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來同性戀自古就有,並非現代社會新名詞

原來同性戀自古就有,並非現代社會新名詞

中國古代同性戀始於何時?現在已經很難確切的考證.清代著名學者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雜論稱孌童癖始於黃帝。孌童的意思,就是供成年男同性戀作為性行為對象的少年男子 。

中國的同性戀具有長久歷史,個中人物從帝王名士到平民倡優,構成了古代中國一個曖昧的人群集合。下面按照歷史順序,選擇百位左右聲名尤著者加以介紹。

(1)衛靈公與彌子瑕、宋朝

衛靈公與彌子瑕之間產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未盡,遂以其半遺君。靈公食而甘之,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後來彌子色衰愛弛,靈公便拿此說事,責怪道:「是曾啖我以餘桃!」孔子和他們同時,曾經出仕於衛,受到了衛靈公的禮遇,他的學生子路和彌子瑕是連襟關係。

(2)齊景公與羽人

齊景公面姣,有一個負責徵集羽翮的小臣竟敢向著他注視,面帶傾慕。公怒,將欲殺之。相國晏嬰勸道:「拒欲不道,惡愛不祥。雖使色君,於法不宜殺也。」景公覺著有理,便表示:「惡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將使抱背。」

(3)霍光與馮子都

霍光是西漢權臣,馮子都是他的寵奴。兩人的同性戀關係使得子都身份雖賤卻很得勢,百官以下都要仰承他的鼻息。霍光死後,馮子都與光妻私通。

(4)清同治帝

同治之死迄今仍為疑案,有人說他是患天花,有人說是梅毒。如是後者,那麼在當時的京城風氣下,他因狎昵男優而染毒的可能性就值得受到重視。李慈銘是清末名士,其《越縵堂日記》史料價值很高,其中曾經明確記載同治帝是「耽溺男寵」之人。

可見同性戀從古就有了,並不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新有名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歲月漫漫 的精彩文章:

TAG:歲月漫漫 |

您可能感興趣

《卧操,這不是現代社會,這是原始社會》
我們都是活在現代社會的原始人
不止現代,其實古代也是一個看臉的社會
宋朝,一些奇葩而又超前的社會習俗,有些可能現代人都無法想像!
當經典動畫西遊記來到現代社會,會有怎樣的故事發生?真是毀童年
現代社會,懂你很容易,愛一個人才難
現代社會,養成這樣一個好習慣,你才能成為不同尋常的人
現代社會愛情里更多的是物質還是真愛
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人性!句句心聲
社會現實成熟的句子,花自己的錢,會更有底氣一些
不用粉飾了,在現代社會,《論語》就是一部「反動」的經典
現代社會,三種人活得最累,有你嗎?
現代社會,女孩子想要怎樣的人生?
同性戀已被社會認可,但這種關係無論多久,都不會被世人接受
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新發現 | 社會我菊姐,原來可以這麼美?
什麼是現代社會的「潮流病」
抑鬱症,現代社會一個逃不開的話題
兩代人以後,游牧也許會變成社會的主流形態
古代小妾不僅被當生育工具,還有一個作用,直接暴露舊社會的醜惡