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藥物避免門靜脈高壓的發展及改善現有門靜脈高壓患者的癥狀
世衛組織推薦幾乎所有丙肝(HCV)患者(即使肝臟沒有明顯纖維化的患者)進行HCV治療。 直接抗病毒(DAA)藥物由於其較高的SVR率和良好的安全性,可以改善患者預後,即避免門靜脈高壓的發展及改善現有門靜脈高壓患者的癥狀。
根據血清纖維化生物標誌物和瞬時彈性成像判斷,在DAA治療後肝纖維化程度改善。 SVR、肝功能和纖維化無疑是評估HCV治療功效的重要終點,而門靜脈高壓及其併發症(即肝代謝失調和肝相關死亡)可能更適合評估治療效果。對於新型DAA無INF治療方案(隨訪時間短),只有少數研究評估HCV新型DAA治療對門靜脈高壓和失代償的影響。
在DAA治療成功的患者中,纖維化和MELD評分顯示改善。 壞死性炎症的減少以及纖維化程度改善可以降低肝內阻力,從而降低門靜脈壓力。 一些研究中發現,治療期間肝靜脈壓力梯度(HVPG)和肝硬化程度的快速減弱可以解釋為肝臟炎症、氨基轉移酶和肝功能的早期改善。
由奧地利研究機構進行的回顧性研究評估了用DAA組合治療的60例肝硬化患者(84%Child A)中HVPG和肝硬化程度變化。 SVR導致80%患者的HVPG降低(平均HVPG改變-2.63±0.38 mmHg,P 20%或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基線時有臨床顯著門靜脈高壓的33例肝硬化患者用索非布韋+利巴韋林治療48周,24%的患者在治療結束時HVPG降低≥20%,整個隊列HVPG中位數變化不大 (-0.5 mmHg)。 較高基線MELD評分與較高HVPG應答相關(P = 0.04)。 由於SVR對結構性變化和纖維化改善的全面影響可能需要時間才能體現,因此需要等待之後的隨訪結果。
現有證據表明,DAA治療達到SVR可以改善肝纖維化程度和門靜脈高壓。
本內容為醫伴旅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內容根據國內外最新發表的文獻整理而成,因篇幅所限,略去參考文獻。
醫伴旅:尋找優質醫療資源,伴您走上康復之旅


TAG:醫伴旅 |
※肝後性門靜脈高壓症的診斷與治療
※門脈高壓性胃病與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
※肝靜脈壓力梯度指導的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診治策略:夢想?現實?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內鏡診治策略
※躲在癌症後面的隱形殺手——化療性靜脈炎
※乙肝肝硬化患者伴有門靜脈高壓的原因有哪些
※腦動靜脈畸形出血的危險因素
※區域性門靜脈高壓怎麼治療?
※中重度腦白質疏鬆對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患者出血轉化及預後的影響
※靜脈或皮下注射全蟲免疫實驗性腦內瘧疾
※無癥狀腫瘤患者術前靜脈血栓栓塞症的患病率和預測因素
※急性缺血性卒中合併鎖骨下動脈盜血患者的靜脈溶栓治療
※門靜脈,肝靜脈,血流受阻啥病態?
※賈繼東教授:應重視門靜脈高壓症的病因診斷及規範治療
※為何養生的果汁注入靜脈就變為奪命的毒液,靜脈注射不能胡亂為之
※氣壓泵治療,預防深靜脈血栓新玩意
※從袁術之死看門靜脈高壓
※帶你讀懂:門靜脈高壓病因的診斷思路
※靜脈溶栓橋接介入手術治療急性腦梗塞,挽救患者生命
※下肢突發腫脹疼痛警惕深靜脈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