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局外人》的思考

與《局外人》的思考

編者按:《局外人》醞釀於1938年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加繆26歲,此時他已在親友的資助下完成了大學學業,專業是哲學。並且已經開始文學創作,主要集中在戲劇方面,他不僅寫劇本,還辦劇團,甚至親自登台表演。從希特勒上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加繆一直積極投入反法西斯抵抗運動。1940年,他離開阿爾及利亞,前往巴黎,參加地下抵抗運動。1942年,加繆出版了小說《局外人》,一舉成名。完成時間基本上可確定是在1940年5月。

南藝電影電視學院在讀學生,公眾號狂奔去流浪創作者。

「心存善意 狂熱 愛 浪漫。」他如是說。

與《局外人》的思考

文:狂奔去流浪

《局外人》的故事很簡單,就是寫一個小職員在平庸的生活中,犯下一樁命案,被法庭判處死刑的故事。故事線也只有主人公默爾索一條,沒有其他繁複的內容。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在講述主人公默爾索從面對母親去世開始的一系列生活狀態,第二部分在講述默爾索因兇殺被捕入獄後的情景。被捕入獄是一個重要的節點,監獄象徵著不自由,意味著被審判。在入監獄之前,默爾索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以自己的方式面對這個世界。入獄之後,輪到眾人來評價默爾索的生活方式,就像是這個世界對默爾索的審判。

手上的《局外人》是上海譯文出版社版本,譯者柳鳴九在序言中認為默爾索是一個「淡然超脫、善良溫順、老實本分、對社會、對人群沒有任何進攻性、危害性的過失犯者」。我覺得這樣的評價是有問題的,默爾索並不是一個善良溫順的人,或者說沒有任何情節反應了默爾索的善良溫順。甚至我覺得不應該用任何平素里使用的形容詞來評價默爾索,因為他是一個已經選擇了「自殺」的人。

加繆在《西西弗神話》里認為「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判斷人生值不值得活,等於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

默爾索的「自殺」並不是意味著自行選擇肉體上的消亡,而是自行選擇背離所處的社會。這是一種更高級的「自殺」,因為肉體上的消亡只能引起一部分與之相關的人的恐慌、悲傷,而選擇背離所處的社會的自殺是會引起全社會的恐慌和抵觸的。從這種層面上來說,默爾索最終被眾人審判的結局早已註定。

全書一開始是默爾索在養老院的母親去世,默爾索前去處理後事,參加葬禮。默爾索沒有足夠的金錢和精力去照顧的母親,他選擇把母親放在養老院。這樣的行為沒有任何問題,默爾索自己也表示「不論是我媽媽還是我自己,並不期望從對方那裡得到什麼,也不期望從任何人那裡得到什麼」。但所有人都認為,這樣的行為必須要是令人難過的,母親對於自己被送進養老院必須要是抱有怨言的。

對於一個「不期望從對方那裡得到什麼」的母親,默爾索記不住她的年齡,在葬禮上也沒有哭泣。甚至是在守夜的時候默爾索不願意見自己母親的遺容,並且抽了煙,睡了覺,喝了牛奶咖啡。這些行為實際上都沒有任何問題,但在法庭上卻能激起全大廳的憤怒。檢察官甚至對也抽了煙、喝了牛奶咖啡的門房作出這樣荒誕的辯護:「一個非親非故的人完全可以送上一杯咖啡,但一個兒子面對著生他育他的那個人的遺體,就應該加以拒絕。」

在給母親守夜的時候,默爾索見到很多不認識的老人同他一起守夜。默爾索一時產生了一個滑稽的念頭:這些人似乎是專來審判我的。在場的人寂靜無聲,幾個老頭在咂自己的腮腔,這給了默爾索一種「躺在他們中間的死者,什麼意義也沒有」的印象。但之後,默爾索又否定了自己的印象。

死去的母親的確是有意義的,她給了眾人一個親近社會的機會,給了默爾索一個背離社會的機會,進而給了眾人一個審判默爾索的機會。

當然,在母親下葬後的第二天,默爾索「就去游泳,就去開始搞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就去看滑稽電影、放聲大笑」。這似乎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至親去世後,一個人的悲傷應當維持到什麼時候。這和莊子喪妻擊缶似乎有些類似,莊子在妻子去世後放聲高歌,痛快擊缶。于丹認為莊子是想表達「生死只是一種形態的轉變,順應自然,就像化繭成蝶一樣。我們應該開心的看著這一改變,為什麼要悲傷呢」。

當然,默爾索並沒有考慮到「生死只是一種形態的轉變」這樣的究極問題。母親去世就是去世了,參加守夜、葬禮也是一件尋常無奇的事情。這能有什麼問題呢?在法庭上瑪麗痛聲大哭,她說情況並不是這樣,還有其他的情況,她剛才的話並不是她心裡想的,而是人家逼她說的。

但其實情況就是這樣,默爾索的確在母親下葬後的第二天就與瑪麗尋歡作樂,很開心。但瑪麗下一句說的很對,她說她一直很了解默爾索,默爾索沒有做任何壞事。

這句話是重點,默爾索的確沒有做任何壞事,除了開槍殺人。如果按照正常的司法程序和因果邏輯,默爾索開槍殺人,結果被判死刑,這樣的事情無可厚非。但默爾索被判死刑這個結果,原因卻並不是因為他開槍殺人,而是因為他在母親下葬時沒有哭,在下葬後第二天尋歡作樂。究其本因,是因為默爾索「自殺」了。他背離了這個社會,引起了整個社會的恐慌。

這個社會無疑是荒誕的。加繆在《西西弗神話》中進一步探討過荒誕是否操縱了自殺。默爾索選擇自殺是否是因為社會的荒誕,不得而知。但顯而易見的是:

自殺會引起荒誕社會的恐慌,並且這樣的恐慌會進一步消滅掉自殺現象。

本期BGM:快樂

「在沉睡中死去 在荒野上跳舞」

By:Deca Joins

(部分資料與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aRainyDay 的精彩文章:

TAG:InaRainyDay |

您可能感興趣

希思羅機場事件帶給人的思考:中國人境外消費報告
《羆大母》的隱喻與思考
周思梅:《藝術市場》給人啟迪和思考
《作為消遣的思考》
關於人類的思考
我國探索境外公司境內上市的三段歷史與思考
《黑豹》的爽,劇本與思考
羅生門—人與世界的思考
《海賊王》《犬夜叉》《名偵探柯南》《貓妖的誘惑》中動漫人物對於生命的思考
隈研吾對其海內外新項目的思考
人生的意義與思考
《黃帝內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再思考
《對特朗普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再思考》
《藝術與商業跨界思考》
國內外耕地培育的差異與思考
電影《E.T.外星人》引發的思考
浸潤內心的黑暗在思考中深刻——《惡魔人》
《唐人街探案2》引發思考
【信仰思考】人的價值
思考《艾迪芬奇的記憶》中的遊戲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