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零售:從無人超市到場景革命的跨越

新零售:從無人超市到場景革命的跨越

作者:王琦琦

作者簡介:紅星美凱龍集團副總裁

馬雲註定成為這個時代的不安分攪局者,顛覆的基因讓這個外星人的每一次舉動,都牽動業界的神經。2016年杭州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這五新,到底新在哪裡?顯然不僅僅止於這五大傳統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的不斷融合,共生共長。

7月8日,杭州街頭,馬雲第一家無人超市開業。兩百多平方的經營面積,完全基於掃碼識別和掃碼支付的銷售模式,有人驚呼,新零售的革命時代似乎就此開始了。

但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本來就會對各行各業產生顛覆性影響,不僅僅是零售。解放人的勞動力是技術一貫的使命。無人超市,只是對技術又一場極致應用。對於中國廣大的傳統實體零售企業而言,利用技術很簡單,只需要嫁接、複製就可以了。無人超市的誕生,進入門檻並不高。但是改變經營的理念,打造不一樣的跨界多元化購物體驗,深入到消費者的內心,引發怎麼樣的共鳴,才是軟性的,才是考察從業者智慧和創意的新零售難題。

新零售,是一個產業率先革新的號角。智能時代的到來,到底會產生多少「新」,人類一片茫然。

我國互聯網零售發展的三大階段

互聯網對零售的影響由來已久,2003年淘寶成立,2008年註冊人數將近1億,初具規模。京東商城98年就成立,2004年開始電子商務運營。早在十多年前兩大電商平台已經存在,為啥到今天才提新零售呢?

中國互聯網企業對傳統零售業的影響我們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2000年到2010年之間,眾多電商企業誕生,以淘寶、京東、噹噹為代表,後來者包括唯品會、美團、大眾點評等,他們的出現,成為門口的野蠻人,對實體企業產生巨大的衝擊;

第二階段,2010年到2015左右,傳統零售企業強烈意識到巨大危機,紛紛觸網。動作最大的是蘇寧,2013年,蘇寧電器更名為蘇寧雲商,大力發展線上平台蘇寧易購,並由電器迅速走向全品類;同年,大潤發飛牛網設立;2015年萬達非凡網悄悄上線。

第三階段,從2016年開始,傳統企業往線上走的勢頭開始轉向,互聯網企業悄悄往線下走,不斷整合實體零售。最明顯的還是阿里巴巴,2017年收購銀泰百貨74%的股份,2016年底收購聯華,2017年又入股百聯,甚至還投資了蘇寧。

張勇:關於人貨場的重構

馬雲關於新零售的概念,正是基於其不斷入股線下實體零售的背景下提出的。互聯網企業吃傳統零售,為什麼就是個新零售呢?傳統的零售企業又該如何才能保持新而不舊,到底這新,本質是什麼?阿里巴巴CEO張勇,曾這樣解讀新零售。

無論電商作為空軍,還是傳統零售作為陸軍,大家都有改革的強烈願望。如今傳統零售的日子普遍都不好過,不變革肯定是死路一條。變革的願望大家都有,但這其中最重要的考驗在於這兩個方面:

怎樣圍繞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洞察和創新,進行基於「人、貨、場」整體框架的重構能力建設?人、貨、場產生互聯網全新驅動反應,使得商業經營獲得效率提升,最終看能不能創造出新的零售業態。

必須對整個產業鏈進行重構,新零售不只表現為消費者接觸場景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支撐新消費體驗以及消費內容,必須要進行整個產業鏈重構,我們將此稱之為整個混合經濟體內經濟元素的重構,必須創建出很多新能力——新型供應鏈能力、物流能力、運營能力、支付金融能力等,最終才能讓消費者在雙方合作的所有全業態場景中感受到新體驗。

張勇闡述的新零售分解為兩個方面,第一,零售業外部的新,針對消費者購物場景的變化,提供新的購物體驗,這個新的購物體驗如何創建,張勇沒說,值得探究;第二,零售業內部的新,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進行物流、運營、供應鏈、支付形式的創新。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交給程序員去吧。我們來看看,新零售的場景變化,是一種怎樣的變化和革新。

張勇如何帶著阿里巴巴實現新零售的趟河開路,值得我們期待

從O2O到O&O的升級

大約在五年之前,傳統零售企業紛紛轉身投向互聯網的懷抱,O2O的概念甚囂塵上。何為O2O?一段時間之後,諸多分析文章開始思考,兩個O,哪個在先,哪個在後,誰為誰服務,到底是從線下到線上,還是從線上到線下?由於當時主要是傳統企業轉型,所以很多人理解的O2O是指從線下到線上:傳統零售企業將線下的產品轉移到線上去銷售,在網路平台進行產品圖片展示、顧客選擇、交易支付、賣方送貨、最後用戶評價。線下企業為線上提供發貨、售後、倉儲、實地體驗等支持,線上作為線下銷售的輔助渠道,O2O是一種鬆散的線下線上融合。

但是,從線下往線上轉移的過程,有一點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和滿足,就是體驗。第一,顧客購物的過程並不僅僅就是為了得到商品,逛街、逛商店,一個「逛」字本身就包含顧客對場景的需求,有娛樂放鬆休閑的消費性質。買東西僅僅是一方面,甚至根本沒有商品的消費需求,純粹就是去逛逛。這是網路消費所不具備的。第二,並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適合在網上銷售。體驗性強,需要進行實地查考,甚至嘗試性消費的商品,不適合網上購買。第三,顧客本身具有強烈的個人傾向,更注重商品風格,注重商品細節以及商品質地,即使在網上選擇比較,顧客也會到實體店實地查看,甚至在實體店成交。

綜合來看,傳統實體企業觸網這麼多年,大家都在思考方向,線上平台做了為什麼,僅僅是為了賣線下的商品嗎?顯然不僅如此。個人以為,線上平台的搭建,一方面當然要做B2C,賣東西。線上B2C跟線下一樣,需要有明確的方向定位,淘寶更多地賣衣服和食品,京東賣電子產品,噹噹賣書。

更重要的是,線上平台的搭建需要為顧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售前和售後服務,為什麼沒有售中?因為顧客很有可能在線上做商品的檢索、選擇、比較,在線下成交。線上的作用需要更多地開展數據分析,更加精準化向買賣雙方提供經過分析的有價值的信息。

由此可見,O2O概念似乎存在著天生的缺陷。兩個O中間的2是鬆散的,關聯不大。新零售的概念甫一提出,立即引起業界的熱議。因為大家發現,原來並不僅僅是傳統企業急著要去投入互聯網的懷抱,互聯網企業也開始放下身價,開始尋求實體企業的支撐。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的發展,線上線下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度的融合,不再是「TO」,而應該是「AND」。兩者彼此需要,不是從哪一個到哪一個,而是互相牽手,線下的實體為線上提供支撐,提供商品的體驗,提供更加客觀準確和多樣性的大數據,而線上為線下提供更加便捷的選擇、支付以及運營分析。

實體零售的終端場景革命

作為互聯網的鼻祖級人物,張勇關於線下實體零售如何轉向新零售的見解是一針見血的。「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洞察和創新,進行基於「人、貨、場」整體框架的重構建設。人、貨、場是零售的關鍵元素,需要將傳統的構建打破,開創一套新的系統性場景,以消費者需求為洞察,提供豐富多元的場景體驗。對傳統實體零售而言,建設漂亮時尚的商場、購物中心,以豐富的商品,禮貌的服務,加之以環境空間,燈光,美陳布置等等,給予顧客體驗。但是,這樣的場景幾十年來已經過度「商業化」,體驗雷同,對消費者來說,日漸缺乏生動性和吸引力。

新的場景革命,以「娛樂、互動、體驗」為主訴求,將商業環境極大地融入娛樂的主題、藝術的主題、人文的主題等等,將商業嫁接更多跨界的元素,給予消費者人性化的關懷,豐富多元化的體驗,形成新的商業空間和氛圍。

新零售的本質,對於內部在於運營管理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對於外部則在於新的商業場景的重構能力。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要素特徵:

第一,開放。新的商業環境需要更多的開放,更多的留白和可變化的空間,可以更好地呈現更多的非商業化的創意元素。開放的商業空間相對於傳統的單一和封閉而言,更加貼近自然。商品與商品之間的展示是彼此關聯和整合的,形成立體的人性化互動和疊加。比如,咖啡與書籍與音樂甚至與多肉植物的整合,家居產品與情感訴求與心靈電台與親子互動的整合等等。

第二,跨界。商場可能不是商場,而是一座公園,一個休閑放鬆的場所,一座有自己審美意趣和主張的藝術殿堂。商業需要與更多的「無用」進行跨界的整合。而這類無用的東西,才是真正打動人的東西,引起心靈共鳴的精神關懷,它是價值的主張和情感的體現,更是一種娛樂的偏好。

第三,人性。新零售時代要進行更加深入的消費者洞察。未來的商業入口無非兩種,線上和線下。作為入口,首要考慮的是如何成為消費者的第一選擇。對線下而言,親和的場景更加柔性化,不是千篇一律彼此雷同的華麗和生硬,而是更加平等、自由和彼此尊重的溝通交流,親和的場景讓消費者更加放鬆,減少戒備與畏懼的心理。第二,互動的場景,無論是塗鴉,傾訴,動手DIY還是親子的方式,發表自己的觀點等等,都具有參與感,營造與消費者互動的溫度,吸引消費者進入場景。

第四,精簡。少即是多。太多的選擇和比較會花費消費者太多的精力成本。精簡的方式,把選擇的成本轉嫁給賣方,首先認地真替消費者精挑細選一遍,給予消費者最好的產品呈現。同時在場景構建上,精簡的方式更容易喚起更為大多數人的共鳴,讓人易於親近。

K11據稱是將藝術引入商業的典範,但是還不夠,未來應是將商業插入到藝術的氛圍中來

終端實體零售的營銷創新

作為一線經營者,擁有互聯網思維的本質在於是不是更加開放,更好地娛樂化和內容化。把自己當成產品經理,開放地思考,構建商場在區域市場的新品牌價值和調性,把店面打造成超級IP,有話題,有勢能,更加開放,形成社群,跨界整合更多的內容,藝術的、人文的、生活的等等。在日常經營中,讓我們不斷探索,轉變思路,有以下四點可以探求:

第一,新零售時代,品牌變得更加重要。從品牌的角度考慮傳播,開展非功利性的營銷是對消費者的尊重。讓品牌展現更多的溢價和趣味性,使品牌生動化,人格化。文化營銷,異業整合等創造參與感,也嫁接娛樂與藝術。我們尤其需要重視場內本身場景的營造,而且需要有豐富的可延伸性內容。比如,以抽象的藝術為主題,可以延展到更多的抽象派藝術大師,從而是場景的內涵變得豐富。

第二,打造爆款,構建超級IP的內容。文化營銷和娛樂營銷的路徑包括創意,話題內容,搭建社群和引爆。社群的搭建需要互動與參與,嫁接某些本身就是超級IP的載體,多渠道傳播。讓傳播成為網紅,關鍵點在於創意,在於如何有節奏地釋放,逐步吸引關注和興趣,引發話題。

第三,更多地往線上走,利用互聯網工具。我們的店面需要打破傳統思維,儘可能地往線上走,藉助移動端的各種互聯網工具,採用新的傳播方式和營銷方式,在互聯網的語境下進行創意和不一樣的表達,讓傳播和營銷更加生動和戲謔。

第三,展廳布局和產品布局上,以更加開放整合的視角打破常規。讓展廳布局和產品搭配更加開放。第一,打破界限,做展廳和產品布局的跨界嘗試,消費者需要的是一個符合自己風格和個性的家,一個卧室,一個客廳,而不是一套沙發或一隻馬桶。第二,學會留白,做到精簡,少即是多。留白的空間會更加地充滿了想像力和可變性,可以讓更多藝術的元素融合進來。

結束語

新零售,與其說是一場技術革命,不如說是對人性更深入的洞察和展望。新生代的人們渴望更加自由,更加具有人性關懷的生活方式。當人性嫁接上技術的翅膀,會產生不一樣的需求與供給,不僅僅是新零售,更是一場新的商業模式的創造與革命。技術值得敬畏,但是人性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

阿里無人超市已開,線上線下怎麼融合,人工智慧對零售行業的影響如何,快來聊聊你對零售業變革的看法和期待,有機會與本文作者,消費品公司高管,以及諮詢公司顧問等行業專家一起討論相關話題。加長小江微信 ckreview_cxj ,請賜名片通過審核後入群。

- END -

長江商業評論聯繫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江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美國首席大法官在兒子畢業典禮上說了番狠話,為何備受網民追捧
樂視為什麼挺不住了?賈躍亭拿100億給我們上了這樣一堂課
乒乓球根本不算運動?美國網上爭議最大的話題,我是這麼想的……
未來十年,學區房會不會被人工智慧幹掉?
網易嚴選們和音樂人李志

TAG:長江商業評論 |

您可能感興趣

場景革命:巨梨,引領場景社交新零售
中國新零售革命倒逼跨國公司 歐萊雅等開出無人零售店
春節紅包大戰再升級:搶出來的場景革命
中國最出名的城市,差點成為中國的首都,還被稱為革命聖地!
基因檢測市場廣闊;無人便利店引領無人零售新革命;兒童教育市場達萬億級
《海賊王》革命軍未來的超新星,實力超出想像
核革命的遠程毀滅力量,世界陷入了一個令人恐怖的新時代!
人工智慧的出現,在關於人類潛能最偉大的革命中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新零售的強勢崛起:那些無法跟上工具革命和內容創新的,終將被時代拋棄
掀起智慧零售新革命,蘇寧的「隱形冠軍」
橫版遊戲的衰落與崛起:一場在黑暗中掙扎的遊戲革命
無人駕駛革命:「超級鏈接」時代
他把三百人的規模擴大到四萬人,建立紅四軍,還挽救了革命的危機
英國大學珍藏的辛亥革命影像:視死如歸的革命黨人與激烈的戰鬥場景
七十年代的宣傳畫:教育革命育新人,改造舊時代,創造新世界觀
六盤山,曲折蜿蜒,挺拔秀麗,紅色革命聖地,寧夏人的驕傲
明星發幣:一場粉絲經濟革命的夢想與風險,動了誰的乳酪?
超市裡的番茄為啥是方的?一部機器引發的番茄革命和農業變革
在秋意漸濃的魔都,一場直擊心靈的時尚革命正在進行中
一個衡量革命者的城市,太平天國定都後,就已經敲響了死亡的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