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色列:商業創新的速度與激情

以色列:商業創新的速度與激情

島語:以色列,這個全國總面積只有2.6萬平方公里,人口僅為850萬的以色列,面對資源匱乏,戰爭頻發的殘酷現實,卻在締造商業創新帝國的征途中大行其道,並且成績驕人:例如,在納斯達克的上市企業數量以色列僅次於美國。特別是這其中的新興企業總數,更是超過歐洲的總和,甚至超過了日本、韓國、中國、印度四國的總和。

面對嚴峻的自然條件限制,企業能夠找准創業契機;遭遇金融海嘯重創,企業卻能起死回生;在2009金融危機的洗劫下,依然誕生了500餘家新興企業……2017,正和島智庫與島親們再次走進了以色列,深度探索隱藏在「創新國度」背後的商業密碼。

創新能力並非天生,乃生存之道

在大多數企業的認知中,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保持穩步前進或許才是正確的基礎謀生手段。而在以色列人的眼裡,企業生存之道的根本並不是維穩,而是創新。企業前赴後繼創新的不竭動力,也並非源自於想要謀求無限利益,或者不斷追求更高的發展目標,而是——真真正正的「活下去」。

200多年前,猶太人企圖讓消失了2000多年的以色列復國,經過了100多年的努力,目標最終得以實現。這種迎難而上的堅定信仰在如今的以色列仍然得以延續,甚至更盛。除此之外,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國家自然資源極度短缺,恰恰形成唯有創新才能發展的優勢;而諸多的政治因素,比如在以色列90%以上的公民是移民,而眾多專家則認為,移民天生就具備創新的源動力。因此,移民政策同樣對形成創新優勢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便是 「殘酷現實」與 必須挑戰「不可能」激情作用的結果。

島親在特拉維夫又見到了正和島智庫的老朋友,有以色列「創新之父」之稱的索爾·辛格先生。

學習交流會上,索爾·辛格與島親深入互動,基於以色列數百年以來的商業事實,解讀了著作《創業的國度:以色列經濟奇蹟的啟示》的重點問題,當談到大家最關心的企業創新之道時,索爾·辛格先生說:「僅僅有一個想法不是創新,還是要有把想法付諸於實現的能力。所以創新必須基於兩個條件:足夠的動力與承擔風險的能力。」

那這兩種能力又從何而來?

索爾徵引了以色列與眾不同的人才培養方式。

1. 特殊的服兵役制度。以色列是一個全民服兵役的國家,高中畢業後男孩3年女孩2年,青年人因此看到部隊、國家甚至世界更大的視角,這個特徵幾乎很難在別處學到;

2. 嚴苛的任務訓練。在軍隊服役的過程中,青年人首先要學會的是「犧牲」,然後部隊還會不斷給青年人各種艱巨的挑戰任務,「挑戰不可能」從此深入骨髓;

3. 領導能力的塑造。從進入軍隊的那一刻其實就已經開始了,以色列的軍隊編製與其他國家也有很大差異,很多21歲左右的青年人已經會帶一個團隊,由此培養強大的責任心。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在實踐中形成的不怕犧牲,不畏挑戰的意識,加之強大領導力和責任心的良好鍛煉和塑造,那麼就不難理解為何以色列的年輕人,一定要做一份具有超越意義的事業,也因此成就了以色列青年人的創業源動力。或許中國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可從中汲取營養,舉一反三的吸取經驗。

走在耶路撒冷老城,常能看到靚麗的女兵和帥氣的男兵,他們身著橄欖綠軍服,背著機槍,卻和普通年輕人一樣青春、開朗、熱情,也不避諱和遊人微笑、招手、合影,通常十分隨和,他們是以色列一道養眼而獨特的風景線。

做企業「大而強」不是重點,「快進快出」才是優勢

以色列有著一套獨特的企業運營模式:他們認為企業不一定要做大做強,而是選擇因時制宜的「快進快出」。例如,即時通訊(IM)最初是由三個以色列青年在1996年創立的,取名ICQ。1998年當ICQ註冊用戶數達到1200萬時,被AOL看中,以2.87億美元高價賣出。求根溯源,正如歷史對猶太人經商的評價一樣,猶太人很精明,他們知道做什麼回報率最高。就像現在投資一樣,或許不必要每次做到IPO之後再套現,在A輪B輪套現也是一種方式,以色列人選擇拿了快錢再去做別的更賺錢的生意。

島親們走進以色列排名第一的風險投資公司JVP,還有位於耶路撒冷的股權眾籌公司OurCrowd,探索以色列企業投資和經營的真實狀態。JVP是一家專註於大數據及網路安全、存儲及企業方案、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優秀投資公司,投資的26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已有11家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而OurCrowd自2013年創辦以來已經為67家初創公司募集了1.2億美元的融資,其商業模式讓它不僅僅是個股權眾籌平台,還是個像VC一樣的投資平台上的公司,對投資人收取每年2%的管理費並在投資人退出時收取退出收益的20-25%作為報酬。

在以色列人的眼裡,或許懂得在什麼樣的時間節點去做什麼樣的事情,要比一味的把企業做成行業的佼佼者更為重要。正因為有了這樣篤定的確信,才使得以色列的企業在幾百年間,能在世界商業的洪流中不被擊垮,始終站穩腳跟;甚至時刻保持著高度的投資警覺性和商業敏感度,締造出一個屹立於世界不倒的「創新帝國」。

找准創新點,創投路上才能有高潮

在JVP公司的分享環節島親們還聽到了一個有情懷的投資故事。分享人Zaki大學畢業成立了Siftech,Siftech項目專為學生提供資金,同時團隊里很多工作崗位也由大學生擔任。 Zaki說之所以選擇校園投資,因為看到很多偉大的創意都來自校園,創業的年齡越來越年輕,但是也有責任提醒創業大學生不僅要有熱情有遠見,也要有腳踏實地的計劃與執行。Zaki有句話讓人很感動:在大學發展創業,經濟收益不錯,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學校、城市甚至國家建立一個良好的創業生態系統。現在項目的進展狀況也非常好。

這就好比,明知前線槍林彈雨,卻仍陶醉於自身職業使命的優秀戰地記者,來自職業本身的刺激快感不可置否,但終究無法否認那份深植於個人內心對職業的熱愛。再比如百年之後,作品才得以技驚四座的畫匠泰斗,一生對美的追求不斷革新,靠的也絕不會是簡單的生存信念,而更多的是內心對理想,乃至對生命萬物的熱愛。再如與歷史搏鬥的哲人、領袖,又有哪一個不是滿腔熱血為未來而戰。

歸根結底,有了較為純粹的熱愛,才能有不服輸的熱情。創業亦是如此。而以色列人幾乎做到了這一點。猶太人認為,世俗的任何觀點都可能被質疑,追尋自然本質規律是個人使命。為了讓知識更加清晰透徹,任何個體都可以通過自己的縝密思考,與對方進行討論、辯論而獲得。這種精神使得猶太人在創新上表現突出,因為創新就是打破舊有邏輯秩序,開拓新空間與運用新方法路徑。

在以色列短短數日緊張的訪學,島親漸漸明白了網路語音電話技術、U盤技術、無線家庭數字介面技術、激光投影鍵盤技術、滴灌技術等影響世界的技術都誕生於以色列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和島智庫 的精彩文章:

「蘊藍日記」第二十二期:傻裡傻氣的智慧

TAG:正和島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檸檬豆與灰度環保戰略合作,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發展
天緣經略:以技術創新重構商業模式,深度挖掘大數據的商業價值
南昌加快VR創新中心建設,以「創新引擎」驅動行業新增長
新興產業技術網路的地理布局:專利創新的廣度和深度
創新驅動,跑出中國發展「加速度」
產業創新的新黃金年代:新模式、新生態與日常生活的深度結合
堅持創新驅動 跑出常州創新「加速度」
創新速度和數量是工業互聯網投資重點
引領教育行業的創新和發展,推動中國教育的進步,成為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
「中以創新加速器」項目正式啟動 中以創新合作「生根開花」
走綠色發展路 創新動能加速
中華傳統文化產業化發展的創新性與創造性
技術創新跨區域產業集群模式,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趨勢
創新零售,等你「革命」——新消費、新商業技術創新峰會即將開啟
政策、資本與技術有機結合 以色列創新產業蓬勃發展
雷軍:發展製造業首先要靠創新和質量
加速文旅產業整合創新勢在必行
以色列教育的創新藝術
加快創新步伐,這些行業有怎樣的「加速度」?
科技中國 跑出創新「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