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八條訣竅,能讓你成為書法「專家」,還不進來學一下
「專家」一詞,是專業的代名詞。在書法界現在如此混亂的情況,如果獨具慧眼,由新入門的菜鳥瞬間變成識得書法好壞的「專家」尤為重要。今天8條訣竅,讓你一步邁入「專家」行列,還不來認真學一下?
一、筆畫長短、粗細、濃淡是否多變且適宜
漢字是由多個線條組合而成的,一字之中的筆畫長短、粗細、濃淡必須要有所變化。否則就顯得死板,單調,就沒有什麼藝術可言了。
二、看字看重心,能否給人穩重之感
字可以千變萬化,各種形態,但是在寫字的時候千萬要把字的「重心」穩住。有些書法,平躺的時候看似很穩重,但是一旦豎起來,就顯得東倒西歪,沒有絲毫重心。因此辨別字的重心如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紙豎起來,這樣一眼就能看出這個字到底如何。
三、字勢是否自然
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論書名言:「不必勉強方通神。」所謂「不必勉強」,就是歷來的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們都一致強調的要「自然得體」。王羲之在給他的兒子王獻之傳授書法經驗時說:字要「自然寬狹得所」,「分間布白,遠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穩」。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獨擅一家之美」,關鍵在於「天質自然」。
四、看作品章法、筆勢是否一氣呵成,融會貫通
好的作品,它的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必然氣勢連貫,筆意相通。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幅作品中的組成部分,是否用的恰到好處也十分重要,否則一處敗筆會毀掉整幅作品。
五、看書法作品中筆法是否有新的創意
書法是有繼承性的,我們所寫書法均是古人傳承下來的。但是,僅有繼承,跟古人寫的一模一樣,只能說是偽作、贗品,稱不上是一件真正的藝術品。在繼承古人書法的同時,還要融會貫通,加入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的筆勢法度。所以在欣賞一件書法作品的同時,不僅是要看它是否繼承了古人的筆法,還要看裡面是否加入了自己的創新。
六、要了解作者和其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
書法作品和文學作品一樣,與作者書寫時的心情有著密切的聯繫,它的藝術風格常隨作者的年齡和心情的變化而變化。同一個書法家可以由於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情而寫出不盡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來。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去評論和欣賞,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七、要有藝術想像力,避免以實論實
中國的書法是具有象形意義的,字是由線條組合而成,而每一個線條都被書法家賦予了不同的寓意。如王羲之把「橫」、「豎」兩畫分別比喻為「如孤舟之橫江諸」,「若春筍之抽寒谷」。梁武帝形容蕭子云的書法為「書如危峰阻目,孤松一枝,荊可負劍,壯士彎弓,雄人獵虎,心胸猛烈,鋒刃難當」。感受作者寫作時的心境,亦可感受到作品的另一種境界。
八、要有「復原書寫狀態」的能力
在縱觀一幅書法作品整體的美之後,還可從第一個字的第一筆看起,眼光一直跟隨筆跡移轉,按照原作者的筆意用眼用心把字「重」寫一遍,既是對書法作品進行一次「內模仿」的複寫。通過這種心領神會的「內模仿」複寫,可以感受原作者運筆的方向和角度,筆鋒的著力點以及提按的輕重緩急,筆端的走勢和力度變化,筆畫之間的聯繫和向背,筆畫的相互扶持和相互呼應,領會草書的風馳電掣、偃仰盤旋,真書的持重端莊、規行矩步,行書的從容婉約、疾徐如便,從而把握到書法的活力、意趣、風格和境界,才能有效地提高書法的欣賞水平。


※柳公權有個「神技能」你們誰都學不會
※書法圈裡那些厚顏無恥的「天下第一」
※即興揮毫也能成為書法絕品,世間只有他能做到
※你知道中國古代繪畫是用什麼做顏料嗎?
※問:欣賞書畫分幾步?七步!
TAG:書畫之家 |
※學書法一直堅持下來的孩子,有多不一樣?
※學書法,其實弄懂了一個字,就能成書法家
※一個人練書法的人,只要你把「主筆」寫好,那離書法家就不遠了
※這五種人,註定成不了書法家!
※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書法家,你知道他是誰嗎?
※你是書法專業,怎麼就看不懂這幅字?
※書法家?我們不一樣,不一樣
※如果你想成為書法大家,那你就得變得「狂」起來,這是實話
※這些人連紙都買不起,卻能成為書法大家!
※只有這三種人能學好書法!
※一個書法家,你的書法作品要賣給誰,你心裡一定要知道這裡的套路
※書法家賣不出去字時,是靠什麼活下來的!
※書法家,敗就是這兩個字!
※揭秘!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書法天下第一
※書法家賣不出去字時,是靠什麼活下來的?!
※這八種人,你就別搞書法了!
※一念天堂:一句話、一件事可能成就一個書法家
※學書法要想「出帖」,得先做到這四個字
※為什麼一定要學習書法,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一個書法家,如果容不得批評,那他的書法一定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