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保護印泥,變「文房四寶」為「文房五寶」

保護印泥,變「文房四寶」為「文房五寶」

上周末,文化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華東師範大學印泥製作技藝研修班開班儀式舉行,來自上海、安徽、江蘇的20位學員參加了研習班。

「在中國傳統的『詩書畫印』中,大家只重視印章的雕刻,印泥是一貫被忽視的,但如果沒有印泥,印章是無法呈現的。」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社會發展學院民俗學研究所所長田兆元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與其他非遺項目相比,印泥製作是一個相對小眾的項目,但卻是書法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華東師範大學此次特意選擇這一項目開辦研修班。

田兆元在開班儀式上講話。

變「文房四寶」為「文房五寶」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印泥雖是小眾,卻是書法藝術中重要的部分。

田兆元認為,非遺要活態化,要系統性保護,就要放到大的系統、譜系中去研究。從這個角度去看,印泥的保護無法單獨去保護,要放到琴棋書畫的系統之中。

「但也不是說譜系性就是消磨了自己的特性,相反,要在譜系性中彰顯它自己的特色,也就是印泥的鮮艷、持久、優雅等特性。」田兆元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中國書法墨色單調,如果沒有印在上面襯托,達到相得益彰、紅花綠葉的襯托效果,就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印泥的加入會使書法繪畫錦上添花。

「此外,印泥色澤鮮艷奪目、恆久不變,紅色是中國色彩的代表,它體現出的昂揚向上、蓬勃的中國色彩,在當下依然有意義。我們現在保護印泥,實質上是要回復它的神韻和地位。」

此次印泥製作技藝研修班特別加設了中華傳統創世神話的課程,田兆元認為印章篆刻的題材以及印泥的「中國紅」特質,都能很好地把中國傳統創世神話的故事元素和印泥製作的傳統記憶理念相結合。

好的印泥現在依舊是以純手工製作為主,雖然總的使用量不大,但需求集中在傳統高端藝術創作領域。目前社會上對傳統文化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田兆元表示,希望借這個機會推廣印泥,「變『文房四寶』為『文房五寶』。」

國寶魯庵印泥第三代傳人李耘萍老師為學員授課

為印泥製作非遺培養新生代力量

參加研修班的學員大多年紀較輕。學員屠潔美在國寶魯庵印泥製作技藝傳習所學習印泥製作,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此前從事會計方面的工作,接觸印章較多,因而對篆刻產生了興趣,後來在妹妹介紹下開始學習篆刻、拓印,進而接觸到傳統印泥。

「我以前不懂得保養印泥、使用野蠻,一不小心把艾絨翻斷了,印泥就癱軟了,而且艾絨還會粘在印章上,慘不忍睹;後來在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李耘萍老師的指點下,我才知道,好的艾絨一定要長,要有韌性,只有長的艾絨拌在印泥中,印泥才會緊緻有彈性,把硃砂和印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不至於游離出來。」

在學習印泥使用、保養的基礎上,屠潔美開始在國寶魯庵印泥製作技藝傳習所學習製作傳統印泥,魯庵印泥製作過程中,挑選艾絨、攪拌手法、印油原料蓖麻籽油曬制等方面都大有講究。

「學習下來,益發感受到小小一盒印泥中有著大學問。好的印泥能真實體現印章的風貌和藝術性。可以說如果不懂得印泥的鑒賞和使用,再好的印章也難以表現出來。」 屠潔美說。

華師大社會發展學院民俗研究所老師李柯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此次主要希望為印泥非遺培養新生代力量,年紀較大、業已成名的傳承人不再培訓之列,而是會作為老師為學員教授技藝,「我們也希望年輕的學員能學一點包裝設計、市場營銷方面的課程,在推廣非遺上有所建樹。」

此次研修班主要有四方面課程。「首先是幫助傳承人正確認識非遺,也為他們提供諮詢。第二就是有關印泥本身的課程,我們和國寶魯庵印泥傳習所合作,他們會提供課程和大量實踐機會,第三會提供一些有關創意設計方面的課程,包括包裝、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思路引導,最後一塊就是市場化、品牌化、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課程。此外我們還會利用上海的文化資源提供一些考察機會,比如去韓天衡美術館等等。最後會組織學員創作,辦一個成果展。」 李柯介紹。

希望非遺傳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開展已有兩年多,初衷是希望通過高校學術資源,幫助中國非遺傳承人提高實踐水平。上海一共有8所高校參與項目,華師大是其中之一,上海高校累計承辦20餘期課程,培訓學員超過1000名。

參加培訓的學員本身都有一定印泥製作基礎。「研培計劃更多是請大家到高校中來學一些印泥的製作方法、歷史文化價值,學一點美術基礎,學一點非遺保護理論,再學一點包裝設計、市場營銷,了解一點文化創意產業,看一看類似行業別人怎麼做,這是我們研培計劃的根本宗旨。」市文廣局公共文化(非遺)處副處長葛永銘表示,研培計劃的根本宗旨是希望傳承人群達到三個知:「首先是在文化上知情,很多傳承人知道怎麼做,但不知道自己掌握的技藝背後有什麼價值,不知道自己掌握的技藝是多麼重要的文化遺產。第二是在技藝上知藝,可能你本身只是這個流派的傳承人,對這個流派技藝很了解,通過研培,能更全面立體的對自己掌握的技藝有一個全面認識。第三是在發展上知變,通過研培看清楚這個項目未來要走什麼路。」

「我們不取代原來本有的傳承脈絡,不取代你們的師父,但我們希望通過研培計劃大家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葛永銘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CBA公布50人選秀名單,他們的未來卻是「飲水機管理員」
成功的經歷會帶來更多成功?浙大神經科學家發現背後的腦機制
高價進口紫檀遭掉包「變」磚頭,江蘇檢驗檢疫部門發警示通報
樂視前員工:工資、報銷和補償被拖欠,但還是希望樂視好
「葛宇路」啟示:政府服務別遲到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清代白玉雕鵪鶉印泥盒
魚翔雲端"——青花五彩金魚雲紋印泥盒
中國印泥交易網:你對文房中的印泥知多少
正品雙維印泥,仿古系列,10品可選,全國包郵,為您的書畫篆刻藝術添雅韻!
「教室化妝」妖風起,印泥畫口紅,鉛筆畫眉毛,圓珠筆:危險操作
書法的意境:用筆當如「錐畫沙」,如「印印泥」
用筆當如「錐畫沙」,如「印印泥」
篆刻在線|為印章、印泥與印譜立個小傳
怎樣理解書法作品中的「用筆當如錐畫沙,如印印泥」?
書畫鈐印應怎樣使用印泥比較好?
印泥,文人書畫上不可或缺的迷人色彩!
這件造型奇特佛手印泥盒,您知道是什麼材質的嗎?
如何挑選一款好印泥?
落紙一點紅——沉靜致雅朱膘印泥
屋漏痕、錐畫沙、折叉股、印印泥,不要被這些詞的字面意思迷惑了
為何秦始皇的玉璽不用印泥卻能蓋千張聖旨 說出來你都不信
書畫家需懂一點印泥知識
印泥使用八法,你做對了嗎?
印泥如何保養才能使用得更長久?
印泥的好壞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