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以新理念推進教育事業新發展

以新理念推進教育事業新發展

砥礪奮進的五年

河北環繞京津,是人口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全省常住人口7185萬人,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包括幼兒園)29451所,在校生1449.19萬人,教職工101.02萬人。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教育系統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緊密結合河北實際,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認真回應群眾期待,推進重點、攻克難點、化解熱點,教育改革發展取得新成就。

立德樹人展現新成效

在高校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推出「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國等先進典型。在全省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善行河北、立德樹人」主題道德實踐活動,在全省高校開展「鑄魂固本、砥礪前行」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系列活動,創新學習載體,打造「四大課堂」,通過課堂教學、校園文化、新媒體、社會實踐等形式推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活動,強力推進校園足球工作。

教育公平取得新進展

到2016年,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2.68%,較「十一五」末增加17個百分點;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6.96%;全省有91個縣(市、區)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驗收;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1.66%,較「十一五」末增加4.66個百分點。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規定,妥善解決隨遷子女受教育問題,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制度。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實施了「一人一案」。加大對貧困地區的專項投入,從2014年開始,我省在22個集中連片困難縣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2017年擴大到12個貧困山區縣,4年累計安排資金5.61億元,惠及鄉村教師16萬人次。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從2015年實施「山區教育扶貧工程」,累計安排資金3.87億元;2014年以來,實施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程,已累計投入資金184.6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5716所。2012年以來,在22個集中連片困難縣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改善計劃,累計投入資金24.1億元,惠及學生50萬餘人;2017年新增地方試點25個縣,省級已安排資金2.05億元,新增受益學生69萬餘人。近年來,我省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資助規模不斷擴大,已建立起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5年累計投入資金212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853萬人次。為落實教育精準扶貧,我省出台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自2016年秋季學期起,在省內普通高中、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校就讀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實行「三免一助」。累計安排補助資金9526萬元,惠及學生4.45萬餘人。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等職業教育方面,優化中等職業教育布局,依託縣級職教中心,立足縣域經濟和產業發展,調結構、設專業。實施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培養契合河北經濟發展的技能人才,建設123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49所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就業率達到98.5%。高等職業教育方面,緊緊圍繞我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優化學校布局,合理設置專業,實施高等職業院校創新行動計劃,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行了中高職「3+2」、高職「五年一貫制」、中職與本科「3+4」分段培養模式,以專業和專業群為紐帶,組建了鋼鐵冶金、化工醫藥、旅遊、能源、信息化、農業等18個省級職教集團,涵蓋了我省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產業,建設4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4所國家骨幹院校,7所高職院校入圍全國百強,數量居全國第五,畢業生直接就業率91.49%。重點謀划了石家莊大學園、唐山曹妃甸北京國際職教園的建設。

加強高校內涵建設

積極推進「雙一流」建設,在重點建設13所骨幹大學的基礎上,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支持一層次一流大學建設4所,二層次一流大學建設8所,支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17個,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項目37個。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2015年確定10所本科院校作為試點,2016年上半年,遴選推薦了4所試點高校,納入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建設專項規劃。全面深化高校「雙創」教育改革,支持高校「雙創」試點院校、眾創空間建設。深入推進高等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起草《關於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實施意見》,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深化產學研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全省高校已與11個市級人民政府、100多個縣級政府和近百個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以技術人才優勢為企業發展服務,湧現出了河北工業大學—邢台寧晉晶龍集團等典型案例。五年來,全省高校年均承擔科研課題9200餘項,其中70%屬於應用研究和開發類課題,52%的研究經費來自於企事業單位委託的橫向課題。河北工業大學等7所高校被授予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全省高校共轉讓科技成果1800餘項,合同額4.2億元。

持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積極探索「培養、准入、培訓、管理」一體化的教師隊伍建設模式,大力推進教師教育培養模式,優化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資源,創新教學組織形式、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2011年啟動省屬師範院校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工作,2015年開始啟動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免費培養試點工作,增加優質教師供給來源。強化以頂崗實習為特色的師範生教育實踐,我省2008年在師範院校實施了「頂崗實習」工程,建立了見習—實訓—實習—研習的科學實踐體系。推動教師教育中心建設,提升教師入職能力和基礎素質。大力實施「國培計劃」,近5年,「國培計劃」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培訓中小學教師超49.8萬人次;「國培計劃」幼師國培項目,培訓幼兒園教師及園長超過13萬人次。推進中小學教師遠程全員培訓,從2010年開始,依託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的專業培訓網站——「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在全省開展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全員培訓工作。

推進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

積極推動京津冀教育互聯互通,建立溝通協商、交流合作、資源共享機制平台,簽訂3家對話合作框架協議、職業教育協同發展框架協議、中小學校長教師培訓項目合作協議等項目,推進京津冀三地學校教師、科研人員進修、互訪、兼職等交流合作,實施「河北省千名中小學骨幹校長赴京掛職學習」「中小學影子校長」項目,選派了優秀校長、教師到北京學校跟班學習。成立駐京高校疏解轉移工作小組,謀劃7個高校分校建設項目。緊緊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重大需求,有效整合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優勢創新資源,涉及電子、裝備製造、醫藥化工、社會管理等重大領域。與京津教育主管部門共同召開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發布了「十三五時期協同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和「京津冀教育對口幫扶項目計劃」。

《中國教育報》2017年07月14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體育與健康課:如何贏得學生真愛
「家庭—學校—社區」聯動模式成效明顯
留學生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我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步入新的歷史階段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發現教育管理新思維
新時代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大會在京舉行
職業教育蓬勃發展
教育行業新變革——人工智慧自適應教育
奮力書寫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新篇章
職業教育如何找准發展新定位
「中國好課堂」走進長治縣:授先進教學模式,助教育創新發展
阿凡題教育宣傳片出爐,開創教育行業新模式
蘋果最近發布進軍教育事業
推廣丨細節之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浦東新區民辦宏文學校開放日紀實
新時代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新動員令
引領教育行業的創新和發展,推動中國教育的進步,成為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
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統籌推進北京高等教育改革發展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創新發展研討會舉辦
創新驅動發展 引領未來教育
新知新覺:努力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VR帶動教育發展新浪潮
明確管理政策 促進民辦培訓教育規範有序發展
開創教育督導新時代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紮實推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教育部長陳寶生說要做好5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