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九要論》:一貫呼吸,三節四梢,五行六合七進,身法步法

《九要論》:一貫呼吸,三節四梢,五行六合七進,身法步法

《九要論》不知作於何年何處,自1919年形意門李劍秋公布以來,相繼有凌善清版本、董秀升版本、陳家溝版本、趙堡版本等相繼面世。2006年7月在濟源勛掌村發現了神拳版本的《九要論》,為李劍秋版本找到了原型,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最可靠的版本。

「一要論」論一貫,也即是要「內外一氣」,尤其強調了心意六合拳乃至各門武術所追求的「整勁」,即「一貫」狀態:「從上至足底,內有臟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膚、五官百骸,相聯而為一貫者也,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並特別指出功到自然成:「事無難易,功維自盡,不可躐等,不須急遽,按步就序,循次而進,夫而後官骸肢節自有通貫。」心意門的找勁求整,無非是求其一貫,即「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體百骸,終歸於一氣」。

「二要論」論陰陽,即呼吸也,「捶不能無動靜,氣不能無呼吸,即所謂對待循環,不易之理也。」心意六合拳譜曰:「吸在海底呼在天,呼吸二字緊相連,有人解開呼吸意,打遍天下是真拳。」呼吸即陰陽也,「渾而言之統為氣,分而言之為陰陽」,習藝者但要求得「一氣」,故必深解陰與陽。熟解陰陽之理,拳術莫非太極。

「三要論」論三節,針對《六合十大要》之「一曰三節」。十大要分一身為三節,三節之中又各有三節,並提出了「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之原則。而「三要論」則又說,「至於氣之發動,要皆梢節動、中節隨、根節催之而已。然此猶是節節而分言之也,若夫合言之,則上至頭頂,下至足底,四體百骸,總為一節,夫何三節之有哉!」既繼承了前人說法,而又有補充完善,使後學者不致落入窠臼。

「四要論」論四梢,針對《六合十大要》之「二曰四梢」。四梢者,發為血梢、甲為筋梢、牙為骨梢、舌為肉梢。四梢齊則內勁出。「四要論」說道:氣之用,不本諸身則虛而不實,不形諸梢則實而仍虛,梢亦烏可弗講。並進一步闡述:四梢足而氣自足矣!《九要論》對四梢的重視尤甚於《十法》,並重論重複了「發欲衝冠、甲欲透骨、舌欲摧齒、牙欲斷金」的四梢齊備之法。

「五要論」論五行,針對《六合十大要》之「三曰五行」。五行者,金木水火土。內對人五臟,外應人五官。「五要論」強調說:五臟實為性命之源、生氣之本,而名為心肝脾肺腎是也。指出:「五臟之義,而有準之於氣者,皆各有所配合焉」,並不惜筆墨將人體內外部位器官的五行歸屬逐相羅列,最後又道:「其為用也,用其經。舉凡身之所屬於某經者,終不能無意焉,是在當局者自為體認,而非筆墨所能為者也。」對其重要性不煩再致意焉。然而也須注意「五行百體,總為一元,四體三心,合為一氣」,不要太過追逐。

「六要論」論六合,針對《六合十大要序》之「六合」的定義:「六合者,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手於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是謂六合。」後世之練拳莫不以「六合」為指導,形成言必六合之勢,然而「六要論」則正視聽曰:「豈但六合而已哉!」並指出需要:「一動無有不動,一合無有不合。」我們則應辯證來看:執著六合,一無是處,沒有六合,更無是處。

值得注意的是濟源神拳本「六要論」有:「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內三合也;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外三合也。此謂六合。」心意六合拳譜中的《六合十大要序》中有六合者,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手於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是謂六合。」(見唐豪《行健齋隨筆·形意拳鼻祖與譜》)其間都寫作「筋與骨合」,可見《九要論》和《心意六合拳譜》的寫法相照應,而後來的李劍秋本、凌善清本、董秀升本皆作「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到今天大有統一之勢,演變現在所說的心意氣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

「七要論」論七進,「未及其進,合周身而毫無關動之意,一言其進,統全體而俱無抽扯之形。」《六合十大要》中說到「進法者以步為奇,總之以身法為要。」而《九要論》則進一步發揮,提出身法之秘要——進身必要先進頭,「頭為六陽之首,而為周身之主,故頭不可不進」。《九要論》對於老譜理論的解讀真正大道通衢直指人心也,讀者有福了。

「八要論」論身法,針對《六合十大要》之「四曰身法」。身法八法:起落進退反側收縱。十大要中詳解說之,九要論中又細描繪之,「機關在眼,變通在心,而握其要者,則本諸身」。作者一片拳拳之心,赤誠可鑒,幸不辜負為荷。

「九要論」論步法,針對《六合十大要》之「五曰步法」。步法者,寸墊過快濺也。十法中要求:「學者隨便用之,習之純熟,用之以無心,方盡其妙也。」九要中闡述:「動作出於無心,鼓舞出於不覺,不期然而然,莫之驅而至。」十大要中講過了技術,九要論中再述其關要,重申「步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心意拳極重步法,講究「步步不離雞腿」,活乎不活固在於步,靈乎不靈亦在於步,步之為用大矣哉!並誨汝諄諄:「而要勉以致之也。」(而後來抄本的「而要非勉強以致之也」大失原本真意,不可不察。)

《九要論》所述大略不外乎十大要的內容,具體說是其前五要里的內容,但九要論並非全是對十大要內容的簡單承襲,而是有褒有貶,強調一些內容也否定一些內容。一要論強調了「一貫」的重要性;二要論強調了陰陽法則、呼吸之理;三要論否定三節,認為應該「總為一節」;四要論進一步強調四梢的重要性;五要論詳說五官百骸的五臟之屬,著意習者細心體會;六要論否定六合之說,指出「合無不合,豈但六合」;七要論指出進身先進頭;八要論重述身法八法的妙用;九要論強調步法之最要。《九要論》中所述並非憑空論述,而是皆有所指,針對的就是《六合十大要》的內容,所以,《九要論》必然是在《六合十大要》之後的作品!

在我們所見的幾個抄本裡面,《心意要訣》和《交手法》是和《九要論》抄寫在一起的,我們也認為他們是屬於一個體系的東西。那麼,《心意要訣》和《交手法》的內容是哪裡來的呢?——源自於《心意六合拳譜》的「武夫子曰」。「武夫子曰」是心意六合拳最早最原始的拳論,體裁類似於孔夫子的《論語》,其實「武夫子曰」內容正是當年姬龍峰武夫子講拳的語錄,應該是由姬夫子的弟子或是再傳弟子記錄下來的。「武夫子曰」比較零亂,但內容豐富多彩,包羅了從習武練功到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是古人從體育到德育的一個範本。《心意要訣》和《交手法》正是「武夫子曰」的一個整理和翻版。

《九要論》探源

下面以《心意要訣》和《交手法》為底本分析如下,兩相對照,源出不言自明矣。(註:[]內為筆者分析,【】內為《心意六合拳譜》內容)

此捶一名心意。[開篇點題,因為姬夫子造拳初名曰「六合拳」,這裡作者又指出「這個拳另一個名字叫心意拳」,可見,在斯時人們已經習慣性稱心意拳了。至於名字來源以及轉化因緣等作者沒有說明,暫且按下不提。]蓋心意者,意自心生,拳隨意發。[進一步闡釋「心意」內涵,另有發揮,簡明扼要。]【心似猿猴意似馬,四班合在一處耍,有人解開心意理,氣死猿猴卧死馬。】總要知己知人,隨機應變【俱打哪裡是本心隨機應變】。心氣一發,四肢皆動。【三存者不上,心裡所悟,原來是本心。】【心要動,眼要明,內要提,外要隨。】【身動心不動是枉然,心動身不動也是枉然。】足起有地,膝起有數,動轉有位。【足起望膝,膝起望懷,足打膝分而出。】合膊望胯【肩與胯合】,三尖對照【三尖要照】。心、意、氣,內三相合;拳於足合、肘於膝合、腰於胯合,外三相合。【曰:六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乃為六合。】【六合者,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手於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是謂六合。】手心、足心、本心,三心一氣相合。【三心要實】【三心不連,必定學藝淺】遠不發手【勢正者不上,勢遠者不上,因其遠近,視其老嫩】,捶打五尺以內,三尺以外。不論前後左右,一步一捶。【動步出捶,一步一捶(口傳)】發捶以得人為準,以不見形為妙。【曰:拳打三節不見形,設若見形不為能。】發手快如風箭,響如雷崩。【手似箭,身如弓,五行一發響雷聲。】出沒遇眾圍,如生鳥入群籠之狀。逢單敵,似巨炮推薄壁之勢【拳如炮,火燒身,遇敵好似火燒身】,骨節帶勢,踴躍直吞。未曾交手,一氣當先【兵戰殺氣,拳上一氣,無不取勝】,既入其手,靈動為妙【十二大勢體貼打,年深日久妙自出,有錢難買驚靈戰】【學拳容易得藝難,靈勁上身天地翻】。見孔不打見橫打,見孔不立見橫立。[本句《九要論》中提出了比《心意六合拳譜》中更為明確的技擊原則。]【見空不打,見空不上,先打顧法後打空】上中下總氣把定【五行順一氣】,身手足規矩繩束。既不望空起,亦不望空落。【手起莫要望空起,手去莫要望空落;腳去亦如此。】精明乖巧,全在於活。【任意變化勢無窮。】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去能就,能弱能強,能進能退,能柔能剛。】不動如出岳,難知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昡曜如三光。[這兩句話則完整的照搬《心意六合拳譜》的句子。]【不動如山嶽,難知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矅如三光,則盡乎其智、備乎其勇、全乎其和,以此而較技藝無不善矣。】察來勢之機會,揣敵人之短長。靜以待動,有法動以處靜。借法容易上法難,還是上法最為先【硬打硬上無遮攔】。交勇者不可思悟,思悟者寸步難行。【交勇莫要思悟(誤),思悟者寸步難行。】起如箭攢落如風【起似箭,落如風,追趕日月不放鬆】,委催崩絕手摟手,昏合暗迷中,由路如閃電【抖手摟手唱喝案(眼前暗),迷中仙露如閃電】。[這句話向來難解,在《六合崩勁》中有類似語句,也語焉難詳,疑有抄誤。兩相對照,希望能還原出較為本真的句子。筆者試為之:「抖手摟手眼前按(昏和暗),迷中有路如閃電。」在本門六合崩勁的練法中為:「抖手」一把,「摟手」一把,懸腳接「下按」一把,後再接「斜行」一把。]兩邊提防【閃戰兩邊,提防左右】,左右反背如虎搜山【望眉斬加反背,如虎搜山】。【提防左右閃兩邊。】[試復原:「閃站兩邊,提防左右,反背如虎搜山。」]斬捶勇猛不可當,斬捎迎面取中堂。搶上搶下勢如虎【進步如前步搶上搶下】【勢勢不離虎撲】,好似鷹鷂下雞場。翻江攪海不須忙,單鳳朝陽搃為強【其起手如丹鳳朝陽】。雲背日月天地交,武藝相爭見短長。[《九要論》中「背」是個白字,是「蔽」字的河南發音,觀諸九要論版本,莫不寫作「背」,可見此字來歷久矣,也可見當時作者或抄者是河南人,因此犯下了一個不自覺地錯誤。]【天地交合,雲蔽日月,武藝相爭,閉住五行。】步路寸開把尺,劈面就去;上右腿,進左步,此法前行【進中門踩打,進前腳急進後腳】。進人要進身,身手齊到是為真。【打法須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發中有絕何從用【一絕而無不絕也】,解開其意妙如神。鷂子鑽林麻著翅【起前手如鷂子穿林,須束身束翅而起】,鷹捉四平足存身【鷹捉四平足下存身】。取勝四梢要聚齊【遇著要取勝,四梢俱要齊】,不勝必因含射心。[「含射心」三字難解,所以凌善清版本將此句改為「第一還要手護心」,細研《心意六合拳譜》可知「含射」實為「寒勢」之誤,意為畏懼畏葸之意。]【進不能勝必有寒勢之心。】計謀施運化,霹靂走精神,心毒稱上策,手眼(狠)方勝人【工、順、勇、疾、狠、真。工者,巧妙也;順者,自然也;勇者,果斷也;疾者,緊快也;狠者,動不容情,心一顫而內勁出矣】。何謂閃?何謂進?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何謂打?何謂顧?顧即打,打即顧,發手便是。【進即閃,閃即進,顧即打,打即顧,顧守合一,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口傳)】心如火藥拳如子【身如弩弓拳如蛋】,靈機一動鳥難飛【拉弓射鳥,弦去鳥落】。身似弓弦手似箭【手似葯箭身如弓】,弦響鳥落見神奇【吾有拉弓射鳥,弦去鳥落,持槍打兔,兔死槍響】。起手如閃電,閃電不及合眸;打人如迅雷,迅雷不及掩耳。【拳去雷動快如風,山林不能來阻隔】五道本是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在所有的九要論版本裡面,都寫道「五道本是五道關」,而《心意六合拳譜》中則明白的寫作「五行本是五道關」,可見此錯誤來源亦早,並且世面上的抄本沿襲了同樣一個錯誤,證明了他們的源出一本。]【五行本是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五行真如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此真確論也。】左腮手過,右腮手去;右腮手過,左腮手來。【兩手不離腮】兩手束拳迎面出,五關之門關得嚴【出洞入洞緊隨身】。拳從心內發,向鼻尖落【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腮,出洞入洞緊隨身】;力從足下起,快象心火作【心動如火焰】。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火炎上而水就下。我有心肝脾肺腎,五行相推無差錯。【曰:五行,心動如火焰、肝動如飛劍、肺動沉雷聲、脾動脅加攻、腎動快如風,五行順一氣,放膽即成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內對人五臟,外應人五官。】

交手法

腳以十指爬地【十趾抓地,腳如釘耙(口傳)】。步要穩當【剪子股】,身要莊重【身如碑】,捶要沉實而有骨力,去是撒手,著人成拳【出時散手,著人成剛(口傳)】。用拳拳要卷緊【拳要攥緊(口傳)】,用把把要有氣【五指揸開以貫氣(口傳)】。拳從心發,以身力摧手【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進人進身【打法定要先上身】,一步一捶【動步出捶,一步一捶(口傳)】,一支動,百支俱隨【一枝動,百枝搖】。發中有絕【一絕而無不絕】,一握渾身皆握,一伸渾身皆伸【身如背鍋(口傳)】【就如蛋,伸如箭(口傳)】。伸要伸得進【伸如箭】,握要握得狠【就如蛋】。發作要鷹揭勇猛,潑皮膽大[心意拳向以威猛著稱,武諺云:「潑皮大膽不要命,硬打硬進無遮攔。」]【潑皮大膽不要命(口傳)】。機要熟運【首貴時習,熟中求熟】【早知貫通熟為妙,過後見識不如無】,還勿畏懼遲疑【能要不是莫要停】。靜似書生,動如雷發【拳去雷動快如風】【見之如婦,奪之似虎】。起望落,落望起,起落要相隨【務要起落進退精】【手齊腳不起是枉然,腳落手不落亦是狂然】,身手齊到是為真【打法須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剪子股【剪子股】,望眉斬,加上反背,如虎搜山【望眉斬,加反背,如虎搜山】。起手如閃電,打下如迅雷。【手似箭,身如弓,五行一發響雷聲。】起手三心相對【三心不連,必是學藝淺】,不動如書生,動之如龍虎【內實精神,外示安逸,見之如婦,奪之似虎】【行幼女之事,丟虎狼之威】。遠不發手【勢遠者不上】【遠不髮腳】,雙手雙心打【兩手不離身】【肘護心發】[疑作「雙手護心發」],遠近宜知【因其遠近,隨其老嫩,動之而即是也】。把勢審人,能叫一思近,莫叫一思遠【十二大勢體貼打,年深日久警自出】。有意莫帶形,帶形必不贏。【拳打三節不見形,設若見形不為能。】若是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打法須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手到步也到,打人如拔草【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上打咽喉下打陰,左右兩脅在中心。【從下向上先撩陰,左右兩肋奔中心。(口傳)】前打一丈不為遠,近者只在一寸間。【遠進一丈步為捷,兩頭迴轉,一寸為先,早知迴轉這條路,盡在眼前一寸中。】

身動時如山崩牆倒【牆倒容易頂,天塌最難擎】,腳落時如埋樹栽根【腳賽犁鏵手似鑽(口傳)】。心動快似馬,腎動速如風。【心動如火焰,腎動快如風】操演時面前如有人,交手時有人如無人。【演練時有人如無人,交手時無人如有人(口傳)】起前手,後手緊摧【後手推前手,前膀領著走】;起前腳,後腳緊跟【前腳未落後腳隨,後腳未落前腳追】。見空不打,見空不上。【見空不打,見空不上,先打顧法後打空。】拳不打空起,亦不打空落。【手起莫要望空起,手去莫要望空落。】丹田要運氣,起自頂至足,一氣相貫【手足相連,內外一氣】【君與臣,將與兵,合一氣,蓋乾坤】。膽戰心寒,必不能取勝。【能要不是莫要停】【進不能勝,必有寒勢之心。】未能察言觀色者,必不能防人,必不能先動。【面笑目喜不動唇,提心防他必有意。】【也不慌來也不忙,三尺孩童要提防】【截法者,截手、截身、截言、截面、截心而已。】先動為師,後動為弟。【先到一心,後到一身,先起為師,後起為弟。】能教一思進,莫教一思退。【能在一思前,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氣先,莫在一氣後。】三節要明,三心要實,三尖要照,四梢要齊【務必三節明、四梢齊、五行閉】【五行四梢要和全】【曰:六合要合、五行要順、四梢要齊、三節要明、三彎要對、三心要實、三意要連、三尖要照,原來是本身虛實】。明了三心多一力,明了三節多一方,明了四梢多一精,明了五行多一氣。【曰:明了四梢多一精,明了五行多一氣,明了三心多一力。】三回九轉是一勢【三回九轉是一勢】,總要以心為主。時時操演思悟,朝夕盤打,[心意六合拳習慣於把練功稱之為「盤架子」,「盤」是河南方言,意為習練。此處可推斷作者是河南人,並且最大可能的是心意門人。]始而勉強,久而自然【由不順練到順(口傳)】。

太極養生堂好書推薦 :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認識經脈——健康,就在你身邊
說貓步談胯!胯是個大拳頭,無有滯礙的時候,很多神奇就有發生!胯擺弄好了,很多問題都能解開了
有好多師傅就算會都未必肯教的內功功夫秘訣:站樁
換個角度和思維!學習王宗岳的「十三勢行功歌」!

TAG:九五太極養生 |

您可能感興趣

四功五法·五法之身法
八卦掌之手眼身法步及起式歌訣
漫威世界四大神槍手!槍法精湛,身法一流!
射鵰三部曲7大身法高手排名,韋一笑雖在榜單內,卻無緣第一
《荒野行動》:進階攻略,身法、槍法、意識的綜合提升!
312.這個人各處亂七八糟的,他公開宣淫,修雙身法
一周減五斤的快速瘦身法
六個意想不到的減肥瘦身法:一定要跟閨蜜分享
超強瘦身法!一步一步照著做,7天就能瘦上一大圈!
太極拳對三盤身法的要求
封神演義中的最強護身法寶,番天印在它面前連戰五渣都不是
收藏!古籍里記載的「一二三」健身法,國醫大師都推薦!
5天快速瘦身法了解下,周一至周五這麼吃,周末見瘦!
日本醫生髮明「史上最輕鬆瘦身法」,只需走路一吸一吐,效果極好
中國民間健身法《八段錦冊》清宮繪本
第一次找到適合我自己的瘦身法則了
兩種快速瘦身法,一周就能看到效果
階段性飲食瘦身法,一個月瘦十斤
超強瘦身法,一周就可以瘦一大圈
格列茲曼躋身法國隊射手榜前十,只差一球追上本澤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