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兒科醫生媽媽:退熱藥物,你給孩子用對了嗎?

兒科醫生媽媽:退熱藥物,你給孩子用對了嗎?

近日,海南昌江2歲男孩因發熱就診,輸液過程中出現明顯不適,最後搶救無效死亡,這則新聞引發家長社群熱烈討論。退熱為何需要輸液?輸液為何導致死亡......所有真相還需等待海南省醫調委的調查結果。

在醫院門診,我們會遇到很多因為發熱而就診的孩子,焦急萬分的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快速退熱,期待著醫生用神奇的技術或者藥物迅速控制孩子的體溫,甚至把醫生是否能夠快速把孩子體溫降下來作為了衡量一個醫生水平的準繩。

退熱葯該不該吃,什麼情況下能吃?

哪些退熱葯相對安全,怎樣吃才能確保安全?

吃了退熱葯,高熱為何仍然不退?

吃了退熱葯,體溫降得過低怎麼辦?

每種藥物都嚴格按照說明書的劑量服用,為何還會過量?

......

下文將為您解答有關吃退熱葯的各種疑問。

該不該吃退熱葯?

發熱其實只是疾病的一種癥狀,是很多疾病初期的一種防禦性反應,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

某種意義上來說,發熱並不見得是件壞事,發熱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微生物對人體的侵襲,促進人體恢復健康,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當然,發熱會使人體處於高代謝、高耗氧、胃腸道功能減弱的狀態,尤其是持久的高熱,也會損害人體的健康,使得各個組織器官功能失常,最終導致人體防禦疾病的能力下降,甚至激發其他疾病的風險。

我們需要知道,處理髮熱的目的是什麼——其實,我們所有的對症護理都是為了讓人體感到舒適,讓疾病能夠向著好的方向轉歸。

給予必要的降溫措施,有助於增加人體的舒適感,但是對於發熱的過度處理,也會增加人體的不適感,因此,發熱時千萬別走兩個極端,在護理過程中,一定需要注意,我們並不是追求體溫計上的那個數值迅速下降到正常值,而是要更多去關注孩子的精神和活力。

什麼情況下能吃退熱葯?

通常腋溫38.5℃以上給予退熱藥物,當然,這也並非絕對,還要參考孩子當時的一般表現。

如果孩子的精神好、能吃、能喝、能玩,即使腋溫38.5℃以上也還是可以考慮繼續觀察,暫時不使用退熱藥物;

如果孩子的精神不好,飲食不好,即使腋溫38.5℃以下也可以考慮使用退熱藥物;

如果是在發熱的寒戰期測得數值略有不到38.5℃,但那往往意味著體溫可能繼續迅速升高,而藥物從服用到起效大約需要半小時左右,所以,你可以根據孩子當時的表現和你以往護理的經驗,考慮是否提前使用退熱藥物。

哪些退熱葯相對安全?

任何一種藥物都並非絕對安全,世界衛生組織和兒科醫生們推薦使用的嬰幼兒退熱藥物主要有兩種: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必理通)和布洛芬,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具體情況來選擇。

3月齡以上的孩子發熱,普通的發熱,通常選用對乙醯氨基酚,兩次用藥最短時間間隔是4小時,且24小時內服用不超過5次。

對乙醯氨基酚,退熱起效較快,控制體溫的時間大約為2小時左右,副作用相對較少,對胃腸道無明顯刺激,對凝血功能也無顯著影響,無腎毒性,但有明顯的劑量依賴性,即隨著劑量的上升療效上升,同時需要防止過量而引起肝臟的損害。

6月齡以上的孩子發熱,且發生高熱,可以使用布洛芬,兩次用藥最短時間間隔是6小時,且24小時內服用不超過4次。

布洛芬,退熱起效較快,控制體溫的時間大約可以持續4-6小時左右,副作用相對較少,主要是輕度的胃腸道反應和轉氨酶升高,偶可影響到凝血功能,在脫水、血容量低、心輸出量低等情況下,偶可發生可逆的腎功能損害,過量服用可能發生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和癲癇發作等情況。

註:如果孩子患有腎臟疾病或者其他慢性疾病,或者在發熱過程中出現脫水的情況(嚴重嘔吐、嚴重腹瀉 等情況需要引起注意),請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安全使用布洛芬,因為布洛芬存在腎臟功能損傷的潛在風險。

注意:很多退熱藥物和退熱方式都不適用

12歲以下的兒童發熱不要使用尼美舒利,因為尼美舒利有肝毒性會導致肝臟損害。

16歲以下的兒童發熱不要使用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會明顯增加發生瑞氏綜合征(一種罕見卻致命疾病)的機會。

糖皮質激素不是退熱藥物。

嬰幼兒退熱藥物的常用劑型為口服劑和栓劑。口服劑最為常用,一般在服用半小時左右開始生效;栓劑通過直腸黏膜吸收,但是劑量不容易掌握,且不適用於腹瀉患兒,通常只在不能口服降溫時包括熱性驚厥時偶爾使用。

靜脈輸液是代替或者彌補經口液體攝入的不足和作為靜脈用藥的媒介,其效果除了快速補充體液,由輸入的藥物成分決定,除了迅速糾正中度以上脫水,並不是退熱的手段。

持久的高熱加上當天或者幾天沒拉大便,使用開塞露幫助排便,確實可以幫助散熱降溫,但坊間流傳的「藥物灌腸」並不能作為預防熱性驚厥的手段。

另外,退熱貼不能有效降溫,甚至導致局部過敏,不推薦使用;切勿使用冰枕,容易導致低溫凍傷;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經皮吸收、經呼吸道吸入,會導致酒精中毒,無論是工業酒精,醫用酒精,還是普通白酒,都不要使用!

迄今為止並無權威證據顯示退熱藥物可有效縮短髮熱的病程和預防熱性驚厥的發生。

怎樣吃退熱葯才能確保安全?

成分不同,安全劑量不同。對乙醯氨基酚的用量每次15mg/kg,如孩子體重超過44kg,可參考成人劑量1000mg/次或4000mg/日;布洛芬的用量為每次10mg/kg,如孩子體重超過44kg,可參考成人劑量600mg/次或2400mg/日;具體還是需要參照藥物說明書上對應的劑量使用。

目前,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劑量是根據孩子的體重來計算的,參考年齡只是估算。如果與同年齡段的孩子相比,你的孩子在體重上有明顯的偏重或偏輕(請參考對照世界衛生組織的生長曲線),更加要按照體重來計算,以免發生劑量不足或過量。

注意,退熱藥物連續服用不能超過7天,需要及時就診或者複診;未經醫師指導,不能同時服用其他復方感冒藥物,容易發生藥物成分疊加導致藥物劑量過量。

此外,不推薦對乙醯氨基酚聯合布洛芬用於兒童退熱,也不推薦家長自行交替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用於兒童退熱,用一種藥物就能控制住的發熱,請千萬不要嘗試聯合和交替用藥,因為容易錯喂藥物,引起潛在的藥物副作用。

吃了退熱葯,為何高熱仍然不退?

體溫下降需要通過增加人體的散熱來完成的,主要是通過皮膚髮汗、尿液排出等完成。所以,即使藥物選擇正確,劑量使用恰當,要達到理想的退熱效果,必須讓孩子攝入足夠的液體,補充水分是發熱護理的頭等大事,不然退熱葯就不能發揮良好退熱的作用。

當然,發熱期間,體溫時高時低是普遍現象,須待病因消除、疾病治癒之後,體溫調定點恢復到原來的設定,體溫方能恢復到正常。

此外,發熱的時候,如果體溫超過41攝氏度就需要考慮是否是中暑脫水等產熱散熱失調所引起的體溫上升,這個時候藥物降溫並沒有效果,必須使用水浴等物理降溫方法,快速降低體溫,並且儘快送往醫院以免危及生命。

吃了退熱葯,體溫降得過低怎麼辦?

如果在使用藥物退熱之後,隨著大量出汗,體溫迅速下降,明顯低於正常體溫,通常可能是退熱藥物劑量使用偏大了,或者是聯和使用了其他退熱藥物或者激素類藥物。

此時,需要為孩子適度保暖,可以適當調高室內溫度,必要時在確保不會燙傷孩子的情況下,使用暖水袋等保溫措施,同時為孩子補充溫暖的水和果汁,以補充大量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

通常經過上述處理,孩子的體溫會逐漸恢復到正常,假如小寶寶(或)伴隨精神差、反應差,應在做以上措施的同時及時就醫以免危及生命。

每種藥物都嚴格按照說明書的劑量服用,為何還會過量?

目前,各種治療感冒的藥物多為複合製劑,紛繁的藥物商品名的背後,複合藥物的成分和比例有所不同,選擇非處方葯時,不僅要關心各種藥物說明書上的服用劑量,更要關注所含的藥物成分,以免因為藥物成分疊加導致藥物劑量過量。

不需要使用藥物的時候請不要擅自使用藥物,能用單一藥物的時候請不要輕易選擇複合製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科醫生蝦米媽咪 的精彩文章:

TAG:兒科醫生蝦米媽咪 |

您可能感興趣

兒科醫生提醒:5大兒科藥物別再給孩子用了,沒用還可能有害
兒童抗菌藥物,您用對了嗎?
被叫停的藥物還在給孩子吃?兒童用藥不容大意
很多寶寶把葯當糖吃?誤服是兒童藥物中毒死亡首因,媽媽們注意!
兒科醫生表示:新生兒便秘別再用藥物了,這三個小方法媽媽要知道
孕婦用藥怕對胎兒有影響?別擔心!藥劑師幫你正確選擇藥物
癌症晚期的靶向藥物昂貴,傾家蕩產你會選擇用嗎?醫生說了實話
這樣的乙肝孕媽媽,產後不能停用抗病毒藥物!
【葯我說】孕媽媽感冒發燒,可以用什麼藥物?
二胎媽媽誤用藥物選擇流產!你還敢忽視早孕的癥狀嗎?
一文讀懂兒童感冒的藥物選擇,寶爸寶媽們有福了!
血脂康,和他汀類藥物一樣嗎?醫生告訴你大實話!
高血壓患者,為什麼醫生還給開了降心率的藥物?請給一個說法!
別再給孩子亂喂葯了,用藥不當可致藥物性耳聾!
長期吃他汀類藥物,還可以吃「醋泡大蒜」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靜醫生備孕:胎兒畸形常見嗎?孕期哪些藥物會影響胎兒發育?
大家容易忽視的,什麼「癌症」導致患者腹瀉?我能做什麼?藥物可以幫助嗎?
懷孕媽媽注意,不要把醫生的處方藥物當作殺手!
這些家庭必備藥物你家有嗎?過期葯還能吃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感冒的那些藥物,您用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