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一教堂里賣咖啡引發的思考

從一教堂里賣咖啡引發的思考

近日,一些弟兄跟我說,他們所在的教堂在副堂賣咖啡,售價從七元到十幾元不等。而有位弟兄說,教會這麼做的目的在於,「讓人感到咖啡好喝,然後自願奉獻在旁邊的奉獻箱」,以此來增加奉獻。

這個信息在一個群里發布後,引起了掀然大波。很多弟兄姐妹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但大多數都認為,教會此舉非常不妥,教堂是做禮拜的地方,怎可從事買賣呢?這是教會世俗化的標誌。可也有群友發表不同看法,認為國外也有類似作法,在歐美東南亞很普遍,但必須要有清晰的宗旨與管理規則。此外還有人指出,他去過韓國某教會,那裡在教堂的多功能廳以成本價出售飲料。針對這些言論,我們該怎麼看呢?

關於教會裡面做買賣,很多弟兄姐妹自然會想到耶穌基督潔凈聖殿的事。「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里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太21:12-13)我們可以看到,耶穌之所以採取激進的行為,乃是出於義怒,因為這些在聖殿里做買賣的人,利用廣大信徒敬拜主的需求牟利,以滿足自己的利益,讓整個聖潔的敬拜沾染了不應有的世俗成分。這就好像有些奸商在災難、戰爭到來之際,哄抬物價發國難財是一樣令人憤怒、鄙視的行為。主厭惡不公平的買賣,更何況是發生在聖殿里的,因此也就好理解祂的行為了。

那在教堂里賣咖啡是否合適呢?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在敬拜主的場所(主堂)里必須分別為聖,不可有任何的世俗事務滲入其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敬拜主。其他宗教的寺廟、清真寺、宮觀等等的主殿也不會從事買賣,更何況是敬拜主的聖殿呢?而據筆者了解,賣咖啡雖然是在副堂,但由於聚會點構造原因,主堂與副堂是相通的,因此在此賣咖啡是非常不妥的。

其次,現在很多教堂都設有多功能廳,除了出售聖經、屬靈書籍、聖物外,有些堂會也會賣一些食品飲料,以滿足弟兄姐妹的需求。這個做法是可以的,畢竟一場禮拜下來,有些信徒難免饑渴,提供些點心無可厚非。只是不可藉此牟利,必須按照市場價(甚至成本價)出售,因為信徒已經奉獻了錢款,必須拿出一部分作為福利服務弟兄姐妹。可據一位弟兄反映,這個堂會賣咖啡是為了讓信徒感到飲料可口,因而自願投奉獻箱。這個說法如果屬實的話,那麼已經完全違背奉獻的原則,我們十一奉獻乃是出於對主的愛,是對主的感恩,是為了教會的發展,豈是為了咖啡好喝而奉獻的呢?這不是跟以掃覺得紅豆湯好喝,出賣長子名分一個德行嗎?如此誤導弟兄姐妹的言論,還配在教會裡侍奉嗎?如果此事是真的,希望這個堂會的負責人能夠好好思想自己,早日向主悔改。

最後,教會在多功能廳做買賣,也要明確管理制度。要讓信徒明白經營的目的,負責的同工,運作的流程,資金的流向等等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從事經營,避免教會的腐敗,也能消除信徒的誤解,以利於教會的和諧與發展。

總之,在主堂做買賣絕對不可,但多功能廳經營可以接受。但必須明確的是,「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是財利的意思)。」(太6:24)假如我們因為在堂會裡做買賣,而拜了瑪門,遠離了主,那麼就要立即停止了。

(本文作者為福建一名基督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瑞貝爾咖啡片場與男星熱聊 手舞足蹈動不停!
馬雲的無人超市「淘咖啡」登場,這樣買東西真的方便嗎?
咖啡館的囈語

TAG:咖啡 |

您可能感興趣

一隻蚊子引發的思考
一坨牛糞引發的思考
一杯茶的引發
朴樹引發我的思考
灰蝶引發的思考
一個紋身引發的思考
清朝的一個蚊子引發的思考
一個夢而引發的思考
瑜伽站姿引發的思考
一出好戲?引發的思考
跑步引發的一點思考
親職教育引發的思考
由「髮型」引發的思考
一起投訴引發的思考……
一篇作文引發的思考
老師賣紙引發的思考,嗚呼哀哉?
一場街頭打架引發的思考
一條新聞引發的思考
一封遺書所引發的思考
一句調侃的話引發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