們見識了好多好東西,還以為自己馬上就要去地球村裡探險。

在被拋棄的世界裡表演

@三木

那一年,照顧我長大、陪我走進學校的奶奶心臟病突發去世,百天後母親癌症去世。我都沒有見到最後一面。在後來的很多年,我常回想失去這兩個人那年的很多細節,是不是只是一場噩夢。

我依然記得那個夏天,學校要背誦香港回歸的歷史知識,市裡舉辦慶祝回歸的活動,我要參加集體操比賽。我像被全世界拋棄,又要在被拋棄的世界被強迫表演。

就這麼過去了二十年嗎?是的,真的過去二十年了。我開始在眼角看到皺紋,我開始看到一起長大的夥伴為人父母。而我在深夜裡複習考試,只為走的更遠。此刻想起來,發現她們離開我 20 年了,我好想念。

好像坐著京九線,能一路開到香港去

@辰輔

97 年我上初三了,家在河北任丘,那一年京九線通車,路過我們家那兒,我一直覺得它能開到香港去。

那時對香港的印象,用關鍵詞來總結的話就是「一國兩制」和「明星」。其實我那時候是抵制香港明星的,覺得俗,哈哈,那時候都追國產和美國的,竇唯,張楚,唐朝,邁克爾·傑克遜等等。

我身邊的人都是追港台,四大天王、古惑仔、張國榮、張信哲什麼的。我沒有因為追星志向不同而跟他們懟,我那時候很酷。

穿松糕鞋的媽媽寫來的信,開頭是「輝哥」

@youngC 26 歲

1997 年我 6 歲,妹妹 5 歲。那年媽媽在廣東打工,爸爸是村小學的老師。我們家是村裡第一個買彩電和錄音機的,爸爸是個文藝青年,媽媽學了裁縫,在服裝廠工作,是個時髦的美女,現在流行的松糕涼鞋她那時候就穿了。

過年時媽媽帶回家很多磁帶,她最喜歡的是齊秦,還有張學友,那一年他們倆都上了金曲獎。還有任賢齊,家裡天天放他的歌,以至於到現在他早期的專輯我都會唱。

香港快回歸時每天新聞都在播。記得有天爸爸正在看新聞,我和妹妹站在電視機前問他:香港從哪裡回來呀?坐火車還是坐飛機?會給我帶一個大西瓜回來嗎?爸爸說,不會的,但媽媽回家的時候可以給你帶。

那時家裡沒電話,媽媽每周會打電話到鄰居家,我和妹妹、爸爸就跑過去接。我常常偷看抽屜里爸媽的往來信件,只記得稱呼是「輝哥」、「群群」,現在想起來,他們的異地戀隔著千山萬水,沒手機也不懂上網,那麼多年也堅持下來了,如果是在現在,估計很難吧。

如果知道要離別,我會更珍惜 1997 年每天中午那一小時的時光

@nana 33 歲

1997 年,我 13 歲。初中時期家教甚嚴,基本沒有任何娛樂活動,打著學英文的招牌,我擁有了自己的 Walkman。每天中午趁著家長不在,我偷偷打開收音機,收聽一檔流行音樂節目《音樂無限》:「這個世界,沒有邊界;這個世界,只有音樂。這裡是楚天音樂廣播電台FM103.8兆赫,我是曉易。」

每天中午,這個溫暖陽光的男聲陪伴我一小時,大約是我最幸福的時光了。那一年排行榜上所有的流行樂到現在都是我的最愛,張信哲的《用情》,張清芳的《純粹》,萬芳的《孩子氣》,張惠妹的《聽海》……

我努力攢下所有過早(早餐)的錢只為買上一盒盒正版卡帶,一盒磁帶 10 塊 5,一碗熱乾麵才 1 塊 5,一個禮拜不過早才能買一盒,表達我對曉易的支持。

慢慢地,曉易的聲音融化到我的骨血里,我暗暗許願,長大了我也要做一個電台 DJ 。可爸媽文化程度不高,家裡經濟一半,不切實際的夢想對他們而言就是扯淡,他們希望我有個大學文憑,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平安喜樂一輩子就好。

1998 年第一天,曉易離開了電台,那個時間段換了一檔節目,換了個主持人。我沒跟任何一個人說過,我哭了有多久,我很後悔才 13 歲的年紀,沒有能力去看看他做現場節目。後悔一個電話都沒給他打過,一封信沒寫過,沒告訴他我很愛他,他的每句話每個字對我而言都非常重要。如果知道要離別,我會更珍惜 1997 年每天中午那一小時的時光。

我從未和任何人提起這段過去。直到現在,我所有銀行卡密碼都是 「97」 開頭,後面四位數也與他有關。

爸爸媽媽下崗了

@小仙蟲 29 歲

1997 年因為搬家我轉學到了新的小學,一個人都不認識,很孤單。快放暑假的時候,學校發了電影票讓學生去看電影,印象最深的是《飛虎隊》《劉胡蘭》和《離開雷鋒的日子》。

那一年香港回歸,學校放假慶祝,要學生們回家看電視。看著他們降旗、升旗,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回歸的激動,而是那個旗杆上面竟然是吹風的,旗子一升上去就開始飄,當時感覺好先進,學校的旗杆真是弱爆了!

爸爸媽媽本來都是國企的員工,那幾年國企一個接一個破產,結果他們都下崗了。家裡開始走下坡。媽媽開始學著做小生意,去早市賣東西,印象中她要每天凌晨兩點起床,白天也沒空休息,又是體力活,這樣做幾年,身子也就垮了。

我一直覺得媽媽五十多歲去世,跟她後來的辛勞有關。那時候,我的父母也就是在一個社會經濟動蕩轉型下的謀生者,作為個人,能做的選擇很少。

如果可以回到 1997,我想讓媽媽換個輕鬆一些的工作,不用那麼勞累。日子過得辛苦一些沒關係,或許她可以多些時間,看到我讀完書,成家立業,去回報她給我的愛。

那時候還不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

梳著《東京愛情故事》里女主角的髮型

@彭彭老師 40 歲

1、

1997 年,我在上海一所工科學校讀大學,那時還在發育後期,黑,瘦,自覺很不好看。被其他女生排擠,被男生欺負。後來才發現,是那時的男生不懂得表達內心的喜歡,所以用攻擊來表達。

那時有一部日劇《東京愛情故事》,非常喜歡裡面的女主角莉香,於是也梳了她那樣的頭髮。那時上海還沒有軌道交通,出門都要坐公交,路上時間很長,還在用月票。有個暗戀的大一級的學長,跟我每天會坐同一部車,坐車時偶爾會挨很近,車子搖晃,會觸碰到他溫暖的身體,可以心跳一整天,回味一整天。

去和一個男性朋友一起看電影。後來那個朋友給我表白,我嚇呆了,那天他喝醉了,上課拉我坐他邊上,死死拽著我的手。直到畢業上班後,他成了我的初戀。剛畢業不久他就想要結婚,我拒絕了,他編了一個謊話騙我,最終導致我們分手。

斷絕聯繫 6 年後,他再次找到我,告訴我那時撒謊是為了刺激我跟他結婚。那天我們抱頭痛哭了一場。

2、

我的第二任男友非常喜歡張國榮,我也把他當做最愛的偶像。那時候去看他的演唱會,他一唱起「你掌心的痣我總記得在哪裡」,馬上哭得要死。

還有木村拓哉,笑起來……唔。上次跟朋友說到人工智慧,我說要努力賺錢,以後可以定製機器人伴侶了,我就定個木村型的,人生就圓滿了。

3、

我大學靠做兼職賺學費和生活費,娛樂生活就是泡圖書館,那保齡球也剛剛開始興起。我的專業是電子工程,畢業時找工作不難,還包分配,外地學生也能落戶上海。不像現在這麼難。

第一份工作工資 2000 多,還需要翻 3 班。90 年代互聯網剛剛興起,流行單片機(電腦的雛形),那時信息流通不如現在,很少接觸外面的世界,畢業後工資水平也差不多,貧富差距沒那麼大,沒得比較,所以還挺滿足的。

(或許這個時代的人不再那麼相信努力就一定有機會,有好的未來?)其實任何時代都有機會,現在的時代機會更多。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把自己想像成超人,無所不能。我是 30 歲之後才漸漸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窮儘力氣也只是過好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下班後去舞廳跳舞,兔子舞

@妮子 33 歲

1997 年我上初中,香港回歸學校組織了活動,大家一起唱「1997 年,我悄悄地擁抱你……」那首歌,特別流行。

那一年還沒結束,我就跟著同村的親戚去廣州打工了,坐長途汽車,印象中從出家門那一刻開始,我就有種害怕、孤單的感覺。那時我 13 歲,還是童工,有些工作不能做,就只能被安排在一個工資最低,最辛苦的部門上班。真的很可憐,第一個月工作了十幾天,工資 160 快,後來每個月平均四五百、五六百。打工的日子想吃一碗 5 塊錢的煲仔飯都是奢侈,平常吃得最多的是河粉。

下班後經常去舞廳跳舞,最流行的是兔子舞,蹦蹦蹦,還有自由舞,有時也去逛街看衣服,捨不得買。每天都有用不完的活力,走路都是蹦蹦跳跳的。王力宏和任賢齊正火,我買了很多他們的磁帶,還有陳慧嫻的《千千闕歌》,我很喜歡唱。

印象最深的是,那時我超級迷劉德華,他拍了諾基亞的廣告,我看了又看,喜歡得不得了。有天看他的採訪,說他喜歡關之琳,我太難過了,哭了一晚上,飯都沒有吃,大家都不知道我怎麼了。

女孩們流行穿時裝,常常自己選布料,到裁縫店裡定做套裝衣裙,也開始學著明星們做波浪頭,互相幫忙,用燒紅的鐵絲給對方燙頭髮。我年紀小,一直留著妹妹頭,像個學生,沒有男孩子追我,看我那麼小也不敢追。

直到幾年後我回到家鄉時,我才決定剪成短髮,還染黃了,扎著頭巾,穿T恤、黑色POLO衫和牛仔喇叭褲,那時候家鄉很少有人這麼穿,回頭率特別高。還帶了很多流行的磁帶回家給弟弟妹妹,去家鄉的迪吧跳舞,大家都覺得我最時髦。

其實啊,在外工作很辛苦,所有的人最後回家時,都努力把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讓人覺得在外邊過得非常好,那只是種假象。但那些假象和它背後的甜苦時光,是我最好的青春記憶。

那時候還不流行喪文化

@鶴子_-

1997 年我 5 歲,爸媽上班,奶奶帶我。那時家在遼寧某村兒,每天自己或者跟小夥伴一起拿著小鐵鍬去沙堆里蓋房子,或者去菜地里挖蚯蚓。初中以前基本沒接觸過互聯網,不過也算很快樂。

爸爸年輕時是個文藝青年,在初中教語文,小時候還沒有小汽車,我爸就騎二八單車去上班。家裡好多書,他喜歡看世界名著,最愛莎士比亞的,還買了個復讀機自己讀莎翁書里的對白,然後錄下來。他喜歡穿西服,白襯衫,但總是鬆鬆垮垮的,因為瘦。而我媽喜歡讀《婦女》,喜歡扎絲巾,幾條絲巾就概括了她的穿衣精髓。

感覺 90 年代到千禧年初一切都很好,那個年代人們面對著越來越多的機會,整個生活氛圍都是朝氣滿滿。而現在,喪已經成了一種流行文化。我現在在屋裡吃著瓜,回憶小時候,覺得生活很神奇,20 年,世界千變萬化,覺得人好渺小又很具體。

那年流行養海狸鼠,我爺爺就上當了

@huanxulol 30歲

7 月 1 號早上,先是在鄰居阿姨家裡化了妝(我是男生),粉底、腮紅、口紅,那些年小男孩也是這樣打扮的。之後穿著發的衣服,雙手拿著花,邊遊街邊搖花喊口號。發給我的褲子著實寬大了點,走著走著就一直往下掉,所以有時還得一隻手牽著褲子,另一隻手單手搖花。

有五角星台標的衛視中文台,是我那時很喜歡的。每天下午 5 點開始,會播一小時的動畫,《小丸子》什麼的。1996 年《independence day》(天煞:地球反擊戰)上映,當時衛視電影台放了很多製作特輯,1997 年大概 2 月,這片初次在電視上放映,特別期待,結果又因為小學生不能晚睡,遺憾地錯過了。

那時我很喜歡范曉萱,因為她魔女的形象比較可愛,ATV(天國的亞視)的電視劇《飄零燕》印象很深,講一個孤兒被人收留,很香港市井的故事,片尾曲是范曉萱演唱的《處處都有你》。直到她後來轉型,我也一直很喜歡。

90 年代經濟好,一個行當賺錢了,大家就都去做,或許那個時候有種樂天主義精神,覺得感興趣的事情就去做,一定水到渠成,現在不一定了,很多時候會覺得努力了也沒用,哈哈。但是努力還是很有用的。

經濟蓬勃的另一面就是,做什麼的都有,鼓吹得都很賺錢的樣子。像今天的傳銷一樣。那年流行養海狸鼠,我爺爺在自己住的家裡用水泥做海狸鼠的飼養的窩,還通過他台灣的大哥的關係,拿到了很多用來養殖海狸鼠用的一次性醫療器械。最後證明是上當了。

還有喜聞樂見的氣功大師、香功之類的宣傳材料,好多人都信,包括我奶奶。就跟今天滿大街那種自己印刷的「養生保健雜誌」一個樣。

那時最幸福的就是玩兒四驅車,10 元、15 元或者 20 元一輛,真的是日本田宮(TAMIYA,雙星)牌的正版,後來就是奧迪雙鑽,還舉辦全國大賽,真是火爆。那時的四驅車比賽會算到航模比賽里。感覺那個年代有一種莫名的態度,就是年輕人們喜歡玩兒什麼,國家都很支持。

其實時代在變好,以前父輩是有力氣沒活干,只能種地

@凡早早

1997 年我 8 歲,買了一個氫氣球,上面寫的香港回歸,平生唯一一次買。

那時候住在農村,每家門前都種了樹。現在,樹都沒了,瓦房變樓房了,門前的小水溝變水泥路了,隔壁家的人早搬走了,甚至連長相都不記得了。

那個時候水很乾凈,河裡的水可以淘米,現在污水嚴重也開始治理了,家裡條件好的桶裝水不會喝,都是網上買瓶裝水,那時候物質貧乏有錢都買不到,現在完全不同,快遞也通鄉鎮。

其實時代在變好,以前父輩是有力氣沒活干,只能種地,現在只要願意做點小生意擺個攤,還有大把服務員,保安工作。但過去大家都清貧、信息閉塞,不了解外界。現在貧富差距太大,加上信息流通快,網路把最底層的人和富人的生活方式同時展現出來,你在微博看到某某在曬巴黎旅遊照片,可你一年攢的錢都抵不上人家去巴黎的一張機票,於是大家都奮起直追朝錢看。甚至開始感到憤怒、不平衡。

那時候不一樣。現在再回村子裡,人們臉上愁苦多一點

@1874郎中 23 歲

1997年我 3 歲,那時家在河南漯河的小村子裡,經常跟著大孩子去田裡拾麥子,逮螞蚱,路上還都是那種帶梁的自行車,小孩子要斜著蹬,半圈半圈的騎。

那時爸爸愛穿騷氣花襯衫,梳三七分,是村裡第一個有 BB 機的人,還因為養了很多兔子上了報紙。那年媽媽 20 歲,很漂亮,瘦瘦白白的,很女神,買的羊毛衫現在我穿也還時尚的不得了。轉眼二十年,這個月的前二十天我一直在陪媽媽,她發福有白頭髮了,帶她吃喝玩樂,怕她老。

90 年代他們都是意氣風發的年輕人。爸爸 16 歲出門謀生活,回來後死纏爛打追我媽(他們是小學同學),那時家裡沒錢娶媳婦蓋房子,我媽就直接跟我爸領證完成家了。然後倆人去平頂山做鋼鐵生意,攢了錢回村裡開傢具廠、養殖場。

那個年代給底層的有頭腦的人很多機會,赤手空拳也能撐起一個家。他們沒有很多焦慮,總是氣質昂揚,有情飲水飽。現在再回村子裡,人們臉上愁苦多一點。

晚禱時刻:

想想你的1997年。從那時開始的20年里,在你身上發生了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世相 的精彩文章:

怎樣從無到有建設一座不存在的下雨城市
《變形金剛》5:好人獲勝,全靠僥倖
一個「渣男」的幾句話引起激烈爭論,所以我請他詳細講了講他的故事
私奔後,那些女孩過得幸福嗎?
住進想住的房子就能過上想過的生活嗎?

TAG:新世相 |

您可能感興趣

年,就這麼過去了!
過去的五年,你錯過了什麼
當年弔死崇禎的那棵樹,三百多年過去了,現在還在嗎?
過去這一年,你過的好嗎?
年,就這樣過去了
一年一年,又這麼過去了
過去七年做了什麼?
過去的年是怎麼過的?
十多年過去了,第一批手術去眼袋的人都這樣了!
這個年,一溜煙兒就過去了
過去的二十五年,愛像一隻酒瓶
十年過去了,陳冠希被奪走的這「兩條腿」,他還需要幾年來贖回?
八十一歲的奶奶和她過去的十六年
一想到過去的這幾天,我就感覺自己過了一個假年……
三年過去了,當年那個可愛呆萌的奧莉,現在卻成了這樣
新的一年又到了,在過去的一年裡發生了哪些大事呢?
超女過去十幾年了,張靚穎卻如進化了一般
在過去一年,我沉思過的七件事
在過去的這半年裡!恭喜你!
更年期「熬」一下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